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狼疮性肾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2013-03-31李晓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方用活动期热毒

李晓颖

(天津市第三医院,天津300250)

狼疮性肾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李晓颖

(天津市第三医院,天津300250)

中医认为,狼疮性肾炎(LN)的整个病理演变过程以肾虚阴亏为主,瘀毒、热(火)毒内蕴为标,肾虚瘀毒则为病机关键。针对正气亏虚,邪毒内伏之病因病机,中医采用辨证分型论治、分期论治、专方专药等治疗,疗效满意。今后应对本病的辨证分型、症候及疗效标准进一步标准化、统一化,完善治疗方案,明确作用机制。

狼疮性肾炎/中医药疗法;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和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25%的SLE患者以肾脏受累为首发症状,经肾活检证实超过90%的SLE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2]。目前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对LN的发病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随着激素、环孢素、环磷酰胺、来氟米特、霉酚酸酯、硫唑嘌呤等药物的大量应用使LN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疗效不一、毒副作用较大等诸多问题[3-4]。近年来,中医药在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并没有狼疮性肾炎的病名,但依据患者临床证候特点及病程,可归属于中医学的“水肿”“虚劳”“温毒发斑”“肾痹”“日晒疮”“阴阳毒”等范畴。鲁盈[5]结合LN临床表现、肾脏病理及实验室检查提出了风湿扰肾是始终贯穿LN病程的一个重要因素。金实[6]认为本病整个病理演变过程以肾虚阴亏为本,瘀毒、热(火)毒内蕴为标,而肾虚瘀毒则为病机关键。宋绍亮[7]认为LN多由素体禀赋不足、胎中遗传或后天失于调养,导致正气不足,气阴两虚,复受日光暴晒或感六淫邪气,毒邪外侵,内外合邪,“毒”邪内伏于肾,特别是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的沉积更可认为是中医所说的“内伏之毒”,故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邪毒内伏”。

2 辨证分型及治疗

2.1 分型论治 曹式丽[8]认为狼疮性肾炎发病以肾虚为内在基础,热毒为重要诱因,湿热与瘀血贯穿于整个病程,是病情发展演变的关键因素。临床治疗辨为热毒炽盛型、阴虚内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4个证型,分别予清瘟败毒饮、知柏地黄丸合青蒿鳖甲汤、参芪地黄汤、济生肾气丸随症加减。主张从络论治,治以辛通畅络。周仲瑛[9]认为,本病以肝肾阴虚为根本,热毒伏营是关键,风、湿是发病诱因,从瘀热湿毒、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风毒外袭4方面进行辨证治疗,分别以犀角地黄汤、自拟狼疮肝肾方、自拟狼疮脾肾方、秦艽丸随症加减治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欧亚龙[10]将本病概括为脾肾亏虚为其本、气阴两虚为其渐、热毒、血瘀贯穿始终。辨为脾肾两虚证、阴虚内热证、热毒血瘀证3型,通过健脾益肾、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法,在狼疮性肾炎缓解症状、延缓病程及减轻激素并发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钟琴等[11]将本病辨为肝肾阴虚、血热瘀毒型和脾肾阳虚、湿阻血瘀型。分别采用滋阴凉血、解毒化瘀和温补脾肾、除湿利水等法治疗,以求标本同治,取得了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赵立琳等[12]运用聚类分析法研究样本显示狼疮性肾炎主要有脾肾气虚、水湿瘀阻证,气阴两虚、湿热瘀阻证,脾肾气虚、湿热瘀阻证,热毒炽盛证,肝肾阴虚、湿热瘀阻证,脾肾阳虚、水湿瘀阻证6大中医证候。血瘀证则几乎兼夹于各型中,并且贯穿于病程始终。王露[13]将56例L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激素加CTX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阶段辨证配合中药辨证施治:热毒炽盛型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养阴,方用犀角地黄汤合清营汤加减;阴虚火旺型治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方用知柏地黄汤、二至丸合大补阴丸加减;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养阴,方用大补元煎合生脉饮加减;气血亏损型治以益气养血,方用八珍汤加减;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肾健脾、通阳利水,方用真武汤合实脾饮加减。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4%、71.4%(P<0.05)。

