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2013-04-02梁甲瑞肖建壮
梁甲瑞,肖建壮
(聊城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关联理论从语言心理认知的角度提出话语的关联性,针对篇章阅读理解中的效果探究,关联性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建构关联认知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这样能从更广阔的视角进行探究整个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这可以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新的认知框架和内省角度.根据关联理论,在结合语境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在言语沟通过程中下意识的进行推理.作为文本交际方式,阅读是我们学习英语的很好途径.在关联理论基础上探究英语阅读教学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 何为关联理论
所谓关联理论,Sperber和Wilson在80年代发现的一种理论,该理论目的是把Grice的会话理论演变成详细的心理认知模式.根据这两位学者的描述,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揣摩交际语言时,会下意识先进行明示,暗示然后再结合语境进行推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寻找最佳的关联,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理解作者的意思.该理论最基本的假设是:人类的交际和认知活动都受制于关联(韦汉,王志军2001).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理解对方的意图,我们都会下意识的寻找各种信息,在语境的基础上,我们会对对方的意图进行推测.由于语境、听话者的心理认知和寻求的信息不一样,不同的受话者对话语有着不同的理解,然而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作为受话者来讲,他在现场不一定能探究说话者的全部意思,只能用一个普遍的方式去理解话语.受话者认为这个普通的方式就是可行的解释路径—关联性.所谓关联性,就是语境能效和处理过程综合作用的产物.处理过程越小,语境能效越大,关联性就更明显.反之处理过程越大,语境越小,关联性就越小.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最佳关联能帮助受话者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从而很好的完成这次交流.对于任何中明示的沟通行为,最佳关联能帮组交流取得最佳的效果.
在关联理论中,语境(context)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作为功能学派的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语境”这个概念.在他看来,语境包括两部分——文化式和情景式语境.就关联理论中的语境而言,它是探究话语所使用的基础和综合.所以根绝这种理解,社会生活中的任何方面基本涉及到语境,正是因为语境,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色彩.它可以建构某种社会现实,也可以建构某种意义.实际上语境并不是单纯的指客观因素,还涉及对于历史的梳理,现在的概括和未来的展望.语境使得我们的交际更有意义.
2 阅读理解
阅读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让社会体系更加完善,让个人能很好地解读某种社会现象,吸收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在经典的输入——加工——输出模式中,毫无疑问,阅读是输入知识或情感因素的前提条件.我国现在已经加入WTO,在目前全球相互依存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阅读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必备途径.就现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而言,培养出色的阅读能力迫在眉睫.阅读是一个过程,所以包含着阅读认知、阅读评价等.最近几十年,关于阅读的研究层出不穷.大部分从心理学或语言学角度提出了阅读模式.
70年代Goodman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心理学阅读模式”.他把阅读看成是猜游戏的过程,包括文本选择、根据文本推测、测试或修改推测和再次文本选择四个部分.这四个环节是连续的,并不断地循环.当读者的推测和作者意图吻合时,该过程便宣告结束.所以Goodman把这个过程看成是心理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在心理认知的结构框架下,输入进来的材料被不断地加工,然后反馈给作者.第二种模式是“自下而上式”.如果说第一种模式是一个心理认知活动,那么第二种模式则是句法处理活动.该模式强调把阅读材料看成是一个个体单位,语法、单词、句子等是个体单元.读者在探究这些个体单元的基础上,通过深加工,整合一个对于阅读的理解.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前两种模式有时是交叉进行、相互依存的.通常情况下,前两种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很密切,共同为读者的阅读服务.受制于受话者的心理因素和认知差异,这两种模式的联系能很好的弥补读者自身的缺陷,很好的理解作者的意图.第三种模式是建立在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前两种模式相互配合就形成了第三种模式.然而,第三种模式却有非常大的弊端,该模式忽略了读者的心理认知特性,未能很好的探究读者的心理活动.正如第一种模式指出的那样,阅读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心理认知活动,忽视心理认知因素而去探究阅读是不能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近年来很多的研究成果都是从心理方面取得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研究社会现象就是研究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该模式也未能深刻的探究关联性,关联性是阅读的不可缺少的成分,探究阅读不可能离开关联性.综上所述,以上的阅读模式都是从某一角度去探究阅读的,每一个角度都有着独特的相关背景.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好或者坏来评价每一种阅读模式.当读者用某一模式进行阅读的时候,如果遇到了阻力,便会下意识的去寻求另一种模式的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按照这种逻辑,所有的知识都存在着相关性.相关研究表明,阅读能力强的读者会自动地辨别词汇,相反阅读能力差得读者只能求助预别的信息进行这一行为.背景知识在读者的阅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读者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会下意识的联系到以前的背景知识,这种关联是进行阅读的正常行为.因此,这三种模式都把背景知识放在重要的位置,关联性伴随着整个阅读
3 关联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3.1 运用关联理论探究阅读中的词汇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在遇到生词的时候,一般都会求助字典.然而字典只能给我们解释字面上的意思,但是对于一些背景词汇,这种方法显然不能全面的解释.顾名思义,背景词汇与背景有很大的相关性,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联系语境才能进行正确的推测.如下所示:
To be honest,the future government will not inherit a basket cas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many factor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GDP.But to our sadness,the employment is still high,how can they solve the problem?
