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 “下”类双音节方位词比较研究
——以 《型世言》《儿女英雄传》为例

2013-03-31施建平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方位词英雄传补语

施建平

(1.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苏州215104;2.苏州大学汉语与汉语应用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6)

明清 “下”类双音节方位词比较研究
——以 《型世言》《儿女英雄传》为例

施建平1,2

(1.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苏州215104;2.苏州大学汉语与汉语应用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6)

通过对 《型世言》、《儿女英雄传》中 “下”类双音节方位词的计量对比研究发现,从数量分布上看,《儿女英雄传》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非常接近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从功用的角度来看,尽管从明代末期到清代中叶仅仅只有200多时间间隔,但双音节方位词在两书中有着不小的差别:在 《型世言》中,“下”类双音节方位词的部分用例分布不广,基本上只能单用,作主语、宾语、状语,极少数用作补语,且用例较少;而在 《儿女英雄传》中,“下”除了单用,还可以与其他词联合成短语,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甚至直接作句子成分。且 《儿女英雄传》中的用例较多,用法与现代汉语基本相仿,由此我们看到词汇从明到清,向现代汉语方向加速发展、演化的轨迹。

《型世言》;《儿女英雄传》;方位词;词汇研究

“下”是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的指事字。古人很早就用它来表达空间、方位概念。在古代汉语向近代汉语的演化过程中,“下”所表达的概念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明清时期,“下”类双音节方位词主要表达以下概念:(1)位置在相对低处;(2)表示事物垂直向下的方向;(3)表示人体或事物的表面;(4)表示范围;(5)次序或时间在后等等。[1]从明代末期到清代中叶,“上”的双音节方位词也有了一些差别。下面试以《型世言》[2]《儿女英雄传》[3]为例,进行分析。

一、以下

“以下”作为方位词的组合使用,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论语》[4]132《管子》[5]等文献中皆有用例,两汉以后,用法越来越普遍。“以下”初始义也是表方位处所,后来泛化为表示位置、品第、级别、数量等在某一点之下。 《型》中 “以下”有没有用例,《儿》中5个例子。其用法分析如下:

1.作主语:一般是与名词组成短语,作句子的主语,如例 (1),共有3例。

(1)此外三代以下,秦不足道也。(《儿》缘起首回)

2.作宾语:一般是与名词组成短语,作句子的宾语,如例 (2),共有1例。

(2)他的那点聪明本不在何玉凤姑娘以下,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此时转比何玉凤来的气壮胆粗。(《儿》第26回)

3.作定语:一般是与名词组成短语,作句子的定语,如例 (3),共有1例。

(3)各官三揖参谒已毕,便有内帘监试领了内帘承值官吏,把取中的朱卷送到公案上,先把五魁的魁卷放在当中,又把第六名以下的中卷一束束挨次摆得齐整,然后才把那束备中的卷子另放一处。(《儿》第35回)

二、之下

“之下”早在先秦时期,就和 “之上”一起出现。其初始义也是表方位意义。如 《诗经》[4]131《管子》中就有类似的用法。《诗经·小雅》中就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例子。“之下”也可表示在一定范围中,或在抽象的范围内,表示属于一定的情况、条件。由于两书中的用例较多,故分开讨论比较能看到两者的差异。

(一)《型》中 “之下”的分析

《型》中11例,其用法分析如下:

1.作主语:一般是与名词组成短语,作句子的主语,如例 (4),共有2例。

(4)成山之下,临着秦皇饮马池,却有一座古寺,便是王喜在此出家的慧日寺。(《型》第9回)

2.作宾语:一般是与名词组成短语,作句子的宾语,如例 (6),共有4例。

(5)既不求仕,岂可在此辇毂之下!(《型》第1回)

(6)纵使日日看经,朝朝理忏,恐阿鼻地狱正为是人而设,岂不丈夫反出女子之下?(《型》第4回)

