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实现产科人性化护理

2013-03-31刘玉娥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产科人性化产后

刘玉娥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湖北 荆州434020)

人们的健康观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也在不断变化,这一现象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尤为突出。产期是指孕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期,在这个特殊的生理时期,孕产妇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妊娠高血压、产后大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与合并症,特别需要医院和医护人员提供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强调对护理对象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的尊重[1],其目的是使产妇在生理、心理、精神上处于最佳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程度,顺利完成分娩及产后恢复,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2],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现代护理人员不但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更应具备人文关怀的理念,增强人性化护理的意识和知识,提高人性化护理的技能。

1 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性化理念缺乏

人性化护理已在我国临床实践多年,但是“以患者为中心”这一理念尚未完全被真正重视与实施。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未能真正从患者利益出发,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忽视对病人人格和尊严的关注。

1.2 人文知识缺失

护理人员缺乏心理学、语言学等相关人文知识。在校学习和工作后接受继续教育中,护理人员接受较多的是医学专业知识学习,缺少人文教育,缺乏对人性化内涵的关注,更谈不上人文精神的体现,从而导致大部分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很低。

1.3 护理过程机械化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机械执行医嘱,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很多护士为病人实施操作即就算完成任务。例如,为患者吸氧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缺氧状况是否改善、氧流量是否正常等情况缺乏连续性的观察和护理。再如,为患者翻身时,动作不细致,暴露了患者的隐私,翻身后并未达到舒适及预防压疮的目的。会阴冲洗时,没有语言沟通,造成患者的尴尬与不适。

2 实现人性化护理的对策

2.1 护理理念人性化

护理人员不仅是对产妇执行医嘱的操作者,同时还是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和心灵沟通的使者。医疗体制在不断完善,产妇加强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更加强了对下一代健康的关注。社会的变革要求产科护理人员必须迅速转变落后的服务理念,更新陈旧的服务模式,一切都要从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出发,在护理过程中给予产妇以人文关怀和照顾,尊重产妇的人格和权利,保守产妇的秘密和隐私,用体贴的服务满足产妇的正当需求,保证产妇在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

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外,产科护理人员还应不断加强人文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换位思考的职业习惯,主动从产妇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产妇为中心,将人性化服务理念体现在给产妇提供全身心全方位服务的自觉行动上。

2.2 护理环境人性化

为产妇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家庭化、温情化的诊疗环境,也是人性化服务的内容之一。可以将产科的大病房改装布置为具有家庭氛围的病房,便于产妇及家属的休息。每张病床周围都安有布帘,使病人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私人空间。病房墙壁使用温馨的粉红色粉刷,用花卉绿色植物或书画点缀。每个病室设置卫生间,安装空调,配备大容量的床头柜,安装照明设施,提供报刊资料等。用良好的服务环境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化、人情味的人文环境,使产妇进入病房高度紧张的心理得到舒缓和释放,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3]。

2.3 服务领域人性化

现在,人们对优生优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高层次的服务需求呈增长态势。分娩前,我们为孕妇开设孕期培训,利用互动式服务形式,宣教孕期保健知识、分娩知识,提高自然分娩率,缓解孕妇紧张焦虑情绪,增强分娩信心。分娩时,开设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开创家庭式分娩,提供一对一服务。产妇出院后,施行上门进行新生儿洗澡、理发、诊疗护理等等,坚持开展每月出院病人电话随访工作和电话预约住院工作,了解产妇在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产妇出院后提出的问题,满足产妇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4 护理程序人性化

1)产前举办孕妇知识讲座,组织孕妇进行分娩知识学习,使她们在产前既接受了孕产期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又感受到了人性化的关怀,增强分娩的信心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2)详细介绍主管医生、护士的姓名,介绍住院环境,缓解产妇对陌生环境的紧张、焦虑感,使产妇尽快适应住院环境,从而顺利实现分娩。

3)初产妇一般产程较长,会出现精神紧张和情绪急躁的现象。护理人员应全程陪伴分娩,给予产妇生理上的关怀、心理上的支持,使产妇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调动产妇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的积极性,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缩短产程,顺利分娩。

4)提供无微不至的产后护理,进行周到的产褥期护理及产后知识宣教。配备护理人员专门护理新生儿,提供眼部、脐带护理,开展新生儿抚触、游泳、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等服务。对产妇传授和讲解母乳喂养、乳房保养、产后卫生及护理新生儿等各项基本知识。

5)做好出院后的宣传教育工作,为出院产妇讲解饮食、调节、康复、营养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产妇自我护理能力。

实现妇产科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专科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系,增强护士团队凝聚力[4],提高医院整体形象和声誉,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提升社会效应,从而从根本上推动护理工作的长足发展。

[1]宋晓平,赵建华,黄素英 .护理服务文化的探索和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71-872.

[2]黄醒华,项晓英,沈汝 .自然分娩的产时服务模式探讨[J].中华妇科杂志,2003,38(7):385.

[3]张宏,朱光君 .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09.

[4]丁炎明 .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39-41.

猜你喜欢

产科人性化产后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