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桂阳考述

2013-03-31刘范弟

关键词:桂阳桂阳县临武

刘范弟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南长沙 410004)

历史桂阳考述

刘范弟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南长沙 410004)

历史上中国曾有六个地方使用过“桂阳”的名称,这使得人们对历史上出现的一些与桂阳有关的人和事常常有迷离困惑之感——不知这些人和事究竟是在哪个地方发生的,这种情况给地方志的编定和地方文化建设造成了混乱和纷争。本文在详细考察与历史桂阳有关的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对历史桂阳的沿革变迁情况进行一番梳理,基本理清了在这一问题上的混乱状况。

历史桂阳;沿革;考察

历史桂阳的情况是较为复杂的。先秦以来,历史上中国曾有六个地方使用过“桂阳”的名称,北方两处,南方四处。两处北方桂阳出现在战国时期:一是《竹书纪年》所记载的“(周显王)十五年,齐田期伐我东鄙,战于桂阳”的齐国“围魏救赵”战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作“桂陵”,《资治通鉴》亦记作“桂陵”,其地在今河南长垣县北;二是《战国策》所记载的秦为了与楚国合作以进攻韩国,“封(楚)小令尹以桂阳”的桂阳,《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记作“封小令尹以杜阳”,《史记索隐》:“杜阳,秦之地,今以封楚令尹,是秦楚相合也。”以上两处桂阳战国以后再未见出现,在此我们不打算置论。这里主要讨论南方四处桂阳。从今日地方来看,有郴州(作为郡名)、桂阳(作为路、州、军、监名)、汝城(作为县名)、广东连州(作为县、州名)都曾以桂阳命名,其间又多有沿革变化。这就常常让人迷糊,以致连地方志的编撰者也往往混淆弄错。如雍正《湖广通志》“选举志·进士”所载历代进士,就将桂阳县与桂阳州进士的籍贯混同全记为桂阳;又如北宋广州知州邵晔,乾隆《桂阳县志·选举志·进士》和汝城政协文史资料专辑《汝城人物》都将他列为汝城的第一位进士,而同治《连州志·选举志》和卷七《人物传》则认为他是连州当地名人。因此,对历史桂阳进行考察,是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

先考察历史上的桂阳郡。

桂阳郡是在西汉设立的。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了桂阳郡的户口和辖县,①《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桂阳郡,戸二万八千一百一十九,口十五万六千四百八十八,县十一:郴、临武、便、南平、耒阳、桂阳、阳山、曲江、含洭、浈阳、阴山。”而未记载桂阳郡始置时间,《汉书·地理志》注则说是“高帝置”,北魏郦道元则说是“髙帝二年分长沙置”,②《水经注》卷三十九“耒水”注。《舆地广记》卷二十六“荆湖南路·郴州”也说:“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都郴,汉髙帝二年置桂阳郡。”而唐代中期的李吉甫则认为是东汉才设立,他说:“郴州,本汉长沙国地,后汉分长沙南境立桂阳郡,理郴县。”③《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江南道五·郴州”。此处的“后汉‘也有人认为是传抄致误,多加了一个“后”字。④见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九校记。班固是东汉初人,《汉书》乃西汉一代之史,桂阳郡西汉所置应该无疑,但郦道元所说“髙帝二年分长沙置”一说则要稍加解说。这一年是公元前205年,当时天下尚未统一,项羽于前一年自称西楚霸王,刘邦也于前一年被项羽封到汉中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⑤《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刘邦似乎不大可能于此年分长沙郡置桂阳郡。但前一年项羽将楚怀王迁往郴县,这一年十月又密令九江王英布派人将楚怀王杀害于郴县,楚怀王是当时各路反秦大军共尊的最高领袖,刘邦、项羽名义上都是其手下的臣子,项羽杀害楚怀王,刘邦借此做文章,将长沙郡南部地区分出,以怀王被害之地——郴县为治所设立桂阳郡,这是合乎情理的,虽然这完全只是一种虚拟的设置,因为当时刘邦所在汉中隔桂阳郡何止千里,刘邦对之只能是鞭长莫及。

