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地域性下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南北差异
2013-04-02杨小庆张盼盼
杨小庆,张盼盼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1999年,吴良镛院士在《北京宪章》中就有所担忧的认为中国会出现“千城一面,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的局面,时至今日,中国园林景观趋同现象日益严重,归根结底是不了解中国的地域文化,不接底气,景观没有反映和体现一定地域空间的文化特殊性,《五杂俎》曾谈到“南人不信有无柱之屋,北人不信有无墙之楼”.但是中国古代造园却充分体现了景观地域性,本文希望通过深入探讨景观地域性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南北差异.
1 相关概念
1.1 景观的含义
“景观”在英文中为“landscape”,“景观”最早的含义更多具有视觉美学方面的意义,即与“风景”(scenery)同义或近义.目前文学艺术界以及绝大多数的园林风景学者所理解的景观也主要是这一层含义(俞孔坚,1987).欧盟在2000年指定的《欧盟景观条约》界定为“一个可以被人们感知的区域,其特征是自然及各要素之间或自然与人之间作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景观包含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自然、农业、乡村、城市、滨海等景观.
1.2 景观地域性
地域性是一切与空间位置相关的事物和学科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景观地域性是一定地域空间内文化景观的体现和反映,常常通过景观的多样性来表现出来的.景观地域性的形成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2.1 风俗特色,风俗的地域差异是划分文化区域的主要指标,也是构成地区直观和特色文化景观的重要因素.主要是景观所在地的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地方民俗.
1.2.2 文化特质,是指人类文化内涵的核心要素,或体现该文化特征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涵地方的文学艺术、建筑式样、传统观念.
1.2.3 自然特征,主要是景观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动植被类型.
因此,景观具有可识别性、独特性、稳定性和完整性的特性,是以上三种因素的综合反映.
2 于景观地域性下的我国南北传统园林的差异
我国园林的发展历程中,由于景观地域性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由风俗特色、文化特质、自然特征体现,形成的南北园林代表了中国园林风格发展的主流.陈从周先生写过一篇《园林分南北,景物各千秋》,说北方园林华丽,江南园林雅秀.北方高亢,南方婉约.北方少水,缺乏天然条件,皇家园林有富贵之气,而庸俗之处在所不免.
2.1 雄浑大气的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又称皇家园林,以帝王宫苑为代表.大多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从园林意境上看,北方皇家园林是一望无际的山山水水,感觉是没有特定的环境空问限定,强调的是宏大、壮阔,平面布局较为严整,建筑壮丽豪华,色彩鲜艳强烈,风格上显得雍容华贵.主要代表有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2.1.1 自然特征:(1)气候条件:北方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性气候,与南方相比,北方地区雨量与湖泊较少,不可能像江南既有广袤平原,又有纵横水道,所以水源和水量的限制是北方园林的制约因素.除皇家园林外,王亲贵族造园是所占的水面不大,有的只能是平地造旱园.
(2)动植被条件:北方园林中植被类型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受气候影响,观赏树种少,主要为松、柏、杨、柳、榆、槐等,它们具有比较宽薄的叶片,秋冬落叶,春夏长叶.各层植物冬枯夏荣,季相变化十分鲜明.
(3)地形地貌条件:北方(华北、东北)地区地势平坦,由于对山的崇拜,反映在堆山上,园山雄伟,以高、壮为美.山体面积较大,高度较高.如北海的琼华岛、御花园的堆秀山、恭王府花园的假山等等.北方不像江南那样盛产叠山的石材,叠石为假山的规模就比较小一些,北京园林叠山多为就地取材.
2.1.2 文化特征:(1)传统观念:北方园林以宫廷园林为代表.既然是朝廷修建的园林,那么,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诸方面都是倾国而为之.并且,宫廷园林必然讲究帝王气派,雄伟高大、金碧辉煌、主体突出、强调使用轴线布局.所有的宫廷园林都占地较广,平面布局严谨,壮阔粗旷,厚重沉稳,规模浩大.皇家园林在色彩上富丽,表现为敦实、厚重、封闭、富贵气.北方园林有四合院基调.四合院是北方普遍的民居形式,贵族的四合院都是带花园的.北京故宫的御花园,实际上是四合院花园的放大.
