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特点

2013-03-31周建党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肝源降糖药肝病

周建党

(田阳县人民医院内科,广西田阳 533600)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临床上并不少见,慢性肝病50%-80%存在糖耐量异常,10%-20%出现糖尿病,慢性病毒性肝炎糖尿病发病率达17.5%[1],常被忽略,以致发生许多并发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多经济负担。肝脏是人体内参与糖代谢重要器官,具有糖原合成、分解和异生作用。因此,肝脏对调节机体内糖的存储和分布、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2]。当肝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时,糖代谢出现紊乱,临床表现以高血糖、糖耐量减低为特征,部分患者发展成糖尿病。这种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HD)。我国肝源性糖尿病多继发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大部分慢性肝病患者糖耐量减低,其中部分病人发展为肝源性糖尿病。了解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才能合理地进行综合治疗,本文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综述如下。

1 发病机制

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和以下相关: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代谢异常、升糖激素增多和乙、丙型肝炎病毒及其免疫复合物毒性作用等多种因素[3]均可导致血糖异常,其中胰岛素抵抗是肝源性糖尿病的重要因素[4]。

2 临床特点及诊断

2.1 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以肝病为主,糖尿病的症状不典型。其特点为:(1)HD多见中老年男性。(2)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常继发于严重肝硬化,通常无明显糖尿病的症状[5]。(3)临床表现常被原肝病的消化道症状影响,“三多”症状不典型,明确诊断需实验室检查。(4)饮食控制后和治疗原发病,部分患者糖尿病可恢复正常。(5)肝病越重,糖尿病症状明显,空腹血糖可正常,餐后血糖明显升高。

2.2 诊断 目前无明确诊断标准,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符合[6]如下即可诊断:(1)糖尿病发生前有明确的肝病史,或与肝病同时发生。(2)无糖尿病既往史及家族史,糖尿病症状轻或无,多无糖尿病常见并发症。(3)有明确的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证据。(4)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7]: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或OGTT试验2h≥11.1mmol/L。(5)胰岛素释放实验示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偏高,餐后胰岛素反应不良或反应延迟;血清C肽释放实验一般正常或下降,C肽与胰岛素的比值下降,但0、120分钟胰岛素浓度测定是诊断肝源性糖尿病较好的指标[8]。(6)除外原发性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和药源性引起的糖代谢紊乱。

3 治疗

肝源性糖尿病,首先应该积极治疗肝病,改善肝功能,往往随着肝病的好转,糖尿病也有好转。肝病及其它并发症的治疗比治疗糖尿病更为重要,但要两者兼顾。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降糖治疗有饮食、运动及药物三种途径,三者相结合,根据个体化实施。

3.1 饮食疗法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本措施[9],肝源性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和原发性糖尿病相似,要点:①控制总热量,保持理想体重;②糖类不宜低;③脂肪用量不宜高;④蛋白质供给要足量;⑤适当增加膳食纤维量;⑥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供给要充足。但需注意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和肝性脑病,适宜高膳食纤维和避免高蛋白质的摄入。

3.2 运动疗法 制定个体化的运动程序,其好处是不但降低血糖,还能改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10]。有研究发现,肝损害轻的肝硬化也可以适当采用中等程度的运动疗法,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对轻、中度慢性肝炎,尤其较肥胖的患者,肝功能正常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11]。

3.3 降糖药物应用 临床应用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肝源性糖尿病,但应慎重。降糖药物分类如下:3.3.1 磺脲类(SU)制剂:其作用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肝糖输出。副作用:低血糖,中度增加体重,肝功能异常,过敏反应等。如患者肝功正常或肝功能损害极轻,可选如格列齐特、格列美脲,对肝功能影响较小[12],但对重症肝炎、肝硬化晚期、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要避免使用。

3.3.2 双胍类:通过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增加肌肉内糖的酵解,增加外周组织对糖的摄取,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糖原异生和胰高糖素的释放。副作用为恶心、食欲降低、腹泻,本药最大的副作用是乳酸性酸中毒,故肝源性糖尿病原则上禁用[13]。

3.3.3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肠道内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酶,降低多糖及糖蔗分解成葡萄糖,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改善血糖控制的作用。副作用最常见的是腹胀、腹泻、排气过多,偶有腹痛、便秘、恶心、无症状ALT、AST等酶升高,对早期及无明显肝损伤患者在治疗上有较大价值。因其有肝酶升高,故肝功衰竭、重度肾功减退、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则禁用[14]。