3.作状语:一般是与名词组成短语,作句子的状语,如例 (7),共有2例。

(7)已是奇了,还有一雷之下,杀七个谋财害命凶徒,救全两个无辜之人,更事之出奇了。

(《型》第33回)

4.作补语:一般是与名词组成短语,作句子的补语,如例 (8),共有1例。

(8)真氏不防备的,如何遮掩得过,可怜一个无辜好女人,死在剑锋之下。(《型》第29回)

另外,《型》中还有成语 “九泉之下”两例。因是固定结构,故不作分析。

(二)《儿》中 “之下”的分析

《儿》除了两个成语 “九泉之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之外,有49个 “之下”的用例。

1.作主语:一般是与名词组成短语,作句子的主语,如例 (9),这样的例子比较少,共有1例。

(9)按小说的文法,“一宿无话”之下,一定得接 “次日清晨”。(《儿》第38回)

“之下”在例 (9)中,表示次序或时间在后的。

2.作宾语:一般是与名词组成短语,作句子的宾语;另一种情况是作介词宾语,共有10例。

(10)快些随我出来,到这月色灯光之下,我问你个端的。(《儿》第7回)

(11)彼时断想不到今日之下,你我三个人在这里无事消闲,挑灯夜话。(《儿》第31回)

(12)彼此在那冷月昏灯之下,来来往往,吆吆喝喝。(《儿》第6回)

3.作状语:一般是与名词组成短语,作句子的状语,如例 (7),共有38例。方位词及其短语一般放在动词前面,而 “之下”组成的方位短语有的居句首,有的在句中,无置于句末的例子。

(13)及至出了房门一看,只见那月光之下,满院横倒竖卧七长八短的一地死和尚。(《儿》第7回)

(14)今日这课是老翁特地要看看他的真面目,兄弟圈点起来,诱掖奖劝之下,未免总要看得宽些,竟是老翁自己来。(《儿》第34回)

(15)今日之下你既摘鞍下马,我海马周三若暗地里等你,也算不得好汉。(《儿》第15回)

4.作定语:一般是与名词组成短语,作句子的补语,如例 (8),共有1例。

(16)他那意思,想着要把乾纲振起来,熏他一熏,料想今日之下的十三妹也不好怎样。(《儿》第30回)

三、下边

“下边”作为方位词的用法可能在魏晋南北朝就已出现,但是目前尚无研究发现。[6]而在唐五代中例子就比较多了,仅 《大藏经》[7]209就有4例。可见 “下边”至少在唐五代就已作为双音节方位词语了。它一般表示处于较低的空间位置。《型》中12例,《儿》中2个例子。其用法分析如下:

(一)“下边”用作主语:

一般是与名词组成短语,作句子的主语,如例(17)7,共有6例。

(17)李氏道:“没奈何,且捱去。上边老的老,下边小的小,叫我怎生丢得?” (《型》第4回)

(18)下边又冷飕飕起来,冻得要抖,却又怕上边知觉,动也不敢动,声也不敢做。(《型》第5回)

(19)上头罩着件蓝布琵琶襟的单紧身儿,紧身儿外面系着条河南裕包,下边穿着条香色洋布夹裤,套着双青缎子套裤,…… (《儿》第4回)

(二)“下边”用作状语

《型》中共有3例:

(20)解人也不能辨别,去见恤刑,也不过凭这些书办,该辨驳的所在驳一驳,过堂时唱一唱名,他下边敲紧了,也只出两句审语了帐。(《型》第13回)

(21)下边东池与梅轩也立在那厢,看他做作。(《型》第38回)

(22)恐怕他又去别处告,若上和下睦做,上边央了分上,下边也与洪三十六讲了,讨出了那张服辨,买了硬证,说他自因夫妻争殴身死,招了诬,可也得千余金。(《型》第27回)