(2)建筑式样:前朝后寝,指园林的后园式布局,北方园林的建筑式样与南方园林不同.前朝后寝在传统园林中集中表现为园与宅关系上,园林居于宫殿、住宅的后部或侧位.轴线对称,是北方园林最明显的特点.园林的轴线与宫殿和住宅的轴线一致,成为宅区轴线的延伸.北方皇家苑囿由于所处自然环境既优美,又开阔,所以多数景点、建筑群均取外向布局或内、外向相结合的布局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广为借景,而且本身又具有良好的外观.少部分园中园,保持内部的布局的同时还要保持与外界外景的有机联系.北方园林则比较封闭,内、外空间的界线比较分明..防寒作为北方园林建筑最重要功能之一,建筑中集中体现了这一点.用厚墙、小窗或者盲窗来减少室内热量流失达到保持室内温度.此外,园林建筑采用坐北朝南,正面开门开窗,北面极少开窗.建筑屋顶都用了厚檐、吊顶,瓦用厚筒瓦,出檐很浅,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防寒.梁架较粗,为了防止冬天的积雪.
2.1.3 风俗特色:北方人朴朴实实,厚重刚强,所以反映在园林上面就是反映在建筑上缺少空透、灵动,整体质感厚重,风格高抗雄健,别具一格的刚健之美.
2.2 小巧玲珑的江南园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之美自古盛名,而江南的园林景观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艺术表达,享有“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的美誉.它所创造出的如画美景,使居者“不出城廓,而享山林之美”.江南园林是在山水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主观的意兴与心绪表达,重视掇山、叠石、理水等创作技巧突出山水之美,注重园林的文学趣味.江南园林多集中在苏州、无锡、扬州、南京等地.其特点主要是叠石理水.花木种类众多,布局有法.建筑风格淡雅、朴素.
2.2.1 自然特征:(1)气候条件:南方由于气候湿润,冬季寒冷时间短,全年气温高,反映在园林建筑上,则轻盈空透.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
(2)动植被条件:江南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气候潮湿,降水充沛,植被生长良好,品种繁多,自然景色优美.植物的观赏讲究造型和姿态、色彩、季相特征,植物以落叶为主,配合若干常绿树,再辅以藤萝、竹、芭蕉、草花等构成植物配置的基调,并能利用植物的季相构成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江南土壤造就了苏州园林植物品种繁多且多奇花珍木,由于江南园林独有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江南四季花开的美好景象.
(3)地形地貌条件:江南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水路交错纵横,东临东海,河流主要有长江、钱塘江、京杭大运河.相对于北方而言,江南地区的地形地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多平原和多水.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上呈南高北低之势,其北部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南部则分布有一些山地丘陵;另外除了降水丰富以外,江南地区还拥有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两者通过运河相互连通.江南地区河道棋布、湖泊众多,有中国著名的三大淡水湖,即湖南的洞庭湖、江西的鄱阳湖和江浙两省的太湖.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江南园林中的叠石山的风格协调统一于山水园的整体风格中,其布局及造型多为幽静、闲适、古雅、淡泊的山水隐居内容服务.
2.2.2 文化特质:(1)文学艺术:中国园林的美体现在意境美上,园林受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学、艺术的影响,在构思、取材、建筑布局上形成寓情于景的特点,把人的思想感情、精神通过景观表现出来.在注重享乐的同时也是文人雅士归隐逸世之地,反映在布局上,园林与住宅有较为明确的分布,通常分开设置.即使是合建,住宅与园林部分也相对独立.江南园林多是文人园林,“隐”的思想占主导地位,意在构筑自己理想的天地.
(2)建筑特色:江南园林建筑风格淡雅、朴素.江南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这种文人园风格,后来为衙署、寺庙、会馆、书院所附庭园,乃至皇家苑囿所取法.
(3)从平面布局看,江南园林由于多处市井,所以常取内向的形式,因为在市井内建园,周围均为他人住宅,不具备良好的视野和借景条件.从空间处理看,江南园林比较开敝、通透,内、外空间有较多的连通、渗透,层次变化也比较丰富.南方屋顶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气候又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
2.2.3 风俗特征:江南人重视外表,风格温和,具有柔美的性格,故而南方园林清雅平淡,多书卷气,但不免寒酸简陋,但南方花园长于小中见大,于有限的空间蕴涵无限的意境.移步换景、曲径通幽等词用来形容南方园林真是贴切之极.
2.3 轻盈开放的岭南园林
岭南泛指我国南方五岭以南的地区,岭南园林将精美灵巧和庄重华缛集于一身,园林以山石池塘衬托,更结合南国植物配置,并以自身建筑的简洁、轻盈布置其间,形成岭南庭园的畅朗、玲珑、典雅的独特风格.
