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校园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2013-04-02张广兵
张广兵
(西南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的综合化、融合化趋势日益增强,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和技术集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要特征,社会对具有广泛专业知识和文化教养,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大势所趋[1],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2]。长期以来,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职能主要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3],高校相关的设施设备、机制体制、人才培养的方法策略等均按培养专才进行设置,这使得单个高校现有的资源条件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式与途径难以对复合型人才培养形成有力的支撑。西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结合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搭建与完善联合校园跨文化培养平台,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多文化互动交流、优势学科专业互补等措施改进与优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联合校园建设的理念
我校开展的联合校园建设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文化体验、多领域合作实现大学校园的横向和纵向延伸,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进而使联合培养各方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共同提高。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和现实需要,我校提出“纵横校园、双跨合作、学科交叉、优势共享、互惠多赢、共同发展”的联合校园建设理念。“纵横校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联合校园建设过程中所联合的高校既要考虑联合的广度,也要考虑联合的深度,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联合;二是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一方面与所联合的高校进行多方面的横向合作,另一方面与所联合的高校进行多层次的纵向合作。“双跨合作”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联合校园从地域上形成“边疆—西部—东部—境外”,从文化上形成“地区文化—区域文化—中华文化—国际文化”的多区域、多文化的合作圈层。“学科交叉、优势共享”是指在联合培养过程中既要考虑专业对接,更要考虑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学科交叉、优势共享中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互惠多赢”是指通过免费开放、互换、按成本或低成本收费等方式在原有的联合学校双方“双赢”的基础上,追求联合培养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的“多赢”。联合校园建设最终落脚于“共同发展”,让参与联合培养的各高校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形成一个大学同盟、一体化校园,成为一个教学、学习和发展的共同体。
二、联合校园的运行机制
为保证联合校园顺利而高效地运行,我校与参与联合培养的高校共同形成了“联合校园理事会—各高校联合培养领导小组—职能部门—学院”的四级管理、“相互参与—有效互动—整合生成”的沟通协作机制和“一站式”的服务机制。
(一)联合校园的管理机制
参与联合培养的各高校统一设立联合校园理事会,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章程对理事会宗旨、性质、组织、职责与权利、成员资格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具体规定为:(1)理事会由各成员单位推举的理事人员组成。(2)理事长由发起单位西南科技大学主管教学的校领导担任,副理事长由理事会选举产生,理事由各成员单位推荐副处级(含)以上的教学管理干部担任。(3)大学共同体管理办公室挂靠在理事长学校,在理事会的领导下负责大学共同体的各项日常工作。理事会授权其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行政公章、管理独立的财务账户,并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汇报全年工作及财务情况,提出下一年的工作安排及预算报告[4]。在联合校园日常管理中形成“联合校园理事会—各高校联合培养领导小组—职能部门—学院”的四级管理。联合校园理事会负责起草与完善联合校园的联盟章程,确定本组织协作活动的内容、政策和发展规划等。各高校联合培养领导小组根据联盟章程、建设规划等制定本校的建设方案、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各高校的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处、国际合作处等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所分管部分的建设与实施工作。各学院负责组织本学院的师生参与联合培养和负责接纳其他联合高校来本院学习与交流的教师、学生等。
(二)联合校园的协作机制
由于跨区域联合校园培养涉及多个学校和各学校内部多个管理部门、学院以及参与联合培养的大量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等,联合校园需要加强学校、部门、相关人员等之间沟通协调,方能达成目标、提高效率。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借助于联合校园校际合作交流平台,形成了高层互访、职能部门、学院之间对接的沟通协作机制,各联合高校以“章程约定、专业对接、课程互设、点圈结合、相互参与、有效互动、整合生成”的协作机制开展合作。在联合校园建设实践中形成一套科学、规范、合理协作机制,包括制度建设,形成系列规章制度,包括本科生联合培养学籍管理办法、选课、辅修专业、教学过程管理、攻读双学位、学位授予、经费管理、联合办学协议书、联合办学实施细则等,形成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各联合高校形成了以分管教学副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学生处、人事处、科研处、研究生处、后勤集团等多部门协调配合的一体化沟通协调体系,形成定期互访、工作例会等系列制度,加强合作学校之间沟通交流,及时解决联合培养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保证联合培养渠道畅通。
(三)联合校园的服务机制
联合校园以“就近申请、首问负责、在地办理、数字校园、障碍最少”的方式为学生联合培养开展服务。学生需要互修专业、跨校选课等,只需向自身当时所在的大学(无论是身处原注册学籍的学校,还是在联合培养的学校)进行申请即可。第一个接待的办公人员(无论是学校联合培养管理机构人员,还是各职能部门、学院分管人员)均应负责指导学生办理完成要办事务,若所办事务不归自己所管,应清楚明确的告之如何办理该事务,并将学生指引到负责该事务的办事处。管理机构对相关手续的办理进行相应的设置,学生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只需在所在地办理即可,有需要到联合培养对方院校所在地去办理的事务通过电子通信设备进行办理,对于无法通过电子通信设备办理的,由学校联合培养管理机构人员统一前往对方院校办理。在相关手续的办理以及联合培养过程中,大学共同体内部遵循“障碍最少”的原则,一方面尽可能的简化手续,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到学习中,而不是为手续等所累,另一方面是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可选择性,尽可能减少必修限定。通过建立联合培养网站和各大学现有网站进行对接,探索图书馆无障碍进入技术实现电子资源的开放与共享,通过建立数字化教室、同步课堂、视频公开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等,以数字校园的方式为学生建立“一站式”的学生服务机制。
