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料中桑枝屑添加量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13-05-30林观毅杨明祥
林观毅 杨明祥
(1.建德市大同镇政府,杭州 311614; 2.建德市上马杏鲍菇专业合作社,杭州 311614)
杏鲍菇是一种品质极佳的大型肉质伞菌,营养价值高,菇肉肥厚,质地脆嫩,保质期长,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1]。杏鲍菇销售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千克16~20元,是平菇等普通品种价格的4~5倍,经济效益高。因用于杏鲍菇栽培的多为棉籽壳、杂木屑等,原料价格近年来不断上涨,使得菇农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效益降低。杭州建德市大同镇在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的桑枝条,本试验以桑枝屑替代部分栽培原料栽培杏鲍菇,并与常规配方进行比较,试图选出桑枝屑作为栽培基质生产杏鲍菇的适宜配方,以有效降低种菇的生产成本,真正发挥食用菌“变废为宝”的作用。
1 试验材料
供试菌株:杏鲍菇1号,引自杭州市农科院菌种站。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 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蛋白胨5 g,酵母膏1 g,水1 000 mL,pH自然。原种培养基配方:棉籽壳78%,麸皮20%,石灰1%,石膏1%。栽培料常规(对照)配方为棉籽壳、木屑(1:1)78%,麸皮20%,糖1%,轻质碳酸钙1%;试验配方A、B、C、D分别采用20%、30%、40%、50%桑枝屑替代棉籽壳、木屑(表1),其他配料相同。
2 试验过程
2.1 培养料制备 把桑枝屑、棉籽壳提前一天预湿。培养料现拌现装,含水量以手握培养料有水但不下滴为度。
2.2 菌包制作 本次试验有别于杏鲍菇传统袋栽,采用菌棒式栽培,菌棒规格为12×50(cm)。装袋时由专人操作装袋机,尽量装实、装匀,力求松紧度一致。每袋装干料为 900 g,每个配方100棒。装料后袋口用线扎实,在火焰上熔封,然后用特制打孔器,在塑料袋一侧等距离打4~5个孔,孔直径1.5 cm,深2 cm,孔口用胶布封贴。
2.3 菌包消毒与接种培养 采用高压灭菌锅灭菌,料袋分层放置,保持压力0.15 MPa,121 ℃灭菌2 h,然后自然冷却至压力为零时打开锅盖,待温度降到50~60 ℃时出锅。料温降至30 ℃时将料袋及杏鲍菇栽培种放入接种室内,无菌接种台采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杀菌,进入接种室需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和拖鞋并戴口罩,以防感染,接种时揭开胶布一角,从菌种瓶中取一勺原种培入穴中,再贴好胶布。
接种后,将菌棒移入经石灰消毒的培养室内,菌棒袋口朝同一方向横放堆叠,菌棒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每层6袋,堆高6~8层。待菌丝长至8 cm左右时(约25~30天)揭开薄膜,将菌棒“#”形摆放[2](接种口朝上)。培养温度26~28 ℃,空气相对湿度65%~70%。培养环境基本黑暗,加强通风管理,接种后一周检查一次,及时剔除被污染栽培袋,观察记录菌丝长势,培养30天左右。
表1 培养料不同桑枝屑含量对杏鲍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4 出菇管理 夜间进行通风管理,使昼夜温差达10 ℃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5%,以刺激子实体原基形成或分化,如此连续 7~15天菇蕾即大量发生[3]。这时,将菌棒横向摆放在床架上,撕下接种口胶布,作为出菇口,温度控制在15~18 ℃。当原基出现并达4~5厘米长后,保持菇棚内相对湿度在80%~90%,不要直接向子实体喷水[4]。菇棚空气维持新鲜,有菇时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无菇时每天通风一次,时间为2~3小时。
2.5 采收与转潮管理 在杏鲍菇子实体成熟、菌盖卷边尚未平展时采收。采收前24 h不喷水,采收时先熟先采。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菇柄基部轻轻旋动拔起,整菇采下而不带出培养料。杏鲍菇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一潮菇,占总产量65%~70%,采收一潮后若气温适宜,相隔15天左右可进行第二潮菇的采收。采收后除去菇体上杂质,及时清理菌棒和落在地面上的菇根、死菇等残留物。
3 试验结果
3.1 不同桑枝屑含量对杏鲍菇菌棒成品率及菌丝生长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菌丝生长速度随着配方中桑枝屑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加快,以配方D长速最快,达0.61 cm/d,较对照快12.96%;桑枝屑添加量超过 30%后菌丝长势更好,整齐有力,洁白浓密。而菌棒成品率则随桑枝屑添加量增多有逐渐降低的趋势,配方D最低,仅为93.7%,较对照低4.68%。
3.2 不同桑枝屑含量对杏鲍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的影响 从表1可知,配方A平均产量最高,为601.2 g/棒,当配方中桑枝屑含量在30%以内时,杏鲍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当桑枝屑含量超过40%后,产量及转化率逐渐下降,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
3.3 不同桑枝屑含量对杏鲍菇农艺性状的影响本试验对5个配方杏鲍菇菌盖直径、畸形菇率、出菇潮数及商品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2)为:配方A、B与对照综合表现较好,畸形菇出菇率低,出菇潮次可达3~4次,配方C和D表现较差。
表2 培养料不同桑枝屑含量对杏鲍菇农艺性状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4.1 本试验表明,桑枝屑可部分(30%左右)代替棉籽壳和杂木屑栽培杏鲍菇,对杏鲍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没有影响。既可降低种菇的生产成本,又可有效利用桑枝屑这一蚕桑废弃物,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配方中加入30%的桑枝屑栽培杏鲍菇较适宜。
4.2 随着桑枝屑含量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也加快,这可能与桑枝屑颗粒较大,增加了培养基质的孔隙度,使含氧量更充足有关;菌丝长势则可能与基质的C/N比有关,由于桑枝屑含氮量较为丰富,使得整个培养料中总含N量有所上升,从而使菌丝更加健壮洁白;这也可能是随桑枝屑含量增加,菌棒更容易感染杂菌,成品率降低的原因。
4.3 当菌棒中桑枝屑含量超过30%后,杏鲍菇产量及转化率逐渐降低,出菇潮次减少,持续出菇能力变差,菌棒在栽培后期容易变软腐烂。笔者认为其原因可能是在相同质量下,桑枝屑可提供的菌丝生长的营养总量不及杂木屑和棉籽壳,从而导致杏鲍菇减产,对此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姚祥坦, 张 敏, 徐素琴.不同桑枝屑配比培养料对杏鲍菇生长及产量影响[J]. 中国食用菌, 2009(02):35-36.
[2]刘冠卉, 徐大宝, 屠 洁, 等.利用桑枝屑与蚕沙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筛选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06):261-262。
[3]黄志龙, 肖淑霞, 上官舟建.杏鲍菇优良菌株筛选及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8(2):25-27.
[4]陆 娜, 闫 静, 周祖法, 等. 桑枝屑栽培猴头菇栽培模式试验[J]. 食用菌, 2012(0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