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市化进程中“都市村庄”的发展前景研究
2013-04-02郭子玮
左 倩,郭子玮
(郑州大学 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我国城区内“都市村庄”的形成决非城市和乡村地理位置的包含或重合,它的未来发展也未必是被城市“淹没”并最终成为高楼林立的城市一角,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村庄”可以是村落传统社会组织关系和现代城市文明合二为一的有机整体,城郊乡村中一些对现在生活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的传统因素可以保留,并成为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与现代城市文明一起,共同推动城市的发展.
1 研究基础
中原地区的“都市村庄”,与全国其它“城中村”相似,在城市化的浪潮中,都正在经历着缓慢而细微的变迁过程.作为城与乡的衔接地带,“都市村庄”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反映了城市近郊村庄被城市化的过程,并且形成了传统特质与现代气息在这一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情景.
费孝通先生通过早期对云南农村的实地调研,完成了反映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著作《乡土中国》,书中详细阐述了我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理论,认为农耕文明孕育了中国乡村“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今中国的乡村特别是城市中的“都市村庄”,已经与费孝通先生当时调查和描述的景象有了较大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消亡,经济理性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而渗透到“都市村庄”的各个领域,同时也改变着传统农村社会结构的内涵.尽管如此,“差序格局”理论依然对我们认识和分析“都市村庄”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赋予“差序格局”新的内容.
本文基于对郑州“都市村庄”的调研来展示,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社会结构究竟发生率哪些变化,“差序格局”理论在随着“都市村庄”传统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现代化与传统社会特质之间又有怎样的碰撞和相互作用?
2 郑州“都市村庄”现状
“都市村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城中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房租便宜,村庄除本村村民之外,还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在此居住.据统计(截至2010年),郑州市区三环以内有143个自然村,64个行政村,农业人口将近10万,涉及5个区13个乡镇,土地面积2600多hm2;外来人口大约在200万左右,包括郑州的大部分外来人口,每年20万左右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以及几十万在“都市村庄”做生意的商贩.
城市化大潮势不可挡,“城中村”改造无疑是大势所趋.作为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最突出、最复杂、最集中的地方,“城中村”的改造必然会引起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对自己生活了半辈子的环境怀有深厚感情的老村民,比如怀揣梦想但收入不高的“郑漂”族等等,这些原本生活在“都市村庄”的居民在改造之后将何去何从?因此,郑州的“都市村庄”改造,不仅仅是为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培育城市产业,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这些“村民”日后的生活状况,确保他们能“有所居”,这才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郑州的“城中村”改造已经历时9年.2012年郑州市政府公布了新批准的20个“城中村”改造计划,标志着郑州“城中村”改造工作全面启动,三年内,郑州市内五区及高新区计划将启动55个“城中村”的改造工作.
3 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变化的“都市村庄”
在成为“城中村”之前,土地曾是村民生活唯一的保障,土地被征用后,除了每月领取补贴,很多村民也利用土地的补偿费用另加一部分银行贷款,盖楼出租给收入较低的外来人口或者刚毕业的学生.也就是说,原来村庄里的村民是靠耕田种地等农业经济来维持生活,而现在则主要依靠房租收入这样的房产经济来经营生活,并且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1 从“城中村”的变化看城市化进程
农民的职业转化和家庭经济收入来源是考察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指标,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一部分村民并不把务农当作主要职业,依靠房租和外出打工的村民占了大多数比例,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和租房市场的火爆成为主要因素.此外,村民们在对待不断深入他们生活的城市化时,不确定的态度和复杂的心情也各有不同.年龄相对年轻的村民,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于城市生活的适应性较强,也能很快融入城市生活;而年纪较长的村民,则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较多的依赖性,不太习惯现在的生活.但是总体来说,尽管村名门对于不断发生变化的生活现状有些许担忧,但是他们对生活也是充满希望,生活可以越过越好,自己和家人也能真正的转化为“城里人”.与此同时,整个村落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自家建造的简易多层楼房,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的普及率也大幅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化进程已经深入到“都市村庄”以及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3.2 从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的演变看城市化深入程度
郑州的城郊村落自从被改造为 “都市村庄”以来,在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强劲推动下,传统的乡村社会性质从经济援助、生活互助到人情往来等各个方面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特征:一是村民生活互助减少,大家更多的倾向于“关起门来过日子”;二是人际关系的互动亲属之间互助减少,更倾向于向“资源丰富”的其他人求助;三是在情感交往方面,亲缘关系已经不是代表关系亲疏的主要因素,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关系更为“密切”.由此可以看出,村民在社会交往中以亲缘、地缘关系为中心呈现出明显的差序性特征.也就是说,尽管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村民们的人际交往方式依然像费孝通先生描述的那样,有着内外亲近之分,即按“差序格局”进行交往.而人情和面子逐渐成为维持调节社会关系的主要因素,社会关系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以情感为核心的特点.
