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加强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类课程教学的思考

2013-04-01陆春城夏彦恺王心如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南京211166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卫生学医学类医学

陆春城,夏彦恺,王心如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南京211166)

随着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实施,预防医学类课程在医学院校临床专业教学中的比重增大,对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1]。本院一直设有全面的预防医学类课程,如卫生学、流行病学、营养学等,但临床专业的学生大多忽视该类课程的重要性。同时,预防医学类课程的理论知识零散、抽象,教学方法死板陈旧,也造成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鉴于目前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强调了以健康为主导的重要性,逐渐实现由疾病治疗到预防的转变。在当前形势下,迫切要求转变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类课程的教学观念,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重视程度

导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类课程忽视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预防医学类课程与自己以后工作的关系不大,认为仅应付考试即可,不需要有很深入的认识,也不需要熟练应用;二是该类课程主要是为预防医学专业开设的,仅需要学习好临床专业的课程。因此,在给临床专业学生上第一堂课时就应纠正他们的错误观点,提高学习兴趣和重视程度。

1.1 明确开设预防医学类课程的意义

讲解当今形势下学习预防医学类课程的重要性,可从该类课程与临床工作的联系入手,引导其了解预防医学在疾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2],即便是医生对患者简单的预防医学知识教育都可能给其带来深远影响。预防医学类课程还可帮助医生养成三级预防的观念,即在治疗已患疾病的基础上,还有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1.2 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确学习目的

通过讲解预防医学类课程与临床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该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如在讲解卫生学绪论时,可让学生举例说出 “哪些有害环境会影响健康或导致疾病”,也可鼓励其对 “近期某次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待组内讨论完毕后,教师进行专业知识补充,从专业角度阐述这两个问题,并展开该课程在预防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和范畴,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使其认识到预防医学和日常生活各方面都有关,需端正学习态度。学好预防医学类课程,不单单要熟记理论知识,还应认真钻研,与日常运用相结合。

2 创新教学内容

由于受教材出版的限制,预防医学类的知识相对陈旧,更新较慢,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3]。同时,临床专业开设该类课程的学时有限,因此只能挑取经典内容讲解,不能进行全面学习。故需围绕临床专业的特点,在讲解重点理论知识的同时,创新教学内容,做到联系当前热点,强化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1 教学内容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为主

预防医学不仅仅是理论常识或知识,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该类课程的重点是探讨环境对疾病的影响,借助流行病学、毒理学、卫生学和统计学等常用工具,归纳多种措施和执行标准[4]。因此在构架预防医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要帮助学生掌握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促进其在实习及以后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学会这种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不亚于某些机制或预防措施。

2.2 教学内容要体现出预防的特点和时代性

预防医学涵盖的范围较广,涉及了社会生产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而在实际问题中也可能涉及多方面,但各个方面的作用程度不同,因此要求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中要掌握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不能割裂的看问题,但也不能 “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包括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职业卫生学等,在教学中既要体现预防的主题,又要突破学科限制,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必要时还需结合不同的人文知识。在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中,除传统的板书外,还可结合多种现代多媒体技术来实现直观教学,如图片、视频和远程协助等形式。同时多加强预防医学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自觉养成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要求。

2.3 教学内容精简并增强学习自主性

医学院校的分数线较高,生源的综合素质较好,而预防医学的理论知识本身简单但零散,教师应避免在课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述简单知识,不仅降低了教学质量,而且很有可能导致学生枯燥,可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学教材。教师可在讲授完教材后,收集相关的课外资源 (如互联网、学术期刊)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每天都有很多与预防医学相关的新知识、新事物出现,课堂教学受到课堂和教学大纲的限制,不可能将其悉数展示给学生,因此要鼓励学生主动的去获取新知识,但考虑到当今良莠不齐的互联网环境,可由教师限定学生课外学习的范围。

3 革新教学观念和方式

传统的教学以讲授为主,关注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的启发。短时间内见效快,但长期可降低主动学习的热情,最终会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导致学生欠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基于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知识背景进行充分评估后,为其量身定做合适的学习环境,将实现 “教师教为主导”转变为 “学生学为主导”。

3.1 增加课堂师生互动

为避免呆板的课堂教学,教师可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如提问或小组发言等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和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如在讲环境对疾病发病影响时,可根据常见疾病接触的环境分类,如讲解导致肺部疾病发生的空气污染时,可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影响健康的常见途径和污染防治这三方面设计问题,安排组员进行讨论,每小组推选一名组员参与班级辩论,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并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计入该学科成绩。

3.2 采用案例教学法或PBL教学法

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教学难点为切入点,设计问题或检索相关案例,进行PBL教学或案例教学[6]。如以 “某水泥厂矽肺病的发病率变化”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导致矽肺病的原因、影响矽肺病治疗的相关因素、制定预防矽肺病的措施和方案、加强日常职业防护。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效果优于单纯理论灌输。

3.3 培养动手能力,强化实验改革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理论知识设计实验能力,通过综合性的实验步骤,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验证理论知识的平台。突出实验课程的实践特色,如在环境检测时,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去现场采集样本,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最优结合。利用本校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试验,激发其实践的热情。

总之,现代预防医学意识对于临床医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在教授预防医学类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类课程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全面的临床人才,构建有效的预防医学知识体系。

[1]周敏,庞雅琴 .医学影像专业 《预防医学》教学的探讨 [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4):128-129.

[2]周远忠,申旭波,李岩,等 .非预防医学专业 《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907-2908.

[3]杨燕,林育纯,凌文华,等 .临床八年制预防医学全英教学初探 [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59-61.

[4]王小恒,路红,于国伟,等 .结合 《预防医学》教学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325-1326.

[5]林立,刘永春,高波,等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10-11.

[6]钟秋安,谢志春,梁浩,等 .面向预防医学专业的流行病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7):788-790.

猜你喜欢

卫生学医学类医学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的进步
中国公共卫生学建制化起源刍议——始于认知致病微生物的显微镜时代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医学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学调查与分析
空降兵某部卫生学兵卫勤战备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