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奇恒之腑辨证

2013-04-06徐爱良王春荣严暄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精室胞宫方用

徐爱良,王春荣,严暄暄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 级硕士研究生班,湖南 长沙410208)

《中医诊断学》的辨证方法中,没有谈及奇恒之腑辨证,而奇恒之腑是属于臧象学说的内容。我作为30年前全国中医诊断学师资班的学员,首倡“奇恒之腑辨证”,值此“朱文锋学术思想暨纪念全国中医诊断学师资班30周年学术研讨会”之际,为了完善脏腑辨证的内容,便于临床应用,再论奇恒之腑辨证,以供同道参考。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男子精室)为奇恒之腑,髓、骨在肾病辨证、脉在心病辨证、胆在六腑病辨证中已讨论,故奇恒之腑辨证重在讨论脑、胞宫、精室病辨证。

1 脑病辨证

脑居颅内,上至颅囟,下至风府(督脉的第一个穴位,位于颈椎第一椎体上部),由髓汇集而成,“脑为髓海”(《灵枢·海论》),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交接,故头为诸阳之会。脑主藏元神,统领五脏六腑,在体合经,在志为思,为灵机记性之所。

脑的生理功能有:主精神思维,“头者,精明之腑”(《素问·脉要精微论》),清·王清任明确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医林改错》)”,脑与思维、记忆、言语有关;主感觉运动,视、听、言、嗅等功能归于脑;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神的表现归于脑,又分属于五脏,其中特别与心、肝、肾关系密切,尤以肾为最。

脑的病理以精神错乱,躁动不安,举止失常,妄动妄言,弃衣而走,踰垣上屋等变化为实证;以精神萎靡,思维迟钝,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记忆力下降等病理变化为虚证;听觉失聪,视物不明,嗅觉不灵,感觉迟钝等为常见症状。

脑病的病因:主要有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劳倦过度,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气机不畅,痰浊内阻,瘀血阻滞,久病失治误治,以及其它脏腑疾病的传变,均可引起各种脑的病变。

脑病的常见证型:虚证有髓海亏虚、脑海气虚、脑海阴虚等证;实证有热毒攻脑、瘀阻脑络、痰蒙脑窍、痰火攻脑、囊虫侵脑等证[1-2]。

1.1 髓海亏虚证

是指精髓不足,脑失于濡养所致的髓虚证。

【临床表现】小儿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囟门迟闭,智力低下;成人早衰,健忘恍惚,神情呆钝,耳鸣目眩,面色淡白,舌淡无华,脉细弱。

【证因分析】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脑髓不充;或因劳神过度,耗伤精髓所致。

小儿肾精不足,不能主骨生髓充脑,不能化气生血,长肌肉,则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囟门迟闭,智力低下;脑为精神所居之府,“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脑之不满可致耳鸣、目眩以及精神萎靡、健忘。

本证以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等为辨证要点。

治宜补精充髓。方用河车大造丸加味(《医方集解》,紫河车、党参、熟地黄、杜仲、天冬、麦冬、龟板、茯苓、牛膝)。

1.2 脑海气虚证

是指气虚所致脑海失养的证候。

【临床表现】遇事易惊,胆怯恐惧,气短神疲,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证因分析】本证多因体弱多病,脾气亏虚或久病伤气所致。

气虚则气短倦怠,体弱;气不足以养脑,脑失所养,神无所依,故遇事易惊,胆怯恐惧,睡中易惊醒;舌淡,苔薄白,脉弱为气虚之象。

本证以遇事易惊,胆怯恐惧和气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治宜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用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茯苓、茯神、远志、人参、石菖蒲、龙齿)。

1.3 脑海阴虚证

是指心肾阴虚,君火上炎,阴虚内热,热扰神明所致的阴亏证。

【临床表现】头晕耳鸣,健忘,失眠,五心烦热,口干少饮;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证因分析】本证多因素体阴虚,肝肾不足或久病伤阴所致。

肾阴不足,心肾不交,水火失于既济,致心肾阴虚,扰热脑神,则头晕耳鸣,健忘,失眠;阴液不足,脑髓失养,相火妄动,故眩晕、耳鸣;口干少饮,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本证以头晕、耳鸣、失眠和阴虚等为辨证要点。

