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儿家长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3-04-02言利珊蓝侦舰韦莎莎黄姿宇谢滨萍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产医院急诊科广西南宁530023
言利珊,蓝侦舰,韦莎莎,黄姿宇,谢滨萍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产医院急诊科,广西 南宁 530023)
由于患儿发病时只是哭闹,表达不清自己的情感与心理反应,需要家长诉说。因此儿童急症期间家长处于焦虑的状态,且缺乏医学护理知识,不能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常常消极应激,不仅会影响其身心健康,也加重患儿的心理负担,影响患儿的治疗和康复。一些急症患儿的亲属出现急性心理危机,表现为情绪失控、激动、悲伤、愤怒、无助、绝望等,甚至出现一些非理性的过激行为,如毁物伤人、自残或自杀。为此,我科对180例急诊患儿家长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并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到我院急诊科救治的急症患儿家长1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家长年龄23~45岁,平均32.5岁,男86例,女94例。两组患儿疾病种类、家长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口头交流的方法,评估和分析急症患儿家长应急心理状态,对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然后给两组患儿家长进行综合满意度评价。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家长综合满意度评价比较:治疗后综合满意度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家长综合满意度评价比较(例)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一些急症患儿的亲属有轻度的焦虑抑郁心理。本研究显示:当患儿处于急症期时,家长抑郁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存在明显的情绪障碍。因此,护理人员真诚的沟通和关怀,通过语言、态度、表情和行为去影响患儿及家长的感知和认识,改变其异常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帮助他们建立起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其群体优势,建立互助、支持、鼓励的积极效果。通过对急症患儿家属心理行为以及心理干预的研究,有助于医护人员获得患儿及家属有效疾病心理问题,进行科学、整体地护理,笔者意识到,急诊室的工作不仅是单纯地进行抢救患者生命而进行医疗护理工作的场所,还必须要考虑到家属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后复杂的心理变化[1],他们在渴望得到最好的诊治护理同时还存有一定的不信任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不仅要有娴熟、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应对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心理护理意识,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及素质养成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活学活用心理学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在急诊救治中能及时对患儿及家长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积极促进护患交流,学会换位思考,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缩短心理调适的时间,以达到稳定患者情绪,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尽快帮助患儿及家长渡过心理危机,积极为急症患儿抢救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使患儿能在最佳的生理、心理状态接受救治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2]。因此,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诊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提高急诊满意度。
4 干预措施
4.1 心理支持:家属与患儿关系越密切,对患儿病情就越关切,最想了解疾病救治效果和预后,因而提出问题多。医护人员对急诊患儿和家长的需求给予理解、支持和满足。热情诚恳,关心体贴患儿,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与合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4.2 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向家属介绍疾病的性质、病程、预后和治疗方法等有关知识,使患儿家长了解与健康有关的信息,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3 认知疗法:所谓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个对象或某件事情的认识和看法。介绍小儿疾病有关知识、家庭护理、饮食注意事项,对家长予以疏导、解释、支持、安慰、帮助、鼓励等措施,减轻或消除负性心理状态,引导家长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患儿疾病。因家属受到突然打击心力交瘁,对外界事物及语言刺激的承受能力非常弱,这时医护人员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言语要亲切,同时要慎重,态度要稳妥,耐心解释家属担心的问题,从而减轻家属的心理问题。
4.4 感觉护理:在等候区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歌曲、轻音乐等,对患者家长进行音乐治疗。这些感官刺激可作用于大脑右半球,导致内啡肽增加,产生愉悦感,从而达到缓解紧张或焦虑状态的目的[3]。音乐心理治疗就是借助演奏或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释放不良情绪,抒发壮志,净化心灵,可转移注意力、改善恐惧的感受。
[1] 王文泉.ICU病人亲属干预及支持源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3,17(5):517.
[2] 钟恩慧.浅谈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中华现代临床[J].护理学杂志,2011,6(10):165.
[3] Whittemore R,D'Eramo Melkus G,Grey M.Metabolic control,selfmanagement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in women with type 2 diabetes[J].JClin Nurs,2005,14(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