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琢磨《刺客》

2013-04-06周小静

中国艺术时空 2013年6期
关键词:智伯赵襄子袍子

周小静

琢磨《刺客》

周小静

昨晚看林兆华导演的话剧《刺客》,出了剧院就在琢磨,到现在也还在琢磨。

从传统戏剧模式来看它的风格有点另类,是白描式平铺直叙,缺少激动人心的高潮或是悬念之类的。不过我真心喜欢!编导自我剥夺“话语权”, 不讲道理只讲故事, 把一切都留给观众去思考——究竟是赞赏豫让“士为知己者死”的忠诚呢,还是为他的愚忠悲叹?究竟什么是值得献身的,主人的知己、赏识还是超乎个人关系的真理?作为“士”,其存在意义是什么?……

豫让卑微却自视英雄,活得单纯,死得痛快。豫让之妻也单纯,“好死不如赖活”。赵襄子主要是以大度、忍让、理解作为这个死缠烂打的刺客的反衬,同时豫让的忠诚也让他思考为王之道。最不幸的是絺疵,是非明辨,抱负高远,忍辱克制,却死得微不足道。剧中那些听上去像是相声“现挂”的台词引起阵阵哄笑,四个小乞丐的贫嘴寡舌将古老的故事与台下看客联系到了一起,这种代入感引发了观众对当今社会的联想和对照。当年的莎士比亚戏剧也是这种庄谐并举的风格——在嘈杂市井中深蕴大义。

胡乱猜测一把:在编导心里大概就坐着那么个絺疵——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明明白白地说。

易立明的舞美设计很棒,简约而有效果。阴冷灰暗的高大石墙,密密麻麻的箭簇,触目惊心的尖头椽子,都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谭盾的配乐也很好,他擅长的自然之声在这里用得恰当适度,与导演意图是吻合的。

智伯的部下统统被捕,匍匐于赵襄子脚下。一个士兵叉开两腿示意他们爬过去,只要爬过去便留他一条小命。于是,一群人排着队从他胯下钻过。智伯的重臣絺疵犹豫了一下,也俯下身从士兵胯下爬了过去。孑然挺立的唯有豫让,他视死如归的气概赢得了赵襄子的敬重,居然放了他。

为伺机杀死赵襄子,豫让主动去做苦役。往日的弟兄如牛马般杭育杭育,当看守把一个巨大的饭桶(饭桶!绝佳的意象)推到舞台中间,又累又饿的牛马们冲上去抢食,被看守喝退。只见他东边扔几个窝头,西边扔几个窝头,这群人就互相推搡着满地抢。豫让高傲无谓的样子激怒了看守,命这群人打他。于是往日弟兄拳脚相加,豫让一声不吭。他才不屑这一两个窝头几顿拳脚,他是有宏大抱负的。

四个乞丐在逮捕豫让的通缉令前议论:逮住活口得五千刀币,杀死豫让得四千……知情不报者格杀勿论。穷小子们摩拳擦掌中,豫让挺胸昂首出现在通缉令前,肯定地告诉他们自己就是豫让。乞丐们被他的气势和手中的剑吓坏了,想到通缉令上“知情不报”那一条,连忙异口同声道:“你不是豫让!你不是豫让!”

当豫让终于完成伟大使命——“刺杀”了仇敌赵襄子的袍子,奋力捅了俩窟窿便再无气力,还是赵襄子主动将袍子铺到剑尖儿上使劲一扯,发出撕裂之声——便凛然自刎了。这场景颇为滑稽,让人想起斗牛:一个大大展开红黑相间的袍子,一个颤颤巍巍举剑乱刺。

众人离去,豫让之妻悲号不已,却被那几个乞丐纠缠猥亵,全剧最后的台词便是一个乞丐兴高采烈的高喊:“不干白不干!”

赵襄子的臣子也很有意味,在整出戏中多次高声敦促赵襄子杀掉豫让,他的语言形象是冠冕堂皇义正辞严,为了国与君的安危,这种心怀恶意的刺客怎可放之任之?

还有还有:两面高高城墙上整齐排列的士兵,或扑通扑通扔下败寇的人头,或威严持戟而立发出震慑的吼声,俨然正义的铜墙铁壁。

想起了勒庞的《乌合之众》。

做智伯的门客时,那群人簇拥着主子,秉承着主子的意志。做赵襄子的奴隶时,这群人又奉命痛打弟兄。做门客和奴隶,有本质上的区别吗?蜂拥的群体,只是方向不同而已。如果将这群奴隶编阵出征,肯定也是斗志昂扬。

那几个乞丐就更不用说了,“不干白不干”,管它干的是好事还是鸟事,打砸抢,人人有份。

豫让呢?其实也是乌合之众之一份子,他的忠君毫无实质意义,智伯并非明君,只不过和他更早些的主子不同,对豫让这个小人物多了一点关照而已。豫让是被权力意志异化了的人。

全力维护赵襄子的臣子,城墙上巍巍然的士兵阵,用窝头耍弄奴隶、又命他们鞭打豫让的看守,与豫让有何本质区别?只不过是胜者手下的奴才而已。

全剧就两个有头脑的人,一是赵襄子,一是絺疵。其余都是乌合之众,全无理性,无论是苟活还是英勇献身,从不反思。这就是权力最需要的群体。

从个体生命来看,历史是不是很虚无?

(周小静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智伯赵襄子袍子
豫让的不为
士为知己者死
赵襄子学驾车
赵襄子学驾车
微表情里的大玄机
微表情里的大玄机
月 夜
刺客豫让:士为知己者死
住在袍子里的自在时光
一件魔法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