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生主体力量的培养
2013-04-06傅博娜
傅博娜
(西安工程大学党委组织部,陕西 西安 710048)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早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毛泽东就从文艺的角度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向。他指出:所谓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1]高校是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如何,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是否拥有凝聚力和生命力,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一、大学生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后备主体
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大学生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一部分力量,他们认知能力较强,思想觉悟水平较高,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素质,能够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并主动的“内化”表现出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理解、接受和认同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并内化为自己的政治信仰、价值准则和行为指南,把理论创新成果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进程中,一代又一代青年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2012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另外,网络在学生获取信息中的主要渠道地位进一步提升,微博在学生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调查表明,广大高校学生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我国基本经济政治制度。91.4%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强我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当前大学生整体心态较平和,认识判断比较理性,能够较为客观、理智地观察分析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高度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良好的道德认知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学生入党意愿持续高涨,近八成的学生表示有入党愿望,将“追求理想信念”作为入党动机的学生比例比2011年高出8.3个百分点,连续3年排在入党动机的首位。
二、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影响实效性的主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深入浅出的研究、解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2]而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影响了实效性:
(一)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变,出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经济体制改革和利益格局调整,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个人行为独立化和差异化、自我意识强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比例增大,表现出“骄娇”二气严重、抗挫折能力弱的特点,政治信仰、道德准则、价值取向和心理状况等都有很大的变化,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滋长,大学生过分关注自我,强调个人发展,忽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3]。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意识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个人的发展关系不大,这将导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二)理论与实际相脱节,马克思主义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在“彻底”和“抓住事物的根本”上下功夫,而高校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脱离实际的现象。马克思主义是抽象的理论,抽象的理论要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其必要条件就是通俗化,把抽象的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知识,使理论易于接受。高校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时,常常是从理论到理论,内容深奥难懂,没有完全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大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死记硬背一些枯燥乏味的抽象概念,无法从感情上和行为上去融会贯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据我们选取本校某学院所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运用程度偏低。仅有31%的学生选择了“共产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信仰,79%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一般或很小。这说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认同度不高,不能把理论宣传的内容转化为指导大学生观察处理实际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学生难以认同和接受。
(三)发展环境复杂,网络化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挑战
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从国际环境看,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活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来愈具有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隐蔽性与长期性。这迫切需要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发展机遇期、矛盾凸显期,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会影响到高校党员和师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认识和行为特点,容易给师生带来思想困惑。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其强大的网络科技优势,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宣扬西方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调查显示,网络在学生获取信息中的主要渠道地位进一步提升,73.1%的学生获取社会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是“网络”,微博在学生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59.9%的大学生使用微博。大学生是网民的庞大群体,思想层面很容易受到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思想价值多元化,对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三、在贴近大学生实际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在大学生中传播、认同和共享的过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在把握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联系大学生的实际认真研究学生的精神需求、思想困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为广大青年学生普遍接受,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可接受性,使学生认识、理解、接受和认同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并内化为自己的政治信仰、价值准则和行为指南。
(一)贴近大学生学习实际,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4]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就要研究学习软环境、主导作用和主体积极性问题,使大学生乐于接受马克思主义。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则是主要内容,在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重要作用。[5]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内容,旗帜鲜明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教育广大师生,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是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与学生交流,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让科学道理同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思想认识、道德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简明、扼要、形象、生动的群众生活语言来说明深刻的道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观念、意识和素养,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交流,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而是政治理论课,是向学生传播真理,使之信仰马克思主义。而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乐于“信其道”,进而对教师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实现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二)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朋辈教育作用
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被大学生接受的前提。理论工作者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关心他们的心迹变化,研究他们的情感特点和价值取向,有针对性的回答和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结合大学生的情感特点进行积极引导,并注意利用身边典型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用现实中的生活情境让大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换位思考,培养其积极健康的情感,自觉追求真理。学生党员政治觉悟高,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加强党员的自身建设,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先进性教育,通过党员开展广泛深入的朋辈教育活动。所谓“朋”即“朋友”,“辈”则指“同辈”,意即辅导者和被辅导者有着相近的价值观和生活体验,成员之间相互分享体会和经验,相互支持鼓励,宣泄情绪,解决问题,助人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自助。共建朋辈互助团体主要以学生社区为单位,通过建立党员之家,每周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或者宿舍里由寝室党员主持,通过小环境中室友间彼此的诚恳攀谈、沟通交流以及行为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时政要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雄事迹等展开自由讨论,这样,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受众转变为传播主体,使马克思主义生动自然地得到学生的思想上的认同,成为大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
(三)贴近大学生成长实际,发挥红色社团和网络阵地的传播作用
“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6]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要贴近大学生成长实际,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使马克思主义为学生普遍认同和接受。社团活动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红色社团指由高校在校学生组成的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社团。它能够将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传播者和受众群体连接起来,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通过开展学生学术讨论、座谈、专家讲座等社团活动,积极传播学习交流马克思主义。在社团活动中,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的光辉历史教育,与革命教育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到爱国主义基地开展党团日活动,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同时可以在社会各个层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鉴于网民中最大群体是学生,必须注重建设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网上精神家园,建立壮大马克思主义的网上传播阵地,切实加强校园网“红色网站”建设,并利用校报、广播台等媒介,根据学生接受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和方式来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做到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俗而不庸俗,严肃而不呆板。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改造世界,也就是要实践,实践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力量之源。大学生要想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然要深入基层、走向社会,在实践中砥砺成长。在强化实践砥砺方面,注意充分发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践载体作用,并依托该工程搭建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锻炼成长的支撑平台,总结提炼教育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并上升为指导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1.
[2]冯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3]张迪.论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J].成功 (教育),2008,(1).
[4]王国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主体 [J].探索,2000,(1).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6]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