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术后双下肢负重位X线检查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2013-04-03濮芸健郑明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医院放射科新疆伊宁835000

吉林医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力线摄片双下肢

濮芸健,徐 强,徐 源,郑明鸣,袁 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医院放射科,新疆 伊宁 835000)

全膝关节置换术对下肢的力线有较高的要求,而手术前后的X线检查能够对患者下肢的力线和畸形情况有一个非常清楚地观察和了解[1],尤其是拍摄全下肢负重位X线检查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和术后有着非常的作用和意义[2]。我科自2006年开始进行全下肢负重位片的拍摄,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5例,其中男37例,女38例,均进行了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年龄62~81岁,平均71岁。其中退行性骨关节病5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7例。

1.2 拍摄方法:使用GE500mAX线机的立位滤线摄片架,在摄片架前方放置一个稳定的站台,高度约50~60 cm,嘱患者站立在台上,背靠摄片架,双足并拢,保持站立位不动。在体表标示左右号,并分别在双侧股骨大粗隆、股骨下端1/3处、胫骨结节处及胫骨下端近踝关节处标示水平位“一”型的铅标示,用于外科测量使用(见图1)。因我科室无1.1 m以上的胶片和暗盒,故采取分段拍摄的方法进行摄片。一般拍摄三张胶片,一张从股骨头上方至股骨中下1/3(包括股骨粗隆标示和股骨下端标示);一张为全膝关节的摄片(包括股骨下端标示和胫骨上端的标示);一张为胫骨全长位片(包括胫骨上下两端的标示)(注:体表标示不能移动,以避免出现测量误差)。摄片条件为:髋关节及股骨正位:80 kV、300 mA、20 ms,加滤线器;膝关节正位:65 kV、300 mA、4 ms,加滤线器;胫骨正位:65 kV、300 mA、4 ms,加滤线器;焦片距为1.3~1.5 m。在进行双下肢负重位摄片检查时应注意两点:膝关节尽量伸直;下肢位于旋转中立位,髌骨垂直指向正前方。

2 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前后均行双下肢负重位X线摄片,都能清晰地显示下肢负重力线、关节畸形以及术后人工膝关节的放置情况(见图2)。有些患者由于骨盆与股骨上端的组织密度差异比较大,股骨头会显示不清晰,但尚能确定股骨头的中心位置。这就要求摄片技师有很好的实际工作经验,并要很好地利用CR的后处理系统,对图像分辨率进行很好的调试,以期获得最佳的图像效果。本组病例经上述处理,图像效果均符合临床科室的要求,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3 讨论

术前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术时,X线检查评估对正确地制定手术计划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双下肢负重位X线检查因具有能正确地反映骨结构异常和软组织不平衡对膝关节内外翻的最终影响经常被考虑用于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测量工作中,全下肢负重位X线检查可较为准确地反映患者关节畸形在负荷状态下的关节间隙方向。笔者改良原有设备,采用分三次曝光的方法,分具体情况处理,组织较薄和较厚的部位分别采用低摄片条件和高摄片条件。摄片前需在双下肢体表做相应标示,并妥善固定。在临床实践中需慎重对待有可能出现的这些问题:①如果发生屈曲挛缩畸形或髌骨半脱位,负重位X线检查拍摄时需要考虑在拍摄时包括足趾、胫骨结节、双下肢非负重位对称X线检查比较等;②双下肢负重位X线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确定下肢的旋转情况或下肢发生旋转时测量结果不精确。在研究正常膝关节不同旋转状态下股骨解剖轴的变化及其与股骨机械夹角的关系时,有研究认为,下肢力线中股骨机械轴和解剖轴的夹角不依股骨的旋转状态而发生变化[3]。这就要求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要多做比较,手术前后站立负重位双下肢X线检查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重要辅助诊断依据。

图1 术前

[1] Canale ST.Campbell’s operation orthopaedics[M].9Ed.St.Louis;Mosby-Year Book Inc,1998:242-247.

[2] 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79-281.

[3] Jiang CC,Insall JN.Effectof rotation on the axial alignment of the femur.Pitfalls in the use of femoral intramedullary guides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K[J].Clin orthop,1989,11(248):50.

猜你喜欢

力线摄片双下肢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不同力线位置高位截骨术治疗KOA的临床疗效研究*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内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后的冠状面下肢力线是翻修的影响因素
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在桡骨头细微骨折中的诊断分析
X线摄影中心线对准被照体部位中心在提高DR摄影质量中的作用观察
尼采的哲学实践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
请您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