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的应用

2013-04-02高丽枫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糖化白蛋白脑梗死

艾 林,高丽枫

(1.赤峰学院 第一附属医院;2.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随着社会进步、劳动力增加、人口逐渐增长、普遍食用高热量饮食使人体重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粗纤维等相对缺乏,加上医疗水平提高、人类寿命延长,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当今主要影响人类健康主要疾病.目前糖尿病的主要类型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多系列、多途径、不同表型复杂的代谢紊乱综合征[1].除了血糖升高之外还伴随着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代谢异常.反映血糖水平的指标有很多,如: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g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plasma glucose,2h-PG)、口服糖耐量检测(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等,其中糖化血红蛋白是指糖基化的血红蛋白,其生成过程不可逆,与红细胞寿命和该时期的血糖平均浓度有关[2].目前,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诊断和控制:

1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无论是FPG还是2h-PG都受多种因素影响,只能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在红细胞生存期间,HbA1c是血红蛋白A与葡萄糖的非酶促反应的产物,这种产物是不可逆的、连续的、缓慢的,此反应受血糖水平的影响.由于血红蛋白β 链N末端缬氨酸分子与葡萄糖等分子结合,而使其在血红蛋白电泳中成为HbA之前的HbA1快泳组分,其中HbA1c(与葡萄糖结合)含量最高,占60-80%,是目前临床最常检测的部分[3].由于血红蛋白糖化过程非常缓慢,一旦生成不再解离,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能够确切反映之前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所以HbA1c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测的“金标准”,因此,有关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接受两次HbA1c测定[4].HbA1c的测定结果指与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以百分率表示,非糖尿病患者的HbA1c平均水平为4-6%,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建议控制在小于7%,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建议小于6.5%,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0%以下.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对于病程在10年左右,30%存在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人群,利用现有手段努力实现血糖正常化即糖化血红蛋白(HbA1c)<6.0%并没有减少糖尿病全因死亡[5].

HbA1c与血糖值相平行.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故HbA1c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观察指标.血糖水平正常,HbA1c水平也应正常,提示糖尿病控制良好;,HbA1c愈高,血糖水平愈高,提示糖尿病控制不良,病情愈重.糖尿病患者2-3个月应检测1次HbA1c,控制欠佳者1-2个月检测1次.妊娠期糖尿病、1型糖尿病应每月检测1次,以便调整用药剂量[6].

2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HbAlc可使内皮素活性增加,激活平滑肌内皮素-A受体,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促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也可在血管壁堆积,引起胶原纤维间过度的交联,这种过度的共价交联能使胶原纤维的机械强度增强,血管硬化,顺应性降低[7],致使血压升高.同时,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增加使激活蛋白因子-1和核因子κb(activator protein-1)活性增加,导致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基因表达上升,促进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移入管壁吞噬消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而形成泡沫细胞,导致粥样斑块形成[8],当动脉血管的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时,血液直接接触动脉内膜下层的胶原组织,因而引起血小板的聚集,阻塞冠状血管血液流动,冠状血管的管腔更加趋于狭窄;聚集的血小板还会刺激纤维母细胞,使其迅速增殖,动脉血管壁的粥样斑块产生纤维化.这样就是动脉硬化病变进程速度加快,因此就会加剧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HbAlc检测可很好地评估病人的患病程度和血糖控制情况[9].

3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可使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2,3-DPG结合力减低,对氧的亲和力增高,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在肺脏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运输,在外周组织中氧的释放减低,造成外周组织缺氧;此外,HbA1c增高,使红细胞膜的流动性产生变化而减少、随之增加了红细胞的脆性,其结果是不易透过毛细血管,糖尿病患者的Bobr效应(Bobr效应是血液通过循环流经外周组织时,从因为对缺氧的代偿作用,红细胞所释放的氧气有所增加)减弱甚至消失,这样就会引起周围组织中的神经末梢缺乏氧供应,其后果是造成外周神经组织水肿变性,功能异常,髓鞘脱失甚至坏死,这种改变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使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受阻,影响外周组织细胞的氧供给,引起组织缺氧损伤[10].王志英等对不同HbA1c水平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作了对比研究后发现:它还可用来鉴别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和脑梗死引起应激性高血糖.临床研究发现HbA1c的增高,与全身血管病变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可作为糖尿病引起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指标,是一项非常可靠的预测因素.在临床上将HbA1c控制至接近正常水平,是能减少患者血管并发症的[11].

虽然在临床上HbA1c具有其它血糖检测指标所不具备的优点,可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对糖尿病、糖尿病的并发症以及多种系统疾病的检测,但是HbA1c作为长期血糖控制的监测指标并不能反映出血糖漂移的幅度和频率,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忽高,忽低,波动太大,HbA1c也有可能正常,故HbA1c并不能取代FPG和2hPG的作用,三者最好联合检测以防漏诊或误诊.由于HbA1c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所以直接受其代谢影响.所以,在贫血患者或其它血红蛋白变异患者中,血糖控制状态未必能真实反映出来.另外,糖化白蛋白GA是不受血红蛋白代谢影响的血糖代谢指标之一,是替代血红蛋白测定白蛋白的糖化程度的,白蛋白的半衰期较之血红蛋白短,是17天,所以白蛋白的代谢周期比较快,能反映患者短期内血糖控制情况,GA血浆中白蛋白与葡萄糖发生酶促反应的产物,更能准确地反映出患者近期内血糖的变化[12].

〔1〕Kim E.Insulin resistance at the crossroads of metabolic syndrome:systemic analysis using microarrays[J].Biotechnol J,2010,5(9):919-929.

〔2〕张爱民.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J].新疆医学,2011(40):106-108.

〔3〕韩爱芳,高晋鲜.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2011,4(2):99.

〔4〕谭必然,向喜桃.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618.

〔5〕王顺钰,苏本利.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是否更安全[J].2011,32(5):10-16.

〔6〕刘建球.糖化血红蛋白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1(28):9-11.

〔7〕马建刚,高阳,张慧,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9(5):381-383.

〔8〕张晓霞.米树华.池喆等.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1,14(7):2251-2256.

〔9〕孟岩,王翀,等.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应用于糖尿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1):1489-1490.

〔10〕罗晓亮高晓津.糖化血红蛋白与心力衰竭[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1,11(5):302-304.

〔11〕王志英.徐国松.杨国军,等.糖化血红蛋白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3):2376-2377.

〔12〕王茜.严斌.韩思阳,等.糖化白蛋白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9):72-98.

猜你喜欢

糖化白蛋白脑梗死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