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诗意的交融
——华兹华斯的《序曲》对几何学的推崇
2013-04-02梁建华
梁建华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原广东省外语师范学院) 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640)
数学与诗意的交融
——华兹华斯的《序曲》对几何学的推崇
梁建华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原广东省外语师范学院) 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640)
评论家们一直以来把注意力集中在华兹华斯的诗歌对科学和理性的质疑上,然而华兹华斯的自传性长诗《序曲》里有好几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源自古希腊的几何学产生的浓烈兴趣,这种兴趣可以说达到了极致的推崇.诗人从数学尤其是几何学抽象的理性世界领悟到一种与想象力同源的,超越时空的诗意境界.这种境界既体现了柏拉图哲学的"理式"世界,又是华兹华斯后期宗教思想的折射.
几何学;恒常;“理式”
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一贯被认为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逆反.浪漫主义诗人以各种方式对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科学”和“现代文明”发出质疑甚至抨击.有的把目光投向远古的神话寓言;有的隐居乡村田园,从大自然中汲取诗意灵感,从劳动人民朴实的语言中提炼诗的精华;有的从梦境和幻觉中体验另一个世界的美;有的则在神秘东方的历史与文明里追寻失落的理想.被视为浪漫主义旗手的诗人华兹华斯也在他的诗歌里表达了对“理性”和“现代文明”的质疑.《推倒的桌子》(“The Tables Turned”)和《致我的妹妹》(”To My Sister”)这两首诗道出了生活的真谛: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红雀、画眉鸟和树林给我们的道德和智慧的启迪远远胜于空洞乏味的书本说教.然而细读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序曲》(The Prelude)我们会发现诗人对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并非如评论家们所说的一味地摈弃和全盘否定.这首“把诗歌与哲学结合了起来”[1]125的诗作好几处提到了数学,尤其是几何学.诗人在谈论数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以及给他本人的裨益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一
《序曲》的第五卷主题为“书籍”,在这一卷里诗人悲叹书籍虽为人类伟大的创造却终将消逝.在这一卷里诗人描述了他的一个梦境:一个夏日的中午,诗人在梦境中看到一个骑着独峰骆驼的阿拉伯人腋下挟着一块石头,另一只手托着一枚贝壳.正当诗人满怀疑惑时,阿拉伯人告诉他那块石头是“欧几里德的原理”,贝壳“则具有更高的价值.”[2]104诗人在梦里清醒地意识到石头和贝壳代表着两种书籍,因此当阿拉伯人欲找一个地方把石头和贝壳掩埋时他紧跟随后,无奈被他抛在身后,快要赶上阿拉伯人时诗人突然从梦中惊醒.
诗人在他的梦境里用阿拉伯人这个形象代表数学和几何学.阿拉伯人腋下挟着的那块石头是“欧几里德的原理”,它象征着几何学,此处可见诗人对几何学的推崇.华兹华斯除了在古希腊和罗马著作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功底以外对代数、几何和牛顿物理学这些学科也掌握得很好.当华兹华斯在剑桥圣约翰学院读书的时候,他的数学程度已经比他的同学高出了一个级别,并因此被授予了奖学金.对于华兹华斯来说数学是人生的指引和导航,如在梦中阿拉伯人是他的向导一样,“用无误的手段”带他“穿过茫茫荒原”.[2]104在描写阿拉伯人和牛顿时诗人都赋予了他们一种作为领航人和开拓者的形象.《序曲》里阿拉伯人手里拿着的石头和贝壳分别代表数学与诗歌两种书籍,而数学与诗歌又代表了科学与艺术,两者构成了人类珍贵的文明遗产.以几何学为代表的数学在《序曲》里与想象力是同源的,两者都能赐予我们某种视觉和洞察力.想象力的作用在于能使我们看到世间千差万别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你不被这些表面的学问所迷惑,∕早已洞见万物一体;…”[2]39正如诗人凭借着想象力看到了自然万物都是一种神圣心灵的表达一样,几何学以其内在的逻辑和法则把事物的共性抽象出来,从事物的“异”中抽取出“同”来,它以“最纯的理性契约∕使人与人产生关联…”[2]104-105几何学的视觉使诗人领悟到了一种宇宙的普遍性,从此在悟出彼在,从有限悟出无限:
我思考着那些抽象的概念与自然法则的关联;从星球到星球,
从星座到星座,从天体到无限的天体.[2]134
二
几何学在《序曲》里是连接理想世界和感官世界的桥梁.柏拉图的“理式”,即那个超验的、恒常的世界是知识的最高境界.诗歌里有两处对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致敬.一处是谈到柏拉图的思想对柯勒律治的的影响时;另一处是诗人把自己与一位名叫博布伊的法国军人关于社会、政治和人性的交谈和戴恩与柏拉图的长谈相提并论.先来看看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关于知识的几个层次所用的分界线(Divided Line)比喻.这四个层次与它们分别对应的思维模式可以通过以下的表格来说明:[3]52
事物 思考模式
[善] 善[理式] 知识
可被理解的世界 与数学相关的事物等 思考 知识
[太阳] 实物 信念
有形的世界 事物的形象 想象 观念
从以上的图标可以看出数学是最接近理式的,它是有形世界到可被理解的世界的过渡.对于柏拉图来说,事物的形象及其对应的想象属于知识最低的阶段,从这一阶段所获得的知识是表象的、不可靠的,它是摹本的摹本.然而对于华兹华斯来说,自然万物在诗人心灵里投下的意象、透过诗人的想象呈现出来的自然比起未经心灵的体验的、粗糙的自然价值更高.它与数学知识一样是向理式和善的接近.在柏拉图关于知识境界的划分里,位于最高层次的“善”已经彻底脱离了感性事物,而对“善”的把握则在纯粹、抽象的概念上进行的.这与数学的思维方式十分接近,不同的是数学从实在的事物中提炼出它们所象征的事物,因此数学把有形的世界与抽象的世界连接在一起.而几何学则以概念和逻辑为基础逐步推导出另一个概念与逻辑,在求证过程中所依赖的假设是无需具体的事物来证明其正确性的,凭借着严密的逻辑和抽象的概念作为基础最终得出的结论具有确定性和普遍性.
