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日常生活维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3-04-06王益仁

关键词:现实生活大众化哲学

王益仁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双重需要而不断发展的理论形态,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是什么,或者说要干什么,马克思本人或者马克思主义文本中当然没有论及,这种看似无文本可循的状况,才导致目前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出现了理解维度万千的景象,且大有日益泛化的趋势。不同角度、立场、维度去理解一种理论,有利于理论本身的丰富和发展,但是过度诠释和随意性解读甚至穿凿附会地自圆其说,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丰富和发展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不仅是社会各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曲解,而且在实践中必将产生误导作用,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存在一些久争不下的问题,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要干什么、怎么干?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学界存在仁智之见,众学者各执一端,分歧冰炭。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其一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或语义场曲意解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二是抓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一点作出虽然深刻但失之片面的解读。这一类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解读往往是在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某一点上做着极尽诠释之能事的工作,无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多么恣意汪洋的解读,都很容易导致以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某一点来反对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另一点。其三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境遇,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马克思曾经说过:“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1]66可见,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理论上存在的问题,成为建构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精神的大众化理论形态、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全面敞开的社会生活结构之间的张力的必要前提。

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理解,还是要将其放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这个大背景中来讨论,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基本精神应该也必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神韵保持一致,否则,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明确讲述道:“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着事物的根本。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9从这里不难看出,理论只有把握事物的根本,才能说服人,理论只有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只有掌握群众,才会变成物质力量。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理论只有把握人的本质,才能说服人、进而掌握群众,最终才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目的之所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来讲,其目的亦复如是。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改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受压迫、受奴役、受剥削的种种处境,从而达到人的解放,也就是追逐人的本质的自由实现,或者说,使人回归人自身,使人的本质得以实现,这种实现不是一种虚幻的实现,而是在现实生活中逐步成为现实。通过改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受压抑处境来实现人的本质自由,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理论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现实的本质,而对于人的现实本质的实现路径的把握,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是什么的问题。就其实质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群众中的具体落实,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群众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会变成物质的力量,只有变成物质力量,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民群众中的具体落实。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要从掌握群众说起。如何掌握群众是一个理论和实践并行的问题。理论“掌握”群众,这里的“掌握”,可以作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方面是理论掌握群众,也就是为群众所掌握,所接受,所喜爱;另一方面是理论掌握群众的生活,也就是能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喜爱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被接受,而在于它使人们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论原则,这是一个人民群众自觉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来指导自己的现实性实践行为的过程。这不仅仅是一个普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在宣传和普及基础上使人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使之变成“物质力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固然不能给人们带来感性、直观、直接的现实性物质利益,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为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服务,这才是唯物史观的价值旨趣之所在。

理论掌握群众的生活,其实质是理论改变群众的生活。理论改变群众的现实生活是理论为群众所掌握的充要条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理论而言,亦复如是。改变群众的生活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得以实现的充要条件。改变群众的生活,也就是改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正在遭受着或者即将经历的一切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精神领域、生态领域等等诸多社会领域内钳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异化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其实指群众掌握理论和理论掌握群众生活,二者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中群众掌握理论是一个群众选择理论的过程,是从实践需要出发选择理论;而理论掌握群众的生活是理论对于群众的问题能否给予实际指导作用,是从理论原则出发看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理论的话语体系中,无论是群众掌握理论还是理论掌握群众的生活,都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落实,二者相互影响,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马克思主义为群众所掌握是理论宣传普及方面的工作,这是一个理论宣传部门如何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的课题,而理论掌握群众的第二层意思也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的生活,解决群众生活中的问题,在理论上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其实,这两种主张内蕴着紧密须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为大众所接受,必须能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否则的话,马克思主义只能是一种学术,也就是说它永远走不出书斋哲学的困境。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大众所接受,所喜爱,其前提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理论和群众之间是一种二重奏,没有群众的支持,理论的这种“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1]684

无可置疑,现实生活问题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关注的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关注现实生活问题,否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终究是天方夜谭。所以,如何在理论上找到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钥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可能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其诞生伊始,就是以关注现实生活,解放现实生活中人们受压迫、受奴役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为己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是且必须是改变现实生活中人的处境,且以人的本质实现为目标。马克思就是以日常生活为真切关注领域,并且以通过改变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为实现现实的个人的解放路径。

日常生活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中应该从两层意思来理解:其一,从修辞角度来讲,日常生活是日常的生命个体的一切生命活动,也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每个人都处在永不停息的生命活动之中,吃喝拉撒婚丧嫁娶等构成世俗生命个体一生的全部内容。马克思讲,自己的哲学“从人间上升到天国”、自己关注的是“街头巷尾的事情”。所谓“街头巷尾的事情”和“人间”其实就是人民群众的现实世界的生活。修辞角度的日常生活,其实质是现实的生活个体的一切日常的现实的交往、生产、分配、消费等等诸多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所有的衣食住行嫁娶婚丧等等个体或者群体的活动。这层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其实质是现实生活。学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通常所讲的“日常生活”,其实是在“现实生活”的意义上来使用的,所谓回归生活的一些呼声中表达的“生活”也是“现实生活”,而非哲学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其二,日常生活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有着不同于修辞角度的“现实生活”的特定内涵。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日常生活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哲学范畴的“日常生活”,特指现实的生活个体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无论是个体的抑或群体性的生产活动。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过明确讲述:“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1]85可见,在社会分工尚且不是自发进行、非社会自反调节分工状态下的生活个体的劳动总是受钳制、不自由的劳动。这种状态下人的劳动仅仅是为了牟取生活资料的单向度的劳动。

