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13-04-02王劲颖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社工上海市志愿

王劲颖

(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上海 200002)

2012年12月3日,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经验交流暨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启动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加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及民政部《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各地推进社会工作服务经验,分析面临形势与任务,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思路,部署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工作。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出席会议并讲话,民政部副部长戴均良主持会议,上海市副市长姜平出席会议并致辞。李立国在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工作、推进志愿服务,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基本民生、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安排。民政部门历来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2007年11月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城市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的通知》。上海积极贯彻落实,2008年8月出台《上海市民政局关于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的通知》(沪民基发[2008]51号),明确由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负责全市社区志愿者注册工作。截至2012年11月,上海注册社区志愿者40.5万多人。2012年12月2日,由上海市民政局主办、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承办的第二届“上海公益伙伴日”开幕。开幕式上,来自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媒体的代表共同浇灌公益之树,标志着第二届“上海公益伙伴日”正式启动。国家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副部长戴均良、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副市长姜平、市委副秘书长姚海同、民政部有关司局领导以及上海市民政局、市社建办、市文明办等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开幕式。开幕式前,领导同志们参观了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负责的社区志愿服务展区。12月3日,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经验交流暨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启动会议的与会代表们也参观了社区志愿服务展区。

上海社区志愿服务展区通过“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社工引领社区志愿者?公益项目、社区志愿服务记录?试点、推优评选?表彰、体系建设?展望”等五大版块的内容,展示了上海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探索。正如同其前言中所称的:“在民政部悉心指导、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上海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践行现代民政核心价值观,以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社工引领社区志愿者、探索社区志愿服务时间记录试点等工作为主线,推动跨界合作,创新社会管理,建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五大版块的逻辑主线是:上海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适应社区需求,逐步推进社会生态体系建设,通过阳光沐浴、源头活水、扎根土壤,结出了累累硕果。

一、“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版块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上海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沐浴到了温暖的阳光。按照民政部统一部署和上海市民政局工作要求,上海以“社区志愿服务网”为注册平台,稳步推进社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工作。目前,已注册社区志愿者40.5万多人,逐步实现了服务项目全覆盖、服务对象全人群、服务时间全天候。从服务项目分布来看,服务儿童占8%,服务老年人占14%,服务病者占3.5%,服务伤残人士占3%,法律援助占1.5%,社区活动策划组织占5%,慰问探访占5%,心理辅导占2%,功课辅导占2%,社区调解占7%,医疗服务占2%,社区代购占2%,环保工作占15%,维修服务占2%,电脑技术占1%,社区安全占27%;从年龄分布来看,18岁以下占1.7%;18岁到39岁占 16.5%,40岁到 60岁占 44.3%,60岁以上占37.5%。

二、“社工引领社区志愿者·公益项目”版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09年以来,上海市民政局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改拨为招,探索公益项目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培育社会组织,聘用专业社会工作者,招募社区志愿者开展社区安老、济困、扶幼、助残等公益服务项目。2009至2011年,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共出资1.44亿元,培育组织447个,实施项目506个,1113名社工带动5621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受益人数超过184万人次。2012年上海公益招投标出资1.36亿元,预计实施项目363个,公益创投出资900万元,上海形成了公益项目化推动,社工引领社区志愿者的新格局。

三、“社区志愿服务记录·试点”版块

上海扎根基层土壤,培育扶持社区志愿幼苗。为加快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在市民政局的领导下,依托社区志愿服务网在闵行、徐汇、浦东的部分街镇以及市属福利机构开展项目发布、志愿者招募、时间记录、服务评价、星级展示等功能的试点工作。2011年以来,试点地区和单位在网上共发布项目1782个,招募社区志愿者近2万人。127名社区志愿者服务时间记录超过1000小时。

四、“推优评选·表彰”版块

春华秋实结硕果,志愿精神满人间。上海社区志愿者通过组织化、项目化方式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少具有创新性、长效性的服务项目得到了社会认可。在市民政局和市文明办的大力支持下,市社区服务中心、市志愿者协会以“温情社区,和谐社会”为主题,通过自荐、推荐、网评、专家评审、媒体参与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评选活动,涌现了一大批聚焦特殊人群和重点群体,围绕社区服务自发性、群众性、草根性社区志愿服务项目。2011年评选出上海市“十佳社区志愿者”和“十佳社区志愿服务项目”。2012年上海市“优秀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志愿者”等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

五、“体系建设·展望”版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上海将进一步加强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搭建一个平台、着力一个领域、构建一套机制、培育一批组织、形塑一组品牌的“五个一”工程,积极开发志愿服务短信通知和评价互动终端系统,推进供需匹配和服务时间记录系统,健全社区志愿服务培训、保险和回馈激励机制。