公元前202年(汉高帝五年),刘邦打败了项羽,正式称帝,这一年他下诏“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芮为长沙王”,⑥《汉书》卷一下“高帝纪下”。这时的桂阳郡之境已在长沙国范围之内,⑦1973年马王堆西汉墓三号墓出士了一幅《长沙国南部地形图》,这幅地图包括的范围大致为:西起今广西全州、灌阳一线,东至今湖南新田、广东连县一带,南达今广东珠江口外的南海,北抵新田、全州一线;其主区为深水(今潇水)流域和都庞岭、南岭山区,与史籍所载长沙国南部疆域的边界几乎一致,桂阳郡所辖正在其范围之内。应该已被撤消而归于吴氏长沙国管辖。公元前157年,吴氏长沙国被汉文帝废除,过了两年,公元前155年,汉景帝重置长沙国,其庶子刘发被封为长沙王,此时长沙国辖地已大为缩小,桂阳郡和零陵郡已被析出,《汉书·地理志》所记桂阳郡辖县十一,当是此时的实际。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将桂阳郡改称南平郡。⑧《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桂阳郡”注:“高帝置,莽曰南平,属荆州。”东汉建立,仍改回桂阳郡,辖县仍是十一,比西汉少了一个阳山,新增一个汉宁,为永和元年(公元136年)设置。⑨《后汉书》卷三十二“郡国四”:“桂阳郡,十一城,户十三万五千二十九,口五十万一千四百三。郴、便、耒阳、阴山、南平、临武、桂阳、含洭、浈阳、曲江、汉宁,永和元年置。”

三国时桂阳郡属吴国,同时其辖下的汉宁县也被改为阳安县,⑩《宋书》卷三十七“州郡三”:“晋宁令,汉顺帝永和元年立,曰汉宁,吴改曰阳安。”到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十一月,吴末代主孙皓分“桂阳南部为始兴郡”。⑪《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嗣主传”。晋武帝灭亡吴国后,则“又以始兴、始安、临贺三郡属广州”,桂阳郡南部的五个县(即阴山、桂阳、含洭、浈阳、曲江),就此脱离桂阳郡的管辖,桂阳郡的辖县则只剩下了六个,⑫《晋书》卷十五“地理下”:“桂阳郡,汉置,统县六:郴、耒阳、便、临武、晋宁、南平。”其中的晋宁县由阳安县改来。⑬《宋书》卷三十七“州郡三”:“晋宁令,汉顺帝永和元年立,曰汉宁,吴改曰阳安,晋武帝太康元年改曰晋宁。”东晋时,又在桂阳郡设置了汝城县。⑭《宋书》卷三十七“州郡三”:“汝城令,江左立。”所谓“汝城令”,是指汝城县长官为县令,因为当时有些县同时也是封国,其长官就不称“令”而称“相”,如同书同卷之“郴县伯相”、“耒阳子相”、“衡山男相”之类;所谓“江左立”,意思是汝城县是“东晋设立”,因东晋建都建康(今南京),地在长江之左,故称。南朝宋、齐、梁三朝,桂阳郡承袭前代变化不大,①有资料介绍说(如“百度百科·桂阳郡”http://baike.baidu.com/view/437508.htm):“桂阳郡,南北朝时,宋、齐、梁称桂阳国,陈时又为桂阳郡。”恐怕这是一个误解。《宋书》卷三十七“州郡三”记载桂阳郡说:“桂阳太守,汉髙立,属荆州。”明确指出桂阳长官是太守而不是相,《宋书》作者沈约历仕宋、齐、梁三朝,他不会不清楚桂阳是封国还是郡;《南齐书》卷十五“州郡下”更明确地说:“桂阳郡:郴、临武、南平、耒阳、晋宁、汝城。”《南齐书》为南朝梁萧子显所撰,萧子显生活在齐、梁两朝,本人就是齐、梁的皇族,他也应该不会将桂阳国弄成桂阳郡。其实当时桂阳应该是郡国同体,郡是实体,国只是虚封,受封者往往并不之国,所以其长官称太守而不称相。如《宋书》卷七十九“桂阳王休范传”:“桂阳王休范,文帝第十八子也,孝建三年,年九岁,封顺阳王,食邑二千户。大明元年,改封桂阳王,为冠军将军、南彭城下邳太守。三年,出为江州刺史,寻加征虏将军,邑千户,入为秘书监。”桂阳王刘休范的情况正是如此。辖县仍为六个。②《南齐书》卷十五“州郡下”:“桂阳郡:郴、临武、南平、耒阳、晋宁、汝城。”东晋桂阳郡增设了汝城县,辖七县,南朝刘宋初,便县并入郴县,故桂阳郡仍辖六县。陈朝初,汝城县被从桂阳郡分出设置为卢阳郡,郡治汝城。③《陈书》卷三“世祖本纪”:“天嘉元年……五月乙卯改桂阳之汝城县为卢阳郡。”

