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非计算机专业VB教学质量之我见
2013-04-02陈春燕翟菊叶
陈春燕,翟菊叶
(蚌埠医学院计算机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00)
提高非计算机专业VB教学质量之我见
陈春燕,翟菊叶
(蚌埠医学院计算机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00)
如何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VB教学质量,以及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出发点,采用实例演示和案例驱动等多种教学法刺激学生学习欲望.通过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巩固理论课的学习并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VB;教学质量;案例驱动;实例演示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以下简称VB)是一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VB的目的是普及计算机基础教育,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掌握简单的程序设计方法,从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和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非计算机专业VB教学现状
目前蚌埠医学院的VB教学,开课前根据大纲制定了教学进度,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进度表来授课,由于学时紧张,教师没有办法在某些内容上进行扩展,否则完不成教学任务.上课就是在“赶课”,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第一次接触这种可视化的编程语言,还是很有好奇心的.在上过几次课后,就发现课堂上老师授课内容太多,好奇心已经被繁多的概念所淹没.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步推进,学生越感觉到内容太多无法消化,从而畏难情绪高涨,茫然不知所措,兴趣也逐渐消失.
2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健问题
2.1 上好第一堂课,刺激学生学习欲望
为了给学生深刻的第一印象,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第一堂课的作用不容忽视.第一堂课先不要着急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应该重点介绍VB强大的功能以及用途[1].给学生展示一些用VB做的软件,比如扫雷游戏、汉诺塔等一些学生熟悉的小游戏,另外也可以给学生演示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案例,学生都非常惊叹.为了消除学生对程序设计的恐惧心理,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程序,如来回飘动的蝴蝶、模拟抽奖器、图片浏览器等,这些程序也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做好,使学生产生急于上机试一试的渴望,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
2.2 实例演示教学为主
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注重语法,老师一味的强调语句、变量的用法,即使满堂灌也会感觉内容多、课时不够,学生会感觉到学习枯燥,就算课堂上明白,但是实际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在授课时先给学生看过演示实例后,学生对程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渴望进一步学习,教师再分析程序的思路、结构,让学生从实例中透彻理解什么是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的主要步骤.VB中所涉及的概念、名词、以及控件的属性较多,在实例中用到什么哪个属性给学生讲解哪个属性,学生记忆会比较深刻,也更容易理解.另外VB中事件较多,学生写代码不知道该写哪个控件的什么事件代码,通过实例给学生分析,学生在实例中逐渐的理解VB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
例如先演示一个课本上的“移动的文本”的实例,改变程序中的相关代码让文本的移动速度变慢,通过设置计时器控件的Enable属性来控制文本的移动和暂停,此时学生会明白Enable属性的作用.其次要想设置文本不停的移动,必须编写计时器控件的Timer事件,这时给学生说明,Timer事件是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就会触发,这时就会引出Timer事件的触发条件.通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学生会很轻松的掌握计时器控件的使用.
2.3 案例驱动教学法
再看完实例演示后,学生普遍对程序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渴望进一步学习.紧接着教师分析程序的思路结构[2],让学生从实例中透彻理解到底什么是程序设计.这是可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也参与进来编程,给学生的案例可以由易到难设置.
案例教学法[3]是一种运用对实证的描述引入情景,引起分析、演绎、推断、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使用案例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把他们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学生能够形象的掌握抽象的概念原理.
案例的选取首先要精,选编案例虽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要紧扣教学重点、难点、基本理论和常用算法进行选择和编写,通过案例的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的知识,并且要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要想在窗体上输出三角形的“*”号这一题,先让学生输出一个“*”号,所有学生都能完成,用一条print语句就可以了.然后再向学生提问如果要想输出10个“*”号怎么办,这时学生会很容易的想到用for循环,然后运行程序发现虽然输出了10个“*”号,但是没有输出在一行,而是分布在10行,如果想输出在一行怎么实现呢,那就很容易的想到每次不要换行,在print语句后加分号.进而再提出一个问题,想要输出5行怎么办,学生有了刚才的经验,很容易能够想到在外面再加一层for循环,运行一看结果,所有“*”号在一行上,那么也就需要输出一行后能换行,自然想到在内层for循环后加一条print语句来换行.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循环变量的设置控制每一行“*”的个数,以及在第一重循环中用空格函数来控制输出图形的形状.通过这样的方式从一条语句开始扩充,逐渐的增加难度,让学生把程序扩充,可以让学生觉得写代码也不是多么深奥的事情,每一条语句的含义作用学生也能够很好的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在设置案例时也可以选择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案例,如“蝴蝶飞舞”,“倒计时”等这样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案例,通过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2.4 注重实验环节
程序设计类的课程,上机实验是学生提高程序设计能力的关健,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因此上机实验一定要妥善安排,需注意以下问题.
2.4.1 上机时间与理论教学时间不宜间隔太长[4]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学生课后不会复习授课内容,到了机房上实验课时,做到具体的题目才会打开课本看书,如果理论课与实验课间隔时间太长,学生对理论课所讲授的知识就会感到太生疏,因此理论课与实验课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以一到两天为宜.
2.4.2 实验内容设计要合理
实验内容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把理论课上学习的知识加以巩固.因此实验内容设计必须紧扣理论课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能够感觉到通过上机实验确实有了提高.并且在设置题目时,不能出现理论教学没有讲授的知识点,这样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会丧失学习兴趣,也会增加老师的辅导难度.
实验题目的数量要适宜,并且要注重难易结合.内容太少,太简单学生没一会儿工夫就做完练习,觉得无事可干.题目如果太难,大多数学生做不出来,学生会有畏难情绪,从而放弃学习.
2.5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初次接触VB语言,很多学生也会感到好奇,随着课程的深入,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因此采用一些趣味的程序,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用贴近生活的语言和案例通过类比等手段向学生讲解[5].比如讲解冒泡排序时,教师可以让几名学生做一个按身高排序的游戏,这样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愿意学,掌握的也较快,让学生逐步认识到通过编程可以实现这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实际应用,从而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热情和兴趣.对一些重要的内容,如数组中选择排序、冒泡排序以及数据元素的插入和删除,对抽象的原理和方法学生理解较吃力.制作了专门的FLASH交互动画,通过实例演示执行过程,使枯燥的程序变得生动起来,帮助学生理解.
3 结束语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VB程序设计积极性不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从学生感兴趣的一些案例入手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有效的调节了课堂学习气氛,学习氛围轻松,教学效果更好.合理的实验内容设计使学生更愿意尝试去写程序,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1〕何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VB教学探讨与实践[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32(12):54-55.
〔2〕陈素琴.注重VB教学方法提高程序设计能力[J].福建电脑,2010(2):212-213.
〔3〕倪红梅,吴雅娟,衣治安.基于CDIO理念下的案例教学在VB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106-108.
〔4〕冯建国,李桂花.提高非计算机专业本科VB教学质量的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4):137-138.
〔5〕周长英.非计算机专业VB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1(15):130-131.
G642
A
1673-260X(2013)09-0171-02
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0SQRL126);蚌埠医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YXM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