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如何强化大学生创业准备教育
——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
2013-04-02张兴法
刁 欢,汤 强,张兴法,王 琼,聂 跃
(安徽新华学院 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成为高校大学生改善就业现状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缺乏经验,高校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不够,容易上当受骗,遭遇失败.据报道,2011年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在1%左右,而全世界学生的平均创业成功率是10%左右,美国达到20%.我国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1].创业的艰难不言而喻,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为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创业前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创业准备教育已成为创业前的必修课.
创业准备是创业者进入创业实践前所经历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聚集过程.它为日后的创业实践奠定物质和思想基础,也是创业前的“模拟”演练.创业准备充分与否,对创业者事业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强化在校大学生创业准备教育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 民办高校创业准备教育现状调查 (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
随机抽取安徽新华学院在校生100人作为调查样本,发放相关调查问卷,实际回收95份有效问卷.从“是否接受过创业教育?”“希望怎么样获得创业知识?”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接受创业准备教育只占到15%;同时35%的学生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加创业实践.可见,我们目前创业准备教育覆盖面相对较低,并且创业实践机会相对较少,需要有针对的提高.
2 设立创业准备教育课程
针对大学一年级以上学生设立创业准备教育课程,教授创业前必备的相关知识.以创业准备教育课程为主要阵地,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2].
2.1 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
创业观念是指人们在创业方面的思想意识,也就是指人们对创业的意义、目的和行为的看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创新观念、赚钱观念、服务观念.创新观念就是要求创业者对创业有一种新的认识,要有一种新的观念,要适应就业从计划经济包括分配到市场经济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观念转变.赚钱观念,不要将赚钱作为创业的唯一目标.创业的根本就是谋求对社会的意义,但我们不反对创业为个人谋求利益,只不过不要把赚钱当作唯一目标.服务观念,创业的同时要树立一种服务观念,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要以你的产品,以个人的服务造福于民,取信于民,让人民满意、社会满意,从创业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3].把握好以上这三种观念,就不会在创业中迷失自我方向.
2.2 广泛的知识储备
创业者需具备广泛的知识面,不仅要熟知从事的专业,还要有一定的经济管理、金融、商业、税收、法律等知识,这些对创业能否成功也至关重要.其中专业知识是最重要的,可以很好寻找到创业方向.同时,创业中必须运用有效的经营管理知识来武装自己,指导经营活动.金融知识合理利用可筹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因此,创业并不是一件单一的工作,它需要高素质、高能力,有宽广的知识面.
2.3 创业方向的选择
2.3.1 政策合理应用
大学生创业政策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水平为目标,以权威的形式、一定的原则、明确的任务,通过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而制定的制度.从国家到省市级以及高校,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如教育部启动“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是在国家层面实施的、直接面向本科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旨在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进行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安徽新华学院是安徽省唯一入选的民办本科院校,并给予我们70个创业资助名额.
针对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优惠政策有:(1)放宽市场准入条件;(2)享受资金扶助政策;(3)实行税费减免优惠;(4)提供培训指导服务.
民办高校为创业学子提供的创业政策(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1)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遴选出优秀创业项目,并免费提供经营场所,技术指导与装潢与办公设备等;(2)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创新创业教育、课题研究和创业中心设备采购;(3)对创业感兴趣同学免费提供创业意识与创业模拟培训.
2.3.2 寻找“朝阳行业”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年都会催生诸多新职业.在新兴的市场中,大学生反而因为没有传统经验主义的束缚,往往能够出奇制胜.所以要选择有市场潜力的“朝阳行业”,尽量避免“没落”行业,学会在选择市场上做到理性分析.以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学子创办电子商务集团公司为例.电子商务是这几年市场催生出的新兴行业,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商学院学子利用所学专业,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学生91人集体开网店,形成华商电子商务集团,这些网店既是独立的,又是联盟式的,大家资源共享通力合作.集团的架构非常清晰,有办公室、运营、采购、客服、开发等部门,真正实现创业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第二课堂.
2.3.3 利用所学专业创新创业
大学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对于自主创业方向的选择影响重大.对于学习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可用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进行创业;对于大众型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充分利用自身在学校期间所积累的能力优势、人脉资源等开展自己的事业.以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学子创建中药保健产品企业为例,药学院学子利用所学中药材的相关专业知识,将多种中药材合理搭配,制成中药香囊等产品,不仅外观好看,还有保健提神的功效.
2.4 创业应具备的素质
2.4.1 创业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创业者创业素质中最主要的方面,是青年人创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例如诚信.
2.4.2 创业心理素质
创业者的心理素质是指创业者应具备的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整作用的个性特征.自信、胆识、乐观、自我调节,恒心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优秀心理素质.
2.4.3 个性品质
2.4.3.1 自主性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的自主性是非常明显的,他们常常乐于独立思考,对事物的自我判断往往优于他人的判断,他们通常是综合考虑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后做出独立的判断.
2.4.3.2 主动性
商场如战场.主动性的本质是勇敢和进取精神.
2.4.3.3 敏锐的洞察力
创业者在经济大潮中拼搏,必须对环境有敏锐的感受力,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可以觉察到别人未注意到的情况和细节.
2.4.3.4 良好的身体素质
创业期间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创业者没有强健的体魄,是无法承受这种繁重劳动的.
3 强化创业模拟实践环节
创业能否成功,关键还是取决于创业者实践能力.在校的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学校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利用专业师资引导,以科研、学科建设带动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训练中[4].民办高校可利用学校资源丰富、机制相对灵活等特点,为学生创造参与创业实践的机会,如遴选校内创业项目、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学子提供免费资源,帮助创业学子起步.同时在各个院系成立创业中心或者小组,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开展创业项目[5,6].
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道路艰辛,但前景广阔,在此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做好充分的创业准备.民办高校应给创业学子提供创业准备教育,提供校内创业实践机会,增加创业成功机率,逐步促使创业学子迈向成功的殿堂.
〔1〕呼艳芳.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的对策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10(1):76-78.
〔2〕许敏.试析高职生创业准备的指导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08(8):53-54.
〔3〕徐萍.个性品质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6(1).
〔4〕史永安.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3).
〔5〕纪文元.对在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6(9).
〔6〕王晓红.大学生创业准备的指导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1(3):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