隋文帝平陈统一天下,将卢阳郡、桂阳郡废除,其地置为郴州,隋炀帝初年,废郴州复置桂阳郡,辖县三个:郴县、临武、卢阳。④《通典》卷一百八十三“州郡十三·桂阳郡”:“陈以其地为桂阳、卢阳二郡,隋平陈,废二郡,置郴州。炀帝初州废,复置桂阳郡。”据此,废卢阳、桂阳二郡是在隋文帝平陈之时;但《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郴州”说:“晋……立庐阳郡,领庐阳县,开元九年废郡,以庐阳属郴州。”《旧唐书》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隋书》卷三十一“地理下”已明确记载,桂阳郡“统县三:郴、临武、卢阳。”隋时桂阳郡既已领卢阳县,则卢阳郡当已被废,所以《通典》关于“隋平陈,废二郡(桂阳、卢阳)”的记载是正确的,当以《通典》的记载为准。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萧铣,废桂阳郡,以其地复置郴州;⑤《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郴州”:“隋桂阳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郴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改郴州为桂阳郡,辖八县:郴、高亭、资兴、义章、蓝山、义昌、髙平、临武。⑥《文献通考》卷三百十九“舆地考五·郴州”“领县八”注。按《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郴州”说“天宝领县八”,却只列了郴、义章、义昌、平阳、髙亭、临武、蓝山七个县名;《通典》卷一百八十三“州郡十三·桂阳郡”说“领县八,郴、髙亭、蓝山、义昌、资兴、义章、临武”,也只列了七县;《文献通考》注则列出了八个县名:郴、南亭、资兴、义章、蓝山、义昌、髙平、临武,但却将《通典》和《旧唐书》的“高亭”错成了“南亭”。《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郴州”:“髙亭,汉便县地,属桂阳郡。晋省,陈复置,隋废。开元十三年,宇文融析郴县北界四乡置安陵县,天宝元年改为髙亭,取县东山名。”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改为郴州,⑦《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郴州”:“隋桂阳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郴州……天宝元年改为桂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郴州。”从此以后,桂阳郡就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而被郴州取代。⑧宋代郴州称作“郴州桂阳郡”,元至元十四年称“郴州路总管府”,明洪武初改为郴州府,洪武九年降为州,清代则为直隶州。(据《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八十八“郴州”)

从公元前205年桂阳郡设立,到公元758年桂阳郡名被废,桂阳郡存在了近1000年的时间(除了西汉吴氏长沙国及隋、唐的短暂改为郴州之外)。在此期间,桂阳郡的治所基本上就在今日的郴州市区(东汉初曾短暂地迁到耒阳,但不久即迁回原地),这在很多史料中都有明确的记载。⑨《水经注》卷三十九“耒水”注:“郴,旧县也,桂阳郡治也……耒阳,旧县也,盖因水以制名,王莽更名南平亭,东傍耒水,水东肥南,有郡故城。”《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郴州”:“郴,汉县,属桂阳郡,汉郡理所也。后汉,郡理耒阳,寻还郴……隋平陈改为郴州,炀帝为桂阳郡,武德四年改郴州,皆以郴为理。”《大明一统志·衡州府·古迹》:“桂阳郡城,在耒阳县治西,东汉建武中徙郡治于此。”今日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桂阳郡治在郴县,其疑点有六”,提出了“桂阳郡治在今桂阳”的观点,但并未举出一条像样的史料证据。⑩雷晋福《桂阳郡治质疑》,郴州日报2008年8月28日。

