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外伤性完全脱位前牙再植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3-04-03张天怀

中外医疗 2013年1期
关键词:治疗体会

张天怀

[摘要] 目的 探讨外伤性完全脱位前牙再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该院2008—2011年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外伤性完全脱位前牙再植42例进行再植治疗。将脱位牙用抗生素溶液进行浸泡和清洁处理,同时对患者进行拔髓和根管填充,对牙槽窝作预备后立即实施,牙再植后再行夹板固定。结果 治疗成功38颗,治愈率为85%,治疗失败2颗,失败率为4%,治疗后与患者失去联系的5颗,失访率为11%。45颗再植牙中64.9%存留了3年以上,28.6%存留了1~2年,6.5%存留了1年以内。离体时间超过24 h的脱位前牙再植全部失败,离体时间超过12 h的脱位前牙再植大多数成功。结论 离体时间长短、保存是否良好、固定是否可靠、口腔卫生的保持程度及咬合创伤能否避免等是外伤性完全脱位前牙再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外伤性完全脱位前牙;再植;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 R7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a)-0031-02

口腔颔面部外伤致牙齿损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伤害形式,尤其是在交通和生产作业中的暴力打击所导致的牙齿脱位。外伤导致的前牙脱落的病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外伤性脱位牙多数位于前牙,这些牙位于口腔前区最为突出的部位,牙齿受到外力的影响会脱离牙槽窝,由于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牙齿脱位的情况和程度也不尽相同,对于治疗后的恢复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医院完善脱位牙再植的技术和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获得大量的临床治疗经验,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料和经验。为了探讨外伤性完全脱住前牙再植的临床治疗效果,该研究通过2008—2011年对外伤性完全脱位前牙再植的临床治疗进行总结,所得结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科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外伤性完全脱位前牙再植42例进行再植治疗。42例患者中共有45颗前牙完全脱位,其中男患者25例,女患者17例,年龄13~57岁,平均(35±5.7)岁。牙齿离体时间最短为21 min,离体时间最长为27 h。其中离体1 h以内的为19颗,离体1~12 h的6颗,离体12~24 h的18颗,离体24 h以上的2颗。

1.2 治疗方法

首先,将外伤性完全脱位前牙患者脱落的前牙用生理盐水反复进行冲洗,在尽量保留牙根面残留的牙周膜的基础上,将表面的尘土和其他污染物去除。对于超过6 h的完全脱落的牙齿周围残存的坏死牙周膜进行刮除,并且对脱落的牙齿进行严密的根管填充。对于牙齿未发育完全的或者牙乳头尚存者则不必做根管填充,可将脱位牙放置在生理盐水中即可。其次,对患者的消毒再植区麻醉后,进行牙槽窝清除,将骨折的牙槽骨进行复位处理。并且对撕裂的牙龈进行缝合,并且搔刮牙槽窝使其充满鲜血。将脱位牙植入牙槽窝内时,缝合夹舌侧牙龈乳头,最后用牙弓夹板进行结扎固定,调低咬合从而防止咬合力创伤及咬合力过大。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并且嘱咐患者注意口腔卫生,忌咬硬物。在手术后的4~6周对患者进行X线片拍摄,对牙齿的愈合程度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根据患者牙齿的恢复情况调整对患者的治疗方法。术后1个月拆除牙弓夹板。

1.3 判断标准

对于治疗后的牙齿出现脱落或者松动2度以上,并且无法进行正常的行使功能,则定为治疗失败。对于牙龈无红肿现象发生,牙齿1度松动,叩诊发现异常并且根吸收为根长的1/3以下并且已经停止吸收的,则定为治疗显效。对于无牙龈红肿、松动和叩诊异常,并且咬合关系良好的,X线片显示牙周围间隙清晰可见并且牙根无吸收或者牙根继续进行发育的,则定为治疗成功。

2 结果

对该科治疗的42例45颗外伤性完全脱位前牙进行再植的治疗后,经过10~24个月的随访,治疗成功38颗,治愈率为85%,治疗失败2颗,失败率为4%,治疗后与患者失去联系的5颗,失访率为11%。45颗再植牙中64.9%存留了3年以上,28.6%存留了1~2年,6.5%存留了1年以内。离体时间超过24 h的脱位前牙再植全部失败,离体时间超过12 h的脱位前牙再植大多数成功。结果详见表1。通过对治疗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到失败原因为:①患者脱落的前牙立体时间过长,而且离体后未得到良好的保存,很多牙齿都处在干燥的环境中,不利于牙齿神经细胞的保护。②患者的牙槽受到粉碎性骨折或者骨缺损等严重性损伤,对处理和治疗都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困难。③在治疗后,很多患者未对口腔的卫生进行细心的照料,导致牙周病发生,影响牙齿的恢复。而且咬合创伤也是影响患者牙齿健康恢复的重要问题。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口腔牙齿功能和美学认识水平也随之提高。由于颔前牙位于突出位置,并且唇侧骨板较薄,当遭受外伤时对牙齿的保护能力较低,容易造成颔前牙和牙槽骨的损伤。导致前牙脱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口腔颔面部损伤。牙齿再植是恢复牙齿健康,恢复咀嚼功能,并且减轻患者痛苦、恢复美观的最好办法。牙齿脱位再植的成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下。

