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2013-04-03李占江徐子燕郭志华王向群KINGDONDavid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条目维度

马 云 李占江△ 徐子燕 郭志华 屈 英 王向群 KINGDON David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极大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社会功能、自主性、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1]。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是影响应激反应结果的重要中间变量。而不同应对方式与患者的健康有紧密联系[2-3]。国外最新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受自身不良应对方式的影响[4],而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非常少。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以期为国内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提供有益的启示。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在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选取200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发放问卷现场作答后回收,其中,有效问卷175份(87.5%)。平均(30.85±9.60)岁,平均病程(97.84±87.56)月,男性74例,女性101例;婚姻状况未婚118例,已婚41例,离婚12例,丧偶4例;平均受教育年限(13±2.70)年,有职业和无职业的分别为98例和77例

1.2 方法

1.2.1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 HOQOLBREF)[5]共26个条目,用来评估4个领域: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另外有两个条目单独计分。每个条目以0“很差/很不满意”~5“很好/很满意”计分。每个维度的分数为4~20人,总分为26~13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2.2 应对方式问卷[6]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本问卷为自陈式量表。共62个条目,按“是”或“否”分别记为1分和0分。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

2 结 果

2.1 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描述 经统计分析,将W HOQOL-BREF各维度得分与常模[7]进行比较,表1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W HOQOL-BREF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3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01)。

表1 精神分裂症患者W HOQOL-BREF各维度得分与常模比较(±s)

表1 精神分裂症患者W HOQOL-BREF各维度得分与常模比较(±s)

项 目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模tP生 理12.43±2.6515.10±2.3018.9420.000心 理11.94±2.7613.89±1.8910.9920.000社会关系11.75±3.1613.93±2.0622.2760.000环 境12.19±2.5812.14±2.0827.3770.000

2.2 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与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和自责两因子呈显著相关(P<0.001),前者呈正相关,后者呈负相关。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与“逃避”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5)。

表2 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r)

2.3 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以生活质量总分为因变量,应对方式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以生活质量总分为因变量进行解释,问题解决和自责两个因子进入多元回归方程,且方程达到了显著水平(F=39.68,P=0.00),说明这2个自变量可以用来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表3 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因认知缺陷导致心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缺乏应对困境的策略和能力。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大多是消极且适应不良的,如逃避,退缩[8-9]。逃避方式更降低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解决问题的机会,减少了与社会的接触,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该群体应对能力越来越低。本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低于正常人。而相关研究发现,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关系密切[10-11]。

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也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有密切关系,生活质量各因子均与问题解决呈显著正相关,与自责呈显著负相关。同时回归分析发现问题解决和自责这两种应对方式可以作为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的预测指标,即较多使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较少应用自责应对方式的患者生活质量较好,而较多使用自责应对方式,较少应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的患者生活质量较差。这提示我们,今后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应把问题解决和自责两种应对方式作为心理与行为干预的切入点,通过纠正患者的应对策略,较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之前很多研究显示,相较于一般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12-13]。而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认知、直接干预和指导患者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手段。本研究结果可以从侧面对这个结论进行部分解释,更深入地了解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

针对本次研究的结论与不足,在后续研究中可以对精神分裂症群体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分类。例如,比较精神分裂症发病早期、住院期、巩固期的认知方式和生活质量是否有差异,以阳性症状为主和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认知方式和生活质量有何不同;对问题解决和自责两种应对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深入研究,从而集中精力探索两种应对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具体机制,以及这两种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和改善途径。

[1] Solanki R K,Singh P,Midha A,et al.Schizophrenia: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J].Indian J.Psychiatry,2008,50(3):181-186

[2] 姜乾金,黄丽,卢杭生,等.心理应激:应对分类与心身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4):145-146

[3] 潘润德,罗玲玲.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3):221-222

[4] Brenner K,St-H ilaire A,Liu A,et al.Cortisol response and coping style predict quality of life in schizophrenia[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11,128:23-29

[5] 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

[6] 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09-115

[7] 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88-293

[8] Rollins A L,Bond G R,Lysaker P H.Characteristics of coping with the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J].Schizophr Res,1999,36:30

[9] Horan W P,Ventura J,Nuechterlein K H,et al.Stressful life events in recent-onset schizophrenia:Reduced frequencies and altered subjectiv e appraisals[J].Schizophr Res,2005,15:363-374

[10] HoffL,SakumaM,WienekeM,etal.Longitudinal neuropsychological follow-up study of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J].Am J Psychiatry,1999,156(9):1336-1341

[11] Siegel J,Irani F,Brensinger M,et al.Prognostic variables at intake and long-term level of function in schizophrenia[J].AmJ Psychiatry,2006,163(3):433-441

[12] Zimmermann G J,Favrod V H.Trieub V H,et al.The effect of cognitiv e behavioral treatment onthepositiv e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spectrumdisorders:Ameta-analysis[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5,77:1-9

[13] Debbie M W,Aaron T B.Cognitiv 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schizophrenia:An overviewoftreatment[J].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2003,10:248-254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条目维度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