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时尚化传播
2013-04-02万雪琪
万雪琪
(郑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带来了迅速崛起的现代化文明.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是如何继承,如何将传统文明融入现代文明之中,从而为更多人所熟知,所认可悠久而厚重的传统文化.历史的发展同样带来了大众传播的革命,现代化时尚化的信息为人们所接受所喜爱.所以,时尚化的传统文化也一定会带来其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1 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
1.1 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由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华夏文明的传承其实就是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不仅仅有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时尚文化是在近些年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快速发展的商品大潮的冲击下诞生的.这是一种直观的快餐式的大众文化,它导致了传统文化的通俗化、平面化以及直观式的倾向.但是同时带来了传统文化中深度的消失、韵味的消失、意义的消失.时尚化的文化则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一定人群所遵从的一种价值系统,这种体系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尝试并预先认为后来将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样式.
1.2 传统文化的时尚化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人们没有文化,甚至是有些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和硬件,是不容易推广与传播的.而在现今快速的生活节奏中,那些越是时尚流行的文化便越是会更快的传播.快速而广泛的传播则会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传播的内容.时尚化的传统文化在大众传播中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在时尚化传统文化广泛传播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便可以利用流行时尚文化极大的社会效应,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起到相得益彰作用.
1.3 时尚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
时尚文化,只是在特定时期以某些特定方式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形式.假使流行时尚文化缺失了文化内涵,那么它的生命周期将会是很短暂的.此时,它需要一种堪称经典的文化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因为不论眼前流行时尚文化如何流转,一些现象都只是暂时的,即使是狂热过一阵子,但最终也将流于平庸和肤浅,无法持久,只有古典文化才能深刻影响人们的精神内核.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化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构建自己的文化人格.只有在经典文化的指引下,流行时尚文化才会走的更远.只有传承经典的传统文化才能经得起年代的考验,得以代代相传.
2 传统文化时尚化的传播特点及优势
2.1 传播形式趋于感化性
传统文化时尚化的传播过程中,感性化的传播形式较之生硬而枯燥无味的传输过程,更强烈地作用于传播过程中受众接受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吸引他们的关注及理解,这成为了当代传统文化传播时尚化的特点.时尚文化的重要特点就是感性化,感性的共鸣使得感性的元素最容易传播和流行,也就最容易成为一个时代的风尚.在传播时尚文化时,感性元素不可或缺的成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元素.在现如今时尚文化以其鲜活的形象,感性的特点快速传播的文化氛围中,传统文化的传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其影响,也渐渐表现出种种感性化的形式特点.在当代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和跨民族的传播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时尚化特点表现出不可否认的促进效果.但这并不代表时尚性就是现代性.时尚性不仅表现出对传统文化曲解、误解、庸解的负面结果,使中过传统文化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现代化的传播,更不是说将传统文化时尚化的传播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何况我们排除不了哗众取宠、虚张声势、迎合大众、谋取利益的现象存在.但即使这样,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的时尚性.我们需要做的是严肃而科学的建立起传统文化的时尚规范和一丝不苟的时尚化追求,更加感性化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化的传播过程当中.
