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通道不同部位的穿刺方法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与选择

2013-04-02赵文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皮层血肿微创

赵文生

(安徽省六安市立医院神经外科 237000)

软通道穿刺在脑出血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继发性损害[1]。现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接诊的67例脑出血患者的微创穿刺病案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的穿刺部位与方法的选择对软通道介入治理效果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接诊的67例脑出血患者的微创穿刺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31例,年龄跨度为38~76岁,平均年龄(64.5±1.5)岁,发病入院时间为0.5~39小时,平均时间(19±3.5)小时。患者临床表现均为突发意识不清,而后偏瘫、呕吐36例,一侧肢体活动较差12例,神智模糊3例。患者左基底节区出血23例,右侧节区出血12例,脑叶出血6例,合并破入脑室出血9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

患者入院后GCS评分>8分的35例;5~8分的23例,<5分的9例。经过多田氏公式对出血血肿量进行计算,20~50 ml的为37例,51~80 m l的26例,>100 m l的4例。

2.分组方法:按照软通道穿刺的不同部位血肿腔穿刺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其中治疗组为基底节区肾型血肿,离皮层较深,采用经额钻孔穿刺;对照组为颞叶血肿不规则型,靠近皮层一般是经颞钻孔穿刺,手术适应血肿在(30~60 ml)之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钻孔部位选择及方法:在钻孔部位确定之前,先运用CT进行血肿穿刺层面的定位,然后检查备皮后,用龙胆紫画出OM线以及皮层下大血管和重要的功能区体表投影线,并且在OM线及其垂直线上放置金属标记物,进行CT机下OM基线扫描。完成扫描之后,根据患者的出血点以及金属标记物的位置,确定血肿中心至穿刺点的最佳径路,这个过程要严格避开皮层下大血管以及重要功能区。并且以CT比例此测量血肿中心到颅表穿刺点的距离。

4.手术方法:根据穿刺点摆好体位,治疗组患者仰卧位,床头抬高20度;对照组患者采俯卧位,颈部放松。术侧头部备皮以利于导管通过帽状腱膜下层,钻孔处头皮用笔作记号,备皮区消毒五分钟为无菌区,铺上塑料薄膜,仔细确定中线,切口位置皮下注射1%利多卡因。治疗组穿刺点为发际内冠状缝前2 cm,中线旁3 cm。穿刺方向为双外耳道连线重点。对照组入路为枕外隆突上6~7 cm或3 cm,中线旁开3 cm。血肿腔穿刺置管后尿激酶2万 U,Q8h。

5.疗效判断:依据全国第四节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价手术前后得分,并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和住院时间。

6.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双录入,以保证数据的质量。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结 果

两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5.0±3.5)天,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4.5±3.5)天,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改善14例,一般改善14例,有效率为84.85%,死亡2例,死亡率6.06%,对照组明显改善13例,一般改善15例,有效率为82.35%,死亡5例,死亡率14.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讨 论

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大致为(51~80)/10万人[2]。同时,最近几年来,脑出血的发病率还在不断的提高,而且脑出血的死亡率、致病率和致残率都比较高,传统的内科治疗难以在早期解除出血后血肿站位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使周围脑组织因为缺氧而产生继发性损害。

在临床实践中,软通道穿刺术不同的穿刺部位与不同的穿刺方法的选择可能造成不一样的治疗效果[3]。这是因为脑室穿刺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同的穿刺部位与不同的穿刺方法的难度不一造成的。因此,软通道穿刺手术需要由有经验的医生操作或者在其引导下进行。术前要选好穿刺点,确定好穿刺方法,针刺入要缓慢。一般的,刺入3cm之后,每次推进1cm左右要拔出针芯,查看是否有脑脊液流出,进针的过程要严格禁止针身摆动,中途更不能够变更方向,以免造成脑组织损失或者出血[4]。

本研究的实践证明,只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科学的选取穿刺点和穿刺方法,治疗效果本身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p>0.05)。

1 孙巧丽,琚冬梅,邱茜茜,等.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例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69-70.

2 赵振波,温秋婷,李姗姗.微创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57,81.

3 贾宇锋,孙飞,朱晓颖.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3):132 -133.

4 张吉云,姚占海,王河君,等.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2):154 -155.

猜你喜欢

皮层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皮层结构和灌注变化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基底节脑梗死和皮层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的对比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