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校园视域下大学生贫富差距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13-04-02朱银娇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贫富差距贫困生群体

朱银娇

(福建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受市场经济分配体制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的影响,我国出现了居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的社会问题.这一社会问题无疑已传递到高校校园内.据统计,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接近30%,这部分学生生活清贫,节衣缩食有的为维持学业而四处兼职.与此同时,高校中也有一批富群体,他们用最新款的数码产品、身穿国际高端品牌衣服、定期的旅游、上高级餐厅消费,他们与高校中的贫困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贫富差距的扩大,是给高效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挑战.

1 高校学生贫富差距的影响

1.1 贫富差距对贫、富不同群体学生的影响

金钱的差距将大学生分化出了“穷学生”和“富学生”两个不同的群体,两个群体除了生活习惯、消费水平的不同外,也造成了两个群体不同的心理态势和价值观!

1.1.1 对贫困生的影响.贫穷,本来就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贫富分化,自然就有一部分家庭富裕,一部分家庭贫困,这都是很正常的现状.但是,大学生正值处在一个对周围一切事物敏感的年龄阶段.在校园集体生活中,“穷学生”在与“富学生”一起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经济差异巨大,生活习惯不一样,会产生自卑心理.贫困,一方面会让他们产生自强自立,努力学习以期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的心理;另一方面他们会有深深的自卑感,性格内向,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与同学交往,同学间不经意的一句玩笑或某个行为都有可能刺伤他们的心灵,强烈的自尊渴望与脆弱、敏感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前几年发生的“马家爵杀人案”,便是贫困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极端个案.原本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一次与几个舍友玩牌过程中,因为一点小矛盾,他被其他同学指责没有牌德.马加爵大为恼火,耿耿于怀.一种因家境贫困而产生的强烈自卑感让他觉得,这些同学都看不起他.于是,竟将那几个同学残忍地杀害在寝室中.造成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在校大学生恶性杀人事件.是什么让一个原本可以很优秀的大学生成为杀人狂魔呢?是贫困!据悉,马家爵的家境非常贫寒.贫困让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被自卑感一直笼罩着的他一遇到挫折,便思想很偏激,就认为别人瞧不起他.归根究底,就是贫困惹的祸.

1.1.2 对富学生的影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中的富学生群体也日渐壮大.因为从小出生成长与富裕家庭,他们除了出手阔绰、生活奢华外,大多见多识广、自信、善交际.但是,富裕也造成了这一群体的人吃不了苦、缺乏进取心、过于自我、缺乏正确的人生观、财富观,容易走向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有的甚至成为“啃老族”、败家子.还有个别“富二代”学生,从小娇生惯养,进入校园后面对着大多数生活条件不如自己的同学,很容易产生骄傲甚至飞扬跋扈的性格特点.近年来时有出现的网络“炫富”、杭州富二代飙车案,便是富学生因家庭经济优越造成的骄傲甚至飞扬跋扈的集中体现.

1.2 贫富差距对高教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

1.2.1 贫富不同生活标准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挑战.校园集体生活生活设施都是统一的标准.虽然,现在的大学校园学生吃住水平已经是非常之高,干净整洁的食堂、配有独立卫生间的宿舍、自助洗衣服务等等.但是,这些相对于从小生活条件优越的富学生群体来说,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2009年,武汉大学新生开学家长见面会上,一女生家长哭诉着“我女儿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空调!”希望学校能在寝室装上空调.像类似富学生不满高校生活设施标准的事情,在高校中时有发生.与此同时,高校的贫困生群体却消费不起学校的物质生活水平.面对着“昂贵”的食堂菜价有的学生一顿饭只打一样菜、还有大城市“价格不菲”的衣服、高额的宿舍水电费等都让许多贫困生捉襟见肘.

1.2.2 贫富差距降低了班级的凝聚力,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穷学生”与“富学生”各自有不同的交际圈.能穿得起同品牌的衣服,使用最新的数码产品、去过同个地区旅游过,就有共同语言.相反,贫困生与贫困生在一起相处,因为没有对比,压力较小,有比较多的共同语言.在班级中形成了不同的交际圈,容易产生各式各样的“小集体”,这无疑降低了班级的凝聚力,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例如,在班服的购买上,富学生更愿意去购买品质、款式比较高档的产品,而贫困生出于经济考虑更愿意购买物美价廉的产品.这种冲突,甚至会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仇视,容易导致校园不和谐、不稳定.

1.2.3 贫富差距容易使学生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堕落的思想.少数经济富裕的学生往往以高消费为荣,在其生活圈中往往有较强的影响力,所交往的朋友、同学中悄悄地蒙上了金钱色彩.久而久之,在其周围的同学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学生中高消费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与我们一直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正面教育的产生强烈冲突,使简单的说教工作显得苍白无力,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加了难度.

2 消除高校学生贫富差距影响的对策

从本质上说,大学校园内贫富差距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在高校内最直接的反映.高校学生贫富差距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社会的稳定与公正都具有消极作用.探讨适用有益的解决对策,对于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大的意义.

2.1 做好贫困生的帮扶工作,经济资助与心理资助并行

“奖、贷、助、补、减、勤”是目前高校主要的贫困生帮扶体系,这一系列的贫困资助体系对于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覆盖面还较窄、帮扶力度不够、贫困认定及资助程序还需进一步完善等.另外,各高校在注重对贫困生进行经济上的资助外,还应重视贫困生的心理扶贫.贫困生在面对自身家庭的经济压力时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要搞好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对贫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适时开展相关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帮助贫困生面对现实,建立自信、自强意识,消除自卑心理,调整心态,积极地面对人生.

2.2 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华夏民族具有优良的艰苦奋斗传统.当代大学生必需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一些西方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上也滋生起来,反映在高校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高校时有出现.富裕学生的高消费、浪费、炫富等行为更是时有发生.有的学生为了追求高消费,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新形势下,在大学生中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势在必行.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勤劳奋斗,爱惜劳动成果,反对挥霍浪费;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合理消费,反对攀比消费.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及高消费.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爱心的需要,通过艰苦奋斗教育让学生懂得现在的成果来之不易,在他们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艰难困苦环境下,要懂得体谅家长的艰辛,正确地合理地开支,这不是培养吝啬鬼,而是培养出理性消费消费、懂生活、感恩的人才.

2.3 重铸大学精神和大学权威

贫富学生的对立直接对大学生的社会认同、自我认同以及文化认同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科学原则、伦理理想与道德目标的统一,对知识的崇尚和对真理的追求.大学精神作为价值判断和精神体系具有区别于社会的相对独立性,它决定了重铸大学精神、重建大学权威是解决大学生贫富群体对立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的策略.重塑大学精神和大学权威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倡导对真理的求,构建具有价值批判勇气的“求真”文化.二是倡导对客观知识的追求,构建以科学原则为核心的“求知”文化.通过重铸和张扬大学精神,纠正错误的价值思潮,使大学生放弃狭隘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从而消除富裕群体与贫困群体对立给大学生求学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

〔1〕邰永琳.大学生仇富心理初探[J].青少年研究,2004(2).

〔2〕李志英.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与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4).

〔3〕索建坤.关于大学高收费高消费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7(4).

〔4〕龙晓东.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3(4).

〔5〕黄建烽.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分析与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4).

猜你喜欢

贫富差距贫困生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几点思考
报告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资本占有量差异、收入机会不平等与财产性收入增长——基于扩大贫富差距的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