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结核的螺旋CT诊断分析

2013-03-31李发洲李本美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肺门管壁管腔

李发洲,李本美

(荆州市传染病医院放射科,湖北 荆州434000)

许 伟

(莆田人民医院放射科,福建 莆田350300)

刘亚萍

(荆州市传染病医院放射科,湖北 荆州434000)

支气管结核(br onchial tuberculosis)又称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 onchial tuberculosis),是肺结核的一种特殊类型。现普遍认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有10%~40%会并发支气管结核[1],尸检发现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发病率更高,有报道达40%~80%[2]。尤其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应用,提高了本病的检出率。笔者搜集某传染病医院2010年至2012年资料完整的64例并结合文献和CT表现作一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本组64例,男17例,女47例。年龄18~75岁,平均41.5岁。临床表现:咳嗽、咳痰40例,咯血/痰中带血32例,喘气12例,胸痛10例,发热8例痰菌阳性24例。所有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

全部病例均使用GE.Brightspeed 16,采用常规螺旋扫描,层厚10 mm,层间隔10 mm,螺距1;扫描后对图象采用1.25 mm薄层重建,将重建后图象在A W4.5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重现(VR)、CT仿真内镜(CTVE)多种方法的后处理对病变进行显示。

2 结 果

2.1 病变部位

累及右恻支气管35例,其中上叶支气管14例,中叶支气管3例,下叶支气管5例,主+上叶支气管4例,主+下叶支气管2例,主+上中下叶支气管3例,上中叶支气管2例,中下叶支气管2例。累及左侧支气管29例,其中上叶支气管10例,下叶支气管6例,主+上叶支气管9例,主+下叶支气管2例,主+上中下叶支气管2例。单一叶支气管受累38例,其中上叶支气管22例。联合支气管受累26例,其中主支气管22例。

2.2 病变的CT形态学改变及肺内病变特点

1)支气管改变 ①管腔不规则狭窄、管壁不规则增厚34例,支气管黏膜和(或)黏膜下层干酪样坏死,小溃疡、糜烂、小结节增生,管腔程度不等狭窄,表现为管壁内缘凹凸不平,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粗细不均,可呈围管性改变或一侧壁受累。②管腔光滑狭窄,管壁轻度均匀一致增厚18例,支气管黏膜呈轻度颗粒状增生或纤维组织疤痕状,黏膜皱缩不明显,表现为管壁边缘光整,增厚不明显,管腔呈细管状。③管腔闭塞12例,支气管腔内充填干酪样坏死物和黏液栓,表现为支气管狭窄、闭塞,呈锥形。

2)肺内改变 ①阻塞性肺叶、肺段不张和(或)实变51例,见于大多数病人,以肺叶不张多见30例,表现为体积缩小、向肺门收缩的的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清晰;其内密度不均,可见不规则钙化、空洞和 支气管扩张;肺门区常无肿块。②阻塞性肺炎10例,表现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点状、片状模糊影。③阻塞性肺气肿2例,表现肺透明度增加,血管纹理变细。④肺内结核灶39例,多数病人肺内见结核灶表现为渗出、增殖、纤维、钙化、空洞等肺内结核的改变。

3)少见CT表现 ①肺门、纵膈淋巴结增大9例,表现淋巴结增大,呈结节状改变,多伴有钙化,好发右气管旁、气管与支气管区和隆突下区,增强典型的环状强化。②胸腔积液7例,表现为沿胸壁包绕肺组织的液体密度影,常伴胸膜粘连可形成包裹性积液。③管壁钙化,表现沿管腔壁的点状及条状致密影。④管腔内结节3例,表现由管壁向腔内突出的结节状影,边缘光整。

3 讨 论

3.1 支气管结核的螺旋CT影像特点

支气管结核是由结核菌侵及支气管黏膜和(或)黏膜下层引起的渗出、增殖及干酪性改变,病灶愈合形成小疤痕。若向支气管腔溃破,形成溃疡、增生,甚至支气管播散;若破坏支气管壁,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引起肺部继发的阻塞性改变[3]。其CT特征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狭窄、闭塞,范围较广,可多个支气管受累,以主支气管和/或双上叶支气管多见,局部无肿块;肺部阻塞性不张或实变多见,其内常见不规则钙化、支气管扩张及空洞;肺内常见支气管播散病灶;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少见,但淋巴结环状强化及支气管壁钙化有特征性诊断意义[4]。本病须与中央型肺癌及大叶性肺炎鉴别,中央型肺癌:支气管病变范围较局限,极少同时有多个支气管受累,而且在局部常有肿块形成;肺内可见阻塞性不张/实变,但支气管扩张、钙化和空洞同时出现极少见;肺内不见多形性的结核病灶;肺门及纵膈淋巴结常肿大,且直径多数>2c m,钙化少见,部位与原发肿瘤的淋巴引流一致[5]。当支气管腔内显示为局限性结节或支气管壁增厚,且肺内无病变时,两者鉴别困难。大叶性肺炎:肺叶或肺段的实变,体积稍有缩小,密度均匀一致,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象,支气管不狭窄阻塞,肺门与纵膈常无肿大的淋巴结。

3.2 螺旋CT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

首先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扫描速度快,可避免呼吸运动伪影,也避免了传统CT扫描由于呼吸不一致所造成的漏扫或重叠扫描,不至于扫描时遗漏病变或病变扫描不完全,能使图象显示更清晰。同时利用螺旋CT丰富的后处理软件对病变支气管进行多种方法的后处理,能够更有效的显示病变特征。多平面重组MPR可观察病变支气管的纵向范围、狭窄形态、程度和腔内改变以及与邻近病灶的关系,尤其沿支气管长轴曲面重组CPR可以对病变任意角度、层面的观察,且在一个断面上显示病变段的全长,对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容积重现VR进行支气管树的提取显示其全部轮廓,可以在一帧图像同时显示多支支气管受侵犯。CT仿真内镜CTVE不仅可以满意地显示气管支气管腔内病变的形态、管腔狭窄的形态及狭窄远端支气管的状况,如结合支气管多平面重建则能更好显示支气管受侵的范围及腔外情况[6],它还可以作为不能耐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者的一种补充方法,对支气管腔狭窄进行评估[7]。可见螺旋CT与纤维支气管镜、传统CT检查相比,它既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检查,又能充分显示支气管结核的病变特征,对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1]庄俊合,李时悦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结核临床分析[J].广州医药,2005,36(2):48-50.

[2]姚茹国,罗光合 .支气管内膜结核早期征象的纤维支气管镜和CT对比分析[J].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04,23(5):318.

[3]荣独山 .胸部X线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8.

[4]赵广成,王俊英,何燕,等 .支气管结核的薄层CT表现[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532-1533.

[5]曹丹庆,蔡祖龙 .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88.

[6]韩英,马大庆 .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对支气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9):929-931.

[7]余庭山,朱新进,赵继泉,等 .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2010,31(23):3088-3089.

猜你喜欢

肺门管壁管腔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方法的实践探索
少儿肺门及周围阴影增大的X线图像分析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非绝缘管壁电磁流量计的权重函数仿真分析
水辅助共注塑弯管壁厚的实验分析
管壁厚度对微挤出成型的影响分析
小儿肺门影增大辨识的Kappa一致性分析
管腔器械清洗存在的问题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