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对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2013-04-02陈长青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情感

陈长青

(临沂职业学院,山东 临沂 276017)

情感过滤假设理论是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理论中的一个部分,语言监控模式理论是克拉申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这一理论所提供的模式,是建立在输入假设、习得假设、学习假设、监控假设、自然顺序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的基础之上.整个模式都以输入假设为中心,强调在语言学习中,给予者输入的话语既不能太过艰难也不宜太过容易,而应该是“可理解性的输入”(Comprehensi bleInput),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语言材料的难度,最终是可以理解的,其难度应该稍高于学习者目前的实际的语言知识和能力水平.如果用公式来表示,则学习第二语言者的现有水平设为i,学习后的进一步的水平则为i+1,这样,两个水平i和i+1之间有所差距,这个差距是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所在.当学习有进步,实际上就是他们的语言水平从i向i+1提高①.而在诸多的输入假设中,一个需要考虑的就是情感如何,学习者是否能使学习内容在脑海中留下印象,与自己的情感过滤强弱有关,学习印象的有无、大小、深浅,决定于情感过滤强弱.

在语言学习中,影响学习的因素比较多,尤其包括了动机、信心和忧虑等心理因素,这些因素直接通过学生的情感体现出来.如果学生对学习怀有兴趣,情感浓厚,学习积极性就高.反之就低.这就是情感因素在起作用.情感过滤,就是指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对各种学习因素的情感审视.情感过滤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动机和自觉性、积极性等.就是说,情感过滤决定着学习者的学习用功程度.具体地说,情感过滤理论认为:情感因素(具体包括学习动机、自信心、焦虑等)对语言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大量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语言的吸收,即不等于输入多就算学好了语言,更多的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因素.学生学习语言获得语言的多少取决于情感过滤的强弱.情感过滤强时,语言的吸入小;当情感过滤弱时,语言的吸入就大.克拉申认为:“可理解性输入只有在情感过滤低时才见效.”即学习者目的明确、学习动机高、自信心强、焦虑感适度,其情感压力少,“情感过滤”就低,反之则强.只有当“情感过滤”降低时,学生在获得适度的即能理解的语言输入时,才会顺利地进入学习境界,学好语言,获得进步.这些就是“情感过滤假设”理论的内涵.

我们结合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来体悟情感过滤假设.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基本上是工具性的,即主要是为今后就业或学习深造而学,这些目的是很明确的,因而学习自觉性较高.但也有一些学生,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只是应付学校开设的课程学习,没有热烈和积极情感,因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或敷衍了事,或畏首畏尾,害怕出错而羞于应用语言,甚至拒绝做出语言输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语言习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高职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一些学生平时不用功,很少用英语交际,不愿参与到实际应用的环境中,这样,听力和口语水平很难提高.有些学生只在临近考试时,为了应付考试才临时突击、加班恶补,这又导致心情紧张,心理焦虑严重,其结果又是对学习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这几个方面的表现,概括起来就是:目的不明、动机不足、自信心缺乏和过度焦虑,诸多障碍组合成了学生英语学习心理情感屏障.因此,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破除学生普遍存在的情感屏障,降低情感过滤,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调整学习心态,调动积极性,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样才能主动学习好口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听力水平,并能真正愿用、会用、能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应用技能.

究其原因,高职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普遍较差的原因,主要在于情感过滤强烈.首先是听力学习目的不明.不是为了今后人生和事业所需而学习英语,而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明确和正确的目的,学习的动力就降低了.其次,学习焦虑严重.应付考试的听力训练,又往往在时间、压力等因素作用下,产生心理焦虑.学生唯恐考试不过关,听不懂,做不对,影响考试成绩.结果慌不择路,效果低下,影响学习效果和成绩.再是焦虑会促发厌倦和抵触心理.焦虑会影响到学生水平的正常发挥,使学生无法理解听力语言输人材料中的新语言形式,语言无法在自己脑海中产生印象,这样就阻碍了听力水平的提高.焦虑还会使心情慌乱,无法专注于接收语言输入信息,即使是简单的信息业可能无法有效获得.紧张焦虑情绪阻碍了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这正是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所反映的心理因素对听力的影响.

可以肯定,用情感过滤假设理论指导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可望解决高职学生由动机、自信心和焦虑导致的听力学习困难.通过情感引导,形成新的主体身心形态——情感共鸣,动机突出,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加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做好教学设计,使学习难度适中,学习形式多样化,特别要采取基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合作学习,形成听力训练和口语交际的环境和氛围,就可以祛除学生的情感过滤屏障而主动学好英语,提高听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娴熟的专业指导的同时,和学生增进情感交流,在情感过滤生成强烈动机和兴趣之后,再加上信心鼓励、个性学法选择,解决焦虑问题、低效问题等等.还有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课堂上多听,多应用英语口语,满足学生的“可理解的输入”和“可理解的输出”的需要.情感过滤降低后,可推动和适度水平的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对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很有启示意义.那么,如何使用情感过滤假设理论来指导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呢?我们认为,下述一些前提性、基础性的策略,是不可缺少的.

