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广高等教育思想述略
——读《杨德广教育文选》有感
2013-04-02吴洪涛
吴洪涛
(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杨德广教授是我国知名的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从事工作30年以来,对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一直笔耕不辍。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了《杨德广教育文选》(《文选》)一书,从先生已发表的450余篇文章中辑取出193篇文章,约180万字。《文选》各篇按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从1978年到2009年),生动展现了近三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与进程,也完满记录了先生对每一时期高等教育中重大理论问题和改革发展问题的思考与意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文选》,也是一次读近三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和高等教育思想史的过程。先生从事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近30年来所提出的一系列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观点,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思想。
我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潘懋元先生提出了高等教育内外关系规律,即高等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规律,即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教育内部诸因素关系的规律,即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潘懋元先生对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概括性表述是:“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一表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所制约;二是教育必须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服务。杨德广教授的高等教育人才观、教育市场观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正是对以上“两个规律理论”的论证与阐释。
一、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人才观
(一)四化建设必须依靠人才开发
上世纪80年代初,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四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杨先生即撰写了《高等教育与人才开发》一文,以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回答了“实现四化主要靠什么?”这一时代命题,他的答案就是“人才开发。”文章指出,“人才开发包括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而最主要的是人才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是人才开发的强大动力,智力投资是人才开发的物质基础,办好高等教育是人才开发的根本途径。”由此,高等教育由人才培养来服务于四化建设的主题得到了清晰的揭示,明确了高等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主攻方向。文章还详细分析了日本等国重视教育与国力快速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引用了马克思的论述,“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进而指出“应该看到,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主要不是靠增加劳动力……生产劳动逐步变为科学劳动。”[1]104,107杨先生的敏锐意识与先见之明在之后邓小平同志的讲话中得到了最好的印证。1988年9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此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二)知识经济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上世纪末,知识经济的浪潮开始席卷我国。杨先生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而这一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正是高等教育大展宏图的最好时机,高等教育应努力去适应、去推动。先生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功能》一文就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与阐明。文章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功能要拓宽,主要任务要转移到培养创造性人才上来。高等教育应把发展和创造新知识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为此,大学教师必须与工厂、企业、科研部门合作开展科学研究,组织学生共同参与。”[2]429这些观点与后来国家大力提倡的“产学研用合作”政策以及近年提出的“协同创新”理论完全吻合,充分体现了先生的前瞻意识。与知识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先生又把注意力转向了“创新”这一事关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他率先发表了《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一文,结合西方国家创新教育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在创新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六大方面对我国高校如何加强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提出了建议,成为国内最早倡导创新教育的学者之一。
(三)高教大众化与多元人才质量观
20世纪末,我国开始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至2001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数已跃升到250万人,比扩招前的1998年翻了一番还多。对此,当时社会上和教育界不少人士开始担心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和毕业生就业问题。杨先生意识到如何看待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多样化,如何看待大众化、多样化以后的教学质量,如何建立高教大众化时代多元人才质量观,以及如何解决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和必须在理论上加以阐明的现实问题。他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与质量保证》一文恰逢其时地对此进行了解惑。文章旗帜鲜明地指出,“我国必须加快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是多样化;必须树立与教育多样化相对应的质量观,制定多种质量标准;必须正视高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3]
(四)高校去行政化用人观
近几来年,大学内“学而优则仕”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将其与大学行政化、官僚化一起列为现今大学的弊病之一。而杨先生早在1980年就指出了这个问题,实属难能可贵。《重才不在授官》一文指出,“不适当地安排专家、教授以及中青年骨干担任主要领导工作,身兼多职,是有害的。这不是重视人才、重用人才,而是滥用人才、浪费人才。”[1]25先生认为,“重才首先要弄清一个人有什么才,是理论研究人才,还是科学人才;是科研人才,还是管理人才。其次要使每个有才能的人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优势,各显身手。再次要重视有才能人的意见,重视专家、教授的意见,并不是说要让每个人都去担任领导工作。”[2]26先生这种敢于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精神委实令人敬佩。
二、独树一帜的高等教育市场观
在市场与高等教育两者的关系问题上,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始终抱着唯唯诺诺,举棋不定的态度,杨德广先生以敏锐的视觉和坚定的态度亮出了他的高等教育市场观,并在自身的高教管理与工作实践中身体力行,以事实来证明他所持观点的前瞻性与正确性。
(一)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杨先生及时把握这一即将深刻改变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早在1992年就未雨绸缪地撰写了《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的转轨变型》一文,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的五个方面,并指出,“相对而言,高等学校的改革跟不上经济改革的步伐,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没有顺应经济的转轨,仍然停留在旧的经济体制、经济模式、经济结构上,停留在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上。因而要改变高等教育的落后状况,必须认真研究我国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的转轨,并努力适应这些转轨。”[2]172其后先生撰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一文更是全面阐述了他的高等教育改革观,在辩明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后,他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走向市场,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要求,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是破除经院式的教育观念;二是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三是破除现有的管理体制;四是破除教育‘不宜面向市场’的观点。”[2]291-292
(二)大学校长既要找市长,也要找市场
