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现实的碰撞
——记第四届大学生戏剧节协和医学院原创话剧《一线生机》
2013-04-06王珩涂聪
王 珩 涂 聪
梦想与现实的碰撞
——记第四届大学生戏剧节协和医学院原创话剧《一线生机》
王 珩 涂 聪
2013年10月16日第四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拉开帷幕。本次大戏节组委会共收到33所高校的参赛剧目58部,其中提名入围剧目共14部,优秀展演剧目共18部。
在第四届大学生戏剧节的节目单上,协和医学院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众所周知,协和医学院是全国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之一,为8年学制,即从学士到博士,因专业的特殊性,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8年内若有2门课不及格就会被取消博士学位。因此,正如剧中所演,学子们大学生活的字典里几乎没有浪漫或休闲这样的字眼,有的是看不完的书籍、做不完的实验和积累不完的临床经验。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大学生戏剧节。协和剧社的成员全部为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9和2010级的在校学生,他们以前没有过任何舞台表演经验,在这次大戏节上可谓是一匹黑马,囊括了最佳编剧、优秀剧目、优秀舞美设计三项大奖。
话剧《一线生机》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戏剧社独立原创的话剧作品,由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付文芯导演,戏剧文学系毕业生涂聪及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李星野联合编剧。它讲述了一个年轻实习医生在毕业时面临梦想与现实激烈冲突时的艰难抉择,激励当下的医学生们纵使环境恶劣,困难重重,也要坚守当初的誓言和理想。面临毕业的实习医生肖朗准备放弃当医生的梦想并高薪签约了一家投资公司,就在这时他的继父周济山却突然出现过敏性休克而住院,成为了他在这家医院的最后一个病人。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肖朗原本的计划,而从此开始肩负医生和病人家属的双重身份也让他陷入了是走是留的矛盾之中。另一方面,随着周济山病情不断变化,肖朗渐渐了解到40年前父辈们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的艰辛与浪漫,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也让肖朗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家庭、事业和感情的理解……
这群可爱的学子不仅给大学生戏剧节带来一股新风,他们在演戏的过程中也收获了成长。“原本以为排戏是很轻松、很容易的事情,可实践起来,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从排练到演出,其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无论大小差错,都有可能让之后的事情无法继续。有天晚上,我们要运布景片去剧场,叫了一辆运输车。车来了,却发现布景片比车长了两米多。开车的师傅当时就不干了。我急了,深更半夜的,再到哪里找车呢?可是,倘若布景片不运到剧场,就会耽误第二天的演出。我跟师傅说了许多好话,他才勉强想办法把布景片拉走。”李星野说,有了这些经历后,不仅自己的语速慢了,心态也平和了。“以前遇到一点小事就耐不住性子,现在可淡定多了。”
与剧中男主角肖朗不同,该剧男主角、协和医学院戏剧社社长、临床医学2010级学生林澄昱一开始就是自愿选择医学专业的。他说,自己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病愈之后就决心做医生,帮助像他一样的人战胜病魔。
舞台上,他和同学们再次举起右臂,握拳立誓——“在我被吸收为医学事业中一员时,我严肃地保证奉献于为人类服务。我对我的老师给予他们应该受到的尊敬和感恩。我将用我的良心和尊严来行使我的职业。我的病人的健康将是我首先考虑的……”这誓言充满了力量。
在历时半年的创作和排演过程中,这些90后的大学生们展现出了对戏剧艺术的极高热情,和对所学医生专业严谨认真的态度;他们从之前对戏剧艺术非常陌生甚至完全不了解,到能够在繁忙的课业压力下,自觉自愿的投入精力去创作剧本、塑造角色,这样的过程,既有艰辛付出同样也为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体验,这是戏剧艺术的魅力,同时也是这些年轻人对于理想执着追求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