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研究

2013-04-06王德广许雪婷

关键词:创新力大学生

王德广,许雪婷

(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宜昌 443002)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已经证明了或正在证明着,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乃至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是完全由其创新力确定的。因此,可以说一个没有创新力的国家,就是一个走向衰败没落的国家;一个没有创新力的民族,就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很难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同样,一个大学生没有创新力,就像一台性能完好的机器却没有燃料一样,虽然有运转的可能性,但根本不会运转,终究是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惟其如此,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应该将“创新力”作为整个核心竞争力培育中的重中之重。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力”的培育要素

“创新力”是一个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实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不断提供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和新发明的能力。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决定其创新力强弱的要素很多,但真正起主导或核心作用的只有“六大”要素:

一是智力要素。智力就是大学生毕业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经验等自由独立地认识并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智慧。它虽然具有先天的禀赋,但更赖于后天的学习培养。费尔巴哈说过:“没有智慧的头脑,就会受人欺骗,被人迷惑,让人剥削,只有具有智慧的人,才是自由的人,才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笔者认为,有智力或智慧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就能勇往直前,就能征服横跨在你面前的“高山”与“大河”。同时,智力是一个大学生在校学习或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形成创新力,并取得骄人成就的必要条件,因为智力尤其是高超的智力不仅给大学生个人创新力的形成注入了活力,而且提供了人生创新的基本状态和创新的基本走势,甚至还会影响或决定着大学生自身的人生发展方向,倘若没有这种必要条件而试图去获得创新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等于像一只美丽的小鸟长不出飞翔的翅膀一样。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加大大学生的“创新力”培育力度。

二是知识要素。知识要素是大学生在自身专业范围或职业范围或工作领域里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合理的知识结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9年的《学无止境》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人类的学习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继承性或维持性学习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前人创造出的已有的知识、经验、观点、方法和原则,从而提高解决自己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的基本能力,即学会;另一种模式就是创新性学习或自主创新性学习模式,该模式的特点主要是学习者通过学习提高自身发现新知识与新信息、吸收新知识与综合新信息并提出新问题的实践能力,以迎接和处理未来社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即会学。由此可见,地方高校的每一个大学生要想提高创新力并获得创新成功,必须要有雄厚的基础知识作为基本保证[1]。

三是性格要素。性格要素是大学生形成创新力并获得创新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大学生个人走向创新成功和成功人生的催化剂。性子的急与慢,胆子的大与小,情商的高与低,人格的高尚与庸俗,这些都成为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不同性格或人格的特征。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来看,21世纪最具有创造性或能取得创新成果的劳动者将是人格最为健全的人,最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和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最善于与人合作的人。性格是人格的一个具体表象形式,它与智力一样,具有先天的秉赋,有赖于后天的塑造与培养。例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些智力平常却具有良好性格或健全人格的人,也能取得惊人的原创性成果,这就是性格或人格品质的作用力。比如,自制力就是一种重要的个性性格品质。一个大学生仅仅有了高智力,倘若没有好的性格或健全的人格,缺乏自制力,这就像农民在收割时有了一台性能完好的收割机,却没有燃料一样,虽然有运转的可能性,但却不能运转,照样形成不了创新力并获得成功。惟其如此,地方高校要注重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与健全人格的塑造。

四是欲望要素。欲望就是一个成功人生的具体理想和奋斗目标。大学生创新力的形成与创新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创新欲望。创新欲望的强弱和大小决定着大学生个人创新的程度和创新成功的概率,而创新的程度和创新成功的概率又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个人标新立异、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的层次,它是激发大学生形成创新力和维持或提升创新力的动力源。一个大学生是否有创新力,完全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实践证明了,一个创新力极强、成就巨大且造诣极深的人,除了具有高智力、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健全的人格外,还具有胜过别人一筹的强烈欲望;反而观之,一个没有强烈欲望的大学生,就是一个没有生机与活力并缺乏创造力的人,其命运将会黯然失色,或者说不会有鲜艳欲滴的色彩。

五是毅力要素。笔者认为,毅力就是勤奋与汗水的总和,它是大学生个人创新力形成并在创新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最核心的要素。它意味着奋斗、抗争、拼搏;意味着流血流汗,意味着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将从它那儿起步,在它那儿诞生。实践告诉我们,毅力是靠平时生活、学习和工作磨练和考验出来的,能够经得住生活、学习和工作给予的全部磨练和考验的人,才有希望得到成功创新的机会。谁勤奋,谁流的汗水多,谁的创新成功的概率就大;谁不勤奋,谁不流汗水,谁就不会在创新中获得成功。因此,地方高校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大学生的毅力培养,否则,大学生人生创新成功大厦的构筑将会半途而废。