治宜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方用黄连阿胶汤或朱砂安神丸。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朱砂安神丸(《兰室秘藏》,黄连、生地黄、朱砂、当归身、甘草)。

1.4 热毒攻脑证

是指火热毒邪犯脑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狂躁谵语、神识不清,或见心烦、失眠、发热、面赤、舌红或红绛,脉数。

【证因分析】本证多因火热之邪内侵,或过食辛辣刺激、温补之品,久蕴化火,扰乱脑神所致。

火热毒邪内炽,扰乱心神,神不守舍,轻则心烦、失眠,重则狂躁谵语、神识不清;火热炎上,则发热、面赤,舌红绛;血热运行加速,则脉数有力。

本证以狂躁谵语、神识不清和实热证为辨证要点。

治宜泻火解毒,镇脑安神。方用癫狂合剂合大承气汤。

癫狂合剂(1975年湖南中医学院 《方剂学》教材,郴州精神病院方,铁包金、木槿、白糖);大承气汤(《伤寒论》,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1.5 瘀阻脑络证

指瘀血犯头,阻滞脑络所致脑部的瘀血证。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经久不愈,痛如针刺,痛处固定,或健忘,失眠,或头部外伤后昏不知人,面色晦暗,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证因分析】本证多因头部外伤,瘀血停积于脑内;或久痛入络,瘀血内停,阻塞脑络所致。

瘀血阻滞脑络,不通则痛,故头痛持续、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脑络不通,气血不得正常输布,脑失所养,则头晕不已;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脑神失养,故有健忘,失眠等症;外伤严重,脑神受损,则昏不知人;面色晦暗,舌紫暗有瘀斑瘀点,脉细涩等为瘀血内阻之征。

本证以头痛、头晕及瘀血症状为辨证要点。

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方用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赤芍、川芩、桃仁、红花、麝香、老葱、生姜、大枣、黄酒)。

1.6 寒痰蒙脑证

是指寒痰蒙蔽脑窍,气机逆乱,元神失控所表现的证。

【临床表现】癫痫发作,发时双眼半开半阖,神志昏愦,僵卧拘急,或颤动,抽搐时发时止,醒如常人,口吐涎沫,伴面色晦暗萎黄,手足清冷,呆木无知,不动不语;平日纳差、神疲乏力,恶心泛呕,胸闷咳痰,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细或沉迟。

【证因分析】多因痫病日久,频繁发作,使正气日衰,痰结不化,脾肾先后受损,一则气血生化乏源,再则命火不足,气化力薄,水寒上泛所致。

阳气不足,命门火衰,故发病时面色晦暗萎黄,手足清冷;湿痰上壅,眼开启无力,蒙蔽神明,故双眼半开半阖,神志昏愦;血不养筋,虚风内煽,则僵卧拘急或颤动抽搐时发;口吐涎沫乃内伏痰湿壅盛随气逆而涌出;呆木无知是痰蒙脑神,神明失灵之象;舌质淡,苔白而厚腻,脉沉细迟,均属阳虚寒痰内盛之征。

本证以神志昏愦,僵卧拘急或颤动抽搐,神呆和寒痰等阳虚证为辨证要点。

治宜豁痰开窍,熄风定惊。方用定痫丸或指迷茯苓丸。

定痫丸(《医学心悟》,天麻、川贝母、姜半夏、茯苓、茯神、丹参、麦冬、陈皮、远志、制胆南星、石菖蒲、全蝎、僵蚕、琥珀、朱砂);指迷茯苓丸(《全生指迷》,制半夏,茯苓、枳壳、风化朴硝、姜汁)。

1.7 痰热阻脑证

是指痰热(火)蒙蔽脑窍,气机逆乱,元神失控所致的痰热证。

【临床表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色潮红、紫红转为青紫或苍白,口唇发绀;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喉中痰鸣、或怪叫,打人毁物,胡言乱语,哭笑无常;平日情绪急躁,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证因分析】多因痰热内阻,肝风内动,挟痰上窜;或气血瘀阻,化热生痰蒙蔽脑窍所致。

