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语探究

2013-04-07魏菱

关键词:班纳特傲慢与偏见言语

魏菱

(河池学院外语系,广西宜州546300)

很多文学爱好者非常钟爱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经族典力作 《傲慢与偏见》,其已经改编成电影,影响力已经跨越国界和时代的限制。《傲慢与偏见》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欣赏其给读者带来愉悦的感官享受,更要细致入微的分析研究作品本身所能够带给读者不同寻常文学魅力。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多次使用反讽的语句,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上的体验与众不同,将作者的思考以及创作的效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也是著作中亮点的体现。通过对文学中反讽语句的理解和研究,可以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赏析这部英国文学巨作,领悟它所带来的非一般的视觉洞察力。

语用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内涵体现,它不等同于语言的研究,但是它的效果是以语言的研究为主,具体的细节体现在语境以及语义的沟通和交流中。在此基础之上,可以体味出写作的初衷、写作的动机以及希望达到写作的效果。在语用学研究过程中,有一个重点的概念是语言的关联理论,这个理论是由学者Sperber和Wilson首先提出的,是寻求信息、语境以及相关联的使用和分析。[1]文学的表达和沟通有着多样化的形式表现,在 《傲慢与偏见》这部著作中,其内容的表现力体现在很多方面概念的延伸。其中,需要分析的是宏观言语以及微观言语之间的差别,二者的差异性决定了前者是以整个文章为探讨,后者是以局部语言体现出其中的含义,其最初的研探者是Van Dijk。文学是由语言表现出它的张力,语言是由文字组成的,语言的意境也是由文字构成的,不同的语言表达出的思想内涵以及其中的艺术形式是不一样的。而宏观言语行为是具有统筹性的表现方式,微观语言行为具备着更强有力的表现作用,前者注重作家与读者之前的交流,后者注重故事情节的构建。而《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也分为宏观言语性和微观言语性,下面进行分析。

一、《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宏观言语体现

在简·奥斯丁的著作 《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用它的视角以及反讽的方式描绘出一幅宛如画卷般的场景。文中主要描写的是英国古老乡村中发生的一些故事、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几个男女青年爱情以及乡村居民的状态。其中反讽的方式深刻的融入到文章的各个层面之中,对情节的发展、小说的内容以及人物的描写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进而能够从深层次感悟到小说中描绘的英国当时的社会现状。下面进行分析和探讨。[2]

(一)使用反讽宏观表达方式对文章主题进行阐述

(1)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has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Jane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 p.1)

英语中的反讽语句与汉语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仅是构成语法上的差别,也具备着文化上观念的差异性体现。英国式反讽的方式具备着典型的英国式黑色幽默风格。上段原文中开头的 “举世公认”映衬着文章中反讽语句的应用,因为读者所了解的 “举世公认”应该像数学公式中那样具备普遍性以及权威性,也就相当于整真理。同时,在此基础之上需要了解其中涵盖着的深层次因素的共同作用模式。因为在 “举世公认”后面所要描绘的是英国乡绅班纳特 (Mr.Bennet)家中五个女儿找对象的情结,如果是单纯的恋爱,会引发很多美好的事情,但是小说中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却是为了找有钱的单身汉而结婚。其中穿插的很多事情的因素,也是当时社会现象的表现之一。其中班纳特太太——五个女儿的妈妈,被认为是 “智力贫乏、喜怒无常”,嫁女心切。其实希望子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她的心情过于急躁,已经超越了正常人的范畴。也是因为此类的原因,我们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从这种思考方式之中能够体悟出反讽的语句差别,进而将其文学的内涵展现出来。而此段中的反讽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社会鞭笞感,批判了金钱是追求的生活观念,同时从个体的角度分析,也揭示出其中存在着的社会现状,令人发醒。

(二)通过反讽宏观表达方式对人物性格进行塑造

(2)The business of Mrs.Bennet is married to her daughter,it's fun to visit and news.(Jane Austen.Prideand Prejudice p.4)[3]

这段文章讲述的是班纳特太太,通过文字的描述,可以充分的将她的个性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而这种宏观的效应通过反讽的方式恰如其分的、堪称精确的表现出来。将班纳特太太个人形象完好的表现出来,也是通过这样的原因,深刻的发掘出其人物的性格。其也是文学手法中常用的方式体现,正是在此基础上能够让读者通过文学作品去感受生活。反讽有诸多的表现方式,作者的手法是以潜在的方式进行描写,虽不露骨,但是给人以强烈而又鲜明的心里震撼,进而能够将其小丑的形象充分的表现出来。

二、《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微观言语性体现

根据不同的环境,文学手法的使用以及分类具体的表现存在着很大的风格化差异。从文学写作方式分析,反讽是一种文学风格的体现。而反讽的烘干言语性和相应的微观言语性的差异是其手法的不同展示,是同一个整体下的两种进程的表现。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因素,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细致化的研究。《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成功之处体现在其文学的架构构成中,也是因为此类原因,使得反讽的微观言语性更具备研究的价值以及研究的意义体现。[4]

(一)直接且即时回应

“直接”和 “即时”是两个近义词,在对词性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得到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化表现。是状态中两个不同内涵的体现。在 《傲慢与偏见》中,这种形式的使用不是非常的高,但是它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下面根据相应的例子进行细致化的分析和研究。

(3)" Mr.Bennet,how can you abuse your own daughters in such a way?You take delight in vexing me.You have no pity on my poor nerves."

