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对成都市乡镇幼儿教师教操方法的建议
2013-04-02方学虹
方学虹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幼儿园教师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对成都市乡镇幼儿教师教操方法的建议
方学虹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教法,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动作,掌握动作,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成都市周边部分乡镇幼儿园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幼儿教师在教会幼儿学操的方法上存在较大问题,对此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以更加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成都市;乡镇幼儿教师;教操方法
1 成都市乡镇幼儿教师教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各年龄段幼儿操的定位不清楚
一般情况下,小班的定位是引导参与,健康快乐;中班是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和行为习惯,发展动作;大班是巩固动作、提升动作,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和身体的协调性.由于大部分教师定位不清楚,导致教操时,都是一个教法,不分年龄、不分动作的难易,都是一味的强制强压,管你孩子是否喜欢,你都必须跟着做,甚至有的还要求孩子动作一一要到位,模仿得丝毫不差,很容易抹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4].不熟悉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对小班孩子做操的定位不清楚,强制强压.这样的教法,孩子不仅学不会动作,还可能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心理,由此导致很多孩子厌倦做操.
1.2 对各年龄段幼儿操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不够明确
由于对各年龄段幼儿操的定位不清楚,也就导致对各年龄段幼儿操的特点及相关要求不清楚.如小班的体操动作应简单、易学,富有趣味性和模仿性.音乐最好选择有歌词的儿歌音乐,边听边做,上口又好记;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要求幼儿能随音乐节奏较准确地做徒手操或轻器械操,动作规范有力,舒展大方.如:上肢动作要求抬头挺胸,手臂伸直,腹背运动腰一定要弯下去等等.音乐可选择欢快、动听,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大班幼儿运动能力强,协调性较好,能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动作,因此要求能随音乐节奏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规范有力、到位,姿态优美,整齐统一,整体效果好.而在观察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教操时是不能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提出具体要求的,而是自我为中心,用成人的视角去看待孩子,而没有以儿童的视角去透视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动作是否到位?是否规范?一概不过问.看似幼儿都在动,都在学,结果呢?幼儿动作懒散、零乱、脱节、姿态及其不规范.这样长久下去,孩子不仅得不到正确的培养和锻炼,还有可能导致行为习惯极差,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1.3 部分教师在教操时脱离幼儿实际,教学方法单一
有的教师,在传教幼儿操时对幼儿的关注不够,了解不够,教法单一,用牵制强硬的手段让幼儿被动学习,较为严重地抑制了幼儿创造力与个性的发挥[1].在观察中,我们发现95%的教师在教幼儿做操时,无论大班、中班还是小班,几乎教法都同出一则,哪就是老师教一个动作,幼儿被动学一个,“这样”……“这样”……“再这样”,用非常牵制强硬的手段让孩子被动学习.这种模式的教法严重限制了幼儿想象能力的培养,使处于长智力、开视野阶段的孩子们错失了接受“真正艺术启蒙”的最佳时期,是为完成动作而完成动作.而不是根据幼儿实际,让幼儿在学中求乐,乐中求学,因此表现出教法死板、单一、强硬,幼儿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4].幼儿是否学会?学的怎样?教师的教法是否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是否能接受等全然不知.在学习过程中,对幼儿出现的不正确动作或难度相对较大的动作也不能及时地进行纠正、辅导,特别是对部分调皮幼儿做操不专心的情况不能及时地进行引导,在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方面非常欠缺[2].
1.4 部分教师的语言,动作过于成人化,不利于幼儿的理解和吸收
在实际观察中发现,80%的教师语言和动作都过于成人化,什么“你做不来啊?”“太笨了”“手跑到哪去了嘛”“跳不起来了说”“笨得要死”“学不会今天就不要回家”“手打直嘛”“手弯起干啥?”“弓步都做不来?”“两臂斜上举”“两臂屈肘在胸前”“吸腿跳”等等,这类成人化的语言和动作比比皆是,更有胜者在教动作时,全是“这样”……“这样”……“再这样”,一句规范的教师用语都没有,更不说启发和童趣化教学了,让幼儿学习十分茫然,不知所措,由此导致幼儿理解动作十分困难,因此也就无法让幼儿很好的掌握动作[5].
1.5 有少数教师比较懒散,动作松懈、不规范,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好唬弄,所以在教操时,随意性较强,懒散,动作松懈、不规范,不到位.如在做跳跃运动时,教师只将脚尖微微垫起,让脚后跟跟随节奏做“离地——放下”的动作,不跳起来[4];再如前屈体动作,老师上体只是微微的弯一下,根本不下去,姿势极端不规范;还有侧上举动作,看不出到底是上举还是则上举,随意性非常强,更有胜者,还把做成了则平举,这样长久下去,幼儿不仅不能达到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目的,还有损身体的正常发育.
