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升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2013-04-02黄巧思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教务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黄巧思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教务处,广东 东莞 523419)

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离不开一个优秀的教务管理团队.高校教务工作对于组织学生学习以及在校日常生活,安排学习课程,管理学生学籍以及学期课程安排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作良好的教务管理团队是一所高校继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甚至在评判高校水平中,教务管理工作的水平也是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处在一个面向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高校扩招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很多学校在发展中都面临着扩展办学环境的挑战,要想在这一系列挑战中站稳脚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提升教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后勤保证.要想提升教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最为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将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业务能力提上一个全新的台阶.面对教务工作中的诸多挑战,如何提升业务能力是教务工作如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观察以及对国内外管理经验的学习,我认为在新形势下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应该从以下的几个问题入手.

1 转变管理理念,学习最新的管理理论

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的专业不断增加,在学学生的数目增加,学生构成成分也逐渐复杂化.而这些变化在教务管理工作中的体现就是管理机构的分化与增加,所属学员与所在高校之间保持这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张力,学校既提供给学院自主发展的权利,但是也要在一些具体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学院一方的配合,在这种张力中,探索教务管理的新理念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题中之意.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作为主要社会文化机构的高校也在自己的管理模式中逐渐将一些有建设性意义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引入自己的管理模式之中,凭借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现代性管理理念,提升教务管理者的业务能力.

1.1 体现教务管理工作的有机统一

高校的教务工作是一种有组织性的生活方式,教务管理工作则是以校园为单位将教师、学生以及教务管理者通过学校的相关组织条令进行有效领导,达到一定的教务管理工作目标.在以往的教务工作当中,教务工作者往往以自己为中心,无论是课程的安排还是相关信息的传达都以自己的经验为出发点,不能有效结合学生的需求以及学院自己的发展状况.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就是要使教务管理工作者切实深入到各个学院之中,从学院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相关需求入手,进行教务工作的管理与安排.从学校的具体实践出发组织自己的教务管理工作.

1.2 在教务工作中保持一种多元的对话关系

我们现阶段推行的教务管理理念一般来说体现出的是一种“发出——接收”的管理模式.主要有教务管理部门发出一些具体的规章条令,各个学院只是负责传达以及执行,对于实行的效果以及意见缺少必要的反馈.在管理工作中只有教务部门在唱独角戏,其他学校的组织机构没有完全地纳入到教务管理工作之中.在管理工作中提倡多元对话,就是让教务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工作有机结合,在一些管理规则执行之后,教务工作人员要进行专业的“回访”工作,将执行中的意见进行汇总,对已经颁布的各种管理措施进行改良,提升规则的执行效果,管理者也在这种多元对话关系中,更加熟悉自己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这样就可以在今后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条件的借鉴,提升工作人员自己的工作能力.

2 提升教务管理者的自身素质

归根到底,教务管理工作都是服务于人同时也是最具有人性化的管理工作.在现行的教务管理工作中,在校学生以及教师对于教务管理工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隔阂,原因就在于教务管理者在自己的工作中没有将管理工作中的“人本性关怀”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当中.因此,要想提升管理者的业务水平,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管理素质,在工作中体现人本关怀.

2.1 要提升管理工作者的思想道德修养

对于这一点以往我们在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中主要就是强调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以及正确的政治思想倾向.这样的思想修养培养虽然保证了管理工作人员主要的政治方向的正确,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窄化了思想道德修养的涵盖水平.而且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方向性引导在具体工作中的功能发挥是有限的.

针对工作人员思想到得修养的提升我们还应该加入进服务意识培养,以及人性关怀培养.让管理人员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可以从服务对像的需要出发,切实将自己的服务落实到实处.让服务人员学会走进到学生中间去了解问题,不要将自己的管理思路限制在办公室的狭隘环境之中.现今我们的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服务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脱节,学生有问题需要教务部门协助时往往也不能得到有建设性的意见.因此,在进行管理人员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的工作中,首先要想工作人员灌输的就是这种深入基层的服务意识.

2.2 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

教务管理工作每天要处理的日常琐事非常的繁杂.因此就需要管理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感.每年临近毕业前夕,关于学生的学籍问题都会给毕业就业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因为在平时工作中出现的细小问题,很多学生的学籍信息出现问题,不仅给学生也给教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而这种情况的持续出现是需要教务管理人员进行深思的一个问题.

现阶段我们的教务管理工作对于在校学生相关信息的处理上都存在这样的一种思想:等毕业时再进行核对.这样的服务态度直接导致了教务工作在毕业季异常的繁忙,也正所谓是“忙中易出错”,在最后的核对中往往就会出现更多问题.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教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在平时就注意这种细节问题的处理,要不怕麻烦一学期为单位对学生的在校信息,包括考试成绩以及获奖、惩罚情况进行核对.对学生反应的问题事无巨细都要细心核对,特别是在重要文件的保管各方面,更要体现出管理者的责任感,要意识到自己管理的信息对于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3 管理工作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如今我们的高校教务管理都已经实现了信息化.这就要求管理工作者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可以熟练的运用相关的管理系统软件,将各种管理信息进行有效的登记、整合以及分析.