痰热内阻,肝风内动,挟痰上窜,气血逆乱,脑神失守,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阳气受遏,或血行瘀阻,使清气不得入,浊气不得出,故面色潮红或紫红或青紫转苍白,口唇发绀;内风窜扰筋脉,故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喉中痰鸣,口吐涎沫并发出怪声等。舌质红属热,苔黄腻为内蕴痰热,脉弦滑为风痰内盛之征。

本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怪叫声和痰热之象为辨证要点。

治宜开窍醒神,泻热涤痰熄风。方用黄连解毒汤合定痫丸。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黄连、黄苓、黄柏、枙子);定痫丸(《医学心悟》,天麻、川贝母、姜半夏、茯苓、茯神、丹参、麦冬、陈皮、远志、制胆南星、石菖蒲、全蝎、僵蚕、琥珀、朱砂)。

1.8 脑郁化火证

是指气郁化火,郁火上炎扰乱清窍所致的证候。

【临床表现】头痛、目赤、耳鸣如潮,性情急躁易怒,喜叹息,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证因分析】多因愤懑恼怒、忧思郁虑等情志刺激,气郁日久,热不疏泄,日久化火,则成脑郁化火,伤脑神,故性情急躁易怒;郁火上炎,扰乱清空,故见头痛,耳鸣,目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为脑郁化火之征象。

本证以头痛,耳鸣和舌脉火热之象为辨证要点。

治宜疏脑解郁,清热泻火。方用丹栀逍遥散(《薛氏医案》,牡丹皮、枙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甘草、白茯苓、薄荷、生姜)。

1.9 囊虫侵脑证[3]

是指囊虫侵入脑室所表现的证。

【临床表现】轻者记忆力、判断力减退,精神疲惫,言语和动作迟缓,失眠、头晕、头胀;或精神抑郁,神情淡漠,少言寡语;或躁狂、喊叫、打人、骂人、出走、梦游,行为怪异;重者癫痫发作,或剧烈头痛、呕吐、甚则颈项强直、昏迷不醒,呼吸困难,猝死。

【证因分析】多因饮食不洁,囊虫扰乱脑神所致。

囊虫侵脑证致记忆力减退,动作迟缓,精神抑郁,神疲少言或躁狂或头痛呕吐等脑神被扰症;颅内CT 或MRI 检查,脑内确有囊虫寄生,以及脑脊液囊虫免疫试验阳性。

轻者抑郁型治宜杀虫醒脑,行气解郁。方用布袋丸合逍遥散。

布袋丸(《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夜明砂、芜荑、使君子、白茯苓、白术、人参、甘草、芦荟);逍遥散(《和剂局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白茯苓、薄荷、生姜、甘草)。

躁狂型治宜杀虫醒脑。方用八味槟榔丸合大承气汤。

八味槟榔丸 (《中医方剂学》,湖南中医学院1975年教材,枣儿槟榔、炼雄黄、榧子肉、茜草根、生牡蛎、吴茱萸、苏叶、木瓜);大承气汤(《伤寒论》,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重者治宜温中行气,醒脑开窍。方用苏合香丸合化虫丸。

苏合香丸(《和剂局方》,苏合香油、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白术、青木香、乌犀角、香附子、朱砂、诃黎勒、白檀香、荜菝、龙脑、熏陆香)。化虫丸(《和剂局方》,鹤虱、槟榔、苦楝根皮、胡粉、使君子、芙荑、枯矾)。

2 精室病辨证

精室,又名精脏、精宫、精房,乃男子之胞,奇恒之腑之一,故曰:“女子之胞,男子名为精室,乃血气交会,化精成胎之所,最为紧要(《医经精义》)。”位于大肠与膀胱之间,与任督相通,精室包括现代医学解剖意义上的除睾丸以外的男性内生殖器,为生殖之精生化、贮藏之所、冲任二脉起源之始。

精室的生理功能有:储藏精液,生育繁衍后代。

精室病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六淫邪气,先天禀赋不足,情志、饮食所伤,劳倦过度,痰饮瘀血、外伤、手术等均可引起精室的各种病变。

精室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反映在精室主生殖之精、藏精、排精、种子功能的失调。其中以遗精、早泄、阳强、阳痿、精冷、不育等为精室病的常见症。

