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肚菇室外代料栽培

2013-04-07阮周禧阮晓东阮时珍李月桂黄巧珍江旺坤强郑陈家意赖伟红

食药用菌 2013年2期
关键词:床架棉籽壳猪肚

阮周禧 阮晓东 阮时珍 李月桂 黄巧珍 江旺坤 陈 强郑 界 陈家意 赖伟红

(1.福建省厦门市菌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100;2.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福州 351100;3.福建省宁德市华林微生物研究所,福建 宁德 352100;4.江西省赣州市创新生物科技研究院,江西 赣州 342100 )

猪肚菇,又名大杯伞、大漏斗菌,在福建俗称笋菇、山西俗称红银盘。猪肚菇是一种较常见的野生食用菌,成群地生长在林地中。其风味独特,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因此被誉为“笋菇”和“猪肚菇”。

猪肚菇子实体蛋白质含量与金针菇等相似。菌盖中氨基酸含量约占干物质总量的17%,所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5%,较一般食用菌类要高,尤其富含亮氨酸、异亮氨酸;脂肪含量为11%左右,菌柄中转化糖含量高达48%,足见其营养之丰富和全面。此外,猪肚菇子实体中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质元素,如钴、钡、铜、锌、磷、铁、钙等,其中多数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对平衡营养、促进代谢、提高人体机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猪肚菇的室外代料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1 场地选择与菇房要求

一般选择室外搭盖大棚或蔬菜大棚作为栽培场所,要求清洁卫生,管理操作简便,保温保湿能力强,调光和通风好;也可利用现有的银耳房、蘑菇房、茶薪菇房、香菇棚的床架或大田畦床等栽培猪肚菇。菇棚高 230~250厘米,四周用稻草或茅草编成的草块围起,棚顶覆盖稻草、芒箕、遮荫网等以达到遮光保湿的目的,遮光度以三阳七阴为宜。畦床宽 110~130厘米,长度根据场地而定。畦床表面要疏松,畦旁开水沟,沟深30厘米。菌袋上畦床前3~5天,用敌敌畏2% 和福尔马林 1%~2% 混合溶液喷洒畦床、地面进行消毒,待2天后在畦床表面撒石灰粉消毒。

出菇房应搭建多层出菇床架,大床架宽120~130厘米,单床架宽70厘米。床架层距50~60厘米,底层距地面 30厘米,顶层距天花板130~150厘米,床架之间走道宽70~80厘米。出菇房应有 5~8个相对的窗口,以利于通风透气。出菇房使用前 3~5天用气雾消毒剂消毒,并喷洒30%的菊乐酯800~1 000倍液。

2 栽培季节选择

猪肚菇属高温型菌类,菌丝长满袋需35~40天,各地应根据当地自然气温条件灵活掌握。一般安排在3~5月接种,6~9月出菇,春季接种制袋应在当地气温升至23 ℃以前的60~70天开始,于 10月中旬采收结束。有加温条件的菇房可提早接种,采收期也可适当延迟。

3 原料选择与培养基配方

经粉碎的棉籽壳、杂木屑、芦苇屑、玉米芯、稻草、黄豆秆、花生秆粉、玉米秆、麦秆、花生秆等均可用作栽培原料。

培养基质配方:①杂木屑38%,棉籽壳30%,麦麸23%,玉米粉6%,糖1%,轻质碳酸钙2%;②棉籽壳 30%,玉米杆 15%,麦皮 18%,玉米芯25%,豆粕 8%,石灰2%,碳酸钙2%;③杂木屑50%,麦麸25%,花生秆15%,玉米粉7%,碳酸钙2%,石灰1%。将棉籽壳、玉米芯提前2~3天预湿,并加入 1%~2%石灰。按培养基配方将各种原辅材料混合拌匀,含水量应控制在63%~65%,pH值8.5~9.5。

4 拌料与装袋

4.1 拌料 先将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麦麸、豆粕等干物质搅拌2~3遍,再将石灰、碳酸钙、糖等放入水中溶解后掺入干料中,充分搅拌,使之混合均匀。调整培养料含水量至 65%,pH值8.5~9.5。

4.2 装袋 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规格为15×30×0.005(厘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高度为 15~16厘米,湿重为0.75~0.85千克;或采用规格为 17×33×0.005(厘米)的料袋,装料高度为17~18厘米,湿重为1.2~1.3千克。

装料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刺破料袋,装料要上下松紧一致,无缝隙,袋口采用塑料套环棉塞。料袋须及时灭菌,尽量缩短从拌料到上灶的时间,以免引起培养料酸败变质。

5 灭菌、冷却与接种

要做到当天装袋当天灭菌,灭菌要彻底,常压灭菌要求在蒸汽温度为 100 ℃的条件下保持22~25小时,待温度降到70 ℃左右,及时开灶取出料袋,并迅速转到干净的冷却室进行冷却。高压灭菌要求蒸汽温度为125 ℃,在1.5兆帕压力下,保持 3~4小时后排气回零,然后开锅取出料袋,并迅速转到干净的冷却室进行冷却。冷却至30 ℃以下时开始接种。

接种后将菌袋立式排放于干燥培养房的床架上,大棚栽培采用单排墙式摆放发菌,在低温季节可采用双排或多排方式,一般摆8~10层,室温保持在23~26 ℃,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于黑暗条件下进行发菌培养。

