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境顺应论视角下的口译预期

2013-04-02杨波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译员口译讲话

杨波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常州工学院翻译研究所,江苏 常州 213002)

口译,作为人类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一种基本的语言沟通方式,是各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和桥梁,在当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口译又具有特殊的语境化特征,是在一定的动态语境下进行的交际活动。因此,语境对于口译预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口译预期依赖于语境,语境又通过口译预期呈现出“多情善变”的本质。口译预期与语境不可分割。然而,由于口译工作方法灵活多变,无定式可循,时间上又强调“即时、瞬间”,在翻译理论界并未得到足够重视,近年来对于口译的研究多局限在具体口译活动的评述或者某种翻译现象在口译中的处理方法等论题上。为了能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口译服务,深入研究和拓展口译语用等效方面的最新标准和成果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尝试以语境顺应论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采用理论指导与例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讨语境对口译预期的影响,以期能更好地指导相关翻译实践活动。

一、语境顺应论

顺应理论由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在其1999年出版的著作《语用学新解》中提出。该理论从认知、社会、文化的综合角度,全方位地考察语言现象及其运用方式,为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顺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是译者为了交际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从语境和语言结构等方面作出不同的选择以达到交际目的的动态过程。从源语文本的选定到翻译策略的取舍,从文本意义的传达到字、词、句意的确定,每一步都需要译者在对各种因素权衡后作出积极的选择。但译者作出的各种选择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并为特定目的服务。Verschueren认为: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三个特征: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其决定了语言选择必须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协商性指能在恰当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基础上完成语言选择的灵活性,其排除了语言的机械表达方式,使语言富有弹性。这两个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语言具备顺应性。顺应性指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作出灵活选择以满足交际需要的特性①。顺应性强调,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相适应,要随着语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由于语境作为一个心理结构体,是个变量,会顺应着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更新,因此,言语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以认知为基础的顺应过程,对语境的动态顺应是该过程的核心。

动态顺应意即“意义的动态生成”②,是Verschueren语境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动态顺应理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动态的语言环境对语言的选择制约性很大,译者首先必须结合原文具体的语境来推断原文的真实意图,然后在充分考虑两种语言文化间差异的基础上,从自身的认知语境的所有假设中寻找最贴切的相似性,并结合自己原有的图式,创造出最能体现原文文体、风格、文化特色等效果的语境,以便译文受众能够准确把握原文意欲再现的各种信息。从本质上而言,翻译活动就是译者对语境假设不断选择、调整与顺应的过程,是译者不断满足、完善翻译预期,实现最佳的语境效果和语用等效的过程。

二、口译与语境顺应

口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要求译员在一定的情境中“顺、准、快”地完成听辨、记忆、翻译等几个步骤。同时,由于作为“意义处理器”的译员仅仅服务于讲话人与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经常与口译场合不相关,所以往往缺少与讲话人之间的互明语境,加上现场资料有限,查找不便,因此,会适应环境,会根据不同语境来调整口译预期成为决定口译成功的关键。

一般而言,口译的过程涉及四个语境:讲话人意欲传达的语境,译员实际构建的语境,译员欲向听众传达的语境,听众实际构建的语境。由于语境是随着话语理解的过程而构建出来的,每个话语的理解要求一个独特的语境,所以当译员未能构建出讲话人意欲传达的语境时,或者听众未能构建出译员意欲传达的语境时,误解便产生了。由此可见,在讲话人、译员和听众之间存在着一个动态的三元关系,其中译员不仅充当了语言形式的转换者,还扮演着认知语境的协调者,口译过程就是一个综合的过滤与分析的认知过程,是译员利用自身的认知语境,从听众的认知水平、文化水平及期待角度出发,进行推理、选择、顺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员自身的认知语境,即逻辑知识、百科知识以及词汇信息等知识,具有挖掘文化内涵、逻辑推理、推导暗含、进行语言系和非语言系预测的功能,对于译员的理解和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语境顺应论视角下的口译预期

口译作为一种交际性突出的言语行为,不仅具有交互性和动态性,语言理解和语言环境也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利用语境顺应理论来研究口译预期就能通过深入地诠释口译活动中语境动态发展的特点来“解释各种社交场合中人们言语风格变化的动机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社会后果”③。下文将从口译过程、口译策略两个方面来分析语境顺应论对口译预期的影响。