这种确定性和普遍性正是经历了法国革命的幻灭和受葛德汶(Godwin)理论的误导后的诗人心灵所渴求的,因此诗人被几何学的逻辑的和玄思吸引了,在那里找到了精神的支点:
我不能容忍如此怠惰(在我那
生命的春天,我太爱艰深的思考
与真理—思考的酬劳),而是转向
抽象的科学,在那里寻找思考力的
用场,让它在一个不受时间
与空间干扰的世界里登基为王;[2]301
年青的华兹华斯曾经寄望法国革命能给人民带来民主、平等和幸福.但后来革命走向极端,原本正义民主的革命已变质为专政的统治和帝国的侵略.诗人在失望中转向了主张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家葛德汶提出的崇尚理性的观点.葛德汶认为人性是可以完善的,因此法律等强制性手段是多余的.诗人后来也对这种观点幻灭了.正当他的思想渴望找到能够支撑起某种信念的依托时,几何学所展示的明晰的概念、图形和逻辑让诗人在纷乱无序的世俗生活中找到了条理、秩序和永恒的经纬.诗人认为自己的心灵“被各种形象困扰、自我纠缠不清”,而几何学中“那些抽象的∕概念具有巨大的魅力,尤其∕那些条理明畅的组合,如此/优美地筑起,给我许多欢乐.”[2]136
三
诗人对几何学抽象的理性和法则的推崇同时是带有宗教色彩的.值得注意的是,《序曲》刚出版的时候激怒了基督教读者,原因是作品里对自然的描写洋溢着那种对于他们来说独属于造物者的那种虔诚和热爱.与几何学象征的超越时空的永恒秩序类似,诗人看到的不是那个呈现给肉眼的、直观的自然世界,而是一个无法用感官捕捉的、纯属心灵的世界.在凝视着自然景物时,只有当那个眼前的、物质的世界淡去的时候,一个精神的、永恒的世界才会呈现于诗人心灵的眼睛.华兹华斯认为,“自然不是一件物体,而是一种存在和力量.”[4]只有超越了肉体和感官心灵才能发现这种存在和力量:
…而只有当肉体的耳朵被一段
最平凡的引子迷住,忘掉她的
功能,安然睡去,我们才能
听见这歌声,才听得最最清晰.[2]46
肉体的死亡才能换来的灵魂的苏醒和真理的发现.对于诗人来说真理的洞见是感官消失后精神的凸显,而感官在诗歌里主要体现在视觉上.在诗人看来对沉溺于视觉的享受就是任由“心灵的天资昏昏睡去”,因此诗人意识到只有在大自然的引导下摆脱视觉的专制,“唤起其他感官与它∕抗衡,也让它们相互制约,∕并使所有的感官及其所熟悉的∕客体一同从属于自由的心灵∕和她那创造的伟力.”[2]316正如有评论家指出的,与其他拥有同等地位和造诣的诗人相比,华兹华斯的诗歌如此明显地缺乏一种感官的元素以致于诗人似乎已经完全把它摈弃了.[5]552
几何学除了让诗人领略到永恒的心灵世界以外还让他感受到对壮观而神圣的自然的“崇敬与惊叹”.[2]134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流露出一种近似于对上帝的信仰和虔诚.从几何学中感受到的“安谧”与“幽邃”在诗人看来是一种“恒久与普在的支配力量”,它来自于诗人“最高的信仰”.这种信仰与其说出于对上帝的信奉,还不如说是对从宇宙万物中抽取出来的“原始之型”的景仰和膜拜.几何学的形而上代表了一种超越了所有的生命、时间与空间、尘世的变化以及个人的情感欲念的存在和真理.历经了法国大革命和葛德汶主义带来的幻灭以后诗人在回顾自己的心灵成长历程时感悟到几何学知识所具有的力量“即是上帝,独享上帝的名称”.它给予诗人精神的慰藉、“超然的平静与空旷”.[2]135在《序曲》的第六卷里,船长在一次海难中与几个同伴被巨浪抛到荒无人烟的岸上,在饥寒交迫,极度沮丧和痛苦的情况下是一本几何学论文让他从痛苦和绝望得到解脱:
他曾自学几何学原理,此时
用一根长长的木杖,将解题的图形
画在平沙上,以此来解消逆境的
痛苦,几乎忘记了悲伤.[2]135
诗人当时的情况恰如这位船长的境遇,困扰的心灵从几何学的智性中汲取了解脱和慰藉.
由此可见,《序曲》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热爱知识,对理性并非一味排斥的华兹华斯.对几何学的推崇并没有使诗人以缺乏激情的眼光来审视自然.相反,几何学让诗人体验到普遍的,恒常的理性境界.这是一个感官淡去,纯属心灵的诗意境界,是心灵的安谧和慰藉.
〔1〕Purkis,John.A Preface to W ordsworth [M].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2〕华兹华斯.序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Stumpf,S.E.&Fieser,James.A History to Philosophy: Socrates to Sartre and Beyond [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6.
〔4〕张跃军.哈特曼解读华兹华斯对于自然的表现[J].当代外国文学,2009,(4).
〔5〕 --- .W ordsworth’s Autobiographical Poem [J]. Gentleman’s Magazine XXXIV(1850):459-68.
O18;I22
A
1673-260X(2013)11-0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