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LP实验室与非GLP实验室药理毒理研究现场核查常见问题简析

2013-04-07北京市药品审评中心100061王国强田晓娟于震佟利家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18期
关键词:毒理药理核查

北京市药品审评中心(100061)王国强 田晓娟 于震 佟利家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是指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主要观察和测定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和影响,其研究结果为评价新药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提供科学依据,是新药品进入最终临床试验和最终批准前的必要程序和重要步骤。药物安全性研究质量优劣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确保药物安全有效,建立健全药物研发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是从事药物研发单位与药品行政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

优良实验室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是保证药理毒理研究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开始了对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进行GLP认证,目前已有部分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研究机构通过GLP认证。为进一步推进药物非临床研究实施GLP,从源头上提高药物研究水平,保证药物研究质量,2006年11月20日国家局发布了“关于推进实施《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1]的通知”[2](国食药监安【2006】587号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安全性评价研究选择在GLP实验室中完成,除中药6类以及中药、化药仿制药外,新药安全性评价基本上是在GLP实验室完成的。通过对药品注册药理毒理试验进行现场核查,发现一些GLP实验室虽然依然存在某些不规范的情况,但在硬件条件、实验室管理、试验规范性、原始记录和资料完整性方面远较非GLP实验室更加符合《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3]的要求,现场核查通过率更高。本文就药理毒理现场核查以下几个方面,将二者研究中的常见问题作一简要介绍和比较。

1 研究条件

研究条件包括管理制度、研究人员、场地、仪器和设备等,是药理毒理研究的基础。此方面药品注册相关法规要求:研究单位应建立实验研究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在研究中予以执行;研究人员从事过该项研究工作,并与申报资料的记载一致;研究现场具有与研究项目相适应的场所、设备和仪器;研究期间的仪器设备校验合格,具有使用记录,记录时间与研究时间对应一致,记录与申报资料一致。现场核查中发现GLP实验室基本符合上述要求,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配备机构负责人、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和相应的工作人员。相关工作人员基本具备相应的学历,并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所承担的研究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建立了相应的实验设施、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配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进行检查、清洁保养、测试和校正,并能及时进行相应记录。而非GLP实验室一般管理混乱,实验人员流动性较大,水平参差不齐,参与人员有实习学生、临时工等,造成了研究记录不规范、不完整的现象出现。原始记录上实验人员名单与申报资料不一致,甚至出现代签名情况。相关仪器设备无校验记录、使用记录。上述问题究其原因是非GLP实验室多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药理毒理实验室,平常主要以从事基础科研课题研究为主,未做过新药研发或新药研发经验不足,未按照药品注册相关法规要求开展研究工作,造成与GLP和《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的符合性较差。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毒理药理核查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刘仲齐 重金属生态毒理与污染修复团队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甜叶菊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逾六千家政府网站关停整改核查再升级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毒理学专辑征稿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