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观察
2013-03-31杨明明
杨明明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北 武汉430060)
田兴德,强 笔 孟 玲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北 荆州434000)
华清泉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北 武汉,430060)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较常见的真性上皮交界性肿瘤[1],具有局部侵袭性强、易复发、易恶变的特点。以前采用鼻侧切开、面中掀翻进路等手术治疗该疾病,创面大,出血多,影响患者面貌。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发展,鼻内镜手术用于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有着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手术后容易复发仍是一个难题,复发率一般在10%~20%左右。我们于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对收治的16例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疗效优于传统手术。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择的16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5~58岁,中位数41.4岁。病程6个月~3年。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9例,右侧7例。主要症状:单侧进行性鼻塞13例,头痛11例,有涕血史4例,嗅觉减退3例,所有患者术前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冠状位加轴位加矢状位检查,了解鼻腔及鼻窦内情况。根据Krouse临床分级[2],Ⅰ级9例,Ⅱ级4例,Ⅲ级2例,Ⅳ级1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13例采用局部强化麻醉,3例全身麻醉,于控制性降压下手术,减少术中出血。Ⅰ~Ⅱ级13例行经鼻内镜肿瘤切除术+局部平阳霉素注射,Ⅲ级2例行鼻内镜手术联合双鼻道进路或上颌窦根治术,Ⅳ级1例行鼻内镜手术联合鼻外侧进路。术中首先在0°鼻内镜下检查鼻腔,结合患者的鼻窦CT,大致确定肿瘤蒂部,先钳取部分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再以筛窦钳从根部切除瘤子主体部分,以上海晶杰电动吸切器切除鼻腔内残留的肿瘤,瘤体蒂部骨膜下剥离,磨除的部分骨质,再于残余组织及周围行平阳霉素注射;源于蝶窦的患者行蝶窦开放;对中鼻道起源者,开放筛窦,并刮除窦内可疑黏膜,对上颌窦起源者,尽可能开大上颌窦口以利随访,2例累及上颌窦内下壁者,行双鼻道进路或上颌窦根治术,并用70°鼻内镜辅助切除肿瘤。1例侵入翼腭窝,行鼻侧切开,充分暴露肿瘤,予以彻底切除,并至少建立0.5c m以上的安全切缘。术后碘仿纱条填塞,3d后抽出鼻腔内藻酸钙,行鼻腔换药、冲洗,出院后定期行鼻内镜下复查,有复发迹象者在鼻内镜下再次行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手术后1、3、6个月各1次,6个月后根据术腔恢复情况每3~6个月复查鼻内镜,直至无复发。
1.3 结果
本组16例患者手术后,术前的症状都消失,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中术后病检为乳头状瘤。术后6个月内按鼻内镜常规换药,换药时以鼻内镜对术腔可疑的复发组织进行彻底清理,有复发迹象者在鼻内镜下再次行平阳霉素局部注射。随访6~18个月内未见复发。
2 讨 论
乳头状瘤按照发生部位、被覆上皮的性质和生长发展的形式可分为三型[3]: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外生性乳头状瘤、内翻性乳头状瘤,其病理特点为上皮内翻性生长于其下的基质中,多为单侧发病。传统的经典手术方法鼻侧切开术,存在术后易复发,创伤大、并发症多、面部遗留瘢痕等缺点。现在采用鼻内镜手术+平阳霉素局部注射,优点有减少术后复发,不影响面容,视野清晰,术中彻底的切除肿瘤组织并于残留组织周围行平阳霉素注射,抑制肿瘤的多中心生长,最大限度的减少肿瘤复发,有利于保留鼻腔正常结构和黏膜功能的恢复;术后随访能早期发现可疑的病变组织,对术腔进行及时清理,再次注射平阳霉素[4]。通过手术观察,我们认为经鼻内镜手术+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安全的,能有效减少局部复发,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对于分级较低的Ⅰ、Ⅱ期病例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Ⅲ、Ⅳ级病变者尚需联合双鼻道进路或改良的上颌窦进路手术,具体术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变范围、术前鼻腔鼻窦CT、术者的手术技巧和设备条件等综合决定[5]。
[1]韩德民,周兵 .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44.
[2]Krouse JH.Development of a staging system for inverted papilloma[J].Laryngoscope,2000,110(6):965-968.
[3]黄选兆,汪吉宝 .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96.
[4]张晓静,赵玉林,苏红霞 .鼻内窥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中的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1,20(2):207-208.
[5]张雯,耿光华,李建忠,等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18(5):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