精室病的常见证:虚证有精室亏虚、精室虚寒、精关不固等证;实证有精室血瘀、毒蕴精室、精室湿热等证[4-5]。

2.1 精室亏虚证

是指肾精匮乏,精室失于濡养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精液稀少、无精、男子不育、性机能早衰等,常伴精神萎靡,乏力,性欲减退,腰膝酸软,嗜睡倦怠,健忘等。舌质淡白无华,脉细弱。

【证因分析】多由先天不足,禀赋薄弱,或房劳过度,耗伤肾精;或久病、久虚、劳伤心脾,暗伤精血;或温燥太过,灼伤阴精造成。

精为生长发育之根,精室亏虚,生殖之精乏源;精血同源,精亏则血少,血少则精少;气不摄血,血不化精,则出现少精,无精;肾藏肾阴肾阳,主生殖,司作强,出伎巧,肾水亏损,不足以灌溉,则性欲减退;腰为肾府,肾精不足则腰膝酸软;精血亏虚则不能上荣头目,而至倦怠嗜睡,健忘乏力等症。舌质淡白无华,脉细弱均为精血亏虚之征。

本证以精少、无精和精血亏虚等为辨证要点。

治以补肾填精。方用生髓育麟丹。生髓育麟丹(《辨证录》,人参、山茱萸、熟地黄、桑椹、鹿茸、龟胶、鱼鳔、菟丝子、山药、当归、麦冬、北五味、肉苁蓉、紫河车、柏子仁、枸杞子)。

2.2 精室虚寒证

是指阳虚不能温养精室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婚后不育,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精液稀薄清冷,或黏稠不化,四肢不温,面色白,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沉弱。

【证因分析】多因素体阳虚或阴虚及阳,或寒邪太盛,肾阳被遏,或寒凉克伐,伤及肾阳,以及它脏阳虚,日久及肾,不能温养肾精所致。

肾阳衰微,命门之火不足,精室失于温煦,则精冷稀薄,性欲淡漠;四肢不温,面色白,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沉弱均为虚寒之象。

本证以精冷稀薄、阳痿及虚寒等症为辨证要点。

治宜温补精室,暖精散寒。方用肾气丸或赞育丹。

肾气丸(《金匮要略》,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炮附子);赞育丹(《景岳全书》,熟地黄、白术、当归、枸杞、杜仲、仙茅、巴戟肉、山茱萸、淫羊藿、肉苁蓉、韭子、蛇床子、附子、肉桂)。

2.3 精关不固证

是指精失固藏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遗精、滑精、或精脱不禁,早泄、阳痿、不育等,伴口、咽干舌燥,小便黄浊短涩,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形寒肢冷,面色淡白,神疲,便溏,夜尿频多,舌质淡,脉沉弱;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因分析】多因心火旺,扰动肾之相火,则遗精、滑精等;也可因禀赋不足,先天之气单薄,则易失精;或因五脏之病所致。

精贵固藏而忌妄泄,以藏泄有度为宜,精液得以藏泄有度,与肾气封藏,精关固摄甚为重要。精之主宰在心,精之疏泄在肝,心神驰越而肝肾相火妄动,扰动精室,神明失守,封藏失职,精关约束无权,而致遗精滑泄;或脏腑功能减退,诸般亏损,亦可致精关失秘藏而早泄,神疲,舌质淡脉沉弱等为气虚不固证。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征。

本证以遗精、滑精等症为辨证要点。

气虚不固者治宜固肾摄精。方用金锁固精丸;阴虚火旺者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丸合大补阴丸。

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莎苑蒺藜、芡实、莲须、煅龙骨,煅牡蛎)。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知母、黄柏)。大补阴丸(《丹溪心法》,炒黄柏、炒知母、熟地黄、龟板、猪脊髓)。

2.4 精室血瘀证

是指精室精血瘀滞不畅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精少不育,射精障碍,精浊,血精,精液黏稠不化,癃闭等,常有少腹、会阴、睾丸刺痛或牵扯痛,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涩。

【证因分析】多因跌仆损伤,或手术失当,或劳伤筋脉,或情志抑郁,气滞血瘀,或君相火旺,或久病阻络均可致瘀血内生,精血瘀滞不畅,排泄障碍。

瘀血败精阻塞于精室,射精障碍,故精少,精浊;或血瘀成块阻塞于内而成血精,少腹、会阴、睾丸刺痛或牵扯痛;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沉涩都是瘀阻气滞之象。