1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降低焦虑感

既然焦虑影响学生学习信息的吸收,那就要想办法降低焦虑.而轻松、温馨、愉快的氛围,有利于降低主体的心理焦虑.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氛围营造,让大家都轻松起来.可尽量适度地控制学生的动机水平,不要充塞过高的心理期望,尽量让学生消除焦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这样,心情轻松愉快,听课就比较自然,听力信息能听得进,入耳入心.教师转变观念最重要,要从传统的知识施舍,转为教学服务,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而不是一刀切地灌输,一刀切的结果会使低弱者放弃学习.教学良好氛围的营造,还必须改变传统听力教学的“播放材料——完成练习——核对答案”三步骤的固定模式,这种做法让学生成为听力接收器,其被动、乏味和高耗低效,都是特别明显的,需要切实整改,从教学方式变革和听力课堂教学创新做起,创设起既轻松和谐,又富有生机活力的崭新的教学环境.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必须有宽容的心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改进.这样也能极大地减低学生的失措而焦虑.当然,轻松氛围的营造,也不是一时所能达到最佳状态的,还需要教师平时的执著努力,和学生平等相待,成为朋友,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增强自信心.在听力学习时,提醒学生沉着、冷静,从容应对,这样就易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去除焦虑感.

2 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英语难度普遍较大,而且每个人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状况,或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或先天不足,或记忆力差,或基本词汇掌握不了.诸多问题构成了学生学习的信心降低,积极性缺乏,学习效果低下.特别是,高职学生普遍性的心理压抑感严重,认为考不上普通高校,才不得不进入职校的,心理上觉得低人一等,这样学习信息就很低了.而对英语听力信息的吸收和理解,不单单是建立在学生智商的高低和理解能力的程度上,还取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素质的强弱、心态的好坏.教师有意识地鼓动学生的自信心,非常重要.借助我国传统教育理论精华中的因材施教策略,用以消除浓重的情感过滤心理,不失为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一个好方法.我们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准备不同的听力资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输入不同层级的信息,这样能使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吸收所听到的信息.这就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感,易于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鼓起他们的信心.不同资料的准备和有针对性地输入,就是一种因材施教.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直接与学生沟通交流,而不是教师只顾自己讲,让学生围绕着教师转,死抱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固陋不放.和学生交流,就能发现不同学生的个别状况,才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用不同的措施引导他,让所有学生都获得长进.再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经常给予正面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自信体验.不要以为大学生就不用表扬了,其实,所有的年龄层次的人都需要表扬,何况学生.即使是学习差的学生,我们也要千方百计地从不同角度给以鼓励,充分肯定其点滴进步,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材施教、沟通交流和正面评价鼓励的结果,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学生追求英语听力知识能力的欲望.显然,把立足点定位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点上,因材施教,全面关心所有的学生,可以有效祛除情感障碍,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和能力.

3 培养兴趣,提高学生听力学习积极性

教学兴趣包括教育者教的兴趣,和学习者学的兴趣.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难免身心疲惫,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应及时做自我调整,保持好的精神状态,这是吸引、感染学生所最必须的.同时,教师应努力激发、保持学生习得语言和听力接收的兴趣,对学生情绪的变化能明察秋毫,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持听力课堂的意兴盎然和勃勃生机.兴趣对听力语言习得的效率有相当大的影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可理解性输入I+1的特点,分派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任务,基于任务驱动,让学生形成适合各自基础的学习目标,然后加以正确引导,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提起兴趣,主动习得听力信息.还有,在听力材料的选择时,可选取一些富有特色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和当地趣闻等,增加听力材料的丰富性,这既可以诱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听力内容.听力资料的内容,可以是日常口语,可以是富有故事启发性,因而能让学生在接收信息时,对其内容产生会意,获得心情的舒畅和审美享受,这样也易于培植起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听力学习过程中来.此外,还可以引入高新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课件、光盘、经典影视片和各种视频、图片等,包括收听英语广播如VOA、BBC,观看英语电视节目等.听、看并举,图文声像并茂,充实听力资料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内涵,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兴趣,有效降低情感过滤,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高职英语听力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的,但基于高职学生实际,从心理因素抓起,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浓度,提升积极心理效应,则是属于共性的教学要求.借助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可以有效地祛除学生的情感障碍和各种心理焦虑,激发兴趣,增强自觉性,提高英语听力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充分行使主导职能,引导学生将自己从听力语言的被动接收者转变成语言听力习得的主体,形成习得英语的强烈动机,建立自信心,保持适度焦虑,成功实现英语听力习得,以利于将自己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术专门人才.

注 释:

①温红佳.浅谈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设与英语教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5).

〔1〕温红佳.浅谈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设与英语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5).

〔2〕林芸.监控理论下外语教学情感因素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9).

〔3〕胡杰.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初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18).

〔4〕王海山,李丹,姬颖超.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情感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