①牙齿脱位的原因和位置。导致牙齿脱位的原因是判断牙齿损伤程度的标准之一,不同的原因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牙齿损伤。对于牙齿的轻度损伤和破坏,保证患者脱位的牙齿受到的伤害较小,从而会增大牙齿再植后的成功率。对于较大压力造成的粉碎性牙齿碎裂则会导致牙齿的严重损伤,给治疗造成了很大程度的难度。本组资料主要研究的是前牙脱位的情况,其中上颌前牙占本组资料的大部分。前牙位于牙列的前端,发生伤害时门牙必定首先受到伤害。

②患者的年龄大小。年轻人的牙齿较之于老年人的根管粗大,牙髓组织输松,血液循环和养分供应充足,细胞成分比较多。年轻恒牙根尖孔未发育或者形成不久,细胞成分多,并且牙齿的防御能力和修复能力比较强,当受到同种程度的伤害后,年轻人的牙齿会更加迅速的进行自我修复,对于情况严重的,则会对牙齿再植治疗的成功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要注意年轻恒牙的牙乳头比较脆弱,要注意保护务必防止发生损伤。对于牙髓血管的再生和根尖孔的发育完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年轻人的牙齿愈合能力较强,但是由于其本身发育不够完善,导致受伤的可能性较大,所以要注意对年轻人牙齿的保护,尽量避免伤害发生。

③牙齿固定和牙槽窝的处理程度。牙齿固定的方式是根据再植牙和邻牙的健康状况所决定的。通过对牙齿的观察和分析,采取了用单纯钢丝结扎固定,牙弓夹板固定,钢丝结扎加光固化树脂粘接等方法尽可能的将牙齿固定牢靠,对于再植牙的良好固定也是决定再植牙存活与否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对污染的牙齿和牙槽窝的正确及时处理也是牙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牙齿离体时间较长的情况,应该将牙齿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开髓、拔髓等处理,保证牙齿的卫生安全,提高再植牙齿的成活率。对于牙槽窝要用生理盐水进行彻底的清洗,彻底消除牙齿上存留的细菌及污染物,保证牙齿的清洁。要对撕裂的牙龈进行缝合处理,帮助牙龈生长及恢复,注意术后要进行抗感染1周。

④要对再植后的离体牙进行固定和抗生素防感染治疗,并且要利用高压氧治疗,从而提高牙齿再植的成功率。医护人员应该对再植牙的术后护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其进行定期观察的基础上应该给予再植牙抗生素治疗,提高再植牙的存活率。围手术期的管理对再植牙的成功存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⑤对再植牙进行定期的维护。对于再植牙术后前期的固定,适当的调整咬合关系,对再植牙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尽量避免外界的各种不良刺激,并且进行定期的复查治疗等方法是保护再植牙健康存活的重要条件。对于再植牙应该4~6周的时间进行一次复查。在固定后期应该给予适当的功能性刺激和锻炼,因为咀嚼刺激可以加快牙周膜坏死区域的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从而促进牙周愈合的速度,减少根吸收,不仅能够促进再植牙部位的血液循环,而且能够防止骨性粘连。

[参考文献]

[1] 王治龙.36例外伤性脱位牙再植的诊治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52,54.

[2] 储德强,韩晓兰,颜雨春.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的临床治疗体会[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3):296-297.

[3] 曹新颖.外伤性脱位牙不同固定方法的治疗体会[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7,21(1):12.

[4] 杨军英.20例外伤性脱位牙再植体会[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5,13(9):32-33.

[5] 翟梅.外伤性完全脱位牙再植的治疗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3):109.

(收稿日期:2012-08-06)

猜你喜欢

治疗体会
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416例治疗体会
腹腔镜儿童腹股沟疝内环闭锁50例体会
蒙西医结合治疗肠道疾病10例体会
猪口蹄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体会
眩晕型癫痫的50例临床治疗体会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84例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64例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心肌桥与壁冠状动脉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