除此之外,想要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专家能手,管理工作人员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具备相对广泛的文化知识、在教育学以及心理学上也能掌握一定的分析技巧.对于管理理念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如果那些从事教学实际工作的教师要求对自己的所在领域知识做到“专”,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务管理工作者,对于各门知识的要求则是要尽量做到“博”.掌握这么广泛的知识面主要是因为在高校进行教务管理工作直接或者间接面对的都是对各个学科的教学计划进行组织、审定、管理和协调.要做好这些工作,就要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以及教学规律,不同专业要不同对待.

在进行教学质量监督的过程中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才能更好的为管理工作铺路.而且除了广博的多学科知识之外,还需要工作者具有必须的教育管理知识,比如要掌握一定的排课技巧,在文书书写上也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籍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教材选择以及考试安排上,都需要教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修养.所以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务管理人员,在知识积累方面也要有严格的要求.

3 培养教务管理的创新意识

创新概念如今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热点讨论话题.创新意识可以给我们的日常工作带来活力,同时也会提升工作效率适应不断变化中的社会状况.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引入创新的概念,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就是要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其次,就是在处理具体事物中要实现工作手段的创新.

3.1 教务管理制度与机制的创新

现在我们的高校教务管理体制中,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以往的管理体制.这种就有的体制面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高校管理环境已经不能发挥他的活力,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渐表现出了墨守成规、死板应变能力差、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表现出过于形式化的不实用性.这种不切实际老套的管理模式这种体制在新时期已经充满竞争压力的高等教育环境中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继续新的管理制度创新来提升制度内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新的管理体制制定,要体现创新之处,首先就要从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入手.从人的发展角度来制定管理策略.要使将要推行的管理制度不仅体现学生发展的要求,还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管理制度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实现个人工作能力上的提升.从这两个方面来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改善高校管理内外部条件实现营造创新环境,要实现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创新,就要在体制内部营造一种较为宽松的内部环境,使管理环境更加的开放,制定奖励条例鼓励工作人员的创新性尝试,激励工作人员的创新管理意识,使传统上被动的管理服务,通过员工创新能力的激发逐渐向自主型管理、服务型管理转变,实现具体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目前来看,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工作分工依靠的是岗位责任制的计划性思想,这种分工主要强调的是每个岗位上的员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能.但是,新时期、新环境下的高校教务管理体现出的是一种相互联系的工作互动性,因此这种传统分工造成的“各扫门前雪”的管理形式已经不能在已经变化的学校环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为了适应全面变化的教务管理环境,我们逐渐引入了一种“业务流程再造”观念进入管理工作中,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思想.这种全新的工作手段相对于老旧的服务手段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组织教学的环节,运用流程再造手段有效地整合了处在分离状态中的排选课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实践教学管理以及毕业管理等项目,另一方面,这种工作手段将目前服务管理中繁琐的人为性操作管理逐步转化成监督性管理,并且升级成制度性管理,逐步加强教务管理中对教育教学环节研究和布置,安排好教学绩效的测控前后的工作,通过这种转变将会有效地提高现有教务管理的地位和水平.通过将教务管理的机构创新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构建健康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用最少的管理成本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实现我国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们的高校教务工作建设需要面对着的是现代化教育的全新发展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教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有一种使命感和强烈的危机意识.面对新的教育挑战,要满怀信心做好应对的准备.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努力学习科学的具有现代化优势的先进管理理论知识,积累工作经验,加强自己的管理技术的训练.培养以及增强在管理服务方面的创新意识,学习掌握管理理论创新本领.将自己的管理工作与具体学校情况接轨,在具体的教务工作之中发现新的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才能解决在新形势下教务工作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和诸多问题.管理工作者要具有强烈的工作热情,充满开拓的动力,充分自己的能力与智慧,从实现自身价值出发,使高校的教务管理永葆生机和活力.

〔1〕史伟虹.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继续教育研究,2000(2).

〔2〕刘彦文.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0(2).

〔3〕张式娟.浅析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工作[J].职业教育研究,2004(9):15-16.

〔4〕张勇.新时期高校管理的创新[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3(4):127-128.

〔5〕余玉龙.试论高校教务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及其实现[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5(4).

〔6〕马延华.浅谈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必备的业务素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2).

〔7〕王淑娟.浅谈高校学院教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

〔8〕汪瑾,胡洁琳,胡卫东.浅析医学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J].继续医学教育,2005(12).

〔9〕孔海丽.浅谈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3).

猜你喜欢

教务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以培养方案为核心的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