3.3.4 促胰岛素分泌剂:对胰岛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瑞格列奈为新型的短效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刺激胰腺释放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快速降低。罕有引起肝酶升高的报道,对肝源性糖尿病相对安全,但其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3.3.5 胰岛素增强剂(噻唑烷二酮):机制是直接降低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达到持久控制血糖,通过活化过氧化物酶增生活化因子受体,调控葡萄糖、脂肪代谢。副作用:曾认为有严重肝损害而不用于肝源性糖尿病。但近来有资料显示,罗格列酮肝毒性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所致的肝源性糖尿病有效[15-16]。

3.3.6 胰岛素:胰岛素是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首选。肝硬化时,肝脏糖原贮量下降,易出现夜间低血糖或血糖波动大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较为适用。目前认为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防治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胰岛素不但有效降低血糖,还有利肝细胞修复,促进肝功能的恢复[17],故应尽早使用人胰岛素,宜选用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以控制餐后血糖[18]。肝源性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应高于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控制在9-10mmol/L,餐后2h血糖应控制范围在于10-13mmol/L,睡前血糖控制在9-11mmol/L时比较安全,既可防止患者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又可防止出现严重低血糖的危险[19]。

4 展望

总之,临床上肝源性糖尿病需要医生足够的重视,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增强免疫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大部分口服降糖药原则上慎用或禁用,应尽量早用胰岛素,胰岛素能快速控制血糖,阻止肝细胞损害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如胰腺移植、胰岛细胞移植、人工毛细血管装置的胰岛细胞移植等,但是否适合肝源性糖尿病尚待研究。

[1]Kuriyama S,Miwa Y,Fukushima H,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nd incidence of angiopath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ral liver disease[J].J Clin Biochem Nutr,2007,40(2):116-122.

[2]Garcia-Compean D,Jaquez-Quintana JO,Maldonado-Garza H.Hepatogenous diabetes.Current views of an ancien problem[J].Ann Hepatol,2009,8(1):13-20.

[3]江水清.肝源性糖尿病治疗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9):74-75.

[4]黄涛,秦波.肝源性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6):653-657.

[5]张霞,沈薇,沈鼎明.肝病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4):289-292.

[6]姜丽萍,赵金满.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6):617-621.

[7]刘新民,齐今吾,杨晓凤,等.内分泌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49.

[8]Garcia-Compean D,Jaquez-Quintana JO,Gonzalez-Gonzale JA,et al.Liver cirrhosis and diabetes:risk factors,pathophysiology clinical implications and management[J].Word J Gastroenterol 2009,15(3):280-288.

[9]刘新民,齐今吾,杨晓凤,等.内分泌鉴别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63.

[10]Lam TK, Carpentier A, Lewis GF,et al. Mechanisms of the fre fatty acid-induced increase in hepatic glucose production[J].Am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3,284(5):E863-E873.

[11]Link JT.Pharmacological regulation of hepatic glucos production[J].Curr Opin Investig Drugs,2003,4(4):421-429.

[12]陈薇敏,张建民.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治[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6):635-637.

[13]梅瑞平,熊江琴,周槐娜.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1):56-58.

[14]Schalinske KL.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diabetes a homocysteinemetabolism:hormonal regulation of cystathionin beta-synthase[J].Nutr Rev,2003, 61(11):136-138.

[15]Ratziu V,Giral P,Jacqueminet S,et al.Rosiglitazone fo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one-year results of the randomize placebo-controlled fatty liver improvement with rosiglitazon therapy(FLIRT) trial[J].Gastroenterology,2008,135(1):100-110.

[16]Nan YM,Fu N,Wu WJ,et al.Rosiglitazone prevents nutritiona fi brosis and steatohepatitis in mice[J].Scand J Gastroenterol,2009,44(30):358-365.

[17]尹桂芹.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5(4):128-129.

[18]Gundling F,Seidl H,Loffler N,et al.Metabolic disturbance in liver cirrhosis (part2), hepatogenous diabetes:diagnosti aspects and treatmet[J].Dtch Med Wochenschr,2010,135 (1/2)22-24.

[19]Holstein A,Hinze S,Thiessen E,et al.Clinical implications o hepatogenous diabetes in liver cirrhosis[J].J Gastroentero Hepatol,2002,17(6):677-681.

猜你喜欢

肝源降糖药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肝源性溃疡胃黏膜防御屏障的临床研究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