2.2 传播内容更加时尚化
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文本的解读和转换.空泛的传播毕竟只是一时的效果,很多时候需要多次的重复的接触,才能更深层次的了解并解读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与理念.文本解读和转换所以重要,是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传统文化被大多数人看成是腐朽的封建垃圾,是阻碍我国现代文明发展与进步的的枷锁或绊脚石,多次被列入彻底摧毁和打倒的花名册.分析其中原由,最主要的就是无论要打倒埋葬它的,还是要发扬继承它的,人们都没有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时尚化找到恰当的文本解读转换方式,这也致使传统文化一度远离世俗人生,给人以遥远、腐朽的心里暗示,最终的结果就是难以被大部分受众所接受.现如今,随着时尚文化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找到一个和现如今的大众时尚文化相契合的点,已经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所势在必行的了.人本性的文本解读和文本转换,恰好就发挥了这样一个契合点的作用.所谓人本性的解读和转换,就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媒体解读和转化传统文化文本时,一切内容切实立足于受众的所需,所思和所想所能接受的方面,让受众在接触到传统文化时,能够和自己的现实人生联想和共鸣,并能从中找到直接关乎自己人生和情感的兴奋点,在这种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的了传统,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形式上,更是始终以大众所所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把高深难懂的传统文化经典转换成具有现代化时尚文化元素的现代读本,尽量缩短当代读者和远古文化的距离,从而使传统文化更贴近受众,让受众感受到自己身边所存在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2.3 时尚化的传统文化更贴近受众心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简要地说,文化是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而且,越是人们的认识能力增强、文化水准提高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时尚化的传统文化则是恰如其分的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填补了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缺口,呈现出了最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彻底贯彻、广泛传播的优势,而这种贯彻是民主的、自由的,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的.在传统文化时尚化的传播过程中,与受众“零距离”的接触,是当代传统文化时尚化最突出的表现.通常情况下,传统文化总规避不了被大众文化批评成为封建腐朽的历史垃圾.又或者,只会在学术的区域内,被那些所谓的精英学者束在研究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歪曲了传承传统文化的初始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主要有适用、入世、关注民生,这其中的许多观念和态度具有普世的价值和精神内涵.若想追求传统文化和现代受众的对接,就应力求以时尚文化为媒介,尽量缩短传统文化和当代读者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尤其是心理距离.总之,无论是时间距离还是空间距离乃至心理距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当代传统文化越来越和时尚文化接轨,越来越让当今的受众有愉快享受传承经典的感觉.这种时尚化的传播,显然是非常有效的传播.
2.4 时尚化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向世界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如今,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现代传播中.把传统的中国元素加入到了时尚的现代传播当中,不仅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色,更让世界因此而了解了中国,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发展带来了不可预知的深远意义.在如今这个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中国有我们自己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我们了解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再学习吸收它国文化精髓,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变成为世界所接受的时尚文化,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就能更好地走进国际舞台,让更多的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如今,孔子学院在国外市场的成功已经为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开辟了先河,相信越来越时尚化的传统文化将会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的更加光大,走的更远.
3 媒体传播对传统文化时尚化传播的影响
在如今的信息社会里,不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时尚文化的传播都需要借助媒体进行传播.从“百家讲坛”栏目开始,中国传统文化收到了更多人的热爱与关注.各讲师时尚化的讲解,借助电视、网络等媒体将原始的传统文化传播给了大众.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才有了传播的意义.有了时尚化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达到传播所期待的效果.只有基于一个民族文化上的现代传播才是健康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也更有越来越多的时尚化信息传播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这种融合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正是现代传播的一大特点.这样富有中国特色,而传播的信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更具内涵.借助媒介的广泛性,将更容易使受众“满足”的时尚化的传统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了传播的基础.
在今天这样一个现代化的信息时代,公共传媒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然而从整体上看,时尚化的文化传播越来越多的取代了生硬的传统文化灌输,也更好地提高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社会学家默顿和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在谈到传媒的功能时,都将文化传承视为传媒的一项重要功能.大众传媒对文化的传承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现实的方面,即以时尚化的形式,对当下各种时尚文化所表现出的现象的传播;另一个是历史的方面,对既有的文化成果进行的传播.它们共同构成文化传播不可缺少的两部分.也正是这历史与现实相呼应的时尚化方式,将生涩的传统文化鲜活的展示在了人们的面前.
4 结论
要使大众媒介真正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就必须尊重历史、尊重原著,脚踏实地地进行解读和传播,这样才能真正使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然而,传统文化的时尚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更好的传播契机,这也自然而然的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生命.时尚化了的传统文化掀起了一波波传播传统文化的浪潮,通俗化、易通化也使其逐步走向了传播传统文化的主流.
〔1〕左雪梅.关于《百家讲坛》和“于丹现象”的理性思考[J].现代视听,2007(7).
〔2〕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M].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3〕张宗琛.中国传统文化的五大特征[J].社会纵横(文史研究),1994(6).
〔4〕张立文,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