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结合治疗非淋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2013-04-02陕西省西安市五环集团职工医院陕西西安710038
燕 冰 (陕西省西安市五环集团职工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8)
非淋菌性阴道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也是阴道炎的主要发病类型,但是临床症状不很明显,主要表现为宫颈炎、生殖道炎性反应[1]。患者有尿频及排尿困难,或有轻微尿痛,有时有腥味,出现少量分泌物,患者自认为白带增多。非淋菌性阴道炎为中医带下病范畴。对此病的诊治,中西医各有所长,西医见效快,但若长期、过量应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菌群失调,也较易产生耐药性[2]。笔者具体探讨了中西药结合治疗非淋菌性阴道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收集的非淋菌性阴道炎患者58例。入选标准:符合中医带下病的湿热带下证的诊断标准;符合西医非淋菌性阴道炎的诊断标准;患者有性生活史者;患者年龄18~65岁;患者知情同意。年龄20~63岁,平均(36.04±2.25)岁;病程最短2 d,最长3年,平均(2.63±0.36)个月。根据治疗方法与患者意愿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衡性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首先都应用西医治疗,四环素或阿奇霉素50 mg与制霉菌素50万U加入冷霜10 g内,拌匀后局部涂擦阴道炎部位。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汤口服治疗,组方:苦参15 g、花椒15 g、白鲜皮5 g、黄柏15 g、蛇床子20 g、龙胆草15 g、金银花30 g、蒲公英30 g、败酱草30 g、大黄15 g、甘草6 g,加水500 ml,水煎口服,2次/d。两组都治疗1个月。
1.3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消失,阴道分泌物检查正常;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明显减轻,阴道分泌物检查正常;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减轻,而阴道分泌物检查异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进行评分,评分越高,症状改善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ASS9.0软件进行对比分析,有效率对比采用秩和检验,中医症候积分对比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经过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例)
2.2 中医症候积分对比:经过观察,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38 6.32±2.14 19.25±0.69对照组 20 6.39±0.39 14.23±6.88 t值 0.362 9.652 P值 >0.05 <0.05
3 讨论
除了淋球菌以外,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阴道炎统称为非淋菌性阴道炎。非淋菌性阴道炎是当今国内、国外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也可与淋病并发或交叉感染。引起阴道炎的致病菌有很多种,不同致病菌引起不同阴道炎,如细菌引起细菌性阴道炎、霉菌引起霉菌性阴道炎、支原体感染引起非淋菌性阴道炎等。治疗阴道炎应根据致病菌选择药物,如果药物选择错了,不但不能治愈疾病,还可能会加重病情[3]。
现代医学中的非淋菌性阴道炎属于中医带下病中的一种范畴,发病机制主要是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所致。湿邪是导致此病的主要原因,我院接诊患者多为纺织厂女工,纺织车间温度高、湿度大,湿邪郁久易化热而成湿热之带下病。在治疗组的药物选择中,苦参、花椒、白鲜皮、黄柏都具备抗菌抗病毒作用,临床观察发现,苦参、花椒还具有促进白细胞吞噬细菌的作用,有直接、良好的抑菌作用,能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蛇床子、龙胆草、金银花、蒲公英等对红色癣菌也有显著的杀菌作用,水煎醇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时要注意一些事项:用药期间阴道内禁止用其他药物;禁性生活;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月经期间禁止用药;加强个人卫生。
总之,中西药结合治疗非淋菌性阴道炎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1] 李 惠.中药外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87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05,18(7):45.
[2] 邓益和.易黄汤加味治带80例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10(7):36.
[3] 程 泾,汪明德.宋光济老师治疗带下经验[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3,7(1):36.
[4] 夏桂成.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8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