六是能力要素。笔者认为,能力要素是大学生创新力形成的综合性要素,由思考力、想象力、观察力、分析力、沟通力、执行力等综合而成,它们是大学生创新力形成并获得创新成功的基本能力,缺一不可。比如,想象力是大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高度集中并能开拓新的创新领域、创造新知识的表现,它是创新力形成与培养提升的关键。想象力不能凭空产生,但它是超出已有知识的一种探索与创新,它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基础。基于此,地方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想象力,要为大学生创新力的形成与提升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锻炼大学生勤于思考的品质。比如,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做一次科学实验或一个工程设计,不仅要有求同思维,顺着教师的思路走,而且要大力倡导求异思维,逆向思维,使学生的想象力不受已有知识的禁锢[2]。观察能力是创新成功的决定性要素。观察能力强的人,很容易观察到一般人所不能观察到的事物的本质或深层次的问题,并能够很好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创新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并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分析能力为完成能力提供了基本保障,是找出问题的关键环节,并提出最佳方案及最后实施的具体措施,倘若对事物或问题的本质缺乏较强的分析能力,无论创新的哪一个环节都不能顺利地完成。执行能力是整个创新活动成功的最终环节。实践已经证明,有许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的人的创新想法确实有相当的价值,甚至已经初步思考并出台了实施创新的方案,但绝大多数人由于缺乏执行能力而不能付诸实践,因此,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力”培育面临的困境

第一,传统教学模式制约着大学生“创新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其主要特点是:重灌输轻启发,重说教轻实践;重视被动学习忽视主动参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地遏制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大学生的个性未能得到执着地张扬,也使大学生的创新胆量与创新勇气没能得到痛快地释放。

第二,大学生“创新力”培养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或完善。其主要表现有四:一是专业口径狭窄,从而导致学生的学术视野较窄;二是课程体系设置既没有互动性,又没有创新力度,甚至缺乏科学的教学计划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尤其是缺乏足够的人文知识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内容,偏重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教育,出现了“三不贴”:不贴近学生实际、不贴近时代发展、不贴近市场需求,从而导致了工科大学生缺乏工程实践技能教育,文科大学生缺乏社会技能实践教育;三是缺乏先进的教学内容或教学内容落后,不能与时俱进,或者内容更新速度慢;四是教学手段单一落后,教学管理缺乏创新,教育规范的共性严重缺乏。所有这些,均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2]。

第三,教育资源紧缺制约着大学生“创新力”教育目标的实现。其问题主要有三:一是高校的扩招使在校学生人数剧增,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学校教育资源短缺;二是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师资装备数量严重不足,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也极度不合理,教师教学工作量偏大,教师要承受满负荷的教学压力,没有时间进行创新研究和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改革;三是满足基本教学的实验设备的添置无法按照学生比例增加,教学管理人员长期形成的管理定势使得添置一定数量的并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仪器设置更加困难,因而学生的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四是高校教师在硬件和软件上均缺乏基本保障,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教师本人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2]。

4、使命模糊,功能失调。当前高等教育受传统发展观和功利取向的影响,过分强调对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适应,虚化了对政治方向的引导,弱化了对不良文化的批判,忽视了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引领高校自身的创新与社会进步,具体表现:一是在观念上重成才教育,轻成人教育,使许多学生成为有高深知识却没有高尚人格的片面人;二是在内容上,重知识灌输,技能培养,轻心灵塑造,人格构建,把学生全面发展降格为片面发展;三是在活动中,重统一要求,轻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四是在制度上,重强制管理,轻自主选择,学生的主体创造性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高等教育自身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2]。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力”培育策略

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面和谐社会与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都要求高校的职能尽快实现由过去“以继承为主”向“以创新为主”、由“以传播知识为主”向“以发展智力、开发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战略转移。毫无疑问,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阶段是其创造精神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最佳时间段。因此,高校应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

第一,地方高校要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基金管理制度,加大大学生创新力或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为大学生创新力的提升或获得创新成功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基金的奖励重点,应该放在重奖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在校本科生,利用学校实验室或工程实践训练中心或校外创新训练基地以及教师现有的科研条件以及其他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开展创新实践并取得的创新成果。毫无疑问,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基金的设立对于激励大学生创新力提升的作用是巨大的:一是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力思维的形成;二是可以激发大学生创新力的形成与提升的积极性;三是为大学生个性化的创新力的发展提供空间;四是为大学生创新力的提升与维持提供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以及实事求是的作风等精神动力[3]。