(一)语境顺应论对口译过程的影响

语境顺应论对口译过程的影响与“语境效果”这一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语境效果”一词最初由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在其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意即“新信息在旧信息中的语境化”,其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语境隐含、假设增强及假设抵触”④。笔者分析认为,三者的关系具体表现为:(1)新信息在不同的认知假设中呈现出顺应度不同的语境预期,即语境隐含;(2)认知假设与语境预期越接近,两者间顺应度越高,语境隐含的不确定性越弱;(3)当认知假设与语境预期发生抵触时,语境隐含的不确定性最强,为提高顺应度所需付出的顺应努力最大。上文中提到的“顺应度”指认知假设与语境隐含接近的程度,是衡量认知假设与语境隐含间动态关系的一个变量,三者间关系可用公式(1)表示:

(1)顺应度=认知假设水平的高低÷语境隐含的强弱

分析得知,“顺应度”是认知水平和语境效果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实现信息交流所需达到的顺应度一定的前提下,认知假设水平与语境隐含间存在着此增彼长的动态顺应关系;在语境隐含或认知假设水平一定的前提下,顺应度与认知假设水平、语境隐含又分别呈此增彼长、此消彼长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得知,该公式中的语境隐含即讲话人的意图语境,认知假设即为译员的认知语境,两者互相显映的程度越高,即译员的认知语境与讲话人的意图语境之间顺应度越高,译员为实现交际目的所需付出的顺应努力就越小,获得的语境效果就越佳。译员认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语境隐含的强弱,决定了为实现口译预期所需付出的顺应努力的多少。

Sperber和Wilson的交际模式认为,口译过程就是讲话人所给出的信息代码通过译员的认知假设被重新组合并输出的过程,即:讲话人首先将所欲传递的意图进行编码,然后发送给译员,译员再通过解码—换码—重新编码的过程来还原讲话人的交际意图,从而完成这一轮交际活动⑤。在这里,解码不是照字面简单地解释信息,而是“对信息处理所需要的各种可能的语境以及可及的语境进行制约”⑥的过程。这个加工处理过程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即讲话人借信息传递某一意图,译员接受信息、识别意图的过程;译员重组信息、反馈给听众,听众理解、接受信息的过程。这其中译员既是听众又是二级讲话人。由于口译交际环境处于动态之中,译员的理解和表达也处于动态之中,因此译员作出选择时的顺应意识程度会不同,使用的语言也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译员要充分利用自己认知语境中的各种知识,短时间内从源语的语言形式和内容等各个层面推导出隐于源语明示信息后的暗含信息(或称语境隐含),从所有认知假设中选出最符合源语讲话人意图的假设,并且以听众的认知能力和期待为标准对译语进行最佳顺应性的取舍,争取源语信息与认知假设间达到最高顺应度,为听众提供最佳语境效果,以圆满实现口译预期。

(二)语境顺应论对口译策略的影响

口译时,认知语境对口译预期的干预作用异常突出。首先,译员认知语境干预讲话人;其次,讲话人的信息输出方式干预译员认知语境;最后,听众认知语境干预译员。因此,译员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系列的干预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采取积极的翻译策略:一方面提高自身认知语境与讲话人认知语境间的顺应度,以弱化语境隐含,减少信息遗漏;另一方面力求使听众在理解译文时付出的顺应努力最少,避免误解产生。笔者以为,在口译实践中,译员可采用推理、转换、预测三种策略来实现口译预期。

1.推理策略

作为一种交际行为,口译涉及两大步骤:理解与表达。Verschueren认为,理解过程实际上是一种选择过程,也是以认知为基础的顺应过程。交际得以实现,正是因为交际者提供了有关自己意图的行为依据(如话语)以及接受者能根据这种行为依据推导出交际意图。所以,口译也是一种推理交际模式,而推理是集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于一体的思维过程。口译中讲话人与听众来自不同国家,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也可能不同,因此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认知差异,这种差异势必会造成听众理解上的困难。译员要想实现多于单语听众的语境效果,就必须善于根据语境和语义表征提供的命题内容,推导讲话人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并顺应听众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译语,实现口译预期。换言之,译员对原文的理解不应是断开的、毫无联系的信息“拼凑”,而应是在“心领神会”基础上对原文“未尽事宜”自然流畅的“查缺补漏”。

