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经济及后经济走势分析
2013-04-02王红涛
王红涛
(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北京奥运经济及后经济走势分析
王红涛
(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标杆分析法,首先阐明奥运经济的定义、层面、特征、效应?,进而明确奥运经济对中国的影响,而后归纳分析后奥运经济的走势以及政府采取的调控措施,并提出建议.认为:奥运会成为中国进步的新起点,加速了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不大,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奥运后萧条”,奥运之后我国经济的基本走势依然不会改变.
北京;奥运经济;影响;经济走势;调控措施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承办奥运会.面对历届主办城市在奥运会所经历的经济表现,有必要分析研究北京后奥运时代的经济走势,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经济政策,使经济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2008年后北京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对财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另外,引导金融、房地产、旅游等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防止某些产业过热投资,引导产业界向更加符合北京市总体发展战略的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
1 奥运经济
奥运经济是奥运会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的资源优势和奥运会创造的商机,所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从而拉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并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阶段性经济发展加速的经济现象.
奥运经济可以分为直接奥运经济和间接奥运经济两大部分.直接奥运经济是为举办奥运会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和围绕开发奥运资源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具体包括:(1)直接为举办奥运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如比赛场馆和相关设施的投资及投资拉动等;(2)围绕开发奥运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如奥运会市场开发的各项内容,主要由赞助计划、特许计划组成,包括电视转播权的销售收入、赞助商的赞助和门票收入、各行业专有赞助商的赞助等.
间接奥运经济指除直接奥运经济外,在奥运会举办的全过程中,能够引起举办城市与国家的经济、社会指标发生改变的活动.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素质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新增长点和新产业的培养等.
1.1 奥运经济的五个层面
奥运会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等产业的发展,而是更深层次地影响到举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信息产业、体育产业、传媒广告、环境保护、旅游产业、教育产业等多行业的发展,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对一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奥运经济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层面:国家层面、城市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社会层面.
1.2 奥运经济的基本特征
1.2.1 奥运经济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
奥运会是奥运经济运行的核心资源,每四年举办一次、对举办城市的发展产生一种阶段性作用.从成功申办到正式举办以至奥运会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效应的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奥运经济周期,国际上通常定为10年到12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呈现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前奥运阶段,即7年左右的筹备期,以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投资增长的拉动为主.奥运阶段,即奥运会举办当年,以奥运会的举办而增加的各项消费带动为主,消费增势强劲.后奥运阶段、即奥运会后的一段时间内,受需求不足制约,可能产生房地产闲置、旅游业不景气等低谷效应.如果筹办奥运会期间,能处理好可持续发展问题,可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1.2.2 非均衡性
举办奥运会将从总体上带动举办城市的经济增长,但并不是所有产业及行业都能直接受益,其对产业及行业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特征.从一般规律看,对第一产业中绿色食品生产行业有较强的带动性;对第二产业中的部分行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如建筑业、建材制造业以及通讯没备制造业等;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全面而深刻,会极大地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会展等新兴行业的快速成长,推动房地产业升温,加快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的发展.
1.2.3 规制性
近十年来,国际奥委会在开发奥运会的经济价值、确保奥运会顺利进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商业运作规则,包括采取严格措施保护奥林匹克知识产权,控制运动员的商业行为,以及限制举办城市组委会的活动范围和权限等.它采取先取后予、互惠互利的办法,既给主办城市一些经济利益,又对主办城市的市场开发行为予以严格的控制,以维护其在全球体育资源配置中的独特地位.
1.2.4 开放性
奥运会作为全球性的体育盛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自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的运作模式做出重大改革,引入了商业化运作机制,制定全球营销策略,最大限度地开发其经济价值,使依托于奥运会而产生的奥运经济成为一个全球经济系统,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企业以及各类组织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机会,同时促进了举办国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开展.
1.2.5 融合性
奥运会旨在以体育运动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增强各国之间的团结、友谊与合作.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作用的影响下,奥运会体现了体育与文化、体育与经济,以及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体现了举办国家和世界经济、文化潮流的相互激荡.因此,各举办国都极力以民族文化为背景,努力推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赋予奥运经济文化和精神的发展内涵,借举办奥运会之势提升其国际地位.
1.3 奥运经济效应
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传导路径实现,一是产业间的传导,二是地区间的传导.产业间传导是指因满足奥运会需求而引发的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的过程;地区间传导是指奥运经济从举办地向国内其他地区辐射的过程.从作用方式来看,奥运经济具有投资引发效应、消费引发效应和品牌提升效应;从作用影响力来看,奥运经济有三个显著的效应:凝聚效应、辐射效应和瞬间放大效应.举办奥运会可以提高主办城市的国际地位,增加主办地的国际知名度,从而得到更多的国际投资和商业机会.
