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在网络监控中的应用
2013-04-02李伟
李 伟
(安徽三联学院 信息与通信技术系,安徽 合肥 230601)
1 网络监控的意义和必要性
在现有的城域网设备维护中,由于城域网设备种类多、数量大,给维护人员查障造成了诸多不便.而对于障碍的处理流程,一般是采用通过用户申告,接受申告的人员通过预处理,再下派工单给负责的相关的各专业维护人员进行处理.为了更快的对障碍定位、处理,城域网都有一套监控系统对城域网的运行进行监控记录.在现有的城域网设备监控中,使用SNMP协议管理城域网中的数据设备,将设备运行的记录保存在一台指定的服务器上,最后通过绘图软件rrdtool或gnuplot结合PHP技术在网页上显示出来,同时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来显示某一时间短内设备的运行状况,这种方法很好地跟踪了设备的运行情况.当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时,根据保存在服务器中的运行记录来判别设备的故障,便于我们对设备进行跟踪,知道在什么时间设备出现了故障,结合该时间段内用户使用情况查找障碍的原因.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当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不能及时地获知,只有等到有用户申告时才能获晓出现了障碍,这样给我们的维护带来很大的被动性,同时也会给用户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获知设备出现故障,及时地处理,而不是等到有用户申告时再处理,不仅将会极大地提高维护的效率,而且可以将许多隐患消除,延长设备正常运行时间.
2 IM的国内外现状
IM技术全称Instant Messaging,中文翻译“即时通讯”,它是一种使人们能在网上识别在线用户并与他们实时交换消息的技术,是电子邮件发明以来迅速崛起的在线通讯方式.IM的出现和互联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IM完全基于TCP/IP网络协议族实现,而TCP/IP协议族则是整个互联网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最早出现即时通讯协议是IRC(Internet Relay Chat),但是可惜的是它仅能单纯的使用文字、符号的方式通过互联网进行交谈和沟通.随着互连网变得高度发达,即时通讯也变得远不止聊天这么简单,自1996年第一个IM产品ICQ发明后,IM的技术和功能也开始基本成型,语音、视频、文件共享、短信发送等高级信息交换功能都可以在IM工具上实现,于是功能强大的IM软件便足以搭建一个完整的通信交流平台.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几款IM通讯软件有MSN、Google Talk、Yahoo、Messenger、腾讯 QQ 等.
3 IM与网络监控的必然结合
如果将现有的城域网监控系统与个人通讯工具相结合,当设备运行出现故障时由监控系统将障碍相关信息直接发送给维护人员,告知设备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这样设备维护将变得非常简捷方便.要将基于SMNP协议的被动式的记录监控升级为主动式的跟踪监控,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发送障碍信息成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通过前期研究和查阅相关资料,综合考虑系统的复杂性和经济性,提出了三种可行方案: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发送邮件的方式来通知维护人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不需要额外的硬件设施,只需要在原有的监控系统上加入邮件发送模块,并将监控模块与发送模块相关联,当监控系统判断出障碍后自动将障碍信息发送到指定的邮箱中.但是它的缺点也很突出,邮件可以被及时发出,但却不一定能被及时阅读.这使得该方法在及时性上大打折扣,而及时性这一特性又恰恰是我们最关心的.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外置短信网关的方法通过短信来通知维护人员.这种方法相比前一种方法最突出的优点是它的及时性好,除非是维护人员在无线信号极其不好的地方,现实中这种情况几乎没有,并且通过对短信网关编程,可以实现维护人员与监控系统的互动,如维护人员想知道现在某设备的cpu使用情况,他只需向装有sim卡的短信网关发送相关指令,该短信网关在核实维护人员身份后(通过发送方的手机号码)就会回复相关信息.这样维护人员就可是随时随地的了解设备运行情况.与此相对应,该方法要添加额外的硬件——短信网关,将其通过串口与监控服务器相连,并要定义复杂的通信协议,开发周期较长.
第三种方法是使用IM(及时通讯)软件,通过短信通知维护人员.当今网络通信中,IM软件应用非常普遍,如腾讯的QQ,雅虎的雅虎通,google的googletalk,移动的fetion,电信的星空极速等,这些软件都可以与好友进行通讯,甚至有些软件可以通过手机与好友通讯,并且对于pc端的用户是免费的.相比较前两种方法,它在及时性上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并且不需要额外的硬件,只需要软件编程即可实现,而且后期的障碍通知也没有任何费用.
4 结束语
基于上述分析,选择恰当IM软件,并将其与原有的基于SMNP协议的城域网设备监控体系相结合,就可以用较少的代价,将过去被动式的记录监控升级为主动式的跟踪监控,在障碍出现时自动的将故障信息及时通知维护人员,可以缩短障碍的处理时间,真正做到即时处理.而该系统所需的投入仅仅是1台中等性能的服务器,并且由于使用了免费的IM软件,在后期的障碍通知上不会产生其他费用,可以通过很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潜在经济效益.
〔1〕孙翌,王昕,施晓华,曲建峰.IM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国即时通信市场专题报2005.易观国际,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