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4-02周蕗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顶岗院校高职

周蕗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对专业教师的特殊要求,即教师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强调产学结合,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教师的顶岗实习则是教师深入实践、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几乎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呈现高学历、低技能特征。许多专业教师边学专业边教学生,自身专业动手能力较差,很难保证教学、实训质量。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通过下企业顶岗实习,能增强职业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指导学生尽快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缩短就业链条,节约就业成本,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做到“零距离”上岗;能丰富实践经历,用工作体会以及切实案例作为以后教学的基本铺垫和宝贵资源。

一、教师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的问题

1、实习企业的选择较随意

有些高职院校不是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实施计划、就业企业和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地选择实习企业,而是较随意地选择合作企业,既难以保证实习质量,也不利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

2、实习管理流于形式

有些高职院校在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时,虽然对实习提出了要求,但要求笼统含糊,不能有针对性地作出计划和安排。有些时候顶岗实习成了教师的个人行为,如由自己决定实习的岗位、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缺乏有效的组织、监控与指导,影响了教师顶岗实习的实效。

3、考评体系的设计缺乏客观依据

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是加强实习管理、提高实习效果的重要保障。有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环节的考评体系设计,缺乏理论指导和客观依据,设计比较粗糙,重视主观评价,轻视客观评价,缺乏导向性、客观性、约束力。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应能将在外实习的教师置于学校监控之内,但目前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专业教师顶岗实习的考评体系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二)实习企业的问题

1、动力机制缺乏,效益与安全是难题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政府与高职院校已经行动起来,但是目前企业的积极性却不高,认为发展高职教育更多的是政府行为,还没有成为企业的迫切愿望。现在我国对于企业接收教师实践并没有法律规定,不像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法律要求企业必须承担一定的培训义务,有相关的社会责任,反倒认为接受教师实践是干扰了工作秩序,因此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不高。企业接收教师实践时还要考虑生产安全的因素,对额外的成本支出要权衡再三,所以往往教师在企业参观学习时间有限,人数也有限。

2、实习单位不重视

一些企业功利性较强,接受教师实习只是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出于这种目的,企业在教师实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就不令人奇怪了。这些表现诸如:企业多数时候是在经营旺季接受实习教师,希望实习周期长达半年到一年时间;为提高效率,长期要求实习教师从事单一的技能性工作,很少甚至基本不轮换工作岗位;为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只对正式员工进行培训,而对实习教师,要求尽快上岗或只经过简单岗位培训即上岗,不愿在实习教师身上花钱培训;根据实习周期和时间长短确定薪资待遇,并且工作时间较长,节假日经常加班,同工不同酬现象较普遍。

部分企业接受实习教师后,由于不是本单位员工,没有进行纪律约束,没有具体要求,而且由于部分实习教师实践水平低,实习单位可能不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往往时间一到,实习任务就算完成了,实习单位会给一个实习期的鉴定表。

(三)教师自身的问题

教师对顶岗实习认同度不高,教学课时多,观念难跟上。许多教师边学专业边教学生,自身专业动手能力较差,很难保证教学、实训质量。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教师的教研能力主要是通过论文来体现,通过实践项目体现得非常少。教师下企业锻炼往往顾虑重重:下企业期间待遇怎么办?没时间怎么办?实习期间额外支出谁承担?不少教师认为教师实践时间不要太长,到企业实践更重要的不是提高技能,而是改变思维方式,了解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因为企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和技术往往是“过去时”,所以学校的主要任务还是给学生打下一个职业能力的基础,再通过不断与企业接触弥补其“短板”。这几年,学校生源增长较快,教师的课时普遍增多,平时根本没时间去培训,等到放假以后,辛苦了一个学期的教师往往身心疲惫,希望在假期休息一下。

二、对策

1、校企合作,共同管理教师的顶岗实习

校企双方共同管理教师实习过程。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员工的身份接受实习单位管理,遵守单位考勤制度,履行所挂岗位职责,并写好实习日志(报告)。通过实习报告的形式,学校可以了解教师在每个岗位的实习情况,而实习报告对实习教师来说,本身就是最生动的授课案例。实习报告的项目设置,则可以根据教师的具体实习单位进行选择。比如到旅行社实习的教师,在实习项目中就可以设置门市接待、计调部、导游部等实习内容。教师所在学院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走访、通电话等形式了解教师顶岗实习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2、明确顶岗实习目标,提高实效性

为确保教师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实效性,学校可以根据顶岗实习教师现有的专业发展基础、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工作需要确定实习岗位,提出具体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顶岗实习活动。

3、提高教师对顶岗实习的重视程度

实习教师要想取得顶岗实习的效果,必须对顶岗实习加以重视,真正在学习技能方面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实习中,必须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要适应在“没有依靠”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任务。教师在顶岗实习期间,其工作作风、工作表现不仅是个人能力的表现,也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因此顶岗实习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各方面的表现无愧于高校教师的身份。

4、选择合适的企业

目前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学校在为教师安排实习企业时,应该挑选信誉好、管理严、服务优质、设备先进、在业界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旅游企业。在行业领先的企业中,教师才能达到实践锻炼的目的。

5、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应具有客观性、规范性、约束性和导向性。为此,体系覆盖面应涉及企业、学校、教师,明确并规范三方的职责及考核目标,考核指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既重视教师的客观表现,又兼顾学校、企业、教师的主观评价。

三、结语

总之,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学校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组织管理,确保教师顶岗实习取得实效。

[1]陈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9,(2):139-140.

[2]陈修岭.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管理机制的构建[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76.

[3]黎凤环.校企合作、共同管理,提高教师挂职锻炼的实效[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4]张艳英.顶岗实习提高教师实践能力——谈高职金融专业教师的顶岗实习[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猜你喜欢

顶岗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