(三)“下边”用作补语

“下边”与介词组成短语,作句子补语。

(23)及至临下葬打金井时,风水叫工人把一个大龟预先埋在下边,这日掘将起来,连众人都道是个稀奇之地了,少不得又撮了他一块礼。(《型》第15回)

(四)“下边”用作宾语

(24)须臾出堂,这些乌鸦仍旧来叫,也有在柏树上叫的,也有在房檐边叫的,还有侧着头看着下边叫的。(《型》第23回)

(五)“下边”用作定语:

(25)两个计议,在表亟上写一个道:“代天理物抚世长民中原天子大明皇帝张某谨封”,下用一个图书,牒上写道 “大明皇帝张”,下边一个花押,都是张秀才亲笔。(《型》第28回)

四、下面

“下面”作为双音节方位词,与 “下边”一样,约出现于唐五代时期。唐代的敦煌文献 《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就有 “下面”的用例[8]。在五代的传世文献中有 “下面”7例。[7]209《型》中 “下面”有3例,《儿》中有12例,主要是用来作主语和状语:

(一)“下面”用作主语

(26)把爱姐两腿架在臂上,爱姐两只手搂住徐铭脖子,下面动荡,上面亲嘴不了。(《型》第21回)

(27)肩贴背镶大如意头儿水红里子西湖色濮院绸的半大袷袄,下面不穿裙儿,露半截子三镶对靠青绉绸散裤褪儿,裤子脚下一双过桥高底儿大红缎子小鞋儿。(《儿》第38回)

(二)“下边”用作状语

“下边”很少直接作状语,往往是组成介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

(28)又加读书辛苦,害成气怯睡在楼上,听得母亲在下面与客人说笑,好生不忿。(《型》第6回)

(29)那时才听得众人一声喊,这十三妹早上面一刀削断了周三的钢鞭,下面趁势就是一个泼脚,把周三踢得爬在地下。(《儿》第15回)

(三)“下边”用作定语:

(30)下面 “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五常健顺之德”,难道那物也晓得五常仁、义、礼、智、信不成?(《儿》第18回)

五、下头

作为口语色彩十分浓厚的 “下头”,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现了,不仅在家书中出现,而且在佛经中也用应用。如 “葱同果地东头方地兼下头共两畦伍亩”“谁知弥勒下头,便沐呼我号”[7]49。但是在 《型》中一例也没有,《儿》书也无用例。这倒是比较奇怪的现象。这表明16世纪中下叶的南方方言区 (尤其是浙江)和18世纪的北京方言区,已把地道的口语词 “下头”抛弃了。虽然如今它仍保留在吴方言的部分地区。

六、底下

作为方位词,“底下”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于相关文献中,如 《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杨妃亦见,拽的灵衬在龙床底下,权时把敷壁遮阑,便来前殿”[7]49唐代的诗歌中也有体现,此不赘述。

(一)《型》中 “底下”的语法考察

《型》底下有5处,有3例作状语,2例作主语。且作主语的例子中,“下面”是与其他器物性质的名词结合成短语作句子成分的。

1.作主语

(31)只见桌底下走出糜丽,床底下钻出曹日移、吴娇,糜丽推开椅子,管缺掳得些筹马,却又没用。(《型》第15回)

2.作状语:

(32)底下小厮又赶起来要上楼,寡妇连忙开了自己房,等他溜走。(《型》第6回)

(33)……弯着腰,忙把剑在床底下搠去。(《型》第29回)

(34)所以才商量着编成那个坝,我便撺掇到你窗根儿底下听去。(《儿》第19回)

3.作补语

(35)徐文道: “现埋在家中客房床底下。”(《型》第35回)

(二)《儿》中 “底下”的语法考察

《儿》中 “底下”共有84例。

1.“底下”作主语:

《儿》中共有22例。这里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单独作主语,如例 (37);二是和其他词组成短语,作主语如例 (36)(37)(38)(39):