本证以射精障碍、精少、精浊或血精及血瘀等症为辨证要点。

治宜活血化瘀,通精利窍。方用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小茴香、炒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

2.5 毒蕴精室证

是指湿热火毒之邪蕴结精室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阳强、早泄、淋病、精浊、脓精,常伴会阴、小腹、睾丸、腰部胀满或疼痛,小便色黄混浊,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因分析】多因下阴不洁,湿毒内侵;或外感诸邪乘虚而入化为热毒;或贪恋情色,染受秽毒;或因嗜食酒肉肥甘厚腻,久酿成湿热火毒,流注下焦,蕴结精室窍道而致。

本证以精浊、脓精、阴痛及火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治宜清热解毒,化湿泄浊。方用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

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龙胆草、黄芩、枙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甘草、生地黄);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天葵子)。

2.6 精室湿热证

是指湿热之邪下注精室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阳痿、遗精、不育、阴肿、癃闭、尿浊、淋证等,常伴阴囊潮湿、下阴有灼热感、尿黄便涩,舌质红,苔黄黏腻,脉濡数。

【证因分析】多因嗜食辛辣刺激、醇酒肥甘、膏梁厚味;或寒湿郁久化热,湿热侵袭机体;或因射精不畅,积久成浊等皆可致湿热蕴结精室。

过食辛辣厚味,酿湿生热,湿热不解,下注精室,湿热阻精室,气化不利,故见阳痿、遗精、不育、阴肿、尿浊等症;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为内有湿热之邪。

本证以遗精、尿浊、精浊、阴肿及内有湿热为辨证要点。

治宜清热利湿,泄浊益肾。方用萆薢分清饮合四妙汤、菟丝子丸加减。

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川萆薢、乌药、益智仁、石菖蒲、茯苓、甘草);四妙汤(《外科精要》,黄芪、当归、银花、甘草);菟丝子丸(《沈氏尊生书》,菟丝子、茯苓、山药、莲子肉、枸杞)。

3 胞宫病辨证

胞宫位于小腹部,在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与阴道相连,又称女子胞、子宫、子脏、血室等,是肾精贮藏之所,女性的内生殖器官,为奇恒之腑之一。胞宫通过其脉络与心肾、冲任二脉关系密切。

胞宫(包含卵巢)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泌泄白带,润泽阴部。

胞宫病的病因:主要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气机不畅,痰浊内阻,瘀血停滞,冲任失调,以及其它脏腑疾病的传变引起胞宫的病变。

胞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反映在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失常,也就是胞宫藏与泻相互平衡、相互转化关系的失调。以月经失调、经闭、经行腹痛,带下,妊娠少腹痛、堕胎、产后恶露不绝等为常见病症。

胞宫病的常见证:实证有痰凝胞宫、瘀阻胞宫、寒凝胞宫、胞宫湿热、胞宫湿滞等证;虚证有胞宫血虚、胞宫虚寒等证。

3.1 寒凝胞宫证

是指寒邪客于胞宫,气血阻滞不通所致的寒证。

【临床表现】小腹冷而绞痛,得热则缓,经行不畅甚则凝滞不行,其色紫暗有块;或产后腹痛,或胞衣不下,或恶露不绝,或阴冷,或宫寒不孕;畏寒肢冷,面青唇黯,舌质紫黯有瘀斑,苔薄白,脉沉迟或沉紧。

【证因分析】多因经前或行经期饮食生冷,冒雨受寒,涉水游泳等致寒邪客于胞宫。

寒凝胞宫,血得寒则凝,瘀阻作痛,故小腹冷而绞痛。血得热则行,则凝滞稍减,疼痛缓解。血为寒凝,运行不畅,则经期延后、量少、色黯;寒邪客于胞中,寒性凝滞,故经行有血块。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不外达,故畏寒,四肢不温;面青唇黯,舌质紫黯有瘀斑,苔薄白,脉沉迟或沉紧为内有寒邪的表现。