上面这些话是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府的关系的.如果只是从字面上探究第一句话,我们不能真正理解它的真正含义.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第一句话很简单,而且从字典上可以查到basket case的意思(指不能以正常方式生活的人),但是我们不能理解“basket case”的隐含意思.根据第二种阅读模式,在理解了语法、词汇和句法等之后,我们就可以整合成一句完整的理解,就是“未来政府将不会继承废物”.从情理上讲,这显然不能成立.
根据关联理论,新的语境能效是建立在篇章中的信息与语境假设综合作用基础上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才能实现正确的理解.所以我们考虑到篇章的情景,就很容易理解这个词组真正的含义了,这是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之下实现的理解.下文指出现在虽然经济和社会有发展,对GDP有所贡献,但是失业率却很高.所以结合下文的语境和意思,我们很容易理解第一句话的意思了,就是“未来政府不会承接这个烂摊子”.关联理论的重点在于话语和语境情景相结合,这样的话语才有意义.单纯理解字面意思是不能达到理解作者真实意图的目的.
3.2 寻找最佳关联
当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先要对篇章的体裁进行探究.体裁根据交际意图的不同而不同,这样的话,我们在进行体裁分析的时候,需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必须结合寻找正确的关联.文章的风格建构了不同的体裁,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对体裁进行解构,这种解构过程本身就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推理,目的是对文章进行有效的理解.对于句子的段落而言,学生应该每一个句子的用意如何,并在分析句子的基础上,对段落进行有效的归纳理解.作者的意图体现在段落之中,体现在句子当中,甚至句子中的某个单词可能链接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涉及篇章结构的时候,必然会针对主题进行合理的安排,目的是如何有针对性的体现主题.作为学生来讲,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弄清这些潜在或明示的关联.只有弄清楚关联之后,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的用意.关联是阅读的灵魂,离开了关联阅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所以,落实到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知道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这些重点句子能代表作者的主题思想.就教学而言,教师不应该局限于以往填鸭式的阅读教学,而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知道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关联,进而找出最佳关联.
3.3 增强实际运用能效
根据关联理论,沟通双方之间的共同观念和互动是交际的重要部分.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我们的背景文化跟认知知识密切相连.如果想提高交流的能效,我们就要增加多样的背景知识.文化是思想的载体,不同的文化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全球化无孔不入的今天,充分理解对方的背景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力强的交流者往往掌握多种背景文化,而不只是单纯的利用语言知识.实际上语言知识交流的工具,背景文化使得语言充满了生命力.跨文化的交流对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也正是关联理论的要求.如果我们能有效了解不同的文化,而不只是局限于自己原有的文化,这将大大增强交流的能效.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关联理论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阅读模式.这种模式使得我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心理认知活动,以往的阅读教学对作者的真实意图缺乏有效的理解,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结合当时的语境和自身的背景文化,能有效的理解文章的真实目的和作者的意图.所以就英语阅读教学而言,关联理论能有效的指导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一方面提高了背景文化,另一方面增强了自身的认知活动.
〔1〕Sperber, D. & Wilson, D. (1986/1995).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Wilson,Deirdre.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 [A]. In G.Brown, K. Malmkjar, A. Pollitt, Willams (ed),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 [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Wilson, D.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韦汉,王志军.关联理论与控制性阅读模式[J].外语界,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