3.3 “都市村庄”——外来群体融入城市的跳板
在诸多涉及到“都市村庄”的描述中,几乎都是作为外来人口聚居区的消极面:狭窄的小路、参差不齐的楼房和拥挤的人群.但是,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处于“生存以上,生活以下”状态,租住着某“城中村”里廉价的房子,过着忙碌的生活,很多梦想就从这里起航.这些都真实地反映出当前郑州“都市村庄”的生存现状:“城中村”的开放与宽容,还有“城中村”的活力与向上.正是这些每天往来于“都市村庄”的人们,在其生活和工作的空间里,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挥着他们对于这座城市的正功能,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也促进着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化.“都市村庄”也因此成为外来人口与这座城市互动的桥梁,无形中推动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然而,面对即将高楼林立的商业区和日益高涨的房价,这些居民也表现出迷茫,他们背井离乡,只是希望能够在这座城市找到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4 城市化背景下“都市村庄”的发展前景
“城中村”不是毒瘤,只有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政府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改造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城市化进程的大潮中,我们不得不承认,由此形成的“都市村庄”是城市问题和社会矛盾最集中的地方,但同时也承载着容纳低收入群体的社会功能,“城中村”无疑是这一外来群体就目前情况来说最适宜的生活聚居地.在制定政策以及实施“城中村”改造计划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复杂的因素,考虑到“村民”日后的生存问题,只有这样才是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根本.
4.1 城市化进程短期内仍然需要“都市村庄”的存在
与许多“城中村”相似,郑州的“都市村庄”也承担着低成本生活区的功能.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激增所带来的城市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大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加上每年毕业季几十万待就业的大学生,以及其他低收入群体,他们和社会其他劳动者一样,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维持生计,但是微薄的收入也只能负担起“城中村”这样的生活场所.
尽管“城中村”存在着很多问题,但也具有正功能,我们的城市应该是个多元的、包容的、能为不同层次人群提供适宜生活环境的地方,就目前情况而言“城中村”的存在还是有其意义的.因为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必定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而“城中村”便是他们低成本生活的最佳选择,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这座城市包容性的一面.同时,原来居住在“城中村”的村民要想从本质上由“村民”转变成“市民”,不仅仅体现在生活方式等物质层面的改善,也体现在文化教育、市民素质等精神层面的提升,这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正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4.2 日益分化的“都市村庄”呼唤都市社区共同体的产生
城市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造村落社会结构的必由之路,但是“都市村庄”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政府有改造的举措,村民也有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由于对村民利益诉求和长远发展缺乏全面的考虑而导致了诸多矛盾和问题的频繁出现,要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必须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以及覆盖面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造,而不是仅仅体现在建筑物等外在景观的改变,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村民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真正的市民.
“城中村”的改造不仅仅是商业开发,毕竟一个城市的城市化程度,并不是靠高楼大厦来衡量,而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改造后的“城中村”,除了解决周边房租涨价以及刚毕业大学生等低收入群体在这座城市的生活与发展的实际问题之外,还承载着对当地村民发挥着情感归属方面的功能.改造过程中,一方面要克制经济因素引起的人与人之间传统交往关系转变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必须充分考虑传统乡土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借鉴意义的社会资源并合理利用,使得传统特质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建立起真正的都市社区,这样的道路才是城市化进程中“都市村庄”改造的最佳选择.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范会芳.郑州市城郊农民的市民化问题研究[J].2009年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4〕李庆真.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乡村社区内发动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