(36)那师爷听得东家过来了,连忙换上了帽子,作揖迎接,脚底下可还是两只鞋。(《儿》第2回)

(37)底下都是四寸多长的一对金莲儿,脸上抹着一脸的和了泥的铅粉,嘴上周围一个黄嘴圈儿,——胭脂是早吃了去了。(《儿》第4回)

(38)屋里正北安一张大床,床东头直上摆着三四个箱子,床西脚底下挂着个帘儿。(《儿》第7回)

(39)脚底下一个蹲不稳,便咕碌碌从房上直滚下来,咕咚,跌在地下…… (《儿》第31回)另外,在作主语的例子中,有一部分例子是作主谓短语的主语成分。这样的例子全书有6例。

(40)一个人鼻子底下长着嘴,谁还管着谁不准说话吗?(《儿》第7回)

(41)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只顾口里说话,不防脚底下当的一声,踢在一件东西上,倒吓了一跳,低头一看,原来是个铜旋子。(《儿》第6回)

(42)只觉脚底下踹得软囊囊的,想是铺的红毡子。(《儿》第28回)

2.“底下”作宾语。主要是作一般宾语。

(43)他就跟着那杆子底下打了个进步,用自己手里的杆子向纪献唐腿档里只一缴,纪献唐一个站不牢,早翻筋斗跌倒在地。(《儿》第18回)

3.“底下”作定语

(44)公子这才斯斯文文的指着墙根底下那个石头碌碡说道:“我烦你把这件东西给我拿到屋里去。”(《儿》第4回)

(45)那白脸儿狼说着,把骡子加上一鞭子,那骡子便凿着脑袋使着劲奔上坡去,晃的脖子底下那个铃铛稀啷哗啷山响。(《儿》第5回)

(46)那年给姑娘算命,那算命的不是说过底下四个 ‘辰’字是有讲究的,叫甚么甚么地,甚么一气…… (《儿》第14回)

(47)他是天子脚底下的从龙世家…… (《儿》第15回)

4.“底下”作状语:

(1)介宾作状语

(48)这公子看他才出去,就有人叫住,在房檐底下站着唿噜唿噜的吸了好几烟袋…… (《儿》第4回)

(49)公子也不理他,由他在窗根儿底下闹去。(《儿》第4回)

(50)说着,蹲下在那柜子底下掏出一个小板凳儿来,塞在屁股底下坐了,一声儿不言语,噗哧噗哧只吃他的潮烟。(《儿》第7回)

(51)又见他转过脸去,两只手往短袄底下一抄,公子只道他是要整理衣裳,忽听得喀吧一声,就从衣襟底下忒楞楞跳出一把……雁翎倭刀来。

(《儿》第6回)

(52)把手里那根绳子双过来,等贼的手探到铁环子跟前,猛可的从底下往他腕子上一套。

(《儿》第31回)

(53)他姐儿俩提起张亲家母去年的话来,还笑说:“这底下还要抢头名状元,作八府巡按呢。”

(《儿》第36回)

例 (53)“底下”用来表达时间义。

(2)“底下”不用介词,直接作普通状语,这类例子反而比较少:

(54)底下几句道:“他杀人污佛地,我仗剑下云端,铲恶除奸。”(《儿》第11回)

(55)你们都是金枝玉叶,天子脚底下长大了的,可到那儿听这些去呢?(《儿》第33回)

5.“底下”作补语:

《儿》中共有12例。这些例子中的 “下边”基本上和其他词组成短语,作补语,如例(56)— (60):

(1)介宾作补语。其位置大多是句子末尾,也有少部分处于句中,即在复句的分句末尾,如例(59)— (60)。

(56)那女子说:“不用,你就给我拴在这窗根儿底下。”(《儿》第4回)

(57)那女子听了,便……,轻轻的把那块石头放在屋里南墙根儿底下。(《儿》第4回)

(58)假如墩不干净,回来再装,那半锅儿烟灰可就絮在生烟底下了。(《儿》第37回)