例如,2012年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曾就中国经济状况作出如下评价:“……我们‘十二五’规划设定的目标是7%,今年确定经济增长7.5%,是为了与‘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相衔接。同时,我也必须说明,这是我们主动调控的结果。……”

这段文字中,虽然“目标”和“这”的具体指向不明,但经验丰富的译员完全可以通过“十二五”与“经济增长”这两个耳熟能详的新闻词语对原文“未尽语义”作出如下推理:既然今年设定7.5%的经济增长目标是为了与7% 的“十二五目标相衔接”——后者比前者还低,那么显然,是“我们降低了今年的目标”,“这”即“经济增速放缓”;同时通过“十二五”与“今年”的对应关系也不难看出,“‘十二五’目标”即“‘十二五’期间年经济增长目标”,则完整的译句为:

“…We have set the average annual GDP growth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at 7%.By setting this year's growth target at 7.5%,we want to bring it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set out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for China's economic growth.At the same time,I'd like to point out that the economic slowdown in China is mainly the result of our proactive macro control.…”⑦

可见,恰当使用推理策略来挖掘隐含信息,梳理逻辑关系,不失为处理高信息度语境、实现语境动态顺应的有效方法。

又如,“We have a tight schedule”这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语境隐含也有所不同。如果是列车员在催促乘客上车时说,那么可以译成:“我们要晚点了!”如果是来访的客人提到这句话,则言外之意是“我们的日程很紧”;如果是教师在授课时说这句话,则可理解为“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是在请求帮助时被告知这句话,那么很遗憾,“你”被婉言拒绝了。

语境对于话语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员不仅应该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表层现象,更需要善于运用推理策略,理解从这种表层下挖掘出的关联语境,设法寻找、建立、利用与话语信息密切相关的语境假设,以便在选择译文时对不同的语境作出动态的顺应,实现交际的顺畅。

2.转换策略

翻译是人类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文化具有特殊性,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决定了各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文化在翻译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Verschueren的观点,口译中的语境可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而非语言语境中的文化语境,即跨文化交际中所涉及的不同文化背景,是社会文化发展的缩影和反映,直接影响特定语言的表达和使用。由于文化差异,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表达习惯,作为译员,绝不能原样照搬,“口译的基本对策只能是顺应,表现出因势利导的适应性”⑧,只有真正了解了两种语言的根本区别与思维差异,并作等效意义的转换,才能创作出最忠实、最自然、最贴切的译文。

例如,在2012年3月14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温总理引用了一句古语“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经验欠缺的译员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因为此句使用了中国古语中典型的对称结构,句中的“守职”与“处义”、“废”与“回”均具有高“语境隐含”。此时译员不仅需要借助自身渊博的中文知识来正确理解原句,还要设法通过“等效转换”来顺应听众的认知水平,实现信息传递的准确无误。若草率译之,轻则无法再现原语的“神韵”,造成“文化亏损”;重则导致信息传递失真,影响国家形象。当时,现场译员的译作:“I will not waver and carry out my duties,and will remain true to my conviction.”⑨译文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显示出译员在选词酌句方面的深厚功底与独特匠心,是译员对自身认知语境调整、对听众认知语境顺应的完美体现。由于口译内容涉及的领域广阔,复杂多样,译员只有注重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才能在讲话人的旁征博引与自己的认知语境间建立顺应性,以巧妙化解交际中的认知障碍。

汉语好用排比、反复等手法来加强语势,渲染气势,但英语更崇尚简朴的文风,提倡简洁明快、逻辑严谨。两种语言相去甚远的表达风格决定了译员在翻译此句时必须考虑译语听众的认知习惯(或称认知语境),通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转换来再现原句的“神韵”。温总理曾用“我相信13亿人民微笑着面对世界,全世界人民也会微笑着对待中国”来表达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对世界更包容、更期待的博大胸怀。现场译员译作:“I have confidence that the smiles of 1.3 billion people in front of the world will be reciprocated by the smiles of the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原句中的动词“微笑”被转换成译文中的名词“smile”,这正符合英语好将动词名词化的语用习惯,而“reciprocate”一词则恰到好处地传递出温总理欲借助此句表达的“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言外之意,译文通过词性及结构转换完美演绎了语言交际的“低碳化”,堪称巧用转换策略来实现“等效替代”、以顺应交际语境的典范。