凝聚效应是指借助奥运,使大量信息、技术、资金、人才向主办地凝聚;辐射效应是指举行奥运会对邻近城市、相关产业,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起到带动作用;瞬间放大效应则是指经济会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发展,GDP在很短时间内快速增长.
从历届现代奥运会的经验来看,“奥运经济”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不注意提前预防,也存在着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奥运会后,体育场馆和设施闲置或利用不足,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出现衰退,导致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减速,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2 奥运经济影响
奥运会为奥运相关企业提供全球化平台和体育人文精神新高度.奥林匹克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的不断追求,是人类在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永不服输的精神风貌.这正是一家企业屹立于世界不败之林所需要的坚持精神.我们希望把奥运中的这种人文精神传播给企业,把企业形象和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为企业提供全球化的发展平台.
奥运让中国步入新境界,对中国经济来讲,至少有两层意义.
一是中国历史绵长、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彩的社会人文资源,以及极具人文情怀的自然景观资源.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整合,这些并非都是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软”资源,将会产生极为神奇的经济效果,创造出十分独特而又巨大的高附加值消费市场,以及面貌全新的就业机会.这对目前正遭遇转型瓶颈的中国经济来说,将是一次漂亮的转身.
二是中国经济经过最近这30年的发展,无论在国民所得、财富储备上,还是在市场结构、产业结构、科技准备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有了比较扎实的物质基础.发展创意产业,提高经济增长附加值,提升经济生活质量,不仅有条件、有需求、有市场,而且也符合中国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的必然要求.
3 奥运会成为中国进步的新起点
中国能够举办奥运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同时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表明这是中国向更高水平进步的新起点.奥运会是个契机,而非终点.奥运会期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了自信,相当成功地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信息.民族的意志和潜能保障了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而奥运会的成功又大大强化了中国国民的意志与潜能.同时得到大幅度强化的还有中国国民的民族自信和科学求强、创意立优的理性认知.中国举办奥运会,不仅政府扮演了强有力的关键角色,民众也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忱.这是一个民族同心、举国共力的行动模式.
3.1 奥运经济加速前进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推助北京经济发展模式出现重要转变,科技高端产业快速发展.奥运市场开发取得显著效果.到目前为止,包括12家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在内,共有56家国内外企业为北京奥运提供赞助.联想集团以其高认知度和美誉度,成为第一家加入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计划的中国企业.北京奥运功能区全面启动,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育休闲、文化、奥运旅游、会展演出等高端奥运经济业态已发挥作用.
3.2 现代服务业成新经济增长点
走在北京街头,随处可见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这是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北京奥运会筹集资金,也在商品销售的同时宣传北京奥运会.迄今,在全国70多个城市,已有500多家特许零售店,仅在北京就超过200家.
“新北京、新奥运”,各大商家摩拳擦掌,觊觎奥运——这块数以千亿计的“大蛋糕”.特别是文化、旅游、体育、通讯等与奥运相关性强的消费增长迅猛,同时有力地促进了金融保险、信息传输、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加快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奥运经济的发展,为北京市民提供了大量创业和就业的机会,进而推动了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3.3 奥运会后经济前景仍广阔
北京目前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奥运会结束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奥运会提升了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知名度,使举办城市的经济规模和软、硬件基础设施跃上新的台阶,再加上奥运筹办期间形成了宝贵的奥运精神,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这一切都为北京的后续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在奥运会后面临的诸如总需求急剧下降,比赛场馆、运动员村如何后续利用,与奥运有关的体育、旅游、文化产业出现运营困难等一系难题值得关注.总体上看,此时经济效益可能走向明显萎缩,“昂贵”的雅典奥运会就是前车之鉴.为了避免奥运会带来的“低谷效应”,统筹谋划奥运资源的深度挖掘、开发和利用,合理引导重大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 中国后奥运经济走势
4.1 后奥运经济
后奥运经济是奥运经济的一部分.一般认为,整个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奥运会筹备建设期、奥运会举办期和后奥运会时期.后奥运经济主要研究奥运会在结束之后对举办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般认为,奥运会后大约三年到五年的时间,称为“后奥运时期”,基本上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后期和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前期阶段.
