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纠纷成因及对策探讨

2013-04-06霍言言米安然史林娟赵毅飞吕姝焱

食管疾病 2013年2期
关键词:医患纠纷医护人员

霍言言,米安然,李 俊,史林娟,潘 娟,赵毅飞,吕姝焱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对医疗卫生事业有更高的要求,在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的前提下,更要关注医疗服务对象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特征,加强医疗服务的全方位发展,改善医患关系。其中医疗纠纷增多是医患关系的主要问题,是当今社会各个阶层热议的话题之一。对医疗纠纷特点、成因、研究方法、应对措施的研究旨在多方位深层次分析,探讨新的历史时期的医疗纠纷问题。

1 医患关系和医疗纠纷

医学行动涉及两类当事人即医学团体和社会,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是医患关系的主要内容。医学具有社会性,不仅有治疗康复作用,更具有康复后调整适应环境的作用。所以现代医患关系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关系,仍保留着道德与诚信关系,即情感关系。同时,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常常要签订各种各样的合同及同意书以明确双方的责任,避免不必要的纠纷,这又使医患关系具有现代商务交往中的契约关系。另外,生存消费是关系到消费者生死的问题,因此不能把医疗服务排除在生活消费之外,医患关系又是一种契约关系[1-2]。医患关系的多样性使得在其中表现比较敏感和突出的医疗纠纷复杂多样。首先,纠纷主体有明确性与非对等性,其次,医疗纠纷表现为易发性和多样化,最后是其主观性与社会性[3-4]。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和医疗纠纷的独特性使得我们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应当考虑更多的因素。

2 医疗纠纷成因

2.1医疗纠纷的医方因素医患沟通、医生技术水平及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是医疗纠纷发生中医方的常见原因。其中沟通不畅和技术原因在医疗纠纷中占主要比例。槐燕莉[5]的研究认为,医疗工作中服务质量主要是医患沟通所致的医疗纠纷在所有原因中占首位。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医护人员应重视病人的社会性特征,关注“病”的同时更关注患病的“人”,重视沟通、善于沟通,加强沟通的自觉性、主动性、技巧性,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潜在风险[6]。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与诊疗效果息息相关,其业务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导致医疗事故发生,引起纠纷的可能性较高。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规范化治疗,对于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和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有预见性,从技术层面减少医疗纠纷发生[7-8]。医务人员由于沉重的岗位负担,很少有时问、精力学习法律知识,法律知识的缺乏和法律意识淡薄,不仅造成许多医疗纠纷,而且许多纠纷因医疗单位缺乏证据或证据有瑕疵而败诉[9]。

2.2医疗纠纷的社会因素医疗纠纷的发生与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法律制度、媒体宣传等因素有关。我国目前社会医疗保险在报销的范围和标准上只能满足大多数人最基本医疗需求,另外,在制度设计以及报销程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往往会导致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媒体的宣传对医疗纠纷的影响是双向的,正面的宣传可以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疗纠纷案件的发生。而负面的、包含 “炒作”等现象的宣传报道,反而会加深医患双方的矛盾[10]

2.3医疗纠纷中的患方因素主要表现为期望值过高,对医学未知性不了解。患方因素在纠纷原因中所占比例较低,认为是医疗纠纷中的的次要因素。

3 医疗纠纷的研究方法

我国关于医疗纠纷问题的宏观研究较多,分散定性研究多,多数采用理论研究[11-12],研究过程和结果多数属于医学软科学性质。在少数的调查研究中,选择的对象均属医院在职人员或者发生医疗纠纷的医院内在职人员。

4 医疗纠纷化解方法

医疗纠纷不同于其他的民事纠纷。在我国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通常有3种:和解机制、行政调节机制和诉讼机制[13-15]。我国有关医疗纠纷法律条文相对不够独立,实施程序相对薄弱,故首要选择的是行政调解和双方协商[11]。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加快,在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处理程序上逐渐进入法制化,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医院投诉管理办法》 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 结合各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医院内部的《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办法》,进一步规范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医护人员应积极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和卫生法学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减少医疗纠纷,维护医院的声誉,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5 医疗纠纷研究探索

医疗纠纷的研究对象侧重于纠纷发生的现实主体即医患双方,其中,医护人员是医疗纠纷的主体之一,也是医疗纠纷发生中的现实主体。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继承者,也承担了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责任,对其进行医疗纠纷认知的研究,尽可能减少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故对医疗纠纷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可以进行在校医学生对医疗纠纷认知研究,同时对他们进行医疗纠纷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其在工作中发生医疗纠纷。纵观医疗纠纷的研究多数为理论研究,研究过程和结果属于医学软科学性质。在研究方法上,提出采取现况调查和前瞻性研究,此类研究在研究结果和研究方法上具有定量的性质,重复性和可操作性更强,为医疗纠纷的研究方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邱杰.医患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J].医学社会学,2009,30(1):23-25.

[2] 郑大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多维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7):492-494.

[3] 李丽洁.我国医疗纠纷化解机制多元化构建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25)9:39-42.

[4] 禹竹蕊.医患纠纷的行政干预研究[J].前沿,2011,21:144-147.

[5] 邱毅.谈医疗纠纷的成因及预防策略[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31-132.

[6] 颜婕.转型期医患关系紧张根源分析与对策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1):87-88.

[7] 杜倩,王 峰,李洋,等.医疗纠纷影响因素研究一基于患者认知的角度[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0):160-161.

[8] 马竞波.浅谈医疗纠纷的成因及预防策略[J].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 (6):911-912.

[9] 杨平.法律视觉下的医患关系[J].中国医院管理,2003,(5):59-60.

[10] 高健,李恩昌,王晓燕,等.医患关系现状的媒体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4):18-19.

[11] 王国才,李莉,张洪文.大庆市79起医疗纠纷的处理及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0,20(5):42-43.

[12] 甘宁, 虞涛, 陈尉华,等.医患认知差异与医疗纠纷成因分析[J].卫生事业管理,2011,10(8):1023-1025.

[13] 李丽洁.我国医疗纠纷化解机制多元化构建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25(9):39-42.

[14] 石彬彬.浅议引入医事仲裁机制化解医患纠纷[J].经济研究导刊,2011,(27):107-109.

[15] 崔志红.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160-161.

猜你喜欢

医患纠纷医护人员
署名先后引纠纷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