日常生活是考察现实的个人第一个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67而对人的考察应当从人为了获取维持自身的肉体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出发。“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1]67由此可见,人是自己的现实生活的创造者,人在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活动中,获得的不仅是物质生活资料。也就是说,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只是人的最直接的目的,同时,人还在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物质生活本身。人的生活方式是由人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这种生产活动来决定的。

现实的个人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即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哲学语境中的日常生活。马克思还讲“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是从他是个人的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他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的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1]67从这里还可以看出,生产方式也就是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也就是人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1]67由此可见,不仅人的活动方式和人的生产方式具有直接的统一性,而且人的活动方式和人的本质也具有直接的统一性。

生产方式即人的日常生活是人的一切活动或生活的基础,现实的个人的一切活动,人所置身于其中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物质的、精神的等活动,都是在日常生活基础上生发出来。“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71对于生产方式即日常生活在社会结构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更进一步的总结和强调:“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32作为一种理论,马克思主义同样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其革命性和现实性都在于如实地反映和揭露了人们的现实生活态势,以及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所遭遇到的问题的切实可行性,即从现实的生活个体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入手,切实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要解决人们现实生活的问题,但不是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切实路径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解决人们的民生问题,这固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要目标之一,但不是全部目标,这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片面和浅表性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实目标,是通过改变人们在日产生活中受分工的钳制的镜像而让人获得自我解放。这一点,马克思本人有着明确论述:“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1]85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旨趣之所在,现实的个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分工的限制下劳动,人的解放在于自由自觉的劳动,而这种状态的获得在于改变现实的个人的当下的生活方式。人的解放的第一步就是改变人们现实的受社会分工限制的个体的生产方式——或称之为日常生活。关注和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就成为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二选择。

日常生活维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破解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中所面临的困惑、从实践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思维借鉴意义。首先,日常生活是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人的劳动现实性确立了人的活动的此岸性和人的此岸性,日常生活维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避了以往抽象地谈论大众化。其次,修辞角度的日常生活概念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关注的领域,突破了以往的简单化谈论普及化、精英化的形而上学思维误区。再之,哲学范畴的日常生活的内涵标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路径,回应了以往大众化研究者仅仅主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呼吁大众化关注现实生活问题的架空性议论。

日常生活维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理论和马克思解放理论的同质性,回应了当前主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要求以“民生问题”为出发点的社会学性的浅表反思。日常生活的内涵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拉回到站在时代发展的新高度、回归到人的解放之价值旨趣上来。日常生活的丰富内涵不断实现的理论前提之一就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劳动的自由化和生活个体的逐步解放。

日常生活纬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回应了一系列错误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实质上是曲解、甚至丑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倾向。由于受现实社会中浮躁氛围的影响,当前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充斥着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描述和情绪化呼吁的简单化理解: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问题或者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唯一实践切入点和价值指向。这种形而上学思维路径的错误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作用在于对现实具体实证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论上的思维借鉴当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直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证问题。这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解上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是站在世俗生活的“道德高地”而不是立足于“文本”和“逻辑”,是从理论选择实践,而不是从现实生活选择理论,尽管可以做到豪情满山、文采四溢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却是一条远离马克思追求人的解放的抽象大众化的路径。这些简单化、情绪化的理解和呼吁,虽然因为符合公众的期待、迎合了当下舆论的情绪而广为普及,却扭曲了马克思追求人的解放的基本精神。当学者都在正义凛然地主张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被简单地贴上“民生”这个标签时,其背后的理论支持实际上是古典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即把经济效益和效率摆在首要位置。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践行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渐行、渐远、渐无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应高度警惕这种理论思维和实践上的简单化趋势。它固然有利于理论热点和理论的传播,迎合了当前浮躁社会中一些没耐心的学者的口味,方便了群众的接受,更滋养了一些道学家随心所欲地批判的愿望,却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核心内涵——日常生活——的被遮蔽。

日常生活维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其实质来说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是日常生活问题,或者说主要是生产方式的问题。日常生活,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供了一个广角镜,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效果提供了一个显微镜。作为追逐人的自由和解放过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合鸣的二重奏的过程。

日常生活维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新形态,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性实践活动奠定了人的现实性解放的宽广视域和文本层面上扎实的理论基础。日常生活维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在人、实践、社会、历史等各个视角的唯物史观意义上的变革。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大众化哲学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菱的哲学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认识相交线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