2.2 分期论治 舒惠荃[14]将狼疮性肾炎发病分为急性活动期、亚急性活动期。急性活动期以热毒炽盛为表现,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中药,方用五味消毒饮合犀角地黄汤加减。亚急性活动期以阴虚火旺证为主要表现,治疗上在常规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的情况下,中医药治疗以滋阴降火,清热凉血为主,方用滋水清肝饮合二至丸加减。周锦[15]提出简化辨证,分期论治。活动期临床治疗以西药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而中医治疗为辅。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为法,常采用犀角地黄汤加减。缓解期西医治疗大多处于激素减量过程中,容易出现疾病反跳或复发,中药可有助于巩固病情,防止复发,治疗应扶正固本为主,辅以祛邪。恢复期激素常小剂量维持甚至停用,应以中医治疗为主。中医辨证多为气阴两虚,也可出现阴阳两虚,治疗当以益气(阳)养阴为主,扶助正气,防邪气来复,方用生脉饮加减。丁樱教授[16]根据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热、虚、瘀”的基本病机,把本病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进行辨证论治。在病变活动期,以“热”为主,分为热毒内盛兼血瘀,阴虚内热兼血瘀。处方分别以犀角地黄汤、知柏地黄汤加减。在病变缓解期,以“虚”为主,分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脾肾阳虚兼血瘀。方以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真武汤加减。杨霓芝[17]认为LN活动期以热毒血瘀多见,应急则治其标,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法,缓解期以肝肾阴虚多见,应缓则治其本,以补肝肾养阴清热为法。鲁盈[18]认为LN一旦起病便呈发作期与缓解期相互交替的临床过程,缓解期维持阶段是中医药治疗能充分发挥优势特色的治疗时期。风湿是缓解期维持阶段病情变化的关键环节,故应早期识别,及时应用祛风除湿中药。

2.3 专方专药治疗 温伟强等[19]运用益肾化瘀透邪方治疗狼疮性肾炎,将60例L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益肾化瘀透邪方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30例用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27/30)和73.3%(22/30),2组比较,P<0.05。治疗组感染率26.7%(8/30),对照组感染率46.7%(14/30),2组比较,P<0.05。刘爱华[20]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环磷酰胺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解毒活血补肾方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4.4%,对照组53.0%,P<0.01。王志花等[21]将6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青蒿鳖甲汤联合少量激素,对照组口服强的松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66.7%(P<0.05)。张之蕙等[22]采用活血养阴方配合西药(激素)治疗本病,能够抑制LN患者尿MIF的高水平,良好的控制狼疮活动性,提高治疗效果。袁洪亮等[23]应用金匮肾气汤加减治疗狼疮性肾炎,在消除水肿、改善肾功能消除尿蛋白方面效果卓著。范伟等[24]运用叶任高狼疮验方随症加减,治疗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既能增强机体免疫,又有降蛋白尿、消炎抗菌、抗肾小球纤维化、改善肾脏微循环、保护肾功能等作用。

3 小结

目前,中医药对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相对于西医而言,不仅具有辨证论治的特色,还能够发挥整体化与个体化相结合的优势,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防止狼疮性肾炎的复发等方面有较明显作用。但由于临床医家辨证灵活、各家经验和用药习惯有差异及辨证标准不统一,常导致疗效判定不一致。虽有明确疗效,但辨证分型准确性、客观性缺乏统一标准。

在今后研究中对于中医辨证分型、症候及疗效评定标准有待进一步标准化、统一化,对中药治疗作用机制也有待深入研究,从而为临床提供更明确的治疗方案。

[1]黎磊石,刘志红.中国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495-522.

[2]谌贻璞,余学清.肾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8-111.

[3]Morovic-Vergles J,Salamon.Lupus nephritis[J].Reumati-zam,2009:56(2):34-40.

[4]邓波.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毒副反应的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3):414.

[5]鲁盈.试论风湿扰肾辨治狼疮性肾炎[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4):286-288.

[6]杨进翔.金实教授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探讨[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7]许冰.宋绍亮教授从“伏毒”论治狼疮性肾炎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2):5-6.

[8]黄勇.曹式丽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经验述要[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5):798-799.

[9]苏克雷,皇玲玲,万秀贤.周仲瑛教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经验[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784-1785.

[10]鲁振媛,俞阑,岳喜元.欧亚龙教授治疗狼疮性肾炎经验[J].四川中医,2012,30(6):8-9.

[11]钟琴,马武开,刘正奇,等.中医辨证治疗狼疮性肾炎经验[J].吉林中医药,2008,28(6):407.

[12]赵立琳,叶雷,王立新.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陕西中医,2011,32(8):955-957.

[13]王露.中西医结合治疗56例活动性狼疮性肾炎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83-84.

[14]易锐,张骁,刘佳.舒惠荃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8):703-704.

[15]毛俐婵.周锦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4):289-290.

[16]刘帆.丁樱教授治疗狼疮性肾炎经验介绍[J].光明中医,2010,25(3):388-389.

[17]张蕾.杨霓芝教授治疗狼疮性肾炎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2):6-7.

[18]鲁盈.狼疮性肾炎维持阶段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6):546-548.

[19]温伟强,黄胜光,谭宁等.益肾化瘀透邪方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疗效及对并发感染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7):7-9.

[20]刘爱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32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8):166.

[21]王志花,戴兆燕,钱耀华,等.青蒿鳖甲汤联合少量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112-113.

[22]张之蕙,熊佩华,陈爱平,等.活血养阴方配合西药治疗红斑狼疮性肾炎及对细胞移动因子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2,33(4):404-406.

[23]袁洪亮.金匮肾气汤治疗狼疮性肾炎[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6):1110-1111.

[24]范伟,胡路,吴国庆.叶老狼疮验方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活动期狼疮性肾炎2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1):69-70.

R256.5

A

1007-4813(2013)02-0362-03

2012-10-24)

李晓颖(1988-),女,大学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猜你喜欢

方用活动期热毒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