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转型过程中,杨先生发现不少高校的改革步伐仍显得比较缓慢,甚至围绕高校要不要走进市场,能不能走进市场,以及怎样走进市场等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此时,先生以《高等学校要走进市场才能走出困境》一文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文章深入分析了影响高校走进市场的主要原因和高校走进市场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紧接着,先生又发表了《关于建立教育市场的思考》一文,指出,“我坚定不移地认为,高等学校不仅要走进市场,而且要建立教育市场,才能走出困境,摆脱困境。”1996年,杨先生基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认识,更是大胆提出了大学要与市场接轨以化解办学经费紧张的难题。他在《大学校长既要找市长,也要找市场》一文中指出,“现在高教经费严重不足,但在目前情况下,提高高教经费不能全部靠国家增加财政拨款,大学校长既要找市长,更要找市场,只有坚持多渠道筹措经费,努力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投入机制,才能发展高等教育。”[4]先生不仅提出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且还在其治校过程中付诸实践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在1998年的高校扩招过程中,当时上海市教委要求上海师范大学多承担一些扩招任务并开发奉贤校区,但办学资金并没有增加投入。作为一校之长,杨先生对政府的决策表示理解和支持。面对各种困难,他提出了“有困难要找市场,不能只找市长”的应对之策。于是,他走出了一条发展改革之路,在他建议下,经上级批准,学校成立了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各种运作共筹集了3亿多元资金,奉贤校区的开发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赢得了教育部周济部长的高度评价。
(三)发展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有效举措
民办高校现如今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施行,这一队伍还在逐渐壮大。至2012年年初,我国已有民办高校676所,在校生4 766 845人,教职工348 857人,我国还另有其他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836所,学生数达921 841人,教职工38 140人。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围绕要不要办民办大学一直有争议。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更多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办。从1992 年开始,杨先生开始关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问题。他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单一的由国家单独举办大学的弊端逐渐凸显,而且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无法满足人们对教育的渴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发展民办大学势在必行。”在《我国应积极稳妥地发展民办大学》一文中,他在分析民办大学的三个特点 ( 经费自筹、办学自主、灵活多样) 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民办大学要突破旧模式、改变旧体制、转换旧机制,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的办学路子”的思想。他提出,“健康、稳妥地发展民办大学,必须采取如下对策: 一是解放思想, 积极鼓励和扶持民办大学的发展;二是制定法规, 确保民办大学健康发展;三是逐步将部分公立大学改为民办大学。”[2]188-190
三、基于实践,创新理论,构建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
上世纪60年代初,杨先生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人生。工作伊始,杨先生就深深感到中国教育还十分落后,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正是凭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钟爱,他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努力探索中国教育发展的理论和道路,把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的教育实践相结合,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办学之路。”为此,无论后来工作岗位如何变动,杨先生始终密切关注中国的时代变革与经济社会发展,并由此敏锐地感知与预测时代与社会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和面临的新挑战。诚如先生所言,“工作中会不断遇到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研究的课题,把问题装在脑子里,努力去研究、探索与攻克;这个问题解决了,再去研究一个问题,从来没有间断过。”正是基于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得天独厚的工作与研究经历,杨先生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不断创新高等教育理论,构建与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为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30余年的高等教育研究中,杨德广教授始终关注着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构思着现代高等教育学的建立。杨德广教授早在1983年就参与了由潘懋元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的撰写工作,嗣后又主编了4部《高等教育学》著作,为师资培训和研究生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1989年,杨教授发表《对十年来高教理论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一文,对高等教育学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文章中,他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方针、高等学校职能、现代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学论、高等教育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等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原有的《高等教育学》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于是他开始积极探索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并以现代高等教育理念为指导撰写高等教育学。杨德广教授认为,传统高等教育学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学的特点出发建立的。我国高等教育之所以没有突破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学。那么对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学的思考就是从宏观层面上科学地提出并解决了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问题。1996年,先生发表了《关于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学的探讨》一文,他将之前已有的五部《高等教育学》称为传统的《高等教育学》,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世界知识与技术革命,原有的高等教育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很多方面已无法解释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建立新的现代高等教育学已是迫在眉睫。杨先生分析了传统高等教育的三个特点,进而提出要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学,一方面要吸收传统高等教育学的精华,另一方面要克服传统高等教育学中的弊端。他认为现代高等教育有九个基本特点,分别是“方向性、适应性、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竞争性、特色性、产业性与先进性。”在此基础上,他构建了现代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绪论、大学原理论、大学学生论、大学教师论、大学教学论、大学德育论、大学体育论、大学科研论、大学产业论、大学装备论、大学制度论和大学管理论。”[2]306-3082009年,杨先生主编的新《高等教育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标志着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得到了阶段性解决。
先生学高万仞,后生不敢妄加评论,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家周远清教授在为《文选》所作序中谈到,“《文选》反映了杨德广教授三十年来从事教育管理和教学、科研的心得体会及取得的成果,也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轨迹和历程。”[1]3先生在自序中写道,“我不是教育专业科班出身,我从事教育研究主要是立足于我国教育的现状,立足于工作实践,是为了从理论上回答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工作实践中的问题。”[1]4潘懋元先生如是评价了杨先生的著作,“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理论探索,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回到实践中检验。全书材料丰富,视野宽阔,行文质朴流畅,说理深入浅出。”[1]3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杨德广教育文选:第一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杨德广.杨德广教育文选:第二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杨德广.杨德广教育文选:第三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4-109.
[4]杨德广.从农民儿子到大学校长:我的教育人生[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