本证以小腹冷而绞痛,经行不畅,色黯有块等实寒症为辨证要点。

治宜温宫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方用温经汤或少腹逐瘀汤。

温经汤(《金匮要略》,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阿胶、牡丹皮、炙甘草、桂枝、麦冬、制半夏、生姜);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小茴香、炒干姜、延胡、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灵脂)。

3.2 瘀阻胞宫证

是指胞脉气血瘀阻、运行不畅所致的瘀血证。

【临床表现】经前期少腹疼痛或针刺样疼痛,夜间加重,或痛引腰骶、肛门,伴经行不畅,色紫黑成块,或经行恶血下流,有如血崩之状;或经迟、经闭,或不孕,癓瘕,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证因分析】多因肾气虚、气滞、血寒、或高空坠落,或闪挫受伤等使血行不畅阻滞胞宫。

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阻滞经脉,血行受阻,气聚血凝,积而成块;或经行产后,血室正开,风寒侵袭,血脉凝滞不行;肾气虚先天不足或后天受损,气血运行受阻,故经行不畅色黯夹块,邪气与血相搏结,积聚成块,瘀血阻宫,症见少腹呈针刺样疼痛,痛引腰骶肛门,夜间血行减慢,瘀阻更甚,故疼痛加重,重则经闭,或日久成癓瘕。舌有瘀斑,瘀点或紫黯、脉细涩,为内有瘀血之象。

本证以小腹刺痛,经行不畅,色黯成块及血瘀等症为辨证要点。

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方用少腹逐瘀汤或大黄庶虫丸。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小茴香、炒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大黄庶虫丸(《伤寒论》,熟大黄、土蟞虫、水蛭、虻虫、炒蛴螬、煅干漆、桃仁、炒苦杏仁、黄芩、生地黄、白芍、甘草)。

3.3 胞宫湿热证

是指湿热侵袭流注胞宫所致的湿热证。

【临床表现】小腹灼痛,月经先期量多质稠夹块,带下量多,色黄,黏稠秽臭,伴阴部瘙痒、糜烂,口甜黏腻,胸脘痞闷,呕恶,纳差,便溏不爽,或身热不扬,或小便短赤,舌体胖大,色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因分析】多因外感湿热,或产后感受湿热,或嗜食辛辣,或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湿留体内日久随阳性体质化热。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且重浊、黏滞,湿郁日久化热,湿热交蒸,则月经先期量多质稠,带下量多,色黄,黏稠秽臭,伴阴部瘙痒、糜烂;湿热与血相搏,冲任脉络阻滞,瘀结不畅,滞于少腹,则小腹灼痛;湿性黏滞,缠绵难愈,故带下日久不愈;湿阻气机,气滞血瘀,故经行多夹血块。舌体胖大,色红,苔黄腻,脉滑数为内有湿热之象。

本证以月经先期量多,小腹灼痛,带下量多色黄及湿热等症为辨证要点。

治宜清利胞宫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龙胆草、黄芩、枙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甘草、生地黄)。

3.4 痰湿阻胞证

是指阳气亏虚,脾失健运,湿聚成痰,壅滞胞宫,冲任不调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月经延后,经量或多或少,色淡质稀,或经闭不行,带下量多,色白黏稠;或下腹结块,时或作痛,按之柔软;或婚久不孕。伴形体肥胖,胸脘痞闷,呕恶痰多,口淡纳呆,身体困重,倦怠嗜卧,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或濡。

【证因分析】多由于素体阳虚,体胖痰多,痰阻胞脉,或恣食肥甘厚味。

阳虚则脾失健运,脾伤生湿,湿聚生痰,下注于胞宫,则带下量多,色白质稠,或下腹结块作痛;痰湿浸润于胞宫,加之形体肥胖,内肉满盛,遮隔子宫,故婚久不孕,不能受精成孕。胸闷,口淡纳呆,体胖,便溏,舌白腻,脉滑或濡为内有痰湿之症。本证多为本虚标实,脾虚为本,痰湿为标的虚实挟杂之证。

本证以月经后期,带下量多和痰湿见症为辨证要点。

治宜健脾益气化痰。方用四君子汤合导痰汤。

四君子汤(《和剂局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导痰汤(《济生方》,制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制南星、枳实)。