6 菌丝培养

接种后7~10天查菌一次,如发现杂菌污染,要及时清出污染菌袋。培养 15~20天时,菌丝生长速度加快,呼吸旺盛,需适当松动一下袋口套圈棉塞以增加供氧。发菌期间遇高温天气时,不可刺孔增氧;在低温或小雨天气,可用经消毒的小铁钉在袋口周围刺孔增氧,刺孔后 1~2天菌袋内温度会上升 2~3 ℃,此时应做好室内通风降温工作。大棚内温度保持在 24~27 ℃,最高不得超过30 ℃,以免烧菌。

气温高时在棚顶覆盖一层遮阳网以降温。培养35~40天后菌丝长满袋,再继续培养10天达到生理成熟,只有成熟的菌袋才能进入出菇房。

7 覆土

7.1 覆土材料的选择 覆土的质量对猪肚菇产量有很大影响。覆土材料要求肥沃、疏松,持水力强,通气性好,能排除培养料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如腐殖土具团粒结构,适合用作覆土材料;也可选用质地松软、具有较高持水力、含有丰富腐殖质的田园壤土,混合加入40%~50%的泥炭土,作为覆土材料。

7.2 覆土处理 选用田土、火烧土、菜园土,土粒直径为1.5~2.0厘米。覆土使用前要经太阳曝晒2~5天至发白,可喷洒2%的敌敌畏、2%的福尔马林溶液,并盖严塑料薄膜以杀灭杂菌和害虫,3~4天后掀开薄膜通风,让药味完全散发,无异味时,加入石灰粉拌匀。调节好土壤湿度,以土粒捏之扁而不散为度,并将pH值调至7.5~8.0。

7.3 开袋覆土 菌丝发满袋10天后,气温稳定在21 ℃以上时方可开袋,去掉套环,解开袋口,在培养料面覆土,覆土厚度为3~3.5厘米。

将覆土后的菌袋上部往下折,使袋口边缘高出土面 3~4厘米,并将处理好的菌袋均匀地竖直排放在畦床上或出菇床架上。覆土后要调节好覆土层的湿度,袋口表土较干时可喷水,要使水湿润覆土层而不进入料内。含水量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菌丝衰退。正常情况下,覆土后 7~10天能见到菌丝爬上覆土层,此时可喷一次出菇水,喷水时注意防止漏喷,避免菌丝退化。

8 出菇管理

覆土后保持覆土湿润,室内出菇房多关门,室外大棚多盖膜,5~7天内不通风或少通风。一周后逐渐增加通风量,刺激原基早日分化。一般覆土后9~15天,即可在土面上见到棒状原基,原基顶部露出土面。出菇期间保持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80%~90%,温度23~32 ℃,最佳出菇温度为 25~29 ℃。原基出土后,应注意将场地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同时加强通风,保持出菇房空气清新,并使出菇的场地有一定散射光。喷水量根据菇的大小、覆土湿度和气候情况具体掌握。菇多时多喷,菇少时少喷;晴天多喷,阴天少喷。根据子实体生长不同阶段灵活掌握通风量,菌柄出土后要及时加大通风量,菇房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95%,保持地面湿润。

当菇体长至八九成熟时,及时采收。每潮菇采完后应及时补充覆土,清理菌袋表面、床面的死菇和老化菌丝,停水养菌 3~5天后再调湿催蕾出菇,保持出菇房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进入下一潮菇的出菇管理。

9 采 收

当菌柄长至10~18厘米,子实体呈漏斗状,边缘内卷,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不宜过迟采收,若在孢子大量散发,子实体倒下,菇体开伞,菌褶变黄时才采收,就会影响产品品质。采摘时轻轻旋转拔起,采摘下的菇体用剪刀剪去菇柄基部杂物,及时将鲜菇送进 2~5 ℃冷库保藏,分级包装上市销售。

10 病虫害防治

猪肚菇生产一般采用熟料栽培,在其出菇管理过程及采菇后未及时清理杂物,易导致病虫害发生。其菌丝生长阶段,要重点防止各种霉菌侵入培养基造成污染,生产环境、原辅材料、生产过程要严格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查菌不可过于频繁。子实体生长阶段,重点防治各种虫害,如各类菇蝇、菇蚊等。主要措施是搞好环境卫生,必要时可喷洒30%菊乐酯1 000~1 500倍液。 要保持出菇房清洁,走道上常撒生石灰,注意水质卫生、清洁,通风良好,确保菇棚内空气新鲜,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旦发生菇蝇、菇蚊、线虫为害,可喷洒菇虫净、高效氯氰菊脂或灌食盐水;猪肚菇表面出现斑点时,要多通风,降低温度,减少喷水,并可在菇棚空间和走道喷洒保菇王、恒康消毒剂(片)或百菌清、克霉灵等,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猜你喜欢

床架棉籽壳猪肚
猪肚鸡要上市
玻璃体切除术后体位眼孔床架的研制及应用
蜂蜜的妙用
棉籽壳质量对平菇熟料栽培的影响初探
棉籽壳饲用现状研究
用旧原木床架DIY制作花架
人太消瘦喝猪肚汤
KD407:悬挂器
棉籽壳作为绵羊饲料营养特性的研究
凤头猪肚豹尾说“白传”——读《白水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