再来考察历史上的桂阳县。

先看历史上的第一个桂阳县,其地即是今日广东清远市所辖的连州市。早在西汉此地就已设立桂阳县,是当时桂阳郡所辖十一县之一。⑪《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桂阳郡,……县十一:郴、临武、便、南平、耒阳、桂阳、阳山、曲江、含洭、浈阳、阴山。”吴氏长沙国时期,桂阳郡是长沙国的一部分,吴氏长沙国时期,桂阳郡成为长沙国的一部分,桂阳县也包括在内。⑫据《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记载和马王堆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吴氏长沙国设有22县:临湘、罗、益阳、连道、承阳、郝、昭陵、容陵、茶陵、湘南、恢、郴、营浦、南平、舂陵、泠道、安成、桂阳、观阳、洮阳、龄道、下隽。吴氏长沙国被废,桂阳县仍归桂阳郡管辖,东汉沿袭。到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十一月,吴末代主孙皓分“桂阳南部为始兴郡”,⑬《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嗣主传”。郡治在曲江(今广东韶关市南),桂阳县归于始兴郡管辖,⑭《晋书》卷十五“地理下”:始兴郡,吴置,统县七:曲江、桂阳、始兴、含洭、浈阳、中宿、阳山。两晋沿袭。⑮《通典》卷一百八十三“州郡十三·连州”:“(桂阳)吴属始兴郡,晋因之。”南朝刘宋时改始兴郡为广兴郡,萧齐时又改回始兴郡,桂阳县并属之。①《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江南道五·连州”:“桂阳县,本汉旧县,属桂阳郡,吴、宋、齐并属始兴郡。”按,有一种看法认为南朝刘宋高祖时置小桂郡,治所在桂阳,即今连州(见连州市政府网“中国·连州”http://www.lianzhou.gov.cn“连州市建置沿革”),其根据大概是刘禹锡的《连州刺史厅记》所说:“宋髙祖世,始析郴之桂阳为小桂郡,后以州统县更名,如今其制谊也。”(《刘宾客文集》卷九);但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认为:“秦置桂林郡,汉武帝改曰郁林,郡治布山,桂林为县属焉。吴孙皓凤凰三年,分立桂林郡,因谓桂林为小桂。陶弘景曰:‘始兴桂阳县,即是小桂。’”(见《资治通鉴·晋纪·孝愍皇帝下》),并不认为小桂是郡名。萧梁又分始兴郡设立阳山郡,郡治阳山,地在今广东英德,②雍正《广东通志》卷五十三“古迹志”:“(英德县)阳山郡城在县西,梁天监中置,隋平陈,废郡,遂圮。”桂阳县属之,陈因之。③《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江南道五·连州”:“桂阳县……梁、陈属阳山郡。”隋朝平陈,废阳山郡,④《隋书》卷三十一“地理下·熙平郡”“桂阳”注:“梁置阳山郡,平陈,郡废,大业初,置熙平郡。”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连州,隋炀帝大业(公元605-618年)初改连州为熙平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2年)复设为连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连山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连州,而桂阳县则一直为隋、唐两代熙平郡、连州、连山郡治所所在。⑤《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连州”:“连州,隋熙平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连州,天宝元年改为连山郡,乾元元年复为连州……桂阳,汉县,属桂阳郡,今州理是也。隋开皇十年,于县置连州,大业改为熙平郡,武德四年,复为连州,皆以桂阳为理所。”自此直到两宋,桂阳县及连州之名称、辖境与州治均无移易。⑥《文献通考》卷三百十九“舆地考五·连州”:隋炀帝初,置熙平郡,唐改为连州或为连山郡,属岭南道,领县三(宋同)。宋开宝四年,以广州浛光来属,六年以浛光隶英州,属广东路……领县三,治桂阳:桂阳、阳山、连山。”《宋史·地理六·广南东路》:“连州……县三:桂阳、阳山、连山。”元朝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78年),桂阳县被升为桂阳州,下辖阳山县。⑦《元史》卷六十二“地理五·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海北广东道肃政亷访司”:“桂阳州,本桂阳县,唐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十九年升桂阳县为散州,割连州阳山县来属下。”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撤桂阳州并入连州。⑧《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五十二“连州”:“明洪武二年,并桂阳州入连州,寻废,十四年复置连州,属广州府。”从此以后,地在今日广东省连州市的桂阳县和桂阳州,在存在了1500年后,就成为了历史名词。