(59)那和尚把他关锁在屋里,扣在大筐底下,并说不许作声……就交给那个秃子合那瘦的和尚换替照应。(《儿》第7回)

(60)你看,在这地方儿住下,等开了春儿,满地的高粮谷子,蝈蝈儿蚂蚱,坐在那树荫儿底下看个青儿,才是怪好儿的呢!(《儿》第23回)

6.“底下”直接作句子成份

(61)张姑娘道:底下?一直到公婆到了家,把一应的事情都料理清楚了,这天才叫上我去,从头至尾告诉了我。(《儿》第29回)

七、结语

通过对 《型世言》、《儿女英雄传》 “下”类双音节方位词的计量对比研究发现:

(一)从总量分布和用法功能上看,《儿女英雄传》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型世言》中,“下”类双音节方位词的总量分布较少,用法也不太多。两书中 “下”类双音节方位词的语法差别在于:在 《型》中,双音节方位词的用例分布不广,基本上只能单用,主要用作主语、宾语、状语等,偶尔用作补语;而在 《儿女英雄传》中,除了单用,还可以与其他词联合成短语,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一些状况下还能作补语、兼语,甚至独词成句,其用法与现代汉语的用法基本相仿。

(二)滥觞于隋唐、宋元大量涌现的 “下头”,却在 《儿》《型》中绝迹,无独有偶,“以下”自两汉以来一直沿用,在 《型世言》中却无一例可见,这些现象,说明了词汇的演化在不同方言区,存在着不均衡特点。就历时而言,词汇的演化存在反复的现象。

[1]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 [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043.

[2][明]陆人龙.型世言 [M].北京:中华书局,1993.

[3][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4]邱斌.古今汉语方位词对比研究 [D].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2007.

[5]付宁.《管子》中方位词研究 [J].管子学刊,2008(3):12—15.

[6]蔡言胜.《世说新语》方位词研究 [D].上海:复旦大学,2005:103.

[7]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 [D].天津:南开大学,2010.

[8]林晓恒.中古汉语方位词研究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72.

(责任编辑:朱世龙,沈秀)

A Com parison of Disyllabic Nouns of Locality“Xia”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A Case Study of Xing Shi Yan and Legend of Heroes and Heroines

SHIJian-ping

(1.Editorial Department of School Journal,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Suzhou 215104,China;
2.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Applied Chinese,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6,China)

A contrastive statistic study of the disyllabic nouns of locality like“Xia”in Xing Shi Yan and Legend of Heroes and Heroines shows that Legend of heroes and Heroines dominates in the quantity distribution,very close to its distribution inmodern Chinese.From the functional point of view,there are strik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syllabic nouns of locality in these two books though there aremerelymore than 200 years from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to the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In Xing Shi Yan,there are few examples of disyllabic nouns locality like“Xia”,and generally speaking,they are used as individual characters,acting as subjects,objects,or adverbials,and rarely as complements.However,in Legend of Heroesand Heroines,“Xia”,apart from the use as an individual character,can also be used as a phrase by combining itselfwith other characters or words.They can be used as subjects,objects,adverbials,complements,aswell as attribute,or even a clause.In addition,there aremany examples in Legend of Heroesand Heroines,and their use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at inmodern Chinese.Therefore,we can find the track how fastwords have developed and evolved intomodern Chinese from Ming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Xing Shi Yan;Legend of Heroes and heroines;nouns of locality;study

H134

A

2095—042X(2013)06-0078-05

10.3969/j.issn.2095—042X.2013.06.019

2013-07-30

施建平 (1973—),男,江苏金坛人,硕士,副教授,副编审,主要从事语言学、编辑学研究。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11YJC740087)

猜你喜欢

方位词英雄传补语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有讲究的方位词
动物们的聚会
射貂英雄传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汉语方位词研究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
吕梁要再续“英雄传”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