4.2 后奥运经济走势
各个方面的迹象显示,奥运之后我国经济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宏观调控从以防止通货膨胀为主转为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主.“防止通胀”和“防止经济增速下滑”、“经济增速下滑比通货膨胀可怕”.继续扩大内需和控制物价是中央下半年宏观调控的大方向.决策层对于当下经济形势的严峻和奥运后经济的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
奥运会后的宏观调控政策,我国政府将会以防止经济下滑为主,政府并不会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方案,毕竟至少从PPI上来看,我国的通货膨胀依然处于高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认为,是否出现奥运后萧条与主办城市的经济规模有很大关系.奥运会主办城市规模相对全国较大,奥运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强,出现奥运后萧条的概率就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指出,奥运会对规模较小的经济体影响较大,奥运前后经济容易出现起伏.中国经济规模很大,虽然奥运会对北京影响比较大,但对全国经济总体影响很小,因此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奥运后萧条”.
张晓晶认为,今年我国经济增速会适度回落,但这并非奥运导致的,而是主动减速的结果.高投资率与巨额贸易顺差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的重要问题,现在强调发展方式转型,就是不要单纯追求经济增速,而是注意增长质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8年经济软着陆是主动减速的结果,是政策调控的结果.目前,我国人均GDP只有2000多美元,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改革开放的推进还会进一步焕发出经济活力,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经济增长还有非常大的空间,未来10-20年内仍会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总的来看,鉴于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不大,奥运之后我国经济的基本走势依然不会改变. 4.3风险正在逐步消化
对于后奥运经济,市场上还有另一种担心:很多投资者对“奥运行情”期望较高,希望在利好政策和活跃的市场中寻找商机;然而,一旦这种预期被现实打破,就会造成投资者信心丧失,进而出现股市的剧烈震荡和房地产投资的下滑.
针对有人对楼市、能源市场的担心,上半年中国在应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严峻形势的过程中,逐渐对能源价格和相关政策作出了调整,风险已经部分消化,所以对奥运后经济是否会大幅震荡的担心是不必要的.随着近期政府一些调控措施的奏效和先前影响的淡化,中国经济会在第四季度有所反弹.
4.4 “一保一控”护航后奥运经济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快发展时期,给经济增长提供了持久动力.未来一个时期内,这种动力仍会继续,不会因为奥运而改变.目前中国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要想抑制原材料涨价的溢出效应和通胀预期,就需要继续采取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而中国政府的紧缩政策是成功和有效的.
今年以来,CP I上行压力明显,而政府一系列宏观调控使这种情况有所缓和.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国家又明确提出下半年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宏观调控目标.而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同时,亦需努力解决制约经济长期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比如,中国定价机制尚需继续完善.目前,在CP I逐渐走稳时,政府也择机启动积极的、可持续的调整.
5 结论与建议
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进步的新起点,促进了北京及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实现了奥运经济效应,把中国社会经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推助北京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科技高端产业快速发展,奥运市场开发效果显著.
现代服务业成新经济增长点,文化、旅游、体育、通讯等与奥运相关性强的消费增长迅猛,金融保险、信息传输、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奥运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创业和就业的机会,进而推动了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庞大的人口数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使得奥运后经济受到的冲击不会很大,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速度会有所减慢.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使后奥运经济低谷萧条风险逐步消化,“一保一控”护航后奥运经济.
结合后奥运时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建议如下:
第一,体育场馆投融资多元化和经营多样化.奥运会后,应继续采用行之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扩大体育场馆建设中社会融资的比重,逐步实现体育场馆投融资的多元化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以体育场馆为试点,将成功的市场化运作方式逐步推广到体育产业、文化产业等政府垄断程度较高的服务行业.也应该考虑到奥运会惯性产生的体育产业真空对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的阻碍作用.
第二,配合城市中长期发展战略,引导奥运会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奥运功能区将集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科技、商务于一体,核心理念是宜居、国际、人文.奥运后新城建设应在科学规划充分论证后早日启动,平抑可能出现的房地产后奥运低谷.
第三,出台服务业产业发展政策,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旅游、文化、体育、会展等服务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四,以奥运会为契机,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管理理念的转变是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润滑剂和推进器.
〔1〕巴曙松.奥运经济的金融视角[J].中国城市经济,2007(7):16-17.
〔2〕乔磊.浅析北京后奥运经济的走势[J].现代商业,2008(6):247-248.
〔3〕颜旭,奥运经济的“低谷效应”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38-41.
〔4〕杨胜利.2008年奥运会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J].湖湘论坛,2007(1):99-100.
〔5〕杨桦.北京奥运会对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5):3-6.
〔6〕赵晓,“后奥运效应”与中国宏观经济的挑战[J].中国改革,2008(2):41-43.
〔7〕王燕珍,于淼.奥运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7(19):344.
〔8〕孙春明,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奥运综合症[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3):62-63.
G.11.21
A
1673-260X(2013)02-01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