再看历史上的第二个桂阳县,其地就是今日湖南的汝城县(也曾包括桂东县)。秦时,此地属长沙郡郴县;西汉时,先属吴氏长沙国,后属桂阳郡郴县,东汉、西晋沿袭。东晋穆帝升平二年(公元358年),⑨关于设立汝城的具体年份,见乾隆《桂阳县志》卷之二“舆地·沿革”:“东晋穆帝升平二年戊午……析郴县地置汝城县,县治旧址在今县西南十五里,名曰城郭云。”但此前的史料中查不到这个具体年份,《晋书》中未见汝城设立资料,《宋书》卷三十七“州郡三”只是说:“汝城令,江左立。”《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江南道五·郴州”仅说:“义昌县,本汉郴县地,至东晋分置汝城县,属桂阳郡。”不清楚设置汝城的这个具体年份出自什么原始史料,这里姑且沿用乾隆《桂阳县志》的说法。始分郴县地置汝城县,中国历史上从此出现了汝城县之名,其境包括今汝城、桂东县地,属桂阳郡;⑩今日一般认为汝城县是分晋宁县而设立,如1997年12月出版的汝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汝城县志》说:“东汉顺帝永和元年(136),析郴县置汉宁县,汝城为桂阳郡汉宁县地。三国时,汉宁县改为阳安县,汝城为阳安县地。西晋初,阳安县改称晋宁县,汝城属晋宁县地。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始分晋宁县地置汝城县,辖今汝城、桂东县地,汝城县之名始见于史籍。”(见该书第50页)这一说法的根据当出自乾隆《湖南通志》卷之三“沿革·桂阳县”注,其云:“东汉汉宁县。”同治《桂阳县志》卷四“沿革”引用了这一说法:“《湖南通志》注:‘桂阳县系汉宁县地。’”但并不同意这一说法,明确指出:“东汉永和元年,分郴县地置汉宁县,按汉宁县即今兴宁(笔者按:即今日资兴县)。”在紧接的下文更是明确指出:“东晋升平二年戊午……析郴县地置汝城县。”嘉庆《湖南通志》卷五“建置沿革考”桂阳县注明确说:“本汉郴县地,东晋析置汝城县……宋改为桂阳县。”而乾隆《桂阳县志》卷之二“舆地沿革”也明确说:“东晋穆帝升平二年戊午……析郴县地置汝城县。”光绪《湖南通志》则沿袭了乾隆《湖南通志》的说法,且进一步加以具体坐实,其卷三“地理·郡县沿革考”后汉桂阳郡“汉宁县”注说:“顺帝永和元年析郴置,今兴宁、桂阳、桂东县地。”其实“桂阳县系汉宁县地”的说法并不成立。查《后汉书》卷三十二“郡国四”:“桂阳郡……汉宁,永和元年置。”《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郴州”:“后汉分郴置汉宁县,吴改为阳安,晋改为晋宁。”及其他清代以前史料,都只说到分郴县置汉宁,改阳安、晋宁,并未说到今汝城在汉宁、阳安、晋宁境内;相反,有史料明确说汉宁、阳安、晋宁之地乃是资兴县地,如《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江南道五·郴州”:“资兴县,本汉郴县地,后汉于此置汉宁县,吴改曰阳安,晋改为晋宁,至隋省。开皇十一年又置改为晋兴,贞观废,咸通三年又置改为资兴。”这个资兴就是今日的资兴市,南宋绍定二年改名为兴宁,1914年因与广东省兴宁县同名,复改为资兴县,1984年撤县建市。查今日郴州地图,汝城在郴州的东南,而资兴在郴州的东北,汝城到资兴的距离比到郴州还要远,当时的晋宁怎么可能包括今日的汝城、桂东和资兴在内?所以《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郴州·义昌县”明确说:“晋分郴县置汝城……陈废……立卢阳郡,领卢阳县,开元九年废郡(笔者按:前文注文已论述废郡是在隋初),以卢阳属郴州,天宝元年改为义昌。”陈朝天嘉元年五月(公元560年)乙卯,陈文帝陈蒨刚登上帝位,就下诏将汝城县从桂阳郡分出设置为卢阳郡,⑪关于分汝城县设置卢阳郡的时间,乾隆《桂阳县志》卷之二“舆地沿革”说:“陈武帝永定三年己卯,析桂阳郡地置卢阳郡。”