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用工荒瓶颈,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2013-04-02郭涛
郭 涛
(界首市委党校,安徽 界首 236500)
由于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全国相继出现“用工荒”现象,笔者在用工短缺问题更为严重的中东部一些企业调研中发现,造成出现用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外部因素来看是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经济危机过后,经济开始复苏,企业订单日趋增多;从内部原因来分析产生用工紧缺的原因与农民工待遇、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甚至财富分配的调整都有莫大关联.劳动用工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之一.
1 企业用工短缺的原因
1.1 中小企业数目增多,用工需求增加
近年来,各地区继续加大营造经济发展环境,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工业生产良性运行,经济效益逐步提高,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提速,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服装、食品、机械制造产业,用工量的增幅更大.
1.2 缺少用工应变机制,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
一方面企业发展,缺员现象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城镇富余劳动力、失业职工和部分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呈现结构性失业态势.如中部地区,由于企业发展迅猛,用工数量快速增加,用工质量要求更高,外来劳动力流入已是杯水车薪,更加凸现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1.3 劳动用工环境情况总体趋好,但仍存在不足
一是宣传力度还不够,很少有企业通过在媒体、公交车等载体上对园区企业进行宣传推介,刊登招聘信息等方式扩大园区及企业的知名度,园区内各企业的知名度仍有待加强;二是配套服务设施尚不够健全,导致员工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活动受到一定的制约.
1.4 薪酬难以满足预期,工资待遇同求职者愿望有差距
一方面企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利润空间有限,招工成本增加,可支付的用工成本相对较低,而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指数的上涨,求职者的预期薪金增加,两者的矛盾导致就业意向难以达成.
1.5 教育培训缺失,劳动者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在进行劳动力调查中,了解到很多本地有就业意向的农村青年都希望能找一份既稳定、薪水又不低、还不能太辛苦的职业,更多的 80后、90后吃苦耐劳精神有所减弱,有父母做经济后盾,对职业的期望值偏高,流动性很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业人员年龄偏大,很多人本身无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1.6 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没能很好地解决
虽然从农村到了城市,但农民工的社会身份没有转化,他们的社会贡献、对社会公共服务的共享需求没有被充分重视.而且生活和工作条件较差,工作时间很长,社保体系和医保体系不完善,导致更多的农民工开始注重生活的环保质量问题.
总之,用工荒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经济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要有政府调控部门的积极介入与引导,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认识,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繁荣共享的社会环境.
2 破解当前企业用工短缺的建议
在生产需求旺盛的时机,企业用工短缺所导致的设备开工不足,不仅对企业的效益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而且会阻碍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用工短缺瓶颈,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应该成为企业和政府共同的责任和任务.企业要不断创新管理体制,积极探索从“岗位留人”、“待遇留人”到“诚信留人”、“文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信念,为员工创造“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工作环境.
2.1 大力拓展招聘渠道,健全劳动力信息档案
首先要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不拘一格,广招贤才.用人企业不仅使用张贴广告的传统方式,还可通过人才招聘网、人才市场、电视、广播、论坛、QQ群等现代化的网络传媒拓宽招聘渠道的方式广揽人才,甚至来厂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招聘.其次建立分类人才档案,构筑人才储备库.根据招聘信息的收集、整理来完善人才数据库的来源.进而建立有效的人才使用机制,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
2.2 积极挖掘本地人力资源,创新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
一个企业能否有效解决用工荒,能否真正留住人,使企业成为吸引人才的摇篮,关键是企业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这样的企业必然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何愁聚不到人力.在调研中发现一家企业做的相当好,在积极挖掘本地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又注重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人文特色,尊重人,关心人.对员工既用“薪”,更用“心”,在保障员工薪水不低于当地同类企业员工收入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打造企业文化,同时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向心力、归属感.积极创造条件拓展企业的用武平台,为员工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企业里每位员工的自身的价值在这个空间里充分体现出来.正如中部地区一家食品企业负责人所说:“不能把员工看成是劳动工具,而是把员工当作企业长期发展的合作伙伴.既然合作就要双赢,就要让员工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满足各自的需求,特别是自我发展的需求.让每一位员工都能体会到,在本企业工作不仅是待遇好、福利高,更重要的是体验到‘家’的感觉,企业的成果,由企业与员工共同创造,共同受益,企业的形象,由员工共同维护、共同分享.”所以创造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企业活动的自觉性,才能使员工与企业融为一体.
2.3 改善劳动用工环境、留住企业现有员工
要吸引和留住现有员工,企业就必须切实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关爱,工作上要支持,生活上要关心,尽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地在本企业工作.同时,思想上要多沟通,要深入基层一线,加强与员工的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解惑释疑,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因此企业要做好配套的服务,为员工工作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在做到人文关怀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设施,提供轻松愉快的文化娱乐环境,让员工在本企业工作有一种如家的感觉.如在厂区内设有篮球场、读书角、卡拉ok厅等文体设施,配备职工上下班班车等.
2.4 发挥人力资源部的优势,建立激励的薪酬福利机制
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首先是做好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尽可能保证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做合适的事,简单地说就是知人善任、正确定位.只有在合适的位上用对了人,才能人尽其才,更多地创造价值;只有用对了人,才可能最有效地激励人.所以,企业领导者应发挥人力资源部的优势,做到知人善任,这是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的关键前提和必备条件.
其次是抓好绩效管理以保证用好人.所谓“用好人”,也就是说人力资源部门怎样才能把人用好,怎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进而实现“物尽其用”,即将本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所有生产要素进行最有效的整合,从而创造最佳的公司业绩.例如安徽有一家生产酒类企业负责人在绩效管理方面谈到以下四点:(1)通过制定企业的远景规划,让员工看到企业未来的宏伟蓝图,从而把握正确的努力方向,进而将方向转化为清晰的目标,最后再基于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2)通过培训、学习,实践的历练进而提升员工的技能并推进工作开展.(3)通过开展技能创新、知识竞赛等方式让员工在工作中寻找自身差距,挖掘自身潜力,进而改进行动,使员工在更高水平上发挥能力,开展工作,获得信心和成就感.总之企业只有做到“人尽其才”,实现“物尽其用”才能不断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最后要完善薪酬福利制度.薪酬福利是企业给员工们发放的报酬,以及给有贡献的员工的补助,薪酬福利是每个员工都关注的问题,也是提升员工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完善企业薪酬福利制度,能有效地将广大员工团结在一起,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2.5 成立专门的管理培训中心、不断提高员工技能
注重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是解决当前企业用工短缺的关键法宝所在.只有加强培训,才能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生产技能.首先聘请专业培训顾问,定期来厂内为内部管理人员、员工进行培训,并针对不同的岗位要求,定期、不定期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开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另外还要积极出资让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到外地培训经过培训,企业充满生机活力,快速地发展壮大,甚至要每年组织一次企业老板外出培训班,经过培训能扩大企业老板的视野,拓展企业老板的经营思路.
2.6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这是当今中国的一大特色.伴随着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迫切融入城市生活的心态,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从社会层面上为解决企业用工荒提供保障.
农民工,农民身份,干的是城市工人的工作,农民工问题涉及农村联系城市.因此切实有效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焦点,更是统筹城乡协条发展的重点,也是稳定农民工大军一项重要措施.“十二五”推进城乡一体化,应当把“让农民工成为历史”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以级土地承包制度等等系列束缚农民工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统一管理,保障农民工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区就业,都能享受到与本地户籍居民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
总之,中小企业破解用工荒瓶颈,必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以农民工为主体广大流入劳动力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企业也要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打造卓有成效的管理体系,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企业用工荒才能真正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