新闻工作者提升职业素养的几种途径——以美国新闻教育实践为例
2013-04-07王颖
王 颖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在《大众传播事业的责任》一书中提到:在一个社会里,有三种方式可以鼓励或督促媒体担负责任。第一为政府与其有关的管制机构,包括全国性、全省(州)性与地方性的在内。第二是媒体自身,它的个别工作人员,正式或非正式的社团与管理组织。第三是一般大众,同样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组织与社团在内。
然而在美国,新闻媒体被认为是可以节制政府的第四权力,政府对新闻媒体的任何管制都被怀疑是有违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精神。人们总是企求政府不去干涉大众传播,除非人们面临一种对社会“明显而又即刻的危险”,但是这种“危险”却很难界定。
通过大众来监督新闻媒体的方式虽被认可,但是实施起来却非常繁琐困难。因为,这里的大众并不是任何一个普通大众,而是拥有良好媒介素养、机警而有鉴别能力的阅听大众。(施拉姆,1957)而这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来看,最好的办法是采取第二种方式,使媒体竭尽可能的担负起责任。
建立自律制度和教育是施拉姆提到的两种媒体承担责任的方式。建立自律制度是指制订行为守则、规范、建立执行机构,并规定对违反者的惩处方式。在报界,《纽约太阳报》早在1868年就制订了约束该报工作人员的13条行为守则。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也制订了一个“报业守则”。但是这些守则的作用似乎并不大,因为这些守则并不是强制执行,同时也没有一个机构专门负责执行这些守则。因此,这些守则更像是一种摆设,用来帮助报社证明自己是“负责的”,但却没有实际意义。
因此,教育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变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这里的教育不单单包括美国各个高校所开办的新闻院系,还应包括各种对在职新闻工作者的培训以及相关的书籍,另外评论性期刊作为一种自律形式的补充在本文中也有涉及。
一、美国高校的新闻教育
密苏里大学是美国高校新闻教育的发源地。早在1879年,大卫·拉塞尔·麦肯内力(David Rusell McAnally)就在密苏里大学教授“新闻事业史”。到了1908年,密苏里大学拥有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新闻学院,学院由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创办。随后,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高校纷纷创办了新闻学院或新闻院系,并且各具特色。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始人沃尔特·威廉姆斯所秉承的原则是The best way to learn about journalism and advertising is to practice them.(最好的学习新闻和广告的方法就是实践)。如同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一样,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正是以实践为主的新闻教育,强调新闻工作的职业化。学院所进行的新闻职业教育专业分类非常细致,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学、杂志新闻、新闻摄影、印刷与数字新闻等多个专业设置。
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类似,西北大学的新闻教育业是以实务为主,认为新闻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因此,关于传播或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在西北大学非常之少。
伊利诺伊大学的新闻教育则十分注重传播理论方面的教育,并且做的相当成功。这也许同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在该校传播学学科建设上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1947年,施拉姆在该校策划创建了传播研究中心,致力于传播学的研究与发展。
传播学的发展也影响到了其他高校的新闻学科建设,从这一时期开始(20世纪50年代),新闻教育主流开始从传统的新闻职业化教育转向整个人类传播。许多高校开始淡化“新闻”而突出“传播”,有的干脆改名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有的则陷入了办学方向的争论之中。国内亦有多位学者对此争论有所论述,本文不再涉及。
二、对在职新闻工作者的培训
美国的新闻教育除了重视课堂教育,也十分注重对在职新闻工作者的培训。《纽约时报》的执行编辑简·罗伯特(Gene Robert)曾经说到,虽然学校的新闻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学生一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所接触到的实际情况往往比在学校里所学习到的情况要复杂的多,因此,让他们在工作之余接受再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在美国开办有种类繁多的新闻培训班,登陆Journalismtraining.org网站就能查询到美国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新闻短期培训班。有写作培训班、摄影工作坊、广播电视业务培训,还有就某一项专门知识所开办的短期培训。
在美国有一些比较著名的针对在职新闻工作者的培训机构,与上文所述的短期培训班不同,这些培训机构更注重加深记者对世界更深一层认识和理解,这也就包括从道德和伦理方面对记者自身素质的提升。以下介绍几所较为著名的培训机构:
1.尼曼基金会
尼曼基金会是1938年创立在哈佛大学的非赢利性的教育机构,专门为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新闻工作者提供奖学金计划。尼曼基金会每年都会从全球选择至少24名新闻工作者作为尼曼学者在哈佛进行为期一年的深造。这24名新闻工作者包括12名美国本土的新闻工作者和12名国际新闻工作者。除此之外还会从全球健康报道领域选择2名新闻工作者,从艺术和文化报道领域中选择1名表现突出的美国本土新闻工作者,从发行量低于5万份的美国社区日报中选择1名新闻工作者。
尼曼奖学金的申请没有年龄限制,没有学术的先决条件,也不需要大学学位。只要是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社论漫画家、专栏作家或是电视制作人,在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网站、在线出版物或是反应一般公众利益的杂志社的新闻或社论部门工作过至少5年,都有资格申请。目前已有来自88个国家的,超过1300名卓有成就的新闻工作者获得了尼曼奖学金。尼曼学者在哈佛大学的学习期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哈佛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等学院的课程学习。另外尼曼基金会还会定期组织如研讨会、写作班、多媒体工作坊等其他的课程和活动。