而同治《桂阳县志》卷之四“沿革”说:“(陈)武帝永定三年庚辰,析桂阳郡地置卢阳郡。”两《桂阳县志》年份虽都定为永定三年,即公元559年,但干支纪年则一说是“己卯”,一说是“庚辰”,而永定三年是己卯年,第二年才是庚辰年,这已是陈文帝天嘉元年,即公元560年;《陈书》卷三“世祖本纪”则明确记为:“天嘉元年……五月乙卯改桂阳之汝城县为卢阳郡。”《陈书》作者姚思廉陈亡时已33岁,他作《陈书》几乎可说是当代人记当代事,当以《陈书》所记为准。郡治汝城,汝城县名被废,下辖卢阳一县,①关于卢阳郡辖地,《陈书》卷三“世祖本纪”明确地说:“天嘉元年……五月乙卯改桂阳之汝城县为卢阳郡”,同书《侯安都传》也说“上乃下诏,改桂阳之汝城县为卢阳郡”,《舆地广记》卷二十六“荆湖南路·郴州”亦说“桂阳县,汉郴县地,东晋分置汝城县,属桂阳郡,宋、齐、梁因之,陈改为卢阳县,及置卢阳郡”,即卢阳郡所辖就是原汝城县一地;而《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郴州”则有不同看法,认为:“晋分郴县置汝城、晋宁二县,陈废二县,立卢阳郡,领卢阳县”,似乎卢阳郡所辖为原汝城、晋宁二县之地。但《旧唐书》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晋宁,即后来的资兴,从未见有史料记载曾为卢阳郡所辖之地。《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江南道五·郴州”说得很明确:“资兴县,本汉郴县地,后汉于此置汉宁县,吴改曰阳安,晋改为晋宁,至隋省。开皇十一年,又置改为晋兴,贞观废,咸通三年,又置改为资兴。”卢阳郡属东衡州(辖卢阳、始兴、安远三郡)管辖。设置卢阳郡的原因,是陈文帝为了报答扶其登上大位的前朝大臣侯安都,以便让安都之从弟就近在曲江(侯安都家乡是始兴郡曲江,为东衡州治所)任东衡州刺史,侍养安都在乡之老母;②《陈书》卷八“侯安都传”:“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也……髙祖崩,安都随世祖还朝,仍与群臣定议翼奉世祖。时世祖谦让弗敢当,太后又以衡阳王故未肯下令,群臣犹豫不能决。安都曰:‘今四方未定,何暇及远?临川王有功天下,须共立之,今日之事,后应者斩。’便按剑上殿,白太后出玺,又手解世祖发,推就丧次,世祖即位……自是威名甚重,群臣无出其右。安都父文捍,为始兴内史,卒于官,世祖征安都还京师,为发丧。寻起复本官,赠其父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拜其母为清远国太夫人,仍迎还都。母固求停乡里,上乃下诏,改桂阳之汝城县为卢阳郡,分衡州之始兴、安远二郡,合三郡为东衡州,以安都从弟晓为刺史,安都第三子秘,年九岁,上以为始兴内史,并令在乡侍养。”而乾隆《桂阳县志》卷之二“舆地沿革”则认为是“陈氏建国,幅员益隘,务多立州县,以夸富庶”。隋平陈后,开始整理前朝滥设的州郡,废卢阳郡,以卢阳县(汝城)属郴州(隋文帝平陈,废桂阳郡置为郴州)。从公元560年陈文帝设卢阳郡,汝城之地归于郡治在珠江流域曲江的东衡州管辖,至此重新回归长江流域的郴州管辖,时间正好是三十年。隋炀帝初年复改郴州为桂阳郡,③《通典》卷一百八十三“州郡十三·桂阳郡”:“汉初以其地为桂阳郡,……陈以其地为桂阳、卢阳二郡,隋平陈,废二郡,置郴州。炀帝初州废,复置桂阳郡。”《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郴州”则言:“义昌,晋分郴县置汝城……陈废……立卢阳郡,领卢阳县,天宝元年改为义昌。”按《旧唐书》所说“开元九年废郡,以卢阳属郴州”,似乎卢阳郡被废是在唐开元九年,然而据前引《通典》和《隋书》“地理下”:桂阳郡“统县三:郴、临武、卢阳”,卢阳郡被废是在隋初,隋代桂阳郡已辖卢阳县(即卢阳郡地),可见卢阳郡确实在隋代已被废改为卢阳县,并已成为郴州(隋文帝时)或桂阳郡(隋炀帝时)的一个属县。以卢阳县属桂阳郡。④《隋书》卷三十一“地理下·桂阳郡”:“统县三:郴、临武、卢阳。”