第二,地方高校应该从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就有的放矢地加大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创新力”的培育力度。地方高校首先要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态度、创新方法和创新毅力等方面培养着手,立足大学生的自身专业和学科,找准当前本专业或本学科的热点、重点和难点等前沿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依托学校实验室或工程训练中心以及社会实践基地,多角度全方位地鼓励引导大学生自觉求新与创新,以求新和创新的态度培养创新力;不断地创新方法,创新技能,创新思想,力争有新的突破,做出实效来,并在求新与创新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提升大学生个人的创新力。其次,地方高校还应该把大学生创新力培养与开发的焦点放在不容易被人注意的商业机会上,放在提高创新操作的技能开发与培养上,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由大学生自身专业带来的职业选择空间狭小等许多问题。大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态度,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创新方法并具有持之以恒的顽强的创新毅力,才能进一步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创新力,并不断地提高甚至能够持久地维持自身的创新力,也才有可能到毕业就业时在自主选择工作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需要的工作和工作岗位,并在工作岗位上取得骄人的成绩[4]。

第三,地方高校应该紧紧围绕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力、创新水平,精选教材,拓宽专业口径,建设富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5]。一方面教学内容务必科学先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万万不可偏废,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想与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欲望,鼓励大学生每一个人都能凭借自己的创新力,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力争自己的一生优秀、高尚、杰出。

第四,地方高校应该加大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良好习惯作风教育力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直在父母的庇护下,缺乏处理事情的经验,缺乏耐心力,心理脆弱,劳动观念淡薄,吃苦耐劳精神不强。因此,大学新生从一进校开始学校就要加强正面引导,加大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良好习惯作风养成教育的力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在情感上要有饱满稳定的情绪,实事求是,胆大心细,不弄虚作假。在性格方面要积极向上,孜孜不倦,不怕困难,不怕吃苦[6]。总之,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习惯作风,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力提供强劲的“软实力”,还能够为大学生获得“硬实力”的提升——“创新力”的提升或获得创新成功提供必要条件和可靠的基本保障。因此,地方高校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第五,地方高校要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真”、“实”的科学精神与“善”、“美”的人文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科学技术的传承、创新与创新应用都是由高等学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完成的。因此,高校所开展的科学研究及其研究成果的应用将会对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与环境保护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日趋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一部分人由于贪婪,并受到功利的巨大诱惑,滥用自己已经学到并掌握的科学技术,甚至用自己开发出来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肆无忌惮地破坏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文明,损害集体或公众的利益,其原因就是他们的灵魂已经扭曲,缺乏人文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科技道德情操。与此相反,一个对中华民族文化、文明和历史有着深刻认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时,他就会很自然地考虑到自身的科技道德情操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我国从海外回国的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正是受到五千年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担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责任,毅然决然地放弃国外舒适的环境和丰厚的待遇,回国建功立业,凭借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原创性而又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这就是他们高尚的爱国道德情操和伟大社会责任感使然。惟其如此,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着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地方高校一项需要付出艰巨劳动而实践性很强的任务[7]。

第六,地方高校要精心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创新环境。环境就是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外界自然力量。实践已经证明,任何一项重大的创新成果无一不是在生存空间和时间共同构筑的良好的环境当中诞生的。比如,在高校日常教学的课堂上,如果老师的讲授内容贫乏,语言索然寡味,机械呆板甚至千篇一律,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缺乏创造性,就像有些高校校园里流传的《教室铭》里所描述的,“分不在高,及格则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谈爱情,寻思找刺激。善于抄作业,猎奇闻;无书声之乱耳,无学习之劳心。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笔者认为,像这样的环境怎么能够让人品尝到创造性教学带来的喜悦,也根本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来[8]。

因此,高校要营造一种氛围,一种独特的校园氛围。这种氛围是一种持续存在的视野、境界、意识和感染力,是一个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相互影响的知识“场域”或学术“场域”。在这个“场域”中通过思想的交流、学术的研讨、启发与引导、潜移默化、熏陶浸润等方式来孕育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1]王德广,罗筱端.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内涵、特征、功能及其内容构建[J].高教探索,2012(4):38.

[2]王德广.高校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创造力及其培育途径研究[M]//大学生发展与学生事务专业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2):31-32.

[3]周晓梅,刘跃华.大学生创新基金与创新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6(1):96.

[4]宁 远,於 军.职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必修课程[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29.

[5]邓银城,陈友华.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孝感学院学报,2012(4).

[6]郭业才,韩迎鸽,等.高等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7]王德广,李 红.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途径研究[J].当代经济,2007(3).

[8]刘 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猜你喜欢

创新力大学生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以创新力为导向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千篇一律还是创意无限——网络文学创新力分析
新大学生之歌
国家创新力
创新力不足导致国产手机再遇寒冬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