3.5 气滞胞宫证

是指肝气郁结致月经、情志改变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表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行少腹胀满疼痛,伴情志抑郁,善太息,或烦躁,胸胁、乳房胀满疼痛,走窜不定。舌淡苔薄白,脉弦。

【证因分析】本证多因精神刺激,情志不遂;病邪侵扰,阻遏肝脉;它脏腑病变影响,致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条达,故见情志抑郁,喜太息,胸胁乳房胀痛,走窜不定;情志不畅,气滞血瘀,故见月经前后无定期,经行腹痛;舌淡苔薄白,脉弦为情志郁结之征。

本证以月经先后无定期、情志抑郁及气滞见症为辨证要点。

治宜行气解郁,方用逍遥散。逍遥散(《和剂局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白茯苓、薄荷、生姜、炙甘草)。

3.6 胞宫血虚证

是指精血亏虚致胞宫失养所表现的血虚证。

【临床表现】月经迟发、推后,月经量少色淡,或不孕,或早衰;伴面色、唇色淡白无华,舌质淡,苔白,脉细。

【证因分析】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房劳过度,生养过多,损伤精血,致胞脉空虚,故见月经迟发、推后,经少色淡,早衰,不孕;血、唇、舌淡无华,脉细为血虚之象。

本证以月经后期,量少及血虚等症为辨证要点。

治宜补血填精,方用河车大造丸。河车大造丸(《医方集解》引吴球方,紫河车、党参、熟地黄、杜仲、天冬、麦冬、龟板、黄柏、茯苓、牛膝)。

3.7 胞宫虚寒证

是指肾阳亏虚,胞宫失于温煦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畏寒肢凉,小腹隐痛,腰膝酸冷,喜温喜按,月经延后;或量少色淡质稀,或带下清稀,或不孕、流产,面白,舌淡苔白,脉沉弱。

【证因分析】多因禀赋不足,或久病伤阳,或房劳过度,耗损肾阳,致阴寒内盛,气血生化不足,运行无力。

阳虚胞宫失于温煦,则小腹不温,绵绵作痛,喜温喜按。阳虚肾气不足,腰膝失养,故腰酸腿软。肾为冲任之本,胞脉系于肾而络于胞中,肾阳虚弱,虚寒内生,冲任、胞宫失煦,阴精不能化血,故月经延后量少色淡,甚则闭经。

本证以小腹隐痛、月经后期或量少色淡质稀和阳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治宜温宫散寒,调补冲任。方用艾附暖宫丸。艾附暖宫丸(《仁斋直指》,艾叶、醋炙香附、吴茱萸、川芎、酒炒白芍、黄芪、当归、续断、地黄、肉桂)。

3.8 胞宫不固证

是指肾气亏虚致经、带、胎气不固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胎动易滑,小产,或月经淋漓不尽,或带下清稀量多,伴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淡,脉弱。

【证因分析】本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老年体弱,肾气衰退;早婚、房劳过度,损伤肾气。

久病劳损,耗伤肾气,以致胎气不固,胎动不安,小产;肾气不足,冲任失约,则月经淋漓不尽;肾气亏虚,带脉失固,则带下量多;神疲乏力,尿清长、舌淡、脉弱为气虚不固之症。

本证以经、带、胎气不固及气虚等症为辨证要点。

治宜健脾益肾,固摄胞胎,方用泰山磐石散。泰山磐石散(《景岳全书》,人参、黄芪、当归、川续断、黄芩、川芎、白芍、熟地黄、白术、炙甘草、砂仁、糯米)。

为了完善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内容,建议加入“奇恒之腑辨证”一节以补充之。

[1]郑东利,廉印玲,赵 卫.中医对脑的重新认识[J].陕西中医,1999,20(1):22.

[2]皮明均.中医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3-34.

[3]戴自英.实用内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82-385.

[4]王劲松,徐福松,曾庆琪.再说男子奇恒之腑精室[J].男科医学,2005(5):8.

[5]夏智波.精室病证治疗思路探讨[J].光明中医,2008,23(9):1 250.

猜你喜欢

精室胞宫方用
胞宫源流考
基于“脑-心-肾-精室”轴探讨翘芍方治疗早泄❋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基于“脑-心-肾-精室”轴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补肾活血导法改善PER“胞宫摄精成孕”的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精室考❋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一种新的猪采精室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