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2013-03-31王文慧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基础部浙江杭州310018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5期
关键词:工学高等数学教学内容

王文慧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基础部,浙江 杭州 310018)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王文慧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基础部,浙江 杭州 310018)

针对工学结合的模式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目标,对《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的调整问题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考核体系改革的具体内容,以便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工学结合模式;《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体系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学结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高等数学》教学如何适应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并由此建立完备的《高等数学》教育课程标准和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值得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2]。下面,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1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目标

为了适应社会的迅猛发展,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等数学》教学应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修养[3]。由于不同专业所对应的职业能力基础要求不同,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立《高等数学》教学目标,据此培养符合不同专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区分共性和个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最终使学生具有独立解决相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基于工学结合,重构《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

2.1淡化抽象性,强调应用性

众所周知,《高等数学》课程是一门非常典型的具有抽象性和严密性的基础课程[4],而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对教学内容中定理的证明和性质的推导等应尽量淡化,与此同时,要多引入一些与实际专业相关的经典案例。此外,在加强应用性的同时要兼顾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利用数学思想和科学思维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2.2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调整教学内容

对于《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首先应注重处理其与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问题。由于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教学内容有了较大变动,增加了导数及其应用、概率统计等内容,删减了反三角函数、极限等内容。鉴于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有所侧重。例如,在讲解函数性质以及导数之前,首先应介绍反三角函数以及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在导数的计算及其应用方面,要注重《高等数学》中的最主要的运算工具——极限思想的在导数的运算和理解中的渗透,以及其在整个微积分课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等。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不能忽略反三角函数、极限等知识的介绍。

2.3以服务为宗旨,根据专业方向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不同专业对学生需要掌握的《高等数学》知识的要求不同,应将《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有效衔接,为此把《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按照专业要求划分模块,如电气类专业的级数和线性代数模块,机电类专业的复变函数模块,经济类专业在讲解导数应用时涉及的最大收益、最小成本、边际成本等应用模块。在此基础上,再引入具有实际专业背景的案例。采取上述措施,可以使相关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 改革教学模式,注重能力培养

3.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是指分析实际问题并进行合理假设,然后根据数学理论建立模型,利用数学软件求解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检验,最后对模型进行推广和应用。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大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2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

1)讨论式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讨论式教学方式,即大课堂讲授、分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将《高等数学》中与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紧密相关的问题作为案例,建议学生按照3~4人规模划分小组对案例进行背景分析讨论,然后利用《高等数学》理论知识和数学建模思想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小组讨论完成问题的求解,并派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分析所建数学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课堂的互动交流,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2)开放性教学模式 利用网上课程,打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材施教。网上课程分为不同的模块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知识的练习和巩固、各个专业对应的实际应用案例和问题、数学实验软件的练习以及开放的网站链接(例如数学建模网站、Matlab论坛)等,因此,采用网上课程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4 改进教学考核体系

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应改进原有教学考核体系,具体做法如下:采用考卷、论文、操作、测验等多种形式进行课程考核,总成绩由3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主要依据为考勤、作业、课堂表现、小测验等,占总成绩的20%)、实验成绩(主要考核数学实验软件的操作和应用能力以及利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占总成绩的30%)、试卷成绩(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50%)。采用上述教学考核体系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5 结 语

针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情况,围绕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总体目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由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而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并逐渐加以完善,以便能够提高学生应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1]李坤花.高职院校中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设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7):121-122.

[2]庄小红,郭春香.“工学结合”模式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8(5), 38-40.

[3]黄焕宗,杨昔阳.“工学结合”背景下高等数学教材改革与数学模型思想的应用[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3):26-28.

[4]王荣琴.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构建高职数学教学新模式[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5(1):61-64.

[编辑] 李启栋

N41

A

1673-1409(2013)25-0138-02

2013-06-1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项目资助(ACA07004);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课题项目资助(JG201218)。

王文慧(1980-),女,硕士,讲师,现主要从事复杂系统建模、数据挖掘、教学教改方法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工学高等数学教学内容
盐工学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工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