唐高祖灭隋后,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萧铣,废桂阳郡,以其地复置郴州,卢阳县属之。⑤《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郴州”:“隋桂阳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郴州。领(郴)、卢阳、义章、临武、平阳、晋兴六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改郴州为桂阳郡,⑥《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郴州”:“武德四年平萧铣置郴州……天宝元年改为桂阳郡。”卢阳县改为义昌县,属桂阳郡。⑦《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江南道五·郴州”:“义昌县,本汉郴县地,至东晋分置汝城县,属桂阳郡……天宝元年改为义昌。”唐肃宗乾元元年桂阳郡(公元758年)复改为郴州,⑧《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西道·郴州”:“隋桂阳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郴州……天宝元年改为桂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郴州。”义昌县属之。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为避唐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名,义昌县改为郴义县,⑨关于改“义昌”为“郴义”年代,《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二“十国地理表下”:“郴州……郴义,旧为义昌县,后唐同光中,避庙讳,更名曰郴义。”作“同光中”,乾隆《桂阳县志》卷之二“舆地沿革”作“同光三年”,姑仍之。属郴州。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之讳,改郴义县为桂阳县,⑩《舆地广记》卷二十六“荆湖南路·郴州”:“桂阳县……后唐改曰郴义,皇朝太平兴国元年改为桂阳。”宋人李攸《宋朝事实》卷十九“升降州县二·荆湖南路·郴州”:“太平兴国元年,改郴义县为桂阳县。”乾隆、同治二《桂阳县志》均作“太平兴国初”。属郴州桂阳郡。从此年起到元朝至元十九年(公元1278年)连州的桂阳县被升为桂阳州为止,南岭南北的两个桂阳县同时共存达302年之久。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分桂阳县地置桂东县。⑪雍正《湖广通志》卷四“沿革志·直隶郴州属县沿革”:“桂东县,宋嘉定四年,析桂阳之零陵、宜城二乡置。”元、明二朝,桂阳县依旧,属郴州路总管府或郴州府、郴州,清代属郴州。⑫《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八十八“郴州”:“宋仍曰郴州桂阳郡,属荆湖南路。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郴州路总管府,属湖广行省。明洪武初改为郴州府,九年降为州……本朝因之,为直隶州,领县五:永兴、宜章、兴宁、桂阳、桂东。”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桂阳县重新改回汝城县。⑬民国《汝城县志》卷之二“舆地志·沿革考”:“前清湖南有两桂阳:一州一县,民国初年,州降为县,为避两县同名,二年改复东晋旧称。”从公元560年改为卢阳,经过1353年,汝城又恢复了公元358年启用的原名。