展望未来,上海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社工服务经验交流暨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启动会议精神,以全国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五社联动”,立足社区共同体,开展项目化和组织化运作,发展社工引领社区志愿者,继续科学实践与探索社区志愿服务工作。

一是社区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联动。要进一步发展“立足社区,立足共同体”的志愿服务模式。“社区”是我国社会学者从外文翻译过来的一个名词。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社区”的概念,一般译为共同体、团体、集体、社区等。其后,美国的查尔斯·罗密斯将《社区与社会》译成英文,“社区”有公社、团体、共同体等含义。后来,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等人赋予“社区”地域性的含义。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翻译《社区与社会》时,从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过来。可见,“社区”既有地域共同体的含义,更有人群共同体的含义。我们应该立足社区共同体,依托“实体社区”、“网络社区”和“听众社区”,全方位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所谓“实体社区”,也就是上海通常意义上的街镇等地域性社区以及市郊“大型居住区”,依托在该区域已建成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通过设立志愿服务基地、吸引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入驻、招募志愿者等方式,进一步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所谓“网络社区”,也就是互联网、微博等虚拟空间,借助上海社区志愿服务网、上海民政官方微博“962200上海社区热线”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发动网民、发动粉丝,进一步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所谓“听众社区”,也就是上海市民政局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由962200社区服务热线全面提供后台支持的“空中一门式”《直通990》节目,通过该节目,包括老年人、外来民工、白领等,甚至是外国人等不同领域、地域的广大听众参与进来,群策群力帮助其他听众解决难题,形成了“大多数人解决大多数人的事”的社会自治机制。值得指出的是,依托“实体社区”、“网络社区”和“听众社区”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广大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者也必将推动“实体社区”、“网络社区”和“听众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二是社会组织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联动。要进一步发展“项目化运作、组织化运作”的志愿服务模式。2009年,政府购买服务的创新实践——上海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分别拉开了帷幕。上海公益招投标工作平台委托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这一事业单位负责创新探索,公益创投工作平台先后委托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和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这2家社会组织负责创新探索,取得了“扶持公益组织、培育公益项目、提高公益资金使用效率、激发基层参与公益事业积极性、形成政府购买公益服务机制、搭建社会公益平台”等显著成效。2012年7月,公益招投标工作平台和创投工作平台创新发展,进一步合并为上海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平台。上海市民政局授权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负责平台的归并组建工作,并负责平台日常运作管理。除招投标项目报批、网站建设、档案资料管理、项目库和专家库管理、数据统计等工作必须由市社区服务中心直接负责外,其他有关招投标项目受理、项目评审、项目实施管理等事务性工作可以委托社会第三方实施。我们要依托上海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平台,从参与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的公益组织中培育一批服务效果明显的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包括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服务社区志愿者的组织。社区志愿服务情况要作为公益组织参与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的一项指标要求,纳入诚信体系建设。社区公益项目中标组织需在终期报告中提交社区志愿者参与服务的人数及累计服务时间的相关统计数据和服务记录。同时,为社区公益项目中标组织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将率先被纳入社区志愿服务保险制度。值得指出的是,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可以通过竞争机制,培育扶持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组织化运作的方式可以通过聚集效应,使广大社区志愿者借助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三是社工和社区志愿者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联动。要进一步发展“社工引领社区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模式。社会工作扎根社会需求。在经济快速发展、“四个中心”加快建设的同时,上海也更早更多地碰到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如何应对新时期社会建设的挑战,回应新时期人民群众的需求,上海在探索中寻求解决之道。1993年,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199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率先探索社会工作实践,引进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批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到基层开展服务。20年来,上海社会工作始终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摸索了一条“回应需求、贴近实务、坚守专业、多领域拓展”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专业支持。2000年以来,先后出台了社会工作者资格认证、注册管理、继续教育、岗位设置、伦理守则等职业制度。组建了市社会工作培训中心,在市民政局增设职业社会工作处,负责协调全市各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契约化管理、项目化运作机制。2011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本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市委组织部、市社会工作党委、市民政局联合发布《上海市“十二五”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规划》,上海社会工作发展政策顶层设计基本完成。目前,全市拥有专业资质的社会工作人才近1.4万人,从事社会工作相关服务的民办机构超过百家,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专业社工机构达66家。在首届全国优秀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选中,上海共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根据市社区服务中心的测算,在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资助的公益项目中,平均每个公益项目有2名社工,而这2名社工可以带动10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值得指出的是,社工引领社区志愿者的同时,广大社区志愿者也必将促进社工的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社工上海市志愿
我志愿……
青春社工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