"You mistake me,my dear.I have great respect for your nerves.They are my old friends.I heard that you mentioned two decades."(Jane 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 p.3)[3]

这段英文对话讲述的是班纳特先生与班纳特夫人之间的对话。通过描述可以看出班纳特夫人是一个性格不定、平时思考不是很多的女人,其中有一个能够描绘她性格的词汇是 “nerves”。班纳特先生认为她很缺乏勇气,而她所说的勇气也是具备着语言上的交流性。在此,班纳特先生就用“直接且即时回应”的方式对班纳特太太的话进行了回应。[5]所以回应的过程中要有即时的反应,这是交流过程中相应方式的体现和展现。也是通过这样的原因,班纳特的 “high respect”也就在交流的过程中具备着反讽的意味,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将班纳特夫妇的形象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二)对他人想法的回应

回应是非常广泛的概念体现,其倡导者Sperber和Wilson就曾对此进行过这样的解释,回应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词汇,可能是存在着即时性的状态,可能也会产生延后的效应,其回应的内容,可能是想象中的情景,也可能是真实的表现。回应既可以是对现实某种现象的反应,同时也可以是关于想法的回应,包括观念、思想以及诸多的主观因素的考量和分析。或者说,它是某一类的概括性描述方式,而不是个体化性的现象,回应的思考点和着手点不同,将会导致其效果的明星差异性体现。[6]

(4)"From the beginning,from the first moment,I can say I know you,your manners impressed,I fully believe that your arrogant,conceited,selfish disdain for the feelings of others...I have not known you a month before,I think you are the people in the world,I have killed off the last marriage."

"and this is your opinion of me!This is the estimation in which you hold me!I thank you for explaining it so fully."(Jane 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 p.46)[3]

这段话是男主人公达西与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之间的对话,是达西向伊丽莎白真情告白。可以进行一下情景假设,以便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如果有一个人对你妄加指责,已经超越朋友的限度,但是最后是你向他说一声 “谢谢”。假若这是现实中的场景,如果把情感的因素忽略,那将会是非常让人尴尬难受的事情,而文章中也有类似的情节出现。正是因为这样的因素,其中蕴含着的反讽已经超越传统所能够理解的范畴。尤其是在这种环境之中,能够更加真实的领悟其中的心境。可以想象得到男主人公内心的难受和痛苦,求婚本是浪漫的事情,但不仅是遭到拒绝,同时也被无端的指责。在这种情况下,男主人公似乎难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所以只能够用“谢谢”这种反讽的方式来保持英国人所特有的绅士形象。[7]

(三)对规范以及通常期待的回应

反讽的范畴有很多种类,应用的场合也是根据其需求进行转变。与此同时,需要了解此过程中的作用因素的体现。

(5)" He is a researcher of the finest I've seen.His smirk,and smirks,so that we all love.I prodigiously proud of him.Contempt even jazz.Son of William Lucas himself to produce more value law.I admire my three sons in,the legal height Wickham,perhaps my favorite."(Jane 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 p.201)[3]

上述的文字描写是班纳特先生对一个人正面的评价,这个人是带着班纳特小女儿私奔的威克姆。他是典型的坏人,对他有这样的描述 “不要起脸来可真是漫无止境”、“道德败坏、厚颜无耻的骗子”,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不能够被容纳的,也是道德的对立面体现。但是上述语言中,班纳特先生确实对他进行了 “称赞”,这是明显的违背社会常理的,也是反讽中对规范以及通常期待回应的某种方式表现。

三、结语

文学创作过程中,文学的手法有着诸多形式的表现,其各有意境和使用的方式。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反讽是一种常见的写作风格。本文通过对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代表作《傲慢与偏见》的研究来分析反讽手法的文学价值,以及通过Sperber 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对反语进行了深化细致的研究。反语是文学研究的范畴,但是其很具心理学的内质,是人们行为表现的一种方式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形式。[8]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之上,分析反语带给我们的内涵和深刻性,进而能够更好的研究文学以及相应的文学著作。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这也是新的文学研究方式,对未来的文学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文学有很多的风格形式,其多样化的体现正是表现出文学的艺术价值,其中包含着批判性文学。相比较于其他的题材,它更具备着现实性以及深邃的洞察力,同时也具有强烈的个人观念,其创作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文学将社会现状表现出来,进而能够达到文以致用的效果。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读者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领悟其中的内涵性因素。文学是不断的在发展,文学的表达方式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与此同时,语言学也是具备时代的特征,所以相应的文学研究和探讨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而达到通透的状态。通过对《傲慢与偏见》的分析,将反讽的表现手法直观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也是通过这样的因素,其同时是推动文学发展的内因。[9]文章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阅读和理解作品本身的内涵,也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对 《傲慢与偏见》的反语研究分析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1]吕文静,肖丹.由关联理论看反讽言语 [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 (1):114-116.

[2]胡舒莉.《傲慢与偏见》:全反讽的艺术 [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 (1):45-50.

[3]房锦霞.《傲慢与偏见》中反讽话语的关联理论阐释 [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 (8):118-119.

[4]Austen J.Pride and Pridice[M].New York:Classic,1981:3-52.

[5]朱小舟.《傲慢与偏见》中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 (4):15-18.

[6]卢歆.欧·亨利小说反讽的语用分析 [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 (7):128-129.

[7]刘燕.言语行为理论与 《一桶白葡萄酒》中的反讽 [J].安康学院学报,2008 (6):44-46.

[8]胡齐放.英语小说对白中的反讽言语行为—— 《傲慢与偏见》为例 [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 (2):213-217.

[9]张凯.言语行为理论与 《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 [J].保山师专学报,2007 (4):76-78.

猜你喜欢

班纳特傲慢与偏见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秒破命案
秒破命案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语义学与语用学在《傲慢与偏见》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