2 对乡镇幼儿教师教操方法的改进建议
教师教操方法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身心成长的需要,在教操中可以运用新颖、多变、强烈的刺激吸引他们,同时也应该向他们解释进行早操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并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使他们能主动地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参与学操活动.具体来讲,需注意以下几点:
2.1 教师在教操时对不同年龄段孩子做操的定位一定要明确
教操时,定位非常关键,对不同年龄班,教什么操?怎么教?老师一定要清楚,只有定位明确,要求才会清楚.要求清楚了,目标就清楚了,目标清楚了,老师才不至于教操时,不分大小,不分难度,不分班次,一个教法,一个标准,强制强压;教师才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教法,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动作,掌握动作,让孩子积极的参与进来,引起孩子学习兴趣.具体讲,小班的定位应该是引导参与,健康快乐,要求动作简单、易学,富有趣味性和模仿性;中班是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和行为习惯,发展动作,要求动作规范有力,舒展大方;大班是巩固动作、提升动作,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和身体的协调性,要求动作规范有力、到位,姿态优美,整齐统一,整体效果好.比如:教小班孩子做操,教师重点是引导孩子参与,让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边玩边做,只要孩子快乐、高兴就行,至于动作好与坏,不要过多的去强求.对于教中大班孩子做操,就应该有一定要求,无能是对动作还是对身体姿态的培养,要求都必须明确,让孩子在教师的组织下,轻松、快乐的学习动作,掌握动作,真正做到乐中求学,学中求乐.
2.2 教师在教操的时候,要充分体现和掌握启发式教学
幼儿天真就喜欢好动,好问,教师需充分抓住孩子这一特点,运用于教学中.如:教中大班孩子做操,教师可以先将操节完整示范一遍,以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分节做动作,让孩子观察,“这个动作像什么?”“看老师怎么做的?”,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孩子,根据孩子的回答,教师顺势教会动作,强化动作,待第一个动作掌握后,教师又做第二个动作,让孩子观察,提问、启发、学习,以此类推,这样不仅可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又可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印象,从而较快的掌握其动作,同时孩子又乐于学习.
2.3 以游戏的方式教会幼儿做操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活动,也是最简便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操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的方式,有意识的将操节动作贯穿在游戏中,编排在游戏中.这样,幼儿不仅做了游戏,感受到了快乐,同时又很快的学会了动作,一举两得.如:教小班孩子做模仿操“我们都爱小青蛙”,老师可以带领着孩子们一起跑,跑到一个点上说:“我们来学青蛙划划水,1、2、3、4……1、2、3、4”,带着孩子们一起做,看孩子们基本掌握后又带着孩子们跑到另一个点上说“再学青蛙唱歌又跳舞,1、2、3、4……1、2、3、4”,就这样带着孩子们反复的变更方向和位子,学习动作,孩子们既高兴又快乐,又容易理解和掌握动作.在教中大班徒手操时,可以以“谁最棒”的接力游戏完成,幼儿从起点出发,绕过一定的障碍,跑到指定地点,做一个上肢运动,(动作可随时变更)然后跑回来,击下一个幼儿的手掌,以此类推.这样幼儿兴趣又高,学动作又快,很快就教会孩子做操.
2.4 教师在教操时要善于观察幼儿,注重个体差异
幼儿的个体差异较大,不是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幼儿都能准确的掌握,所以老师在教操时,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把握幼儿.对那些动作迟缓,反应慢的孩子,一定要注意个别辅导和纠正;对那些不能自己完成动作的幼儿,不要强人所难,急于求成,要慢慢的来,循序渐进,只要幼儿参与和快乐就行[3].还有,在教操的时候,老师应有意识的保持童心,与幼儿沟通的时候应该以参与的方式,忌讳用说教的方式,语言更贴进幼儿的表达方式,且多重复,增强幼儿注意力,老师多用手势少用语言.幼儿更能从形象的动作中进行模仿,能让幼儿熟练的掌握[7].
2.5 教师动作应该大方、准确、标准、活泼、优美
众所周知,幼儿的模仿性极强,教师是除家长外孩子接触最多的人,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无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教师都应该以规范的动作出现在孩子面前,教师着,为人师表也,让幼儿在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打下良好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再有,教师规范的动作,有益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姿态,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有助于对孩子美感的培养和熏陶,陶冶孩子情操,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1〕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顾荣芳.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M].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2.
〔3〕王英光.谈谈幼儿早操的创编[J].学前教育研究,2002(6).
〔4〕范莉.幼儿园早操的编排[Z].www.fzys.net.
〔5〕孙纪贤.幼儿园体育教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6〕柳斌.教师素质培养手册[M].九州图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7〕潘浩翰.幼儿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1999(10).
G619.21
A
1673-260X(2013)09-0180-02幼儿操是一种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以锻炼和发展幼儿身体机能,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和行为习惯为主要目的,以培养幼儿对音乐与节奏感受为辅的一种多功能操.可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快乐,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全面锻炼与发展,具有较好的锻炼价值.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教会孩子做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教师不仅仅要只会编操、带操,最主要的是要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结合幼儿实际,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教法,教会幼儿做操,让孩子乐意、愉快的参与到做操的活动中来.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好这项技能.那么目前乡镇幼儿园教师在教操方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教孩子做操才符合幼儿动作能力的发展以及年龄特点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