最后考察历史上的桂阳监、桂阳军、桂阳路、桂阳州。

其地域在今日湖南郴州市的桂阳县。此地在东晋以前,一直是作为郴县的一部分而存在。东晋分郴县设立平阳郡和平阳县,治所即在今日桂阳县地;至南朝陈,县与郡俱废,隋末萧铣复分郴置平阳郡和平阳县,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萧铣,废平阳郡,平阳县属郴州,武德七年省平阳县并入郴县,八年复置,属郴州,天宝元年属桂阳郡,唐肃宗乾元元年,平阳县属郴州。①《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江南道七·郴州”:“隋桂阳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郴州……天宝元年改为桂阳郡……领(郴)、卢阳、义章、临武、平阳、晋兴六县……平阳,晋分郴置平阳郡及县,陈废,后萧铣复分郴置,武德七年省,八年复置……乾元元年复为郴州。”平阳县地产铜及银,所产铜供桂阳监铸钱。②《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江南道五·郴州”:平阳县……银坑在县南三十里,所出银至精好,俗谓之子银,别处莫及;亦出铜矿,供桂阳监鼓铸。”唐中期以前在郡(州)治所即今郴州市区设桂阳监,专管铜钱铸造,每年铸钱五万贯,③《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江南道五·郴州”:“郴县……桂阳监在城内,毎年铸钱五万贯。”今日桂阳县官方认为当时桂阳监设在平阳(即今日桂阳县):“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桂阳郡易名郴州,州治移平阳县城,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置桂阳监于平阳城,不领县,掌矿冶铸铜钱。(见桂阳县政府网“中国·桂阳”网http://www.hngy.gov.cn“历史沿革”网页),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桂阳郡易名郴州是在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改回桂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郴州,且从未见桂阳郡或郴州曾移治所于平阳的史料记载;而《元和郡县志》所载“郴县……桂阳监在城内”,这已说得非常明确:桂阳监就设在当时的州治郴县城内。后曾一度废置(可能是因为安史之乱)。唐元和三年(公元806年)桂阳监重新设立,④《唐会要》卷八十九“泉货”:“(元和)三年五月,盐铁使李巽上言:‘得湖南院中郴州平阳、髙亭两县界有平阳冶及马迹曲水等古铜坑,纳二百八十馀井,差官检覆,寔有铜锡。今请郴州旧桂阳监,置两炉,采铜铸钱,每日约二十贯,计一年铸成七千贯,有益于人。’从之。”并从州城迁到平阳县。⑤《方舆胜览》卷二十六“桂阳军建置沿革”注:“汉髙帝分长沙为桂阳郡……唐置郴州,宪宗时即平阳县置桂阳监。”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36-942年),设在今日桂阳的桂阳监开始由纯粹掌管矿冶铸钱的机构向地方行政机构转变,成为一个下辖属县的具有州一级行政职能的机构和特别行政区。⑥《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二“十国地理表下”:“(楚)桂阳监,唐于郴州境置监,掌铸钱。晋天福初,以临武、髙平二县益其地。”进入北宋,桂阳监正式成为州一级的行政区和机构。⑦《元丰九域志》卷六“荆湖南路·郴州桂阳郡军事”:“同下州桂阳监,治平阳县。”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九月,桂阳监升格为桂阳军。⑧今日桂阳县官方认为(见桂阳县政府网“中国·桂阳”网http://www.hngy.gov.cn“历史沿革”网页)桂阳监升军是在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其依据大约是《宋史》卷八十八“地理四·荆湖南南路”所云:“桂阳军,本桂阳监,同下州。绍兴元年,隶荆湖东路,二年复故,三年升军……县二:平阳、蓝山。南渡后增县一:临武。”但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三:“绍兴二十有二年……(九月)戊申,升桂阳监为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专记宋高宗一朝史事,按日记事,是南宋当代人所编,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而《宋史》乃元人所作,成书时间短,草率粗糙,对史料缺乏鉴别考订。当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所记绍兴二十二年为是。元朝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桂阳军升为桂阳路。⑨《元史》卷六十三“地理六·湖广等处行中书·湖南道宣慰司”:“桂阳路,唐郴州,宋升桂阳军,元至元十二年置安抚司,十四年升桂阳路总管府……县三……平阳、临武、蓝山。”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桂阳路改为桂阳府,洪武九年降为桂阳县,洪武十三年复升为州。⑩《明史》卷四十四“地理五·湖广”:“桂阳州,洪武元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县,省平阳县入焉,十三年五月升为州……领县三:临武、蓝山、嘉禾。”清初因之,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升桂阳州为直隶州。⑪《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九十“桂阳州·建置沿革”:“雍正十年升为直隶州,属湖南省,领县三:临武、蓝山、嘉禾。”中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桂阳直隶州被废除,原属州直管的五都五十一里⑫五都五十一里之名称,见同治《桂阳州志》卷一“疆域”的记载。设置为桂阳县。

[责任编辑 陈浩凯]

Investigation of Historic Guiyang

LIU Fan-di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410004,China)

The fact that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there were six places once adopted the name of"Guiyang"has caused a sense of bewilderment and perplexity about the historical personages and events related to Guiyang.As a result it is hard to tell where such historical events took place and when the personages existed,which brings some confusion and dispute in the compilation of local chronicles and construction of local culture.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related to Guiyang,this article combs the course of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Guiyang and ravels out the confusing conditions of the concerning problem.

historic Guiyang;course of change and development;investigation

K901.9

A

1672-934X(2013)03-0080-06

2013-03-28

刘范弟(1953-),男,湖南安化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编审,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和湖南历史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桂阳桂阳县临武
精准施策桂阳县松材线虫病防控见成效
组织开展“感恩送贺卡”活动 桂阳小学关工委
传颂经典 与诗同行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临武县:乘十九大东风 决胜全面小康
发展乡村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桂阳蔡伦
家乡的特产
开元通宝
临武:无鸭不成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