2.3.1 自然特征:(1)气候条件:岭南全域气候特点是:温高湿重,雨量充沛,三冬无雪,四季常花.中国的岭南地区基本位于热带北部,属于热带园林的研究范畴.当地夏季炎热,通风纳凉成为建筑首先要满足的功能.岭南多雨,更胜于江南,雨量为当地的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降水量大,就有了“有石必有泉,因泉而生瀑,因瀑而生潭”,由于岭南降水量大,造成了岭南园林几乎所有的园林都在塑造崖瀑局、崖潭局、潭瀑局.岭南的风受亚洲季风区的大气环流影响,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北风为主.所以园林建筑南北向,利用风压原理降温的“长廊冷巷”或“高墙冷巷”就是基于对夏季风的需要.岭南气候潮湿,所以将水面距地面较高.
(2)地形地貌条件:岭南园林的特点岭南地区多丘陵、山地,农耕地少,再结合当地地理气候特点,岭南园林布局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连房广厦式,一种是前疏后密式.这两种布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前低后高,以迎合夏季从海面上吹来的海风.岭南地处高冲刷地区以泉、河、潭、瀑、海为主.独特的地理特征造成了特有的海岸文化.
(3)动植被条件:岭南地处亚热带,植物种类繁多,园内四季常青,繁花似锦,树木具有的良好遮阴效果.棕榈类植物的运用区别于其他园林.形成了多层次,热带景观的人工植物群落;大量运用茎花植物以及具板根植物;充分利用桑科榕属植物的造景景观;运用棕榈科、竹类、木质大藤本以及蕨类植物.岭南地区气候湿润多雨,因此栽种果树便成为岭南园林的特色之一,岭南园林常在有限的空间内配置各种热带、亚热带果树,使园林的游赏功能与物质生产相结合,内容更加充实果树栽植的品种较多,如龙眼、荔枝、枇杷、芒果、黄皮、杨桃、蒲挑、香蕉、芭蕉、橙、柑、番石榴、番木瓜、白梅、沙梨、白梨等.
2.3.2 文化特质:(1)建筑特征:从建筑上看,岭南园林的建筑以生活性为主.注重生活享受、实用、游乐为主,反映在布局上,园林与住宅融为一体,并以居住建筑作为园林的主体.清代以后,岭南地区经济发达,建筑装修十分考究,雕刻繁多.如清晖园碧溪草堂的透雕圆光花罩,余荫山房深柳堂的檀香木名人书画屏.有的建筑中还采用彩色玻璃,釉面砖以及瓶式栏杆,甚至还引用罗马式拱窗,中西结合的特点突出.
(2)文化特色:珠三角形成以广州为主的广府文化;韩江下游的三角洲形成了以汕头为主的潮汕文化;韩江上游的丘陵地区形成了以梅县为主的客家文化.此外,还包括雷州文化、海南文化、桂东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岭南园林文化有因自然而上升的文化,有因人工而积淀的文化,前者可归结为海岸文化和热带文化,后者可归结为远儒文化和世俗文化、享乐文化和商业文化、开放文化和兼容文化、贬谪文化和务实文化.
2.3.3 风俗特征:一是客家园林,由于地域的差别,客家文化没有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因而商业气息较弱,传统文明保留较多.二是粤语园林,由于粤语民系受到战争的侵扰较少,发展较为漫长和稳定,因而内部凝聚力较弱,同时也较为开放和好客,对外来文化也非常欢迎,乐于接受并融入当地文化.三是闽南园林,潮汕地区由于资源的缺乏造就人们团结好胜、精益求精的精神.潮汕人民不断的吸收外来文化,糅合成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潮阳西园就是一个例子.
3 结语
中国园林在体现各地传统文化的同时将各地的地域性景观特色也反应其中,在中国园林发展过程中,南北园林风格互相交流渗透,形成了风格迥异且各具特色的地域景观,从景观地域性角度分析中国南北园林的差异,可以看出景观地域性在反映古典园林的精髓与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设计只有与景观地域性相结合才能产生持续长久的生命力,景观地域性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特征、风俗特征上更加体现在地域性文化的不同,这种差异将打破目前景观设计中设计趋同与盲目模仿的现象,基于景观地域性下的南北古典园林的差异的深入剖析,为未来景观设计中设计出更加恰如其分的地域性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1〕赵新良.建筑文化与地域特色.中国城市出版社.
〔2〕尹家琦.试比较宋代南北方的造园艺术[J].安徽建筑.
〔3〕杨大禹.南北园林不同风格的文化透视.南方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