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及护理对策

2013-03-31吴艳青冯云生宋延锋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低血压

邢 伟,吴艳青,冯云生,宋延锋,高 洁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河北承德 067000)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为理想、最为常见的透析血管通路,被视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也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前提[1]。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常导致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影响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以及经济损失。本文对2008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血透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6例患者所发生的40次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对减少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 36例患者均为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透析的患者,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37-84岁。平均年龄62.8±14.2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高血压性肾损害8例,药物性肾损害6例,多囊肾肾病3例,其他1例。36例均为行桡动脉与头静脉端侧吻合患者。40例次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中,低血压引起10例次,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瘘口周围狭窄)12例次,自我护理不当(受压时间过长,手部着凉)11例次,血红蛋白高于正常值3例次,血管条件差,一次穿刺未成功,致使反复穿刺后血栓形成4例次。

1.2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判定标准 前臂动静脉吻合口处触摸无震颤,听诊血管杂音消失,或伴有动静脉内瘘部位疼痛、塌陷或硬包块。当穿刺血流<180ml/min时行超声多普勒检查,若诊断为血栓形成者为实验终点[2]。

2 病因分析

2.1 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 糖尿病是动静脉内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普遍较短,动静脉内瘘血管易感染,形成血栓。而且造瘘成功率较低。如造瘘后,吻合口处血流量不足,不能使静脉血管动脉化,有的在局部形成血管狭窄。

2.2 透析过程中或透析后发生低血压 当血压过低时,流经吻合口的血流缓慢,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

2.3 自我护理不当 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的保护意识不强,如压脉带捆绑时间过长,压力过高,此外冷水刺激使局部血管收缩,提重物造成局部血管抻拉等都是造成血栓形成的原因。

2.4 静脉穿刺原因 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造成血管内膜的损伤,引起血小板聚集,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管腔狭窄,形成血栓;透析结束拔针后按压不当,造成穿刺部位皮下血肿,血栓附着血管壁造成内瘘堵塞。

2.5 动静脉内瘘使用过早 由于动静脉内瘘使用过早而未达到静脉血管动脉化,穿刺后血管回缩力较差,渗血增多,易致管腔狭窄,血流量不足,而造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2.6 大量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 由于铁剂的大量使用,使血红蛋白生成过快,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从而引起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3 护理对策

3.1 动静脉内瘘使用不宜过早 一般应于术后10-12周或更长时间,待静脉管壁增厚、管腔增大、血流量充足,即静脉动脉化后开始使用。这样既能满足血液透析的要求提高穿刺成功率,又可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期限。对老年、糖尿病以及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的时间应在动静脉吻合术成功2个月后使用,过早使用容易引起局部血肿。

3.2 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 患者应穿袖口宽松的内衣不在动静脉内瘘侧肢体测血压、输液和抽血等护理操作避免使用动静脉内瘘一侧肢体提重物,不戴过紧的饰物睡眠时动静脉内瘘侧肢体避免受压。禁烟酒,多食用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3.3 指导患者进行内瘘侧肢体活动 术后2小时如手术切口无出血和感染,可轻抬前臂平行运动50次,每2小时重复一次;术后24小时,轻轻握拳,并使前臂与上臂呈6度,做肘关节屈伸动作100次,每2小时重复一次;手术1天后,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可在瘘口处给予热敷,3次/d也可在上臂间断扎止血带,每次不超过1分钟,练习次数由少增多,直到动静脉内瘘成熟为止。

3.4 绑扎压脉带压力应适宜 血液透析结束后绑扎压脉带时,应根据患者血压决定捆绑压力的高低,捆绑后触摸远端血管搏动情况。避免捆绑压力太高,而致动静脉血流完全阻断。

3.5 教会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的自我观察 用手触摸内瘘处血管搏动,使用听诊器听诊血管杂音是否正常,以及时发现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征象,以便尽早启用应急预案。

3.6 穿刺局部护理 皮下有淤血、肿胀时,局部涂抹喜疗妥软膏2-3次/d;并给予热敷。喜疗妥软膏有抗炎、抗血栓形成的功能和加速血肿吸收、抑制疤痕形成或软化疤痕作用。

3.7 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透析时告知患者不可大量进餐,以免血液聚集到胃肠部而引起低血压。避免透析过程中超滤过快,超滤量过大,使组织间隙水分不能很快回流到血管中,致使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而造成低血压。发生低血压时,立即停止超滤,快速输入50%葡葡糖100ml或0.9%氯化钠100-200ml使血压升高,并用0.9%氯化钠溶液对动静脉内瘘处进行回冲,防止血栓形成。

3.8 避免反复穿刺 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时,应对动静脉内瘘进行充分的评估,安排有经验的护士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穿刺点应距吻合口10cm以上,以利于动静脉内瘘的长久使用;穿刺时应避开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狭窄、水肿、瘀斑及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地方;有计划地采用“绳梯式”穿刺,使整个血管均匀扩张。穿刺进针点1cm范围内为受创组织,修复时间为一周左右,故穿刺点距离应距上次进针点1cm以上,穿刺时进针要轻、准、稳,争取一次成功。

3.9 严格控制水、盐的摄入 控制体重每日增长不超过1公斤。但要避免透析时过度脱水,防止血容量波动过大,造成周围血管收缩、低血压而引起吻合口血栓形成。

3.10 调节升红细胞药物用量 对于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和静脉补铁的患者,应每月复查血红蛋白数值,并调节升红细胞药物用量,以免血液粘稠度过高引发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3.11 及时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对于血液粘稠度增加患者,应及时应用阿司匹林、潘生丁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减少血栓的发生。

总之,动静脉内瘘的功能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效果,而良好的护理是预防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预防和护理,及时解除诱发因素,才能减少或避免动静脉内瘘血栓的形成[3]。血液透析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的保护意识,时刻保持动静脉内瘘通畅,最大限度地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期限,保证透析效果。

[1]沈清瑞,叶任高,余学清.血液净化与肾移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5-51.

[2]马祖等,陈的铃,杨正林,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杂志,2009,8(10):544-546.

[3]叶翠铃,李先群,黎少贞.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5):637-638.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低血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