尼曼基金会还出版季刊《尼曼报告》,刊登年轻新闻记者的评论性、批评性文章,分析报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和责任,探讨怎样才是一个真正的记者,该如何做记者。
2.奈特基金会
奈特基金会成立于1950年12月,创始人是约翰·奈特(John Knight)和詹姆斯·奈特(James Knight)两兄弟。同尼曼基金会一样,奈特基金会也是一个私人性质的非盈利性组织。基金会的资金流向三个方面:新闻业(Journalism)、社区(Communities)、国民(National),其中新闻业是基金会的首要资助对象。自1950年开始,奈特基金已经捐助了40亿美元用以培训新闻从业人员,发展新闻业。
从1986年开始,奈特基金会开始捐资在多所大学设立奖学金用以开展针对在职新闻工业人员的中期培训。得到捐助的包括迈阿密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9所美国著名大学。这些得到捐助的大学利用奈特基金在学校设立培训机构,选拔优秀的新闻从业人员,为其提供奖学金和学习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大学设立的培训机构根据学校的不同特点其培训目的也各有侧重。例如,麻省理工学院以科学技术、工程科学、自然科学见长,设立在该学院的奈特科学新闻奖学金计划(Knight Science Journalism Fellowships)就侧重培训自然科学、医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哥伦比亚大学的商学和新闻学在美国均名列前茅,在该大学设立的奈特-巴杰特奖学金(Knight-Bagehot Fellowship)则专门致力于培养经济和商业新闻人才。
3.波恩特学院
波恩特学院是由美国已故报人尼尔逊·波恩特(Nelson Poynter)于1975创办的非盈利性质的新闻培训学院,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和媒体领导人。每年,波恩特学院都会开办大约60个培训班,面向全世界招收学员。培训班的学员一般为刚进媒体或相关公司没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培训时间一般为6周左右。
一直以来,波恩特学院都保持着独特的小讲座(small seminars)的培训方式。这种方式注重学员的参与性,以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和其他方式来达到学习的目的。除了上述培训基金和培训机构外,美国新闻界的行业协会也身兼对新闻界人士进行教育的职责。如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The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SPJ)定期开培训班对在职新闻工作人员进行短期培训,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ssociation of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AEJMC)则每年以会议的形式讨论有关新闻、传播以及相关教育的各种议题。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三、相关书籍与评论性期刊
虽然美国针对在职新闻工作者的培训种类繁多,然而却不是遍及每个新闻工作者。事实上,像尼曼基金、奈特基金所提供的奖学金也多是针对大报或知名媒体单位的新闻工作者,而小型的或是不知名的报纸或媒体的工作人员则很难获得这种培训机会。因此,一些针对新闻工作者的书籍以及带有媒介批评性质的评论性期刊就成为了提升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补充。
1.《独立新闻工作手册》(Handbook of Independent Journalism)
《独立新闻工作手册》一书由美国学者、新闻实验室(NewsLab)执行主任黛博拉·波特(Deborah Potter)女士编写。包括什么是新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广播电视与线上新闻、专线新闻报导、伦理与法律、新闻业资源八个章节。该书专门将伦理与法律作为一章进行论述,介绍了新闻实践中的伦理道德原则、如何做合乎伦理道德的决定、新闻职业守则、行为准则、社区标准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
除了将伦理与法律独立成章外,该书其他章节也均有对新闻伦理、新闻价值观的论述。如在第一章里,作者介绍了新闻的构成要素、新闻来源等基本知识后,还引用了比尔·科维奇(Bill Kovach)与汤姆·罗森斯蒂尔(Tom Rosenstiel)在《新闻要素:论新闻从业者需知及公众的期待》(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What Newspeople Should Know and the Public Should Expect)一书中提及的新闻价值观,如“新闻从业者必须能够根据他们的个人良知行事”等等。
2.《哥伦比亚新闻评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出现了大量的专业批评性期刊。这些刊物多是因不满于主流新闻媒介关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社会动乱的报道,而开辟出的批评阵地。《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CJR)就是其中之一,它也是目前在美国较有影响的全国性期刊。
《哥伦比亚新闻评论》诞生于1961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办,迄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了。该杂志致力于检验新闻业的日常表现并对其施以压力,每年出版6期,以报告、分析、批评和评论为主要内容。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美国新闻工作者能够获得自身业务素质与人文素养的提升,美国对新闻工作者的教育与再教育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我们不能断言这些途径和这种体系是最优的,但至少它们拓展了我国新闻教育的视野,为我国新闻行业培养更为专业的新闻人才、成为更负责任的新闻媒体提供了借鉴与参考的可能性。
[1]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谢 静.美国的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自律[J].新闻记者,2003(5):26-28.
[3]黄 鹂.论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