三、联合校园的实践
近年来,学校已与分布在欧洲、亚洲、澳洲、北美洲、南美洲的35所境外高校和国内3所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高校在学科方面有以信息技术、建筑设计等工科专业见长的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等理工大学;也有以经济管理、法律等社会科学称善的加拿大劳伦森大学、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还有与我校开设的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外语类专业对应的母语国家大学;在地域方面有境外高校、东部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和地处边疆的伊犁师范学院。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联合培养合作方式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均对传统的“N+N”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拓展,在原有的互派学生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教育、跨校选课、在线交流、校际学生主题实践等拓展校际学生互动交流,通过互派教师、成立校际教师团队、合作科研等深化校际教师合作与交流,通过优质课程网络化、优质教学资源在线化、同步课堂、协同教学等增进资源共享和教学过程的合作,使学生获得多文化的熏陶,在体验不同的教学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的互动交流中培养与提高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具体而言,通过互修专业、跨校选课和跨学科主题实践等对复合型人才培养形成相应的支撑。
(一)互修专业
联合培养的高校以学费互免、学分互认的方式互派学生选修对方学校的优势学科专业,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获得多文化的熏陶、多区域的体验。互修专业主要包括:与德国波鸿应用技术大学、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美国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分校、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等6所大学合作的机械、电子等14个工学专业,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台湾静宜大学等合作的材料物理等3个理学专业,与芬兰纳特应用技术大学等合作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6个经济和管理类专业,与台湾中华大学等合作的艺术设计专业,与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等合作的新闻专业。
(二)跨校选课
联合培养的高校制定课程置换相关规定以利于学生跨校选课,通过互派教师、网络教学、同步课堂、在线交流以及电话与邮件联系等方式实现跨校选课、跨校授课的顺利实施。自2010年起我校与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科尔多瓦大学、阿里坎特大学开展联合培养西班牙语专业学生项目,我校主要开设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课程占总课程的68%,联合高校主要开设西班牙经济、商务经济学概论、实习等必修课程、必修环节和7门选修课程,开设的课程占总课程的32%。我校自2011年起组建古巴班,古巴班由我校与古巴哈瓦那大学联合培养,古巴班的翻译、中国传统文化、说课等由我校教师开设,西语国家文学作品选读、西班牙及拉美西语国家文化等课程则由来我校外教开设,西班牙语基础课程和一些选修课程则由哈瓦那大学开设。
(三)跨学科主题实践
近年来,我校还以“跨文化复合型人才实践班”的方式,与联合高校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暑期项目、学术夏令营等多种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旨在为学生开眼界、拓思维、铸能力、长智慧提供机会,活动一般围绕与现实紧密联系的一些跨学科主题展开,以考察访谈、交流互动、合作设计的方式进行。在活动中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生活、思维、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感受校际间相互交流合作的学术氛围,聆听专家教授对人生、对科学的精彩论述,团队合作设计考察计划、问题解决方案等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多方面能力、增进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近年来,我校先后与德国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芬兰纳特应用技术大学、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小城镇建设、信息之星、大学生物理学、新型聚居、文化景观与城市化、农村教育等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
四、结语
经过近五年的联合校园建设与实践,联合校园建设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多校园多文化经历还在拓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深化学生“一专多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跨校园、跨文化经历在丰富学生求学经历的同时,也使他们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社会关系,加强了交往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提高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近2年,参与联合培养的我校学生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30项,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在机械创新设计、无线电定向测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比赛中也取得好的名次。一大批联合培养学生在完成本科、硕士阶段的联合培养后,被联合培养学校录取开展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在智利康塞普西翁天主教大学接受联合培养的学生在智利大地震以及参与灾后救援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综合素质,获得当地人民和当地媒体的高度赞誉。联合校园在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已经初显,“多方共赢、共同发展”的局面已初步形成。在下一阶段的建设中,尚需在深化与拓展联合校园的合作深度与广度的基础上将联合校园建设成一个大学共同体,有效实现我校“联合培养→基于联合培养的大学共同体→大学共同体”三步走的大学共同体建设构想。
参考文献:
[1]金一平,吴婧姗,陈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和成功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32-136.
[2]杨宗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0(6):44-46.
[3]倪志梅.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 (9):27-28.
[4]联合校园理事会.“联合校园”理事会章程(修订)[Z].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