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思想教育在高校学生自我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2013-04-02高洪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素质体系

高洪峰

(东北石油大学 党政办公室,黑龙江 大庆 163318)

1 前言

政治思想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政治思想教育更是促进其综合素质体系发展与完善的重要途径.由于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将直接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对其自身的素质能力进行全面的体现,实现其自我价值的有机转换,使之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促进因素.因此,政治思想教育是高校学生自我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而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政治思想教育趋于皮软化的发展态势,其被重视程度已严重弱化,致使高校学生在其思想品德修养以及人格发展等方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偏失,导致了高校学生在自我发展取向上凸显迷茫与困惑,甚至出现违规、违法的现象.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学生未来的自我完善,形成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重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功能体系,强化学生政治思想的教育,是修正学生自我发展取向偏失,促进其思想道德规范,实现健康自我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对政治思想教育在高校学生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导向作用进行探讨与分析,旨在于全面阐述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地位,这对于高校学生的自我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价值.

2 政治思想教育的内涵

所谓政治思想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依据自身的发展需求,运用特定的思想理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规范,对社会或群体内部的成员本着一定的目的、遵照相应的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相关的影响,使之形成符合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相对于我国而言,政治思想教育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建国伊始,政治思想教育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政治思想教育的作用被认为地放大,致使政治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走向极端,政治挂帅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纲领,诱使形式主义现象泛滥.而在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政治思想教育又呈现出相对疲软的状况,其重要地位及作用受到大幅度地降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又呈现出另一极端化的发展趋势.

高等院校是为我国社会发展直接培养与输送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人才培养的结果能否达到所需标准,进而有效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既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高尚的品德修养,同时又具备较为完善的技能体系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受此影响,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作用与功能又得以重新的体现,因此,加强对政治思想教育内涵的理解,提高认知程度,是推进与维护政治思想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3 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发展的现状

3.1 教育体系陈旧,形式呆板,无法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

政治思想教育以基本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社会发展的形势进行有机的调整,以便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下,人们摆脱了传统的极端化政治思想教育的束缚,思想理念得到有效的解放,具有适应性与发展性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发展观正逐步形成、发展与完善.然而,纵观我国高等院校现有的政治思想教育体系,则大多延续着传统的模式,在形势与手段上单调、呆板,内容设置枯燥无趣,既无法提高学生对于政治思想教育的关注程度,也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的自觉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发展.

3.2 形式主义现象较为严重,无法获取理想的教育效果

政治思想教育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基本目的,是一种强调实效性的教育活动.但是,由于受外来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对于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在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大多凸显出随意性,应付心理普遍存在.同时,由于在教育体系的构建上缺乏必要的创新,教育理念较为陈旧,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只能游离于形式的表面而无法达成有效的深入,造成形式主义的现象趋于泛滥,致使现阶段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呈现出缺乏生机与动力的尴尬境况.因而,无法获取理想的教育效果.这对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体系的构建,以及自我全面健康的发展,将产生严重的阻碍性影响.

3.3 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未能建成,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惯性

政治思想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呈现出渗透式影响的系统过程.不仅要求学生要在课堂上自觉地接受政治思想的教育,同时,在其日常的生活活动中,也能够接受到政治思想教育的滋润与熏陶.因而,建立起课堂教育与课外影响的一体化教育模式,是政治思想教育活动得以持久性开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当前的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依旧以课堂教育为主,而课外的教育体系尚未完善,因此,学生难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接受到有效地政治思想教育,致使教育活动的开展出现断点,无法形成有效的惯性,使得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缺乏系统性与连续性.

3.4 高校学生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呈现出边缘化的尴尬境况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不仅引发了高校教学体系的改革,同时也促使社会竞争的形势日趋激烈.在此社会发展的态势下,高校学生普遍对其专业知识的学习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于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弱化,使得政治思想教育在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系中,呈现出边缘化的境况,成为“鸡肋式”的内容.这种将政治思想教育剥离于学生素质能力体系之外的发展态势,必将造成学生自我发展取向偏失、素质能力体系不够完善,甚至无法切实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严重后果.

4 政治思想教育对高校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过程的导向作用

4.1 引导高校学生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

在一定意义上讲,政治思想教育是促进社会个体人格完善发展的过程.相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面对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若要实现自我健康的全面发展,则必须实现自身人格的健全与完善,即必须要建立起切实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自我发展取向,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发展观.而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途径在于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教育,以便于有效地抵制外来不良因素的影响与侵蚀,从而达成精神领域的净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这对于高校学生未来的自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4.2 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正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便于为广大民众创设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理想状态,而和谐社会最为基本的特征在于凸显文明、彰显和谐,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优化阶段.和谐社会对于国民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而提升国民素质的关键环节在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以便于对国民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方式进行有机的整合与优化,使得每一名社会个体都能够有机地融入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当中,体验与享受和谐社会所带来的健康与幸福.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使之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思想道德体系,形成具有适应性的人格发展取向,进而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切实融入到社会环境,实现健康自我的发展.

4.3 促进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树立,是社会个体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择取正确的发展取向,制定高尚的人生发展目标,并能够持之以恒地加以努力与进取的重要动力.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感召以及和谐思想的引导下,注重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已成为高校学生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主流途径.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体系,主要是由健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以及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内容所组成,其中健康素质是基础,知识能力素质是其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支撑,而道德素质则占有导向地位,用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取向.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必须强化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引导与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提高其道德素质水平,进而对其自我健康的发展提供目标明确的引导与维护.

〔1〕贺德亮,樊如一,王成文.论和谐教育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和途径[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郭志红.和谐社会建设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任务[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3).

〔3〕姜宝贺.论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任务[J].中国科教创新导,2008(20).

〔4〕旷永青.高校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7(8).

〔5〕雷芸芸.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素质体系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