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七工”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13-04-02盛丽艳
盛丽艳
(赤峰市儿童福利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五七工”是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工作,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未被劳动部门录用、没有企业正式职工身份、未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人员.“五七工”纳入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陆续有“五七工”享受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解决了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因此,规范“五七工”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保证档案完整、真实和安全,实现“五七工”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正常、有秩开展,更好地为参保人员和社会有关方面提供服务,对健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运行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1 “五七工”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主要特征
“五七工”养老保险业务档案,是指在办理“五七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业务中,直接形成的规范化、具有法律效力和保存利用价值的原始合同、工资表、调查核实材料、像片等不同形式的专业性文字材料和历史记录,是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经办业务的真实记载情况.是社会档案资源的必要组成部分,具有如下特征.
1.1 起步晚,涉及面广.按照我国养老保险的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五七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正处于探索推广阶段,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管理标准,技术规范尚未起步,缺乏政策制度支撑.近几年,各地区都相继因地制宜出台了办法,但“五七工”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根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8499亿,占人口比重达到13.7%.而“五七工”多数都在这1.8亿老人中,养老需求强烈又非常迫切,期望值较高“.五七工”养老保险档案是反映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凭证和宝贵资料.涉及符合参保人员的参保登记、认定、审核材料,保险费收缴,基金划拨,个人账户管理,待遇支付、基金管理等环节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对参保“五七工”权益的真实记录,是确定参保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已经纳入了各级党和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目标,由此产生的“五七工”养老保险档案资料数量必将越来越庞大,加之行业众多因此涉及面比较广泛.
1.2 政策性强,操作标准要求高“.五七工”纳入养老保险是多年来一批人的愿望和现实要求,占上访比重较大,长期困扰国家政策,已形成一个社会焦点问题.当然,也难以满足这部分人员的全部需要.加之,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经济发展不够平衡,目前实行的大多为党的政策,缺乏强制性与稳定性.如何按照“权利义务相对应,公平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起以人为本、制度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障体系,是一项重大课题.与之相适应的“五七工”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居民的养老问题,因此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
1.3 原始档案资料少,鉴别困难“.五七工”大多数为临时工、季节工、轮换工.由于历史的原因,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国有和集体企业经历了关停并转、破产、改制等一系列企业制度改革;工人经历了下岗、失业,身份置换、到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加之原来企业档案保管不善、整理和收集不及时,工人下岗后档案转接无序,甚至被丢弃.形成了现在“五七工”参保时原始资料不齐,信息未及时归档,甚至无档等现象.五七工参保提供的原始材料本来就少,多数采用调查核实、证明等材料,对历史工作情况鉴别产生了诸多困难.
2 “五七工”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五七工”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是部分业务领导干部档案管理主观认识不到位,对“五七工”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了解不够,认为“五七工”的档案管理是事务性工作,只要便于查找就行了.忽视了“五七工”档案管理是养老保险的业务管理的重要方面,是“五七工”年老、疾病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资帮助的主要依据,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个别单位和个人存在着临时观念.认为“五七工”年龄大,参保时间短,是国家对年龄大人员的一种照顾,混淆于一般福利待遇.
2.2 管理力量薄弱,业务水平不高.缺少严格管理机制,代管现象较为普遍,从事“五七工”档案管理的一些经办人员不固定,人员流动性大,经常出现人事变动.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有关要求,档案的保管、收集、整理、建档和利用等业务知识不了解,基本功不扎实,收集整理意识淡薄.具体负责“五七工”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得过且过,更缺乏责任感,缺少严格的交接手续,工作不够细致.致使“五七工”档案不全面、不完整、不准确.
2.3 管理手段落后,档案硬件环境设施不齐全.由于经办条件的限制,一些单位在业务经费和硬件设施投入上不足,没有专门的“五七工”养老保险人员档案室,甚至是临时库房,条件简陋,各项防护设备不配套,随意存放,查找困难.有些材料存放在个人手中,没有实行集中统一微机化管理,缺乏专业人才和相应的软件,沿用手工操作方法.管理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如不及时转变,“五七工”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事业的各项工作将无法顺利开展.
3 完善“五七工”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把好人员选配关口,选择政治思想过硬,作风正派,有责任感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人员政治和业务培训,通过集中短期进学、以会代训、参观见学和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档案管理视野和档案法制观念,熟悉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档案质量和工作效率.关心他们工作、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择优录用,竞聘上岗,把真正优秀的档案专业人员选拔到档案管理岗位上来.
3.2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水平.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产生的档案资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以及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等都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定期检查监督,公告检查结果,促进不合格单位与个人及时整改,以推进“五七工”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为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提供有利资源.教育档案管理人员树立为社会服务,为参保人员观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坚持据实立档,以实用档.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其充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们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3 完善档案功能,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目前很多旗县采用原始手工操作方式,编辑、检索费时费力,统计数据困难,掌握不准确.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广利用网络传媒、数据库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信息系统新成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同时要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通过信息系统的业务档案管理,依靠科技力量提升工作标准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五七工”养老保险业务提供档案信息查询服务,在提高老年人群社会福利待遇,解决养老、医疗等方面发挥作用,并接受其监督.
“五七工”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只有依法加强和规范档案管理,才能不断提高经办能力和管理水平,以推动养老保险事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社会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姜炳槐.社保档案:记录一生,管理一生.中国社会保障,2007(08).
〔2〕闫华,乌龟宏,张美莲.要重视和加强社保档案的管理.内蒙古电业,2007(94).
〔3〕赵颖超.浅谈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学之友.
〔4〕刘淑华.浅论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完善.兰台世界,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