3.预测策略

语境不仅有助于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理解源语的命题形式、推导明示及暗示,还有利于译员建立预测机制,对信息进行提前理解。因为任何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词的前后排列是非随机的,有着高度的概率分布”⑩,即词汇的排列是有规律可循的。况且,由于冗余现象普遍存在,上下文中的关键词足以表达尚未结束部分的意义,所以,在特定语境里,译员完全能够在语段的某个词未出现或者某种语言形式完整表达完毕之前准确预测出该词的含义或者该语言形式要传达的信息。

预测能力是译员必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笔者认为,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尚未出现的信息的预测;二是对未完整表达的信息的预测。前者关注的是内容,后者关注的是形式。当译员认知语境中的主题知识与交际语境所涉及的主题知识相吻合时,译员就能够通过对头脑中的语境假设进行动态分析,及时激活自己的语言和信息库,这种积极敏捷的反应无形中加强了讲话人与译员之间的语境效果,有助于译员对讲话人即将传达的语言信息作出预测。

例如,在商务谈判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句子:

You are an excellent business negotiator,but if you hang on to the listed quotations…

译员首先听到的是恭维对方的客套话,紧接着出现转折连词“but”,此时就可以预测后文将不再是恭维的话了。连词“if”把条件引出,说“如果对方还坚持原报价”。听到这,译员已经完全可以预测到讲话人接下来会说“无法达成协议”。而下文正好是“it's impossible for us to come to terms…”。

又如,在“随着综合国力的……和国际地位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令人瞩目,……”一句中,有两处词汇空缺。鉴于此句是对外宣传时的常用表达方式,译员头脑中马上会闪现出“国力增强,地位提高”的习惯搭配,而“在……的作用”这一结构又使译员得以在句子表达完毕前准确预测出该译句的主要结构为“to play a role in…”。

综上所述,口译时,译员可以根据词语的固定搭配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预测,也可以通过积累语言外知识和充分的译前准备来进行预测。但归根结底,良好的预测能力绝非脱离具体语境的随心所欲,它不仅是语言成分和语境因素相互适应的动态过程,更是译员策略性的选择过程,是译员心理世界对语境顺应意识强弱的反应。

口译活动对语境的依赖性不仅体现在口译内容会因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还体现在口译预期会随着口译策略对语境的顺应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交际价值。一个成功的译作,往往要求译员在面对多种选择时,能明确翻译的目的,判断顺应的层面,并选择相应的策略技巧,因此译员对语境观察、认知、选择和阐释的程度决定了译文的语用等效程度。语境顺应论的实质是语言选择,而选择的目的是为了顺应交际的需要。通过语境顺应论来研究口译过程,分析口译策略,归纳总结切实可行的语境适应规律,对于提高口译质量,科学有效地改进口译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注释:

①②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p59 -61,p109.

③吴庄、文卫平:《ECUP模式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第1期,第72-75页。

④⑤Dan Sperber,Den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Blackwell,1995,p108 -117,p95.

⑥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27页。

⑦《2012 年两会温家宝总理记者会》,http://www.kouyi.org/press/1740.html,2012 年3月14日。

⑧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第239页。

⑨《美女翻译张璐:三年总理答记者会精彩翻译集锦》,http://www.chinadaily.com.cn/language_tips/trans/2012 - 03/15/content_14843619.htm,2012年3月15日。

⑩Gile Danile: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John Benjamins,1996,p176.

[1]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2] 莫爱屏.交传与明示—推理交际——口译的理性思考[J].语言与翻译,2003(2):55-59.

[3] 荣玉.顺应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解释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7):105-107.

[4] 郑凌茜.关联语境与交替传译的最佳语境选择[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5-89.

猜你喜欢

译员口